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瑞英
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价值。方法对46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别实施CT、MRI医学影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判断患者病变程度(0、I、II、III、IV级),并对骨质异常检出率进行比较,给予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 CT、MRI检查II级及以上病变对比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检查I级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敏感性(32.61%)显著高于CT(17.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质异常检出率显示CT显著高于MR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相较于MRI具有更高的分辨率,是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的主要诊断方法;而 MRI可以对关节软骨异常、脂肪沉积以及骨髓水肿的改变更好的显示,适用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早期诊断。
作者:尹成俊;鲁国卫;章宏;程平章;胡丽春;冯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探讨人文关怀护理在医患沟通中的应用价值。选取46例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人文关怀护理,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两组护理前后SAS评分、SDS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的差异。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22/23),高于对照组的65.2%(15/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人文关怀护理有利于加强医患沟通,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杨慧强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机将10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比较两组病人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情况等。观察组病人术后发生皮下积液、皮瓣坏死率方面均低于对照组(P<0.05)。高负压真空引流瓶优于自制负压引流瓶,观察组换瓶次数远少于对照组,明显减轻护士工作量,值得护理工作中推广。
作者:傅艳师;雷双根;贺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7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80例,其中40例行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标记为观察组,另外40例行传统切口切除术标记为对照组,研究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下床活动时间、拆线时间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均痊愈,观察组切口小,出血量少,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拆线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少于对照组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疗效确切,手术时间短、切口小,术后恢复快,瘢痕小,并发症少发,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杨素将 刊期: 2014年第03期
观察中医药治疗干眼症的临床效果。选取干眼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照组应用西药治疗,研究组应用中医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研究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不良作用。中药治疗干眼症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值得大力推广。
作者:刘正立;吴加亮;尹霞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对我院2012年5月~2013年8月接受治疗的80例急慢性缺血性脑血管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名。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中药汤剂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中药配方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均治疗15d,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的85%,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中药汤剂相比临床疗效稍好一些(方便,省时),此外中药配方颗粒还具有用药方便、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能够保持中医临床并证施治特色,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成海燕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60例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应用手法按摩、吸乳器吸乳、硫酸镁热敷及配合物理治疗,同时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本院60例早期乳腺炎患者应用以上方法治疗3~8d后乳房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减轻,平均缓解时间为5d,50例患者痊愈,7例患者输液7d抗感染后治愈,另外3例行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术后治愈。应用手法按摩、硫酸镁热敷等方法配合优质护理治疗哺乳期早期急性乳腺炎临床效果满意,缩短患者的门诊看病时间,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有利于和谐护患关系的构建。
作者:周华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加用脉血康胶囊治疗。应用颅脑CT检查对治疗前后进行动态观察。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在住院时间、血肿减小情况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脉血康胶囊治疗脑出血,能够有效促进脑内血肿的液化吸收,缩短住院时间,促进神经系统功能恢复。
作者:刘朝典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对比分析赖诺普利与依那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0例,分别口服依那普利或赖诺普利治疗12w,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分析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舒张压和收缩压均显著降低,且赖诺普利组患者血压降低情况优于依那普利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赖诺普利组治疗总有效率较依那普利组显著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依那普利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依那普利相比,采用赖诺普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可显著提高治疗有效率,更好控制患者的血压,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并发症。
作者:徐珠屏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经胃镜检查确诊为消化道溃疡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4例,观察组予以蒙脱石散剂、奥美拉唑肠溶片联合治疗,对照组予以奥美拉唑肠溶片治疗,比对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4%,对照组总有效率76.6%。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脱石散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效果好,值得推广。
