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微生态疗法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价值分析

李国霞

关键词:微生态疗法, 常规治疗, 细菌性阴道病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对细菌性阴道病采用微生态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50例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76例)和对照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微生态疗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采取常规疗法联合微生态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妈富隆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治疗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妈富隆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治疗临床效果。方法以随机数字表法将近年来于我院行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患者280例分为对照组和妈富隆组各1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术后抗感染治疗,妈富隆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妈富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月经情况、月经复潮时间、阴道出血时间、阴道出血量及生殖道感染率等。结果妈富隆组患者术后6w内月经恢复率和痛经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妈富隆组患者月经复潮时间、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妈富隆组患者生殖道感染率分别为7.14%(10/140)、1.42%(2/140);妈富隆组患者生殖道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妈富隆用于人工流产术后月经不调可有效加快月经恢复进程,缩短阴道流血时间,减少阴道流血量,并降低痛经和生殖道感染发生风险。

    作者:余健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2011年收治的60例老年性阴道炎患者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甲硝唑栓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连续观察2w,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情况,停药7、14d后进行复查,比较两组患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高、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联合甲硝唑栓治疗老年性阴道炎,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周玉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目的:分析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B超临床诊断的可靠性。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进行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的患者130例,采用B超技术进行诊断,对患者的腹腔内脏器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了解患者病症损伤处。结果 B超检查结果与手术检查结果对照表明,B超诊断符合者108例,准确率为83.1%,不符合22例,漏诊率为16.9%。结论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正确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上借鉴和推广。

    作者:陆安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对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诊断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在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多种后处理同步显示技术对可疑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的患者进行诊断,并与终临床、手术确诊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清楚的显示40例患者的畸形部位、形态、特征和分类,诊断准确率达到100%。其中18例为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12例为肾旋转不良,4例为先天性巨输尿管,2例为输尿管开口异位,4例为马蹄肾。结论16层螺旋CT增强CTA+CTU能够全方位、多平面并立体的成像,大大提高了诊断正确率和临床检出率,可作为泌尿系统先天畸形诊断的首选方法。

    作者:王雷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选取我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接收的100例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部分患者实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综合分析这部分患者的临床资料。这100例患者的生活质量相比于护理干预前大大提高,患者满意率为93%。对患者实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作者:杨小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片、拜阿司匹林在治疗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62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4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所有患者均合并有HHcy,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辛伐他汀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叶酸片及拜阿司林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5、30、60d分别监测患者的血浆Hcy浓度,并予以NIHSS及ADL评分,进行疗效评定。结果经治疗,两组患者的Hcy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治疗组的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NIHSS及ADL评分对比,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联合叶酸片、拜阿司匹林治疗伴有HHcy的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浆Hcy浓度,降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风险。

    作者:钟有;苏麟;张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糖化血红蛋白筛查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糖化血红蛋白的筛查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4年3月产前门诊检查的孕妇220例,比较各种糖尿病筛查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结果 GDM 组HbAlc9.8±0.4%;OGTT9.2±0.3mmol/L;FPG9.6±0.7mmol/L,较正常妊娠组具显著增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GDM筛查中HbAlc敏感性、可靠性、特异性、阳性预测为93.1%、98.0%、98.4%、81.8%,指标对比OGCT、FPG 均高。结论 HbA1c在GDM患者中可实用、简单、快速、不易受干扰检测,敏感性、特异性高,在GDM筛查中具应用价值。

    作者:陈鹤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不同剂型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Ⅰ组、Ⅱ组和Ⅲ组各50例。Ⅰ组采用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Ⅱ采用肠溶性二甲双胍口服片治疗,Ⅲ组采用缓释型二甲双胍口服胶囊治疗。观察比较治疗前后及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成本-效果及毒副作用。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FBG、PBG、HbA1c指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性(P>0.05),而治疗前后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Ⅰ组成本-效果显著低于Ⅱ组与Ⅲ组(P<0.05),而Ⅱ组与Ⅲ无差异性(P>0.05);三组药物毒副作用无显著差异性(P>0.05)。不同剂型二甲双胍能够改善2型糖尿病病症,常规二甲双胍口服片的成本-效果优于其它两种。

    作者:秦树森;汤锦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儿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对护理质量的影响研究

    将我院展开优质护理服务之后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我院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之前相对于实施优质护理后,患者的总满意度以及服务质量有显著差异,各项细化评分的比较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后各项评分要高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之前。要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让患者以及家长在满意度上有所提高,需要重视优质护理服务这个重要的护理理念。

    作者:付爱珍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50例锁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给予A组患者传统手法复位及外固定治疗,给予B组患者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恢复情况。结果 A 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2.0%,B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2.0%。两组对比,B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A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A组肩关节功能障碍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0%;B组伤口感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0%。两组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作者:潘艳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血透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

