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基层医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现状调查分析

刘丽霞;蔡胜娣;贺惠娴

关键词:糖尿病, 基层医院, 健康教育
摘要:选择3家基层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所收治28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情况及效果.2880例糖尿病患者中,强化教育前共237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采取改进措施后246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调查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总教育时间(15.8±3.3)h;改进后为(16.2±4.6)h,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生活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方面的达标率分别为76.8%、75.5%、67.9%,并发症发生率为44.0%;改进后达标率分别升高至80.0%、79.0%、72.6%,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为38.5%,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及血糖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需结合当前基层医院中所存在问题针对性予以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及生活与饮食、运动达标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高位肛瘘治疗中不同挂线时间对于肛门功能和疗效的影响对比研究

    将136例高位肛瘘患者按照不同的挂线时间随机分成3组,对比三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Wexner评分结果.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时间和术后随访的Wexner评分结果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挂线时间越长其治疗效果越好.低位切口结合挂线引流疗法在高位肛瘘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随着挂线时间的延长其术后肛门失禁的几率越低.

    作者:王邦林;李智;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分析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41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选择未出现黄疸的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直接胆红素(DBIL)、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CTNI)活性,对比三组数据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胆红素以及各个心肌损伤指标均明显下降,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BIL、IBIL、CTNI以及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可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的、可逆性的心肌损伤,有必要对间接胆红素过高的患儿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从而及时治疗与保护患儿心肌,可预防其心肌损伤.

    作者:邱金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PCH方案新辅助化疗治疗浸润性乳腺癌1例

    1 病例简介患者,女,46岁,久居江西省抚州市,自由职业.以左乳肿块偶伴刺痛2月为主诉,前来就诊. 既往体健,无肿瘤及乳腺疾病病史.20岁结婚,妊娠2次,顺产2次. 家族无遗传及肿瘤病史. 左乳外上一约鸡蛋大小肿块,无红肿疼痛等其它异常表现.

    作者:龚宇;谢春伟;周瑶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超声在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诊断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对我院62例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二维超声声像特点分型:单纯孕囊型、混合包块型;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有不同的表现:病灶周围血流情况描述为血流丰富、血流欠丰富;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二维超声分型、子宫峡部前壁肌层的情况、血流情况及是否有再次妊娠需求有关;治疗过程中的经阴道器械操作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超声检查不仅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提供主要依据,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超声引导下操作更是避免了盲目操作损伤瘢痕导致大出血

    作者:刘向娇;盖媛媛;刘艳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收治的102例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1例.试验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1年、3年无瘤生存率及首次复发时间.结果两组1年、3年无瘤生存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首次复发时间稍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老年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效果显著,其具有较高的无瘤生存率,同时首次复发时间也较短,可改善患者生存及生活质量,对无根治性膀胱切除术适应症患者也可选择膀胱部分切除术.

    作者:邓志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妊娠晚期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及分娩方式的影响

    选取2012年8月~2014年8月我院产科收治的40例妊娠晚期羊水过少产妇,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4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两组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和对比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的过期妊娠和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妊娠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脐带异常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胎儿窘迫、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窒息、胎儿畸形及围产儿死亡等不良情况的概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晚期羊水过少的发生与产妇的妊娠并发症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其会增加产妇的剖宫产率,提高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因此临床应加强对孕产妇的围生期保健和产前检查工作,以便及时终止妊娠,改善围产儿的预后.

    作者:厉宇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三种方法测量近视患者中央角膜厚度对比研究

    随机选择2014年7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和飞秒制瓣联合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数(FS-LASIK)的患者120例232眼,对其在术前分别用美国PACHETTE2 DGH-550超声角膜测厚仪器、Pentacam眼前节分析仪、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Corvis ST 3种仪器进行中央角膜厚度测量(CCT).Pentacam测量CCT的平均值小,超声角膜测厚仪其次,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大.无论男女Pentacam测量CCT的值比角膜生物力学眼压分析仪都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ntacam测量CCT的值比超声角膜测厚仪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廖晓捷;鲍锡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动态心电图与经食管心房调搏对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窦房结功能的诊断价值

    对60例常规心电图诊断为窦性心动过缓的老年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根据患者动态心电图分为R-R长间期≥2.5s组和R-R长间期<2.5s组,对两组患者进一步行经食管心房调搏,并对两种检查的相关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动态心电图R-R长间期≥2.5s组和<2.5s组对比,窦房结恢复时间(SNRT)、校正的窦房结恢复时间(CSNRT)、窦房结传导时间(SACT)显著延长,快心率和慢心率显著降低,经食管心房调搏CSNRT和SACT分别与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快心率、慢心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动态心电图和经食管心房调搏都能较好的检测窦房结功能,经食管心房调搏CSNRT、SACT与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快心率、慢心率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对于老年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可以通过动态心电图长R-R间期、快心率、慢心率对窦房结功能进行初筛.