作者:文建华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选择使用ERCP治疗胆石症患者80例,分为两组:A组单以异丙酚进行麻醉,B组使用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从患者体征变化、异丙酚用量、麻醉时间、术后镇痛效果调查几方面评估疗效。瑞芬太尼联合异丙酚麻醉较单纯使用异丙酚麻醉减少了异丙酚的追加量和总用药量,缩短了苏醒时间,增加了镇痛镇静的效果。
作者:刘剑 刊期: 2014年第03期
将100例伴有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硝唑、西咪替丁联合硫糖铝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00%,显著低于观察组的94.00%,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包括上腹疼痛、上腹不适以及嗳气等症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治疗后上述临床症状差异也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任何不良反应的发生。相比于常规治疗方法,奥美拉唑联合阿莫西林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更为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作者:贺斌 刊期: 2014年第03期
从2011年3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中选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和胃片治疗,对照组采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分别接受治疗后对照组23例痊愈,4例显效,1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2.35%;试验组30例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7.06%,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采用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治疗相比,和胃片治疗慢性胃炎具有更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沈刚义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在急诊宫外孕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2年10月~2013年2月我院急诊宫外孕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麻醉过程中采用丙泊酚和芬太尼,观察组麻醉过程中采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比较两组的血液动力学特点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诱导后、插管后、切皮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诱导后的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清醒时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应用于急诊宫外孕的麻醉效果较好,血液动力学较为稳定,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杨宏文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单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93.3%明显大于对照组的82.2%,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UCG心功能的比较,治疗后观察组LVEF和CO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托洛尔联合通心络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具有明显的疗效,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的UCG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秦亚妮 刊期: 2014年第03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13岁,以“扭伤致左足肿痛,活动受限半日”于2008年11月16日晚上7时许来我院要求住院治疗,专科查体:左足局部肿胀,左足第五跖骨基底部压痛敏锐,活动受限,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佳。内科体格检查未见异常,曾有青霉素、头孢菌素、TAT过敏史。CR片(25337)示:左足第5跖骨基底部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诊断:左足第五跖骨基底部骨折。来院后行短腿石膏托外固定(根据经验特别注意将石膏打在低于腓骨小头下8cm左右),配合中药活血化瘀治疗。患者未遵医嘱经常拄拐下地行走,离院上学。伤后第五天始出现左足肿痛明显好转,但左足背、左足第1、2、3趾感觉消失,左足趾背伸,左踝关节背伸外翻无力障碍,左胫骨前肌、足母长伸肌、趾长、短伸肌及腓骨长短肌肌力0级,神经干叩击试验阴性。肌电图检查表现:左胫前肌、伸趾总肌肌电图示:松弛时,可见失神经电位。轻用力,运动单元电位极少,大用力单纯相。余腓肠肌、股二头肌未见异常。提示:(1)左腓总神经不全性损害。(2)MCV:左腓总神经(小头-踝、伸趾总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波幅减低。左胫后神经正常。(3)左胫前肌、伸趾总肌运动单元电位极少,单纯相。
作者:孙小波;谢赣平;邱崇慧;高雪花;左冬怡;钟良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2年8月收治的140例偏头痛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0例。其中对照组单用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头痛宁胶囊进行治疗。均治疗15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4.3%和92.9%。头痛宁胶囊联合氟桂利嗪胶囊对于治疗偏头痛患者具有显著作用,而且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游峰 刊期: 2014年第03期
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152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72例与对照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使用门冬氨酸钾镁注射液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门冬氨酸钾镁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临床效果显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永新;伍敏宜 刊期: 2014年第03期
研究穴位贴敷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选取膝骨性关节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应用电针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研究组总有效率9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穴位贴敷配合电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病痛。
作者:李洪 刊期: 2014年第03期
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冬眠灵组、非那根组以及联合组(冬眠灵非那根联合组),检测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结果治疗后,冬眠灵非那根联合组的E峰值、E/A比值、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射血分数LVEF均高于冬眠灵治疗组和非那根治疗组。冬眠灵非那根联合组有助于改善心功能的恢复情况,在心功能衰竭治疗中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作者:骆钻芳;何倩婷 刊期: 2014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