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伦驰
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自2011年4月~2013年4月在本院诊治的胃癌患者2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145例,研究组予以腹腔镜手术,对照组予以开腹式手术,分析两组患者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及病死率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胃肠恢复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对胃癌患者予以腹腔镜式D2根治术治疗成效显著,手术安全且并发症较少,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较好,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与勇;谢文贤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2011年4月~2012年6月,慢性肾衰竭病人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针对慢性肾衰竭病人的心理问题进行专业疏导,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遵医行为和焦虑情绪的改变。结果: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增强,焦虑情绪减轻,患者满意度提高,与进行心理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遵医行为、焦虑情绪、患者满意度与之前无明显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对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慢性肾衰竭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轻不良情绪,提高满意度,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
作者:梁文英;陈淑平;罗子云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探讨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将10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愈30例,好转16例,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且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半夏泻心汤能够显著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王日生;曾朝晖;肖瑶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病例报告患者31岁,以“停经7月余,发现子宫壁菲薄”为主诉入院,平素月经规律,LMP“2011.03.04,EDC:2011.12.11”,停经50余天于当地医院查B超示:宫内早孕。早孕反应不明显,孕3个月建立围产期保健,定期产前检查无异常,现停经7月余,18d前彩超提示羊膜腔内分隔,子宫壁子宫壁薄2.33mm,建议严密随访。今复查彩超提示子宫壁薄1.2mm,随入院观察。平素体健,7年前施卵巢囊肿剥除术,否认外伤史,否认传染病史,孕4产1,自然流产1次,人工流产1次,2010.05.29中月顺产1女活婴,无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入院查体:T 36.8℃, P 88次/min,R 22次/min,BP 126/83mmHg,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隆起如孕7月余,肝、脾肋缘下未触及,下腹部有一长约6cm 手术疤痕,无压痛反跳痛。产科检查:宫高33cm,腹围104cm,胎心148次/min,无宫缩,未破膜,子宫无压痛,宫底不具体,可触及囊性。入院诊断(1)孕4产1,宫内孕32+2w。(2)羊膜腔内带状分隔。(3)先兆子宫破裂。患者入院后再次复查彩超,仍提示羊膜腔内分隔,且胎儿骑跨分隔,患者宫底不具体,囊性,子宫破裂不能排除。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应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行剖宫产术,术中发现子宫底右侧近宫角处有一直径约5cm圆形破口。羊膜囊自破口处突向腹腔,形成一直径约20cm羊膜囊,胎儿左下肢完全伸出子宫破口,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子宫修补术,新生儿转儿科。
作者:陈淑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颅脑外伤性头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方案护理组(对照组)与整体、全面的针地性护理干预(观察组),对其预后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护理满意度及镇痛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颅脑外伤性头痛的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消除头痛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季萍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抽取82例合并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采用美托洛尔与胺碘酮联合治疗。治疗组患者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心脏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和用药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没有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应用胺碘酮对合并出现心律失常症状的心衰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钟奇超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加味逍遥散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肝郁脾虚型亚健康状态治疗中,在常规干预基础上给予加味逍遥散可有效改善患者亚健康状态,大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彭桂华;刘芳芳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慢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伏毒论治,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中医伏毒论治的方法治疗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玉红;朱志;李成能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48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2%酮康唑洗剂治疗,治疗组给予伊曲康唑联合2%酮康唑洗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并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伊曲康唑联合酮康唑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安全且有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盛浩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使用超声观察经产妇、未孕妇女的盆底结构,对比两组患者的盆底超声结构是否存在差异,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盆底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门诊和住院妇产科患者共200例作为实验对象,其中经产妇100例,未孕妇女100例,对所有患者均使用超声进行盆底结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盆底结构差异。结果经产妇在静息状态、深吸气后屏气状态下盆膈裂孔左右径、前后径、裂孔面积与未孕妇女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左右两侧耻骨内脏肌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产妇与未孕产妇的盆膈裂孔差异明显,但耻骨内脏肌厚度无差别,说明经产妇多伴有盆底肌结构损伤,需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张建红;马晓芹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择我院2013年1~6月收治的不稳性心绞痛患者83例。采用随机分组,观察组41例,对照组3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冠心病二级预防和静滴极化液、果糖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口服,观察两组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0.49%,对照组56.4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方丹参滴丸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确切。