    作者:章文杰;林建珍;陈丽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双钢板固定术治疗肱骨远端骨折86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所有患者经X线检查确诊为肱骨远端C型骨折并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其中采用垂直双钢板固定45例,平行双钢板固定41例,术后5~24个月参照Cassebaum法评估两种双钢板内固定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统计所有患者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5~24个月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一期愈合,愈合时间5~11w,骨性愈合13~15w;整体疗效评估优25例,良43例,可11例,差7例,优良率为79.07%,其中双钢板平行固定患者优10例,良23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0.49%,垂直固定患者优15例,良20例,可6例,差4例,优良率77.78%,两种双钢板固定法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治疗肱骨远端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内固定效果稳定且患者术后愈合速度较快,同时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骨折部位与类型选择平行或垂直等实际双钢板放置位置.

    作者:程华斌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老年患者白内障膨胀期囊外摘除术和超声乳化术疗效的对比研究

    将100例老年白内障膨胀期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PE组和ECCE组各50例.观察两组手术疗效.结果术后3d,PE组视力脱残率明显高于ECCE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的视力脱残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两组在CCC失败率、后囊膜破裂率、囊膜放射状裂开率上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超声乳化术式采用微小环形撕囊技术能明显减少老年患者白内障膨胀期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值得推广.

    作者:岳煜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充盈血管与按压一体带的制作运用效果分析

    在我院随机选择接受静脉输液、神志清楚、无疼痛感觉障碍的患者80例,按不同的绑扎方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观察组采用将手下垂2min+一体带结扎+按摩静脉血管,拔针后使用一体带进行按压止血,而对照组则采用传统的止血带结扎方法,拔针后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按压止血.观察并比较两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统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按压的有效率.观察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静脉穿刺的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拔针后没有一例出现皮下瘀血.浅静脉穿刺前后使用一体带可以改善静脉血管的充盈度、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及再使用率,值得推广.

    作者:黄静雅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231例患者超声心动参数与肺动脉压的相关性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1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所有研究对象按检查结果将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PASP>35mmHg)、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PH组,PASP≤35mmHg),对超声心动参数与肺动脉压力做相关性分析.结果PH组与nPH组左房收缩末横径、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PH组为13.29±1.81,nPH组为12.19±1.33,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果为室间隔舒张期厚度与PH有相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肺动脉压具有相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病变可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

    作者:王岳湘;陈梅;易天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31例中的应用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共31例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15例以及对照组16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均给予综合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统计两组患者再次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3.3%,对照组为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治愈后次年复发2例(13.3%),对照组患者次年复发5例(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在糖尿病足再次感染患者中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

    作者:杨金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探讨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对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经组织病理学证实,将患者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影像学结果与病理学结果对比,评价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75.00%,MRI诊断符合率为96.88%,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符合率差异显著(P<0.05).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在肝癌诊断中均有较高应用价值,但肝脏MRI在诊断准确率更高,特别直径≤3cm的肿瘤中,可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江发良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68例脑室铸型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单纯双侧脑室外引流治疗.比较两组脑室引流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NIHSS、ADL评分、术后7、14d血肿清除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脑室引流时间、脑脊液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少(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7、14d血肿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侧脑室外引流联合腰大池引流治疗脑室铸型出血临床疗效确切,能有效的降低颅内高压,减轻脑组织压迫症状,保证脑脊液循环畅通,是治疗脑室铸型出血为有效的方法.

    作者:肖锋;吴俊波;杨杰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5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剥脱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作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更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在大隐静脉曲张治疗中,采用静脉点状剥脱术治疗,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有利于提高手术质量,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安全、经济、有效的使用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洪根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24例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到我院进行临床治疗的48例咳嗽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法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对两组患儿同时给予吸氧、抗感染、退烧等临床治疗措施.对照组患儿增加复方甘草合剂治疗,研究组患儿则增加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达91.67%,而对照组的为75%,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治疗后研究组患儿咳嗽、痰量以及痰粘稠度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性显著,两组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17%;对照组为12.5%.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治疗小儿咳嗽上采用复方可定口服液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俏滢;江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切开复位内固定与全髋关节置换对老年人股骨颈新鲜骨折修复效果探究

    选取2008年6月~2013年4月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移位型股骨颈新鲜骨折老年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观察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骨折.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以及Harris评分.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出血量等围手术期指标与观察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快,有利于患者快速恢复正常生活,值得在临床中深入推广.

    作者:陈仁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与单纯根治性放疗治疗早期鼻咽癌的效果观察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早期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根治性放疗,每次放射剂量为2Gy,每周进行5次;观察组采用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替吉奥口服.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局部控制率以及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局部控制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放射性的脊髓炎病例和脑损伤病例.与单纯根治性放疗相比,根治性放疗联合替吉奥治疗早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更为显著,但其远期的临床疗效和毒副反应的优越性还有待进一步进行临床研究.

    作者:何碧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 前外侧小切口与常规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的疗效对比

    选取我院2011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06例髋关节疾病患者.根据手术入路选择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者采取前外侧小切口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取常规后外侧切口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出院3个月后的Harri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出院6个月后的Harris评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前外侧小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较常规的后外侧切口全髋关节置换术具有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以及恢复时间早的优点,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作者:沈翔;张淑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