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重比重小剂量罗派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超高龄老人髋部手术的应用体会

陈红;莫耀

关键词:罗哌卡因, 蛛网膜下腔用药, 硬膜外麻醉, 超高龄, 髋部手术
摘要: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5月收治的80例超高龄老人髋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接受重比重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分析重比重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超高龄老人髋部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可行性.结果观察组镇痛起效时间为4.1±1.1min,运动组织阻滞时间7.2±3.1min,阻滞完善时间8.2±4.1min,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与对照组的40.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高龄老人髋部手术中,采用重比重小剂量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用药联合硬膜外麻醉方案,麻醉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不同宫内节育器节育效果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中心接收的行宫内节育器放置的250例妇女,按照分层法将其划分为曼月乐组90例和吉妮组160例,对比两组节育效果.结果曼月乐组带器妊娠率、续用率、出血取出率、脱落率及失访率较吉妮组无明显改变,且白带增多、腰背痛或腹痛、不规则出血、性交痛发生率较吉妮组无显著性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曼月乐宫内节育器与吉妮宫内节育器均可获取一定的节育效果,续用率均较高,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郭伟逢;吴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iRoot BP用于年轻恒牙牙髓血运重建术的疗效分析

    目的 评价iRootBP应用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的临床效果,为临床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病变提供新方法.方法 选取年轻恒牙牙髓坏死患者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两组均行均行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MTA封闭根管上段,治疗组采用iRootBP封闭根管上段.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牙本质表面的牙骨质样组织的沉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RootBP应用于牙髓血运重建术治疗效果可行,可作为牙髓感染或坏死、根尖孔未闭合年轻恒牙的一个新的治疗选择.

    作者:林琪;姜醒;马忠雄;谢云德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对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影响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行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肺癌患者9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围手术期康复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存质量、疼痛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康复护理应用于电视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中具有明显积极作用,可大幅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罗惠玲;叶艳珍;肖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选取到我院就诊的74例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都采取刮宫治疗,在刮宫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甲羟孕酮片,给予观察组患者口服妈富隆,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两个组患者的泌乳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和雌二醇等各项水平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黄体生成素、卵泡雌激素以及雌二醇等各项水平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率为9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妈富隆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治愈率高,能有效改善患者雌孕激素水平,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作者:程丽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73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观察

    对73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基本护理组和综合护理,基础护理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基础护理,综合护理组给予抬高下肢、辅助运动、按摩等综合性护理.基础护理组的DVT发生率为29.73%,患者满意度为75.69%,综合护理组DVT发生率为5.56%,患者满意度为91.6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性预防措施可有效地防止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下肢DVT的发生.

    作者:胡谍燕;张小妹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辨证论治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56例中晚期结肠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中医辨证论治+化疗、单纯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并对两组患者随访12个月,比较复发转移和生存率.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43% vs 71.43%,P<0.05).观察组副作用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8.57% vs 64.29%,P<0.05).随访12个月观察组复发转移率低于对照组,生存率高于对照组(21.43% vs 50.00%,92.86% vs 64.29%,P<0.05).辨证论治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结肠癌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和转移率,提高患者生存率.

    作者:梁昆;刘城林;朱彬彬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在减少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研究

    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在我院行腹部外科手术的老年患者103例,随机分为干预组64例和对照组39例.干预组患者围术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9.38%(6/64),对照组为25.64%(10/39),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术后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围术期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者:魏伟玲;辛志玲;彭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中的价值对比

    目的 分析X线、CT和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病变的影像学价值.方法 选择接受治疗的78例已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且X线平片Ⅱ级以下早期病变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CT和MRI检查,观察并分析其影像学特点,比较三种方法的检出率.结果 MRI与CT的总检出率分别为74.4%与61.5%,X线检出率为37.2%,MRI与CT检出率均显著高于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资料中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关节间隙异常、关节面侵蚀、关节面骨质囊变、关节面下骨质硬化及关节软骨肿胀,其中MRI与CT检查阳性率均显著高于X线(P<0.05).仅有MRI才能检出软组织肿胀、关节滑膜增厚、骨髓水肿以及滑膜炎症.结论 X线、CT和MRI检查对于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检出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其中MRI的检出率高且能够更好地反映微小病变及软组织病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作者:张萍妹;杨万就;方武;梁土焕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单纯胃癌根治术及其联合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对胃癌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

    选取97例胃癌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组49例和B组48例.B组予以单纯手术治疗,A组予以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其D2淋巴结清扫及RO切除情况;行为期1~4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63.3%,显著高于B组的41.7%(P<0.05);A组D2淋巴结清扫率及RO切除分别为79.6%和75.5%,显著高于B组的60.4%和54.2%(P<0.05);在为期1-4年的随访中,A组病灶转移率为8.2%,显著低于B组31.3%(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癌患者予以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俊;龚光伟;肖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转移性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研究

