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78例疗效观察

林志忠

关键词:依达拉奉, 吡拉西坦, 颅脑损伤
摘要:选取收治的7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吡拉西坦治疗)和观察组(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同时期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病死率的差异。用药7d后观察组GC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死率为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6%(P<0.05)。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微循环,缩短昏迷时间,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治疗效果

    目的:分析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30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给予对照组患儿服用常规的抗病毒药物治疗,给予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加用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患儿短,两组患儿整体体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金莲清热泡腾片治疗小儿手足口病轻症,能够可有效地控制患儿病情,缩短手足口病的病程。

    作者:杜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心力衰竭利尿剂抵抗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24例和对照组2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持续5d;试验组在常规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持续5d。治疗5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指标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优于对照组[(40.15±5.5)%比(34.3±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体重、BNP下降,尿量增加,水钠潴留明显减轻,NYHA分级改善。结论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托拉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患者的利尿剂抵抗现象消失,体重、BNP下降,尿量增加,水钠潴留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显著;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林明岳;陈华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中医康复训练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中的疗效评估

    回顾性总结4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折患者资料。观察组23例治疗后1个月时Cobb角平均值13.3±2.7°,疼痛得分为1.77±0.13分,生活功能得分为1.28±0.11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中医康复训练方法对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术后恢复具有积极影响。

    作者:江一帆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胃癌小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胃癌小切口手术的围手术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8月所收治的60例胃癌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切口胃癌切除术,试验组患者则采取小切口胃癌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以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切口长度和术后住院时间两项指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小切口手术对胃癌患者进行治疗,可以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患者的围手术期痛苦,降低住院费用,提高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范修锋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分析

    探究及分析助产护理对高龄产妇分娩的影响。随机选取收治的160例高龄产妇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给予试验组产妇助产护理,给予对照组产妇常规护理,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窒息率、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和产时出血量进行比较。在高龄产妇的分娩中实行助产护理,有着非常确切的效果,有助于分娩成功率的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张淑婷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全麻下非头面部手术患者眼睛护理方法研究

    300例全麻下非头面部手术患者的术中眼睛护理按不同方法分为3组:对照组(不做眼部护理)、红霉素眼膏护理组、生理盐水护理组,观察不同分组术后患者眼睛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1.对照组术后眼睛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红霉素眼膏组和生理盐水组(P<0.05),红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在红霉素组和生理盐水组中,手术时间大于3h患者的术后眼睛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小于3h患者(P<0.05)。在全麻下非头面部手术病人眼睛护理采用生理盐水加贴膜的方法能取得等同甚至优于红霉素眼膏的效果;对于手术时间较长的患者巡回护士应加强对患者眼睛的保护。

    作者:裴媛玲;乐飞玲;谭雨芳;刘淑萍;陈容兰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临床疗效对照研究

    目的:探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时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与刮宫术的疗效对比。方法收集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15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应用宫腔镜下电切术治疗观察组的75例患者,应用刮宫术治疗对照组的75例患者。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月经量的变化情况以及术后复发率和妊娠率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4、7、13个月时的月经量情况:观察组的月经量在治疗后的这三个时间段均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复发率(28.00%)明显高于观察组的复发率(5.33%),观察组的妊娠率(82.67%)明显高于对照组(46.67%),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患者的过程中,宫腔镜下电切术的疗效优于刮宫术,降低了术后的复发率同时有效的提高了妊娠率,未观察到并发症的发生,安全可靠。

    作者:杨艳明;徐小凤;徐婉妍;何家纯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期待疗法及护理应用于前置胎盘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随机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生产的前置胎盘孕产妇69例,给予所有孕产妇期待疗法及护理干预,比较期待疗法及护理干预前后孕产妇的情绪变化、母婴结局及对护士满意度。结果69例产妇孕周均延长至37w,均采用剖宫产术终止妊娠,无1例孕产妇死亡;其中有4例新生儿发生宫内窘迫,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孕产妇对护士的满意度为97.1%;干预后孕产妇SDS、S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前置胎盘孕产妇采用期待疗法及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孕妇的焦虑、抑郁情绪,有效改善妊娠结局,提高孕产妇及家属的满意度。

