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莉
随机选取2011年2月~2013年2月本院收治的耳鼻喉门诊病人患者200例(排除心理疾病,耳聋,智力障碍,恶性肿瘤者),其中中耳科患者90例、喉科50例、鼻科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外还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对比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疗效。观察组接受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患者接受专业心理护理后,可提升患者的接受度。对就诊者加强心理方面的护理与干预,可有效减轻就诊时患者焦虑的负面心理,从而树立积极的治疗信心,理性面对自身疾病。有利于医生的诊断与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健康恢复,降低死亡致残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李薇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83例COPD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根据住院尾号将其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肺力胶囊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COPD急性期患者采用氨溴索注射液联合肺力胶囊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作者:顾涛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12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4例。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硫酸氢氯吡格雷联合依诺肝素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31%,明显比对照组85.94%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平均持续时间比较,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依诺肝素钠联合硫酸氢氯吡格雷进行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游伊娜;郭玲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在众多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且近年来均呈现逐年攀升的趋势,对老年人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这一前提下,对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方法不断分析和研究已经成为临床工作者的重点关注课题之一,文章将从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流行现状与危害、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三个方面做出详细综述。
作者:王秀立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将我院收治的60例自服毒或误服毒需洗胃的患者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胃管固定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平均洗胃时间,探讨加压固定胶带留置胃管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平均洗胃时间及胃管固定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加压固定胶带留置胃管能够提高洗胃效果,采取优质护理也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
作者:邓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l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60例肺结核合并肺心源性心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方法治疗、护理;试验组治疗时医护人员细心观察,对症治疗,并加强对患者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等指标。结果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0%);试验组患者有28例患者对我院护理比较满意,满意度达到93.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临床上,医护人员对肺结核合并肺心源性心脏病患者进行细心的观察和有效的护理效果较好,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范俊玲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视知觉学习法和综合疗法对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00例弱视儿童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 组各50例。 A组患者在B组患者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B组患者采用视知觉学习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依从性。结果 A组患者治疗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依从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视知觉学习法进行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综合疗法进行治疗可有效提高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和患者的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霞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门诊换药的150例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各75例。在换药前给予护理组常规门诊换药护理和额外的护理教育干预,而对照组只给予常规门诊换药护理。采用焦虑评测表对两组的焦虑状况进行评测,采用疼痛评测表对两组的疼痛状况进行评测。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的焦虑状况与护理之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的焦虑减轻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效果更明显,两组对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疼痛状况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减轻,比较有差异(P<0.05)。在门诊治疗换药过程中,对患者采取额外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焦虑状况和疼痛状况,能够有效的促进换药的顺利进行。
作者:晏顺芹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6例耐阿德福韦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给予口服恩替卡韦0.5mg,1次/d,连续治疗1年,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HBVDNA、ALT及AST水平,统计HBeAg阴转率。本组86例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后肝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HBeAg的阴转率为77.9%,HBVDNA、ALT及AST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阿德福韦酯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恩替卡韦治疗是有效的,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王强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探讨骨盆骨折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将72例骨盆骨折患者按数字随机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者36例。A组患者在B组的基础上采用钢板外固定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给予3个月~3年的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治疗效果优良的患者比例显著增加,数字疼痛评分得分以及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外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的发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雷永林;王瑞麟;李学峰;赵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总结分析骨折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心理干预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国际通用量表SCL90自评症状量表对本院2011年12月~2012年4月的142例骨折患者进行心理问卷调查,随后将14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后的SCL-90评分、骨折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CL90评分在焦虑、抑郁、躯体化等7个项目与全国常模相比,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经过骨折常规护理后仍有6个项目(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明显高于全国常模(P<0.05);观察组经过骨折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后,SCL90评分接近全国常模(P>0.05);观察组患者骨折恢复时间16.40±4.82d,住院时间27.62±5.40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6±5.70d 和31.71±6.19d;观察组患者发生临床并发症8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2例;观察组的满意度达到9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8.73%。结论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改善骨折患者心理健康状态,明显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骨折恢复速度及满意度。
作者:涂婵;张理宾 刊期: 2014年第06期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例2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16例(加强LC术中护理配合后)和对照组94例(加强术中护理配合前),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病例数及住院天数。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中转开腹病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加强术中护理配合有利于保证LC手术的顺利完成,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孙秀云 刊期: 2014年第06期
将60例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及益生菌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吡啶片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个月后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10.0%明显低于对照组3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更加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效果优于单用柳氮磺吡啶。
作者:张小河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1月收治的72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治疗措施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以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2.22%,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刘丽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2年7月的100例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抗生素治疗、吸氧治疗、电解质平衡治疗的等常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之上添加药物(盐酸纳洛酮)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8%,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6%,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好,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慢性呼吸衰竭合并肺性脑病患者的过程中,以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基础,结合药物(盐酸纳洛酮)治疗对患者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程瑞明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11月间收治的93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给予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对照组接受利巴韦林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61%)与对照组(76.08%)相比明显较高,患儿的止泻时间相对较短,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疾病中,喜炎平联合思密达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中广泛应用。
作者:陈影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0年4月收治的86例黄疸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光照联合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给予个性化系统护理,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1.4%,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69.8%(P<0.05);观察组患儿共出现6例不良反应,对照组患儿出现21例不良反应,两组数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黄疸新生儿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助于患儿的康复,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任娜;王娅宁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取我所2011年1月1日~2013年10月31日收治的90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将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口服盐酸丁咯地尔片治疗;观察组口服西比灵胶囊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好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西比灵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患者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目前已经成为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主要药物,对我国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借鉴和进一步推广。
作者:张志坚 刊期: 2014年第06期
选自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0例,以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接受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方法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越性,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热针配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西药进行治疗能取得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且治疗后不会严重的不良反应,具有安全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赵齐生;郭美江 刊期: 2014年第06期
目的:观察狂犬病患者心肌酶的变化情况,利用心肌酶的早期升高来辅佐早期诊断狂犬病。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6例狂犬病患者进行入院时检查心肌酶,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在病程第1~2d有低热、精神倦怠;恐水怕风多出现在第2~3d以后。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酶升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心肌酶各项指标增高越明显;心酶异常达94.4%。结论低热、精神倦怠、恐水、怕风是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心肌酶可以作为普通及基层医院辅佐诊断狂犬病的生化学依据。
作者:安良敏;赖连娣 刊期: 2014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