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敏
将我院收治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糖尿病肾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其中观察组为患有糖尿病肾病者,对照组为未患有糖尿病肾病.比较两组患者Hcy、Cys-C、尿素(Urea)及肌酐(Scr)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Hcy、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Urea、Scr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检测Hcy、Cys-C对2型糖尿病肾病具有较高的早期诊断价值,有利于早期肾损伤的治疗和监测,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罗镜才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2月收治41例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设为观察组,另选同期选择未出现黄疸的新生儿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治疗前后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肌红蛋白(MYO)、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直接胆红素(DBIL)、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钙蛋白(CTNI)活性,对比三组数据差异.结果与治疗前相比,观察组的胆红素以及各个心肌损伤指标均明显下降,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BIL、IBIL、CTNI以及CK-MB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可对新生儿造成一定的、可逆性的心肌损伤,有必要对间接胆红素过高的患儿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从而及时治疗与保护患儿心肌,可预防其心肌损伤.
作者:邱金英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收集2011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手术患者共481例(一侧乳房算一个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发生并发症者46例,占9.5%,对其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其防治措施.Mammotome微创旋切手术的481例患者中46例发生并发症,并发症为术中或术后出血、皮肤青紫、皮肤损伤、肿块旋切处皮肤凹陷及疼痛.术中或术后出血18例,其中术中活动性出血并血肿6例,术后24 h内血肿8例,术后1~3 d血肿4例.皮肤青紫20例,皮肤损伤2例,发生在2009年本院开展该手术初期;肿块旋切处皮肤凹陷5例,术后单纯性疼痛1例.术中出血及血肿经注射器抽吸积血、压迫止血后顺利完成手术.术后血肿行加压包扎并应用止血药或反复多次注入含利多卡因的生理盐水溶解血肿后将积血抽出;乳腺皮肤的青紫在1~3个月后均自行消退,不需要进一步处置;皮肤损伤予以可吸收缝合线美容缝合;皮肤凹陷术后1w余予以手法牵拉整复均基本恢复;手术患者均无明显肿块残留、乳房变形、术后感染及气胸病例.出血及血肿形成是Mammotome微创旋切术的主要并发症,通过经验的积累、术前充分的准备、术中医师的配合、手术技巧的改善、术后旋切处局部的重点处理及术后积极的护理可有效防治并发症.
作者:陈娜;叶村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男性不育少精症患者8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实施随机分组.观察组(40例):临床选择中医补肾生精法进行治疗;对照组(40例):临床选择西医治疗的方法;比较两组不育少精症患者在精子密度以及临床疗效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不育少精症患者完成治疗后,在精子密度方面,同治疗前进行比较,均表现为显著的提高(P<0.05);在升高程度方面,同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显著的优势(P<0.05);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同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为显著的提高(P<0.05).针对男性不育少精症患者,临床选择补肾生精法实施临床治疗,能够将患者的精子质量显著提高,凸显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肖宗辉;汪惠琴;张文金;陈兰媚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将我院收治的重型颅内脑损伤并发急性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62例进行分组治疗,26例行保守内科治疗(保守内科治疗组),36例行手术治疗(手术组).其中手术组中16例行一期双侧开颅手术,20例行分期双侧开颅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及观察组中分期手术的疗效.结果手术组治愈率显著高于保守内科治疗组(P<0.05);一期双侧开颅组手术后GOS评分显著升高,同时也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手术治疗较保守内科治疗对重型颅内脑损伤并发急性多发性颅内血肿疗效更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治愈率,其中一期双侧开颅较分期双侧开颅具有更高的GOS评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身心健康,值得临床选择.
作者:高卫丰;饶海承;郭春华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到我院治疗的75例梅毒患者,并抽取55例非梅毒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进行检测,对比观察三种检验方法对梅毒不同时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性均高于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的敏感性低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螺旋体血球凝集试验(TPHA)三种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特异性要高于其余两种检测方法的特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临床上诊断梅毒的一种有效检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金宝生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对我院62例诊断为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二维超声声像特点分型:单纯孕囊型、混合包块型;彩色多普勒声像图有不同的表现:病灶周围血流情况描述为血流丰富、血流欠丰富;治疗方案的选择与二维超声分型、子宫峡部前壁肌层的情况、血流情况及是否有再次妊娠需求有关;治疗过程中的经阴道器械操作均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超声检查不仅对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提供主要依据,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治疗过程中,超声引导下操作更是避免了盲目操作损伤瘢痕导致大出血
作者:刘向娇;盖媛媛;刘艳芳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3年1年~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12例手足口病患儿,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6例,对照组单纯采用利巴韦林治疗,研究组则采用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疗效、症状消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4.6%(53/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42/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发热、疱疹、溃疡等症状消退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炎琥宁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确切,能够迅速改善症状,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曾远辉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择2014年5月~12月胸外一科实施绩效考核管理收治的400例患者作观察组,胸外二科未实施绩效考核管理的4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病人的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护理管理中运用绩效考核,对护士起到激励的作用,公平公正的体现了护士的劳动价值,提高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作者:陈小琪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从2014年9月~2015年8月接诊的428例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14例细菌感染者作为治疗组,另214例病毒感染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静脉血的抽取,然后检测所有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并分析患者血清中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诊断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前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含量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组件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水平的含量进行组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降钙素原>0.5ng/ml为分界,经过检查确诊治疗组阳性值为96.73%,对照组的阳性值为33.64%,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C反应蛋白>3mg/L为分界,治疗组阳性值为97.20%,对照组的阳性值为35.51%,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钙素原联合C反应蛋白检测在细菌感染,可有效地确诊患者病情的类型,指导临床医生及时的做出正确的治疗并准确的判断患者的病情,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杨泽敏;黄惠东;卢自当;简少玲;钟婉如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抽取我院2012年5月~2015年5月4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自身意愿进行分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患者采用新活素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效果进行调查.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心脏指数、心输血量、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11例,治疗有效的7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患者治疗效果显著的5例,治疗有效的8例,总有效率为65%,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新活素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
作者:李健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2015年1月~7月我院收治的76例孕晚期胎膜早破安胎孕妇.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孕妇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便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孕妇SAS、SDS、HAMD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以综合护理干预孕晚期胎膜早破安胎孕妇,可降低便秘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心理负性情绪,可推广应用.
