学术投稿

X线在结核结节与肺内肿瘤结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体会

丛岳志

关键词:X线平片, CT, 结核结节, 肺内肿瘤结节, 鉴别诊断
摘要: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肺内肿瘤结节病人50例(结节50个)和结核结节病人50例(结核结节50个),对全部研究对象予以X线平片及胸部CT检查,评估X线检查和胸部CT检查的影像学特征.结果肺内肿瘤结节组的病灶部位主要集中于右肺下叶24例(48.0%),结核结节组的病灶部位主要集中于右肺上叶30例(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肿瘤结节与结核结节组的结节钙化、形态不规则、无分叶、分叶状等结节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人进行CT增强扫描后,结核结节病人的CT值为35~45之间,CT增加值范围为10~14HU,肺内肿瘤结节病人的CT值为55~75之间,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内肿瘤结节及结核结节可进行X线平片检查初步鉴别诊断,与胸部CT联合检查可提高其临床诊断准确性.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甲减的疗效分析

    入选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病人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服用左旋甲状腺素片,对照组服用甲状腺片,两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甲状腺各项激素指标的变化情况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组治疗后的游离甲状腺素(F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激素(TT4)、促甲状腺激素(TSH)等指标变化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体重减轻、胃肠道不适、失眠、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减病人进行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可显著改善甲状腺素水平,不良反应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维会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在急重症高风险科室中的应用体会

    研究分析在对急重症科室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面临的各种危机因素和危机防范、应对等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取得的不同效果.结果通过在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各医护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应对危机敏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危机事件显著减少,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有大幅提升.急重症科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面临诸多危机因素,通过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可以大限度的防范、应对、化解这些危机,从而提高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水平,有效避免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对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的治疗探讨

    选取70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填塞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24h出血量、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24h出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不但疗效好,还可有效的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

    作者:王伦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全程护理干预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的临床效果分析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2月来我院行无痛胃肠检查的患者13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组行全程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检查前、检查后5min血压、心率、负性情绪评分情况,以及麻醉药用量、检查操作时间及呼吸抑制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检查前后血压、心率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负性情绪评分、麻醉药用量、操作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可减少麻醉用药,缩短检查时间,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作者:章绵华;冯柳娜;罗小清;徐海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严重外伤患者院前急救护理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严重外伤患者,根据入院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由家属送入,无有效院前急救护理措施,观察组由120送入,进行院前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严重外伤患者的伤情复杂且存在多变性,院前急救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死亡,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值得推应用广.

    作者:冯夏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个性化方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的模式探讨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社区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干预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方案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与高血压达标情况、遵医嘱行为.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嘱行为、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达标率均显著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行为评分、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方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中,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以及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达标率,有效地提高了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方式.

    作者:陈钦宏;欧阳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喜炎平注射液序贯治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研究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序贯治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行单纯阿奇霉素注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40例患儿中,治疗有效率为97.5%,相比对照组40例患儿的80%有明显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啰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序贯治疗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方式,对提高治疗有效率及迅速减缓患儿肺炎症状等方面的影响显著,对于患儿的帮助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利汉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绝育后输卵管复通手术后妊娠率影响因素分析

    回顾性分析544例绝育术后输卵管复通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妊娠的各类因素.结果术后再次妊娠485例,占89.15%;银夹和抽芯包埋法绝育者术后妊娠率显著高于潘氏法(P<0.05);吻合术后输卵管长度>5cm者妊娠率明显高于<5cm者(P<0.05);吻合术后妊娠率与绝育年限长短无显著性关系(P>0.05),术后前6个月妊娠率明显高于术后后6个月(P<0.05).绝育方法、术后输卵管长度及术后妊娠时间均是影响输卵管复通手术后妊娠率重要因素.

    作者:何小红;陈进;程少霞;吕薇;陶小君;曾苑珍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宫颈扩张球囊和米索前列醇妊娠晚期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进行促宫颈成熟治疗的妊娠晚期孕妇200例,按照抽签法分为米索前列醇组和球囊组各100例.分别采用米索前列醇和宫颈扩张球囊方法进行促宫颈成熟,并就两组孕妇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和分析.结果两组孕妇引产后的宫颈评分均明显高于引产前,组内比较的差异性显著,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妇在产后出血量、宫颈评分、引产总有效率以及新生儿结局方面的比较差异性不大,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球囊组孕妇的产后不良反应(1%)明显少于米索前列醇组产妇(1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扩张球囊和米索前列醇均对妊娠晚期孕妇具有良好的促宫颈成熟作用,但宫颈扩张球囊的安全性更高,适用范围更广,因此,应该给予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静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哨兵淋结活检术替代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在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研究哨兵淋巴结活检术(SLNB)替代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抽取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8例,均知情并签订同意书,同意SLNB替代ALND治疗患者为观察组,不同意SLNB替代ALND者为对照组,若SLN为阴性,行SLNB替代ALND,SLN阳性者行ALND,比较两种术式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随访12个月局部肿瘤复发情况.SLNB组、ALN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腋窝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NB组感觉减退、肿胀、肌力减退、麻木发生率分别为14.7%、5.9%、2.9%、8.8%,均明显低于ALND组的60.0%、40.0%、33.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局部肿瘤复发.SLNB替代ALND能明显减少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国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108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分别采用常规方式治疗与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情况以及对此次治疗效果做出简要评价.结果观察组相关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咳嗽咳痰消失时间、喘息消失时间、气促消失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7.78%,明显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佳(P<0.05).临床对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采用布地奈德联合复方异丙托溴铵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大.