    选取治疗的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分析.通过随访,所有入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为66.7%,2年生存率为38.3%,3年生存率为18.3%.结直肠肝转移的患者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治疗,对于不能行手术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个体化治疗,以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作者:潘海燕;李坚;张百萌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不同诊治方案应用于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0年9月~2012年3月到我院实施诊治的50例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患者,根据诊治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血液、B超、CT检查诊断,应用开腹手术和姑息性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联合血液、B超、CT以及MRI检查诊断,采取根治性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检查诊断结果、生存时间、1年存活率以及3年存活率.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检查确诊率、1年生存率以及3年生存率高,患者生存时间长,两组对比差异明显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本次研究结果的分析可知,在肝胆管结石并肝内胆管癌的临床诊治中,联合应用CT、B超以及MRI检查诊断,可提高确诊率,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优选根治性手术治疗,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姜浩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中期及长期放置对小儿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

    通过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我院200例门诊及住院患儿进行血常规检查,对即刻检测、2h、4h、8h、16h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以研究不同放置时间对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指标的影响.结果随放置时间延长,RBC呈递减趋势,即刻、2h检测与16h比较差异显著(P<0.05);WBC呈递增趋势,即刻、2h检测与16h比较差异显著(P<0.05);PLT即刻测定数值较低,2h时上升,后呈递减趋势,各时段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RA呈现下降趋势,LYM呈现增高趋势,不同时间段比较均差异显著,MON、RDW无明显变化(P>0.05),HGB、MPV、PDW总体变化趋势不明显,16h时MPV与即刻检查差异显著(P<0.05).小儿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随时间延长可发生改变,即刻或2h内检测对血常规影响较小,应在此时间段完成检测,避免过久放置影响检验结果.

    作者:唐景云;张玲玲;陈清逸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的治疗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其中21例采用腰大池持续外引流结合鞘内注射治疗设为鞘内注射组,而19例采用静脉滴注抗生素治疗设为对照组.分析两种治疗方式7d内治愈率及住院情况.结果鞘内注射组患者感染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鞘内注射组患者7d内治愈率为85.7%显著高于对照组47.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神经外科术后颅内感染可通过抗生素治疗而痊愈,鞘内注射较静脉滴注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同时减少感染持续时间及患者住院天数,进而促进其早日康复小,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顾彬;高卫丰;郭春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法在肱骨髁间骨折治疗中临床应用

    32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普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1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7例,良4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68.7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且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可取得良好复位,且固定牢固,对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维俊;曾国波;韦汉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康复新液治疗肛周脓肿术后愈合的疗效观察

    随机将80例肛周脓肿术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方法换药;治疗组使用康复新液换药处理.比较两组术后切口疼痛、水肿、肛门坠胀等症状消失时间,平均愈合时间及肉芽生长周期.治疗组术后切口疼痛、水肿、肛门坠胀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平均愈合时间及肉芽生长周期亦优于对照组(P<0.05).肛周脓肿术后运用康复新液换药,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症状,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林敏;蔡霞英;曾碧凤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8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时机对疗效及肺出血发生的影响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肺表面活性剂治疗时机对疗效及肺出血发生的影响.选取收治的足月NRDS患儿85例,根据患儿PS治疗时间分为5h内组(n=44)和5h后组(n=41),分别于出生后5h内和5h后应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肺出血发生率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5h内组总有效率为93.18%(41/44),5h后组为92.68%(38/41),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内组肺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5h后组(P<0.05);两组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RDS患儿牛肺表面活性剂应用时间对治疗效果及肺出血以外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出生后5h内应用牛肺表面活性剂治疗NRDS可有效减少肺出血的发生.

    作者:易优兵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在急重症高风险科室中的应用体会

    研究分析在对急重症科室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时面临的各种危机因素和危机防范、应对等管理策略,比较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前后取得的不同效果.结果通过在急重症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中实施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各医护人员的危机防范意识、应对危机敏锐力、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危机事件显著减少,同时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也有大幅提升.急重症科室作为高风险科室,医护人员面临诸多危机因素,通过心理危机管理模式可以大限度的防范、应对、化解这些危机,从而提高医护人员诊疗护理水平,有效避免各类医疗事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艳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喜炎平注射液序贯治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疗效研究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序贯治疗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行单纯阿奇霉素注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40例患儿中,治疗有效率为97.5%,相比对照组40例患儿的80%有明显的提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发热、咳嗽、啰音持续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喜炎平注射液序贯治疗联合阿奇霉素的治疗方式,对提高治疗有效率及迅速减缓患儿肺炎症状等方面的影响显著,对于患儿的帮助更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利汉其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诊断价值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各4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声晕有无、回声情况、微钙化灶程度以及血流丰富度.将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计算甲状腺癌的确诊率.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出现周边无声晕、低回声以及微钙化灶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流丰富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检测结果相比,观察组的确诊率高达86.67%.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确诊率较高,特征明显,大大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靓;刘敏;韩锡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 个性化方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的模式探讨

    选取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社区12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护理干预的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个性化方案干预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糖尿病与高血压达标情况、遵医嘱行为.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后遵医嘱行为、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达标率均显著提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遵医嘱行为评分、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个性化方案应用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社区干预中,提高患者遵医嘱行为以及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达标率,有效地提高了患者身体健康和生活方式.

    作者:陈钦宏;欧阳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