    选取2010年7月~2011年7月来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1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防范措施。对两组患者出现的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方式对护理风险因素的有效率和控制率。结果164例患者发生感染、出血、凝血、溶血和不良心理等护理风险因素的比例分别为9.1%、17.7%、10.4%、6.1%和73.8%,对照组护理后的有效率和控制率分别为65.9%和85.4%,干预组为75.6%和93.9%,干预组护理后的有效率和控制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患者的护理风险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高了护理效果,保障患者在血透过程中的安全,提升了患者治疗的满意度。

    作者:王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与分析西药联合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1月~201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胃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法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记录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0.0%,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8.0%,同时观察组复发率仅为12.0%,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西药联合清热解毒、消痈生肌法治疗胃溃疡,效果较优,复发率极低,治疗依从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诗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法检测抗-HCV特异性抗体的结果分析

    目的:研究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检测抗丙型肝炎病毒特异性抗体的结果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013年在我院行急诊手术或体检的患者血清标本21830份进行抗-HCV特异性抗体检测,并将临床诊断为丙型肝炎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分别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和胶体金检查法对患者进行阳性对照,同时,选取自愿参与调查研究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同样使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查。对照两组患者的丙型肝炎病毒抗体的检查阳性率,并分析其临床应用。结果经检测,21830例受检者中,抗-HCV特异性抗体检测呈阳性的196例,观察组患者中,使用酶联免疫法检出的患者167例,检出的阳性率为85.2%;使用胶体金法检出的患者161例,检测阳性率为82.1%;两种检验方法的检出率无显著差异,且P>0.05。对照组健康志愿者使用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阴性率分别是96.5%(193/200)和98.0%(196/200)。使用酶联免疫法和胶体金法的检查特异性是96.5%和98.0%,假阳性率分别是3.5%和2.0%,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胶体金法检测抗-HCV的检出阳率和酶联免疫法基本相符,且具有操作简单方便,时间短,无需特殊设备支持,观察直接快速的优点,在现代医学检验中得到广泛认可,无论对丙肝患者的防控还是对健康人群的筛查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广泛使用。

    作者:卢锦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与鼻咽癌

    目的:探讨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鼻咽癌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阳性分布。方法以67例鼻咽癌患者作为试验组,67例其他部位肿瘤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技术检测两组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比较两组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出结果,分析试验组患者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出性别、年龄、原发灶T分期及病理类型分布情况。结果试验组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阴性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敏感性为53.73%,特异性为91.04%;试验组患者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病理类型鼻咽分泌物EB病毒阳性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T1、T2分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T3、T4分期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发灶T1、T2分期阳性率均显著低于T3、T4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分泌物EB病毒检测在鼻咽癌诊断中特异性较高,有一定鉴别价值,但敏感性较差。

    作者:李小燕;张南廷;谢文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3年3月接受治疗的111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56例)和对照组(5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二甲双胍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基础上给予西格列汀治疗。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PG、HbA1c、2hFPG以及BMI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对比(P>0.05)。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疗效较为确切,能够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石爱杰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防治对策

    目的:分析研究我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根据其流行病学情况,总结防治对策。方法对我地区2010年1月~2013年12月共140例手足口病患者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分析我地区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140例手足口病中,2010年发生23例,2011年29例,2012年41例,2013年47例;2010年重症病例4例、死亡0例,2011年重症2例、死亡1例,2012年重症2例、死亡2例,2013年重症2例、死亡1例;高发月份为4~6月。患病人数中以5岁以下为主,男多于女。结论我地区手足口病发病以4~6月为主,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男性发病率较高,且集中在5岁以下儿童,需要积极采取措施防治手足口病的发生。

    作者:刘杰兵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针灸对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颈椎病患者行分组对照研究。按患者入院顺序,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3组。两组均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行针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7.67%(42/43),对照组总有效率83.72%(36/43),试验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χ2=4.96);试验组颈肩痛及手臂麻木症状缓解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配合阻滞星状神经节治疗颈椎病,具有临床疗效佳,安全可靠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世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6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另予中药大柴胡汤加味,疗程均为1w。疗程结束后,观察对比其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显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76.7%;试验组显效18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93.3%,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患者没有出现因毒副作用而使实验室生化指标升高现象。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治疗急性胆囊炎疗效显著,疗程短,能有效控制感染,消除并发症,提高了临床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廖晓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某院收治的11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7例,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另外对照组使用奥美拉唑止血,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奥曲肽,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1.2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和大便潜血转阴时间分别为23.75±2.47h和43.82±3.42h,均较对照组的30.23±2.82h和61.44±3.27h显著缩短;而观察组输血量为20.57±2.11U,明显少于对照组的29.49±2.30U,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确切,可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止血时间,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作者:朱洁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评估

    目的:观察评估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3年8月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使用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照组使用异丙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通气功能指标以及运动耐量(6min步行距离)、生活质量评估(呼吸困难指数)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噻托溴铵吸入剂治疗稳定期COPD,能够有效改善其肺部通气功能及生活质量,相比异丙溴胺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

    作者:许坤;赵弘卿;冯金萍;吕蕾;朱湘芸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