    作者:焦春敬;张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78例盐酸氨溴索佐治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观察

    78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解痉平喘、吸氧等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莫西沙星治疗,观察组则采用莫西沙星静脉滴注和盐酸氨溴索雾化吸入联合治疗,判定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49%,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患者采用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可迅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曾省都;唐晓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影响的研究

    将4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大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各20例.大剂量组静脉输注乌司他丁60万U/BID,连续应用7d;而常规剂量组给予乌司他丁20万U/BID,连续应用7d.两组患者在给药前和治疗后,分别采取静脉血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以及血小板计数(PLC);检测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生化指标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大剂量乌司他丁组PT、DD和FIB明显下降,与常规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PLC计数比较,大剂量组明显高于常规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二组患者肝肾功能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乌司他丁可以改善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对脓毒症导致的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大剂量乌司他丁应用于临床,无明显毒副作用.

    作者:杨蕙文;喻秋平;叶兴文;李力;刘松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儿童肱骨外髁骨折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的效果对比

    观察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术后综合康复治疗与传统康复治疗的效果差别.儿童肱骨外髁骨折患者80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早期开始康复治疗行临近关节早期主动运动、4周后热敷、关节松动技术、主动运动、被动运动、ADL训练、牵引等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4周后开始康复治疗行传统CPM机治疗、关节松动技术、主动运动、被动运动、中药熏洗等传统康复治疗.将两组在术后4周去除石膏固定时及治疗1月时关节活动度进行测量和比较.在治疗1月后,两组肘关节活动度较前均有所改善,试验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采用综合康复治疗,提前了患儿康复介入时间,并通过ADL训练等方法使患儿主动参与康复治疗过程,促进了患儿肘关节功能的恢复,达到了比传统康复治疗更佳令人满意的效果.

    作者:黄芃;韩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重比重小剂量罗派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超高龄老人髋部手术的应用体会

    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超高龄老人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重比重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分析重比重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超高龄老人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为4.1±1.1min,运动组织阻滞时间7.2±3.1min,阻滞完善时间8.2±4.1min,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的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高龄老人髋部手术中,采用重比重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案,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作者:陈红;莫耀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GustiloⅢ型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的临床研究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GustiloⅢ型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的疗效.选取收治的48例GustiloⅢ型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试验组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髓内钉内固定法.对治疗后两组踝关节功能的改善及术后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改善踝关节功能优势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聪;鲁云;罗志;赵应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76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目的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登记的76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暴露方式、暴露场所、人群分布、暴露源、暴露部位和高危环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为护士、医生和实习工作人员,分别占56.58%、21.05%和15.79%.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为住院病房和手术室,占的比例分别为59.21%和26.32%.引起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主要为拔针及针头处理、手术操作、急诊抢救,分别占的比例为51.32%、26.32%和11.84%.暴露源中常见为HBV,占56.58%,暴露部位中手部发生率高,为86.84%,暴露方式常见的是锐器伤,占81.58%.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经过消毒、冲洗等局部处理,局部处理率达到100%.其中48例患者展开预防用药,预防用药率达到63.16%.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是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及时的局部处理和针对性用药是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和院感知识的宣传培训可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李会玲;罗立新;黄桂兰;戴明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单纯胃癌根治术及其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对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选取97例胃癌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组49例和B组48例.B组予以单纯手术治疗,A组予以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其D2淋巴结清扫及RO切除情况;行为期1~4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63.3%,显著高于B组的41.7%(P<0.05);A组D2淋巴结清扫率及RO切除分别为79.6%和75.5%,显著高于B组的60.4%和54.2%(P<0.05);在为期1-4年的随访中,A组病灶转移率为8.2%,显著低于B组31.3%(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癌患者予以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俊;龚光伟;肖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超声介入注射无水酒精治疗肝癌的量化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肝癌实施超声介入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弥散范围大径与酒精注射剂量的相关性系数、酒精注射剂量与肿瘤直径的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结果弥散范围与酒精注射剂量之间呈正相关性(r=0.785,P=0.000),肿瘤大小与酒精注射剂量的回归方程为:肿瘤直接>5cm,回归方程为y=1.842x,肿瘤直径≤5cm时,回归方程为y=2.754x(方程式中y为酒精注射剂量,单位:ml;x为肿瘤大直径,单位:cm).对弥散范围及酒精注射剂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酒精剂量及肿瘤直径相关性,计算方程,能显著提高疗效,作为超声引导下介入注射无水酒精的剂量计算方案.

    作者:陈帅;彭国林;吴文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体温管理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需行开腹手术患者8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9例.观察组选用综合措施进行体温管理护理,对照组选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期间不同时间点体温变化、低体温以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麻醉后1、2h以及手术结束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体温以及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温管理在开腹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好,能有效保持患者体温,降低发生低体温情况的可能,减少手术部位感染,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作者:李海森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