作者:甘艳微;李志云;潘明沃;夏燕琼;李慧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在我院分娩的产妇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常规方式实施分娩镇痛;观察组产妇采用经皮电神经刺激模式实施分娩镇痛.对比两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分娩镇痛干预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产程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产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分娩镇痛干预前后VAS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程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产后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应用经皮电神经刺激模式对产妇实施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邱胜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将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44例脑出血破入脑室病例纳入本次研究对象,入组患者均在颅脑CT定位支持下行手术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方案处理,术后随访1年观察治疗情况.本组44例患者中2例死亡,其余42例均接受随访:12例优,13例良,12例中,5例差.临床对于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应早期予以明确诊断,并结合头颅影像学检测结果,根据脑室内外血肿情况、患者个体情况展开综合分析,采取相应治疗方案以积极改善患者预后以及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
作者:刘俊辉;杨铁;邱乃锡;蔡程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择3家基层医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所收治28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患者健康教育情况及效果.2880例糖尿病患者中,强化教育前共237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采取改进措施后2460例患者接受健康教育,调查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总教育时间(15.8±3.3)h;改进后为(16.2±4.6)h,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进前,生活与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等方面的达标率分别为76.8%、75.5%、67.9%,并发症发生率为44.0%;改进后达标率分别升高至80.0%、79.0%、72.6%,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为38.5%,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教育对于糖尿病患者病情的稳定及血糖的控制有着重要作用,需结合当前基层医院中所存在问题针对性予以健康教育,能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及生活与饮食、运动达标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刘丽霞;蔡胜娣;贺惠娴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2011年~2015年收治符合研究入选标准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231例.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将所有研究对象按检查结果将分为肺动脉高压组(PH组,PASP>35mmHg)、肺动脉压力正常组(nPH组,PASP≤35mmHg),对超声心动参数与肺动脉压力做相关性分析.结果PH组与nPH组左房收缩末横径、左室收缩末内径(LVs)、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左室射血分数(LVEF)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室间隔舒张期厚度(IVs)PH组为13.29±1.81,nPH组为12.19±1.33,且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结果为室间隔舒张期厚度与PH有相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与肺动脉压具有相关性.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的病变可引起肺动脉压力升高.
作者:王岳湘;陈梅;易天红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将我院收治63例四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31例和治疗组32例.常规组接受常规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接受微创经皮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和术后愈合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对其进行随访,其关节活动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四肢骨折,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对患者的生理损伤,加快恢复患者的关节功能.
作者:李玉田;刘传军 刊期: 2015年第23期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72例剖宫产瘢痕妊娠患者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患者行宫腹腔镜联合清宫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清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子宫恢复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正常时间、血清β-HCG恢复正常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手术创伤小、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临床优势明显,可作为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优选术式.
作者:潘智茵 刊期: 2015年第23期
选取我院90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案,观察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血β-HCG和血细胞水平,以及住院时间和血流量情况.结果C组患者治疗后的血β-HCG水平明显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血细胞水平对比差异不大(P>0.05).三组住院时间和血流量比较结果为A组>B组>C组.在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时,采用宫腔镜下手术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单纯使用药物治疗、药物联合清宫术治疗.
作者:车月坤 刊期: 2015年第23期
将136例高位肛瘘患者按照不同的挂线时间随机分成3组,对比三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Wexner评分结果.结果3组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时间和术后随访的Wexner评分结果方面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挂线时间越长其治疗效果越好.低位切口结合挂线引流疗法在高位肛瘘的治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且随着挂线时间的延长其术后肛门失禁的几率越低.
作者:王邦林;李智;潘彩霞 刊期: 2015年第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