    作者:李红斌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目的:总结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以更好的预防和指导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治疗。方法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儿童肺炎患者共26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性别、季节进行分组,分析各组肺炎支原体感染的阳性率,以总结流行病学特征。结果本组肺炎支原体阳性人数检出865例,阳性率为32.72%。男女阳性率分别为30.52%和35.31%,两组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意义(χ2=3.876,P=0.032)。1~3岁和4~6岁是支原体感染的主要群体,与其他年龄群体阳性率发生有统计学差异(χ2=17.325,P<0.05)。春季和冬季是支原体感染阳性率高的季节,感染率分别为38.31%和后39.76%。各个季节的支原体感染阳性率有统计学差异(χ2=16.248,P<0.05)。结论支原体感染是导致儿童肺炎发生的主要病原体。年龄、性别和季节因素是导致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显著危险因素。有必要在冬春季对低龄儿童(<6岁)和女性儿童开展针对性的预防,降低支原体感染的风险。

    作者:夏浩海;钱小莲;蔡宜家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宫颈注射缩宫素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运用

    目的:观察宫颈注射缩宫素在无痛人工流产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早孕≤9w无痛人工流产中的18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30例,其中观察组人工流产中立即宫颈注射缩宫素10u,对照组无痛人工流产术中未行宫颈注射缩宫素,对比两组术中子宫收缩情况、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收缩好有效率为98.6%,术中出血量平均为8~12ml;对照组子宫收缩好有效率为86.4%,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5~30ml。两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中宫颈注射缩宫素,能有效地改善子宫收缩,减少术中出血量。

    作者:胡桂贞;何庆琴;万芝兰;刘丽梅;胡献玉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明确尿路感染常见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方法选择我院分离的尿路感染208株病原菌,探讨病原菌分布情况及耐药性。结果革兰阴性杆菌比例显著高于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0.8%、36.6%。结论根据培养及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方可有效控制尿路感染。

    作者:常军林;王瑛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血塞通在脑血栓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将收治的脑血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血塞通治疗。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4%(62/63)、3.2%(1/63);85.7%(54/63)、11.1%(7/63),差异显著(P<0.05)。此外,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得到明显改善,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对脑血栓患者采用血塞通治疗,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脑血栓形成情况和神经功能,不良反应少。

    作者:张艳霞;高付刚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我院5年主要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研究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1420株革兰阴性杆菌,对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变迁进行分析,运用仪器法和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等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仍保持很高的敏感性,头孢噻肟、环丙沙星耐药率都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细菌耐药性仍呈上升趋势。已经出现碳青霉烯类药物不同程度的耐药,应引起重视。需加强细菌耐药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避免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控制耐药菌在医院暴发流行。

    作者:普雪花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的临床研究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取丙泊酚、芬太尼麻醉,观察组采取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比较两组患者镇静镇痛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诱导时间、清醒时间、留观时间方面,均比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丙泊酚用量比较,观察组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头晕乏力例次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泊酚、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镇静镇痛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作为临床镇痛镇静的首选方法。

    作者:刘杰;陈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目的:研究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为提高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收治的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者共68例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临床常规治疗方法,试验组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联合常规治疗,观察比较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其疗效提高,心率减慢,呼吸变缓,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其左心室射血分数、心脏指数均有明显的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更好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功能,值得应用。

    作者:庞荣锋;黄永鹏;范小龙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妇产科临床中米非司酮的应用和不良反应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168例妇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给予米非司酮治疗。结果终止妊娠、紧急避孕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宫性疾病与恶性肿瘤,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类疾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妇产科临床疾病中采用米非司酮,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作者:黄小桃;周明芳;黄园园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88例小儿腹泻临床疗效观察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腹泻患儿临床资料。88例患儿均采取常规治疗,包括合理饮食,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除此之外,采用的是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观察患儿在接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后疗效。结果患儿接受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后效果优良,显效51例,有效32例,无效5例,有效率高到94.32%。双歧杆菌乳杆菌四联活菌片联合蒙脱石散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优良,值得临床上的推广应用。

    作者:邱文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联合应用抗菌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疗效及合理性研究

    选择我院40例典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给予阿奇霉素联合头孢菌素治疗,对照组抗菌素单纯予阿奇霉素治疗,以临床治疗有效率、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天数作为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发热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过程中,联合头孢菌素,合理与否值得临床探讨。

    作者:白冬梅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脑梗死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9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48例,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在依达拉奉的基础上联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尹忠平 刊期: 2014年第11期

  •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期药物治疗观察

    以收治的100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常规基础治疗上增加药物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变化进行观察和比较。试验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药物对急性发作期哮喘患儿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作者:车应江 刊期: 2014年第1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