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探讨血糖生成指数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饮食指导的效果,以提高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孕期及产后的生活质量.选取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饮食指导中对照组讲授传统的食物交换知识,观察组讲授食物交换份及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知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指导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巨大儿、胎儿窘迫、新生儿高胆红血症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指导中应用综合食物交换份法和血糖生成指数,可明显控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血糖,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甜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选取治疗的78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组采用单服阿司匹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奥扎格雷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及疗效.试验组平均血小板体积(MVP)及血小板分布宽度(PDW)降低的程度要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89.7%)明显高于对照组(64.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司匹林联合奥扎格雷钠治疗大面积脑梗死对凝血功能有较大的疗效,治愈率高,效果好.
作者:官国东;宁为民;陈敬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97例胃癌患者,根据其入院顺序分成A组49例和B组48例.B组予以单纯手术治疗,A组予以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比对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记录其D2淋巴结清扫及RO切除情况;行为期1~4年随访,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差异.结果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63.3%,显著高于B组的41.7%(P<0.05);A组D2淋巴结清扫率及RO切除分别为79.6%和75.5%,显著高于B组的60.4%和54.2%(P<0.05);在为期1-4年的随访中,A组病灶转移率为8.2%,显著低于B组31.3%(P<0.05);两组患者在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胃癌患者予以奥沙利铂+替吉奥术前化疗联合手术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魏俊;龚光伟;肖莎 刊期: 2015年第21期
对2010年3月~2014年3月在本院接受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出现吻合口出血的8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找出导致吻合口出血的原因,并根据原因给出具体的应对措施.医师经验不足、吻合器质量不过关、缝合不均匀以及吻合器进入出肛管时用力过猛等均会导致术PPH出现吻合口出血的现象,因此术中需要小心操作,术后给予患者认真护理,进食后给予软化大便的药物等从而防止术后吻合口出血.PPH术由于创伤性小,且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因此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如果不注意手术操作也容易导致术后吻合口出血,因此术中正确的操作、术后妥善管理等方法是降低吻合口出血的有效方法.
作者:徐琛 刊期: 2015年第21期
36例哮喘患儿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非干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性、家属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前后患儿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干预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非干预组,且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更满意.整体护理干预应用于小儿哮喘治疗可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刘红玲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产后随访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及认知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80例;对照组未行产后随访干预;干预组则接受产后随访干预;比较两组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疾病认知情况评分等.结果 干预组产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疾病认知情况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和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产后随访干预用于妊娠期糖尿病可有效提高血糖控制效果,改善疾病认知情况.
作者:卢小玉 刊期: 2015年第21期
32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6例.治疗组采用双锁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双普通钢板内固定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优10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对照组优7例,良4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68.75%,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且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治疗组患者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锁定钢板内固定可取得良好复位,且固定牢固,对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作者:胡维俊;曾国波;韦汉成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择2014年2月~2015年10月就诊我院妇科门诊并确诊为慢性盆腔炎的病例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90例.治疗组使用中药熏洗,每日2次,每次30min.经期停用改为静滴新型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7d,3个月为一疗程.对照组采用月经期静滴新型广谱抗生素及替硝唑7d,3个月以后进行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两组相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药熏洗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理想的中药外治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局部治疗与全身用药相结合,有效缩短了疗程,具有广阔应用前景,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方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研究哨兵淋巴结活检术(SLNB)替代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LND)对早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抽取收治的早期乳腺癌患者128例,均知情并签订同意书,同意SLNB替代ALND治疗患者为观察组,不同意SLNB替代ALND者为对照组,若SLN为阴性,行SLNB替代ALND,SLN阳性者行ALND,比较两种术式手术相关指标、并发症及随访12个月局部肿瘤复发情况.SLNB组、ALND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腋窝引流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NB组感觉减退、肿胀、肌力减退、麻木发生率分别为14.7%、5.9%、2.9%、8.8%,均明显低于ALND组的60.0%、40.0%、33.3%、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局部肿瘤复发.SLNB替代ALND能明显减少早期乳腺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黄国兴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GustiloⅢ型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的疗效.选取收治的48例GustiloⅢ型踝关节周围开放性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试验组采用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髓内钉内固定法.对治疗后两组踝关节功能的改善及术后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改善踝关节功能优势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外固定支架结合VSD治疗可有效改善踝关节功能,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明聪;鲁云;罗志;赵应高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75例肝癌实施超声介入注射无水酒精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弥散范围大径与酒精注射剂量的相关性系数、酒精注射剂量与肿瘤直径的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结果弥散范围与酒精注射剂量之间呈正相关性(r=0.785,P=0.000),肿瘤大小与酒精注射剂量的回归方程为:肿瘤直接>5cm,回归方程为y=1.842x,肿瘤直径≤5cm时,回归方程为y=2.754x(方程式中y为酒精注射剂量,单位:ml;x为肿瘤大直径,单位:cm).对弥散范围及酒精注射剂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得出酒精剂量及肿瘤直径相关性,计算方程,能显著提高疗效,作为超声引导下介入注射无水酒精的剂量计算方案.