作者:王臣林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50例,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使用波依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压变化情况,并总结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踝部水肿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头痛4例,面部潮红3例,头晕2例,心动过速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对高血压患者使用波依定进行治疗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茅文珍 刊期: 2014年第01期
10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定治疗,对照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ALT,HBeAg、 HBV-DNA转阴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ALT复常率及HBVDNA下降水平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疗程结束时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8%、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阿德福韦酯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较快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降低耐药性。
作者:戴晓彬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分析应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急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228例急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118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使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临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复合脉冲磁性治疗仪辅助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肺炎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总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书秀;王迎春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8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93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厄贝沙坦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治疗时间为8w。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压及治疗的有效率等情况。结果相比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DBP )和收缩压(SBP)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两组之间收缩压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6.77%和88.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应用厄贝沙坦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厄贝沙坦联合左旋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桂华 刊期: 2014年第01期
将146例孕妇按照充分知情自愿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8例孕妇采用2%利多卡因宫颈注射5ml,1~2min后常规人工流产;观察组108例孕妇术前给予阿托品0.5mg肌注,30min后注射2%利多卡因5ml,后行常规人工流产,观察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人工流产综合征及术中出血量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镇痛有效率分别为77.8%和65.8%,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宫颈松弛成功率分别为68.5%和34.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分别为38.0%和63.2%,两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3.4±5.4ml和28.7±6.9ml,两组差异显著(P<0.05)。利多卡因联合阿托品注射液于应用人工流产术中可有效镇痛及松弛宫颈,并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值得基层医院应用。
作者:钟小敏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瘫痪的疗效,以供参考。方法将2010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急性脑梗死运动瘫痪患者86例随机分成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连续治疗2w。随访12w,对比两组患者FMMS评分、NIHSS评分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FMMS评分明显较高、NIHS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运动瘫痪可明显提高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减轻神经功能缺损,对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作者:卜淑华;汪学军;何杏玲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用于股骨上段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疼痛缓解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股骨上段骨折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于椎管内麻醉前给予咪达唑仑;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间隔加用舒芬太尼;比较两组椎管内麻醉前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给药前后生命体征相关指标等。结果观察组椎管内麻醉前V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给药后心率、呼吸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芬太尼与咪达唑仑联用于股骨上段骨折椎管内麻醉前疼痛缓解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麻醉及创伤应激反应。
作者:杨建英 刊期: 2014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分析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脑微出血的患病率以及其相关因素情况。方法选取神经内科收治的脑血管病患者100例,根据其头颅核磁共振显示结果有无微出血分为微出血组36例与对照组64例,对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相关指标及基本情况等进行对比观察以探讨其相关性。结果微出血组患者总胆固醇(CHO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脑白质疏松、高血压、卒中病史等发病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呈现出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脑血管病患者出现脑微出血的患病率与其CHOL及LDL水平有明显的相关性,且脑白质疏松、高血压及卒中等伴随疾病情况对该病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临床上应对这些相关因素加大检测力度,对脑微出血形成有效的防控。
作者:苏倬杰;陈伟亮 刊期: 2014年第01期
选取2011年5月~2012年7月我院妇科收治的80例宫颈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以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40例患者联合康妇消炎栓与保妇康栓治疗,疗程均为10d。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症状消失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中,痊愈19例(47.5%),显效13例(32.5%),有效4例(10%),无效4例(10%),总显效率80%;观察组中,痊愈23例(57.5%),显效15例(37.5%),有效1例(2.5%),无效1例(2.5%),总显效率9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阴道流血消失时间分别为23.62±6.27d、15.16±2.54d,阴道排液消失时间分别为20.51±5.74d、13.54±3.35d,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6.58±2.46d、4.83±2.30d,组间差异明显(P<0.05)。相比于保妇康栓单药治疗宫颈炎,康妇消炎栓与保妇康栓联用疗效更佳,且见效快,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作者:吴雅琳;马汝婵;陆秀萍 刊期: 2014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