作者:陈帅;彭国林;吴文清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探讨调节性T细胞在胃癌周围组织及癌组织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选取30例胃癌患者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胃癌患者均经手术病理及胃镜检查确诊.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外周血组织中的CD4+CD25+Foxp3+的表达.同时留取胃癌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对Foxp3细胞的表达情况进行免疫组化检查,并将其与胃癌的临床分期、分化程度、肿瘤部位等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的Foxp3+T细胞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的Foxp3+T细胞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因素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Foxp3+及胃癌组织中的Foxp3+显著增加,在胃癌的预测和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检测意义.
作者:潘武;牛万成;陈复兴;徐正元;刘振峰 刊期: 2015年第21期
目的 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登记的76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的暴露方式、暴露场所、人群分布、暴露源、暴露部位和高危环节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为护士、医生和实习工作人员,分别占56.58%、21.05%和15.79%.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场所为住院病房和手术室,占的比例分别为59.21%和26.32%.引起血源性职业暴露的高危环节主要为拔针及针头处理、手术操作、急诊抢救,分别占的比例为51.32%、26.32%和11.84%.暴露源中常见为HBV,占56.58%,暴露部位中手部发生率高,为86.84%,暴露方式常见的是锐器伤,占81.58%.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经过消毒、冲洗等局部处理,局部处理率达到100%.其中48例患者展开预防用药,预防用药率达到63.16%.血源性职业暴露的主要人群是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后及时的局部处理和针对性用药是有效的预防感染措施,加强职业安全防护和院感知识的宣传培训可有效降低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作者:李会玲;罗立新;黄桂兰;戴明芳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外周末梢血白细胞总数为10.0~18.0×109/L,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所选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青霉素肌内注射治疗,研究组给予喜炎平肌内注射治疗,综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8%,高于对照组的80.0%(P<0.05);研究组患儿退热时间、疱疹消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P>0.05).喜炎平肌内注射治疗白细胞总数增高的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抗生素的应用,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启福;龚俊飞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2010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妇科进行治疗的门诊患者以及体检者共2987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检验及感染率的动态变化.结果29878例患者及体检者中,滴虫感染共2272例,所占比例为7.6%,霉菌感染共2508例,所占比例为8.29%,霉菌感染患者明显高于滴虫感染患者(P<0.05);2010~2014年期间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滴虫感染率由2010年的5.84%,上升为2014年的9.73%(P<0.05);霉菌感染率由2010年的6.85%上升为2014年的10.25%(P<0.05);滴虫阴道炎患者白细胞+++及以上占95.86%,霉菌性阴道炎患者上皮细胞+++及以上占92.74%(P<0.05).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妇科白带常规检查中的滴虫、霉菌性阴道炎检出率较高,且滴虫、霉菌性阴道炎的感染率呈现上升的动态变化趋势,且霉菌的感染率要高于滴虫的感染率.应该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胡娟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治疗的60例老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对60例患者使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比分、前缘高度、中缘高度以及Cobb角.治疗前VAS评分、前缘高度、中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8.14±1.14)分、(54.28±10.55)、(57.17±12.57)、(22.18±3.11);治疗后VAS评分、前缘高度、中缘高度、Cobb角分别为(1.36±0.71)分、(73.58±12.69)、(79.26±18.41)、(12.16±2.18).治疗前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龄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可有效缓解疼痛、将椎体高度有效恢复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作者:蔡跃波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于我院就诊的甲状腺癌和甲状腺腺瘤患者各47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表现,比较两组患者的声晕有无、回声情况、微钙化灶程度以及血流丰富度.将观察组的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计算甲状腺癌的确诊率.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出现周边无声晕、低回声以及微钙化灶的概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血流丰富程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检测结果相比,观察组的确诊率高达86.67%.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癌的确诊率较高,特征明显,大大降低了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作者:刘靓;刘敏;韩锡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探讨小剂量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疗效.选取收治的40例老年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少盐、低脂、适量优质蛋白饮食、补充钙剂及保护胃黏膜等预防性用药.对照组给予足量强的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雷公藤多苷联合小剂量强的松进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6周分别进行检查,观察对比24h尿蛋白定量、Alb、血肌酐等指标变化情况及疗效.治疗16周后,治疗组SCr、Alb和24h尿蛋白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剂量强的松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老年性肾病综合征,既能提高临床缓解率又能减少强的松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且药物价格低廉、药品广泛,对社会、经济发展均有显著意义.
作者:周振中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中心接收的行宫内节育器放置的250例妇女,按照分层法将其划分为曼月乐组90例和吉妮组160例,对比两组节育效果.结果曼月乐组带器妊娠率、续用率、出血取出率、脱落率及失访率较吉妮组无明显改变,且白带增多、腰背痛或腹痛、不规则出血、性交痛发生率较吉妮组无显著性改变,差异无显著性(P>0.05).曼月乐宫内节育器与吉妮宫内节育器均可获取一定的节育效果,续用率均较高,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积极借鉴.
作者:郭伟逢;吴洁 刊期: 2015年第21期
选取我站2013年2月~2014年2月收治86例人工流产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意外怀孕率、非意愿妊娠率以及重复人流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避孕节育知识问卷调查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意外怀孕率、非意愿妊娠率以及重复人流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流产术后实施计划生育服务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熊国华 刊期: 2015年第2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