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海珍
选取68例皮肤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给予百多邦治疗,对照组给予鱼石脂、红霉素软膏等涂抹包敷。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总有效率(32/34,94.1%)显著高于对照组(20/34,58.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1.2648,P<0.05)。百多邦软膏是一种新型的外用抗生素,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易效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4年5月注射青霉素出现过敏性休克的8例患者,其中男3例,女5例,在休克发生时,给予肌注肾上腺素和地塞米松、高流量吸氧、氢化可的松和碳酸氢钠静滴方法急救,并配合相应的护理干预。结果经过采取相应措施抢救及有效护理后所有患者过敏症状均有所改善,与护理前比较患者的各项指标已有明显改善。过敏性休克在抢救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取得患者和家属的信任,平复患者的焦急情绪,使过敏症状尽快消失。
作者:汪燕红 刊期: 2014年第14期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疗效。将22例住院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根据临床表现进行中医辨证论治,以血府逐瘀汤为基础方加减,配合西医使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并设单纯用羟基脲、干扰素治疗对照组进行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0.91%)明显优于对照组(72.73%,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优于单纯西医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病情,且能较好稳定病情,具有积极的临床推广意义。
作者:胡滨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确诊并通过PCI和他汀治疗的ACS患者138例,依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PCI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阿托伐他汀20mg)治疗,强化组给予强化他汀(阿托伐他汀40mg)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CK-MB TNI、CRP水平、临床治疗效果、住院周期和死亡发生情况。强化组CK-MB、TNI、CRP、LDL-C下降幅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强化组血清肌酐峰值显著性降低,强化组住院天数、死亡率显著降低。强化他汀治疗可有效加快心肌功能的恢复,降低CK-MB、TNI、CRP、LDL-C,提高治疗效果,缩短住院周期,降低死亡的发生,有很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娓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98例,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在人工流产术前不使用任何药物;观察组术前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宫口软化扩张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和出血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明显轻于对照组,宫口软化扩张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46.94%),人工流产综合征的发生率和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小剂量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应用于人工流产术前,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取得良好的宫口软化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红云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来我院就诊的2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深入的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患者出院时对比护理结果。结果采取人文关怀护理的观察组患者在出院时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患者。人文关怀在男科护理当中的应用可以有效的减少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
作者:尚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2011年10月~2014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用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氨基葡萄糖治疗,两组均行1个疗程的治疗后评价其临床疗效及症状。观察组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氨基葡萄糖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疗效,具有较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郑继成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研究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26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及阿司匹林口服,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血液流变学变化、临床疗效和1年内的再发率。两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1年内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氟桂利嗪联合阿司匹林预防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岚;杨文琼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5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州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血清前白蛋白(PA)检测在肝功能损害评价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肝病患者281例及正常患者60例,其中肝病患者根据其肝病类型分为急性肝炎组、轻度慢性乙型肝炎组、中度组、重度组及肝硬化代偿期组、失代偿期组、肝癌组,正常患者设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对所有患者进行PA测定。结果轻度慢乙组血清P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肝病组患者血清P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肝炎组、肝硬化代偿期组及肝癌组血清P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慢乙组与肝硬化失代偿期组血清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肝病组血清P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A 不仅是肝细胞早期损害的敏感指标之一,也是鉴别不同类型肝病及其不同阶段的有效指标。
作者:周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回顾诊治的左氧氟沙星所致精神行为异常患者10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给药方式、精神行为异常特征和临床表现等情况。男、女发生左氧氟沙星所致精神行为异常几率一致(P>0.05),年龄较高者出现异常情况较多,患有药物过敏史、呼吸系统感染者发生精神行为异常多(P<0.05);静脉注射途径发生精神行为异常多,其发生时间在用药后1~24h和1~7d内较多,低于60min和高于7d均有1例精神行为异常;9例患者经中止给药后精神行为状态均有较好的改善,在3个月后恢复正常,1例经治疗后仍无法康复,存在精神缺陷。左氧氟沙星具有引起精神行为异常的风险,其病因及临床特征较为复杂多样,严重者会导致精神缺陷,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临床用药,避免不良临床反应的发生。
作者:韦干 刊期: 2014年第14期
分析湖北利川地区Hp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及耐药对三联疗法疗效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选取Hp感染患者36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兰索拉唑+克拉霉素治疗。 A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阿莫西林,B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甲硝唑,比较两组Hp根除率及Hp耐药情况。 A组Hp根除率为82.7%,B组为6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有216例患者Hp 菌株培养阳性,其中对甲硝唑的耐药率为75.46%,克拉霉素耐药率为29.63%,阿莫西林耐药率为2.78%,三重耐药率2.31%。湖北利川地区Hp菌株对甲硝唑和克拉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对阿莫西林的耐药率较低。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应避免应用甲硝唑,根据药敏结果采取规范化治疗,避免滥用抗生素。
作者:牟来旭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20例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病例序号奇偶分成两组,对照组6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醋酸奥曲肽治疗,观察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酸甘油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10.34±2.76)h显著短于对照组(14.47±2.66)h,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醋酸奥曲肽联合硝酸甘油治疗肝硬化继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较显著,能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止血,值得应用。
作者:谢小华;刘平 刊期: 2014年第14期
总结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在血透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以供参考。我院自2012年5月起加强对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的护理干预,以护理干预前1年58例患者为对照组,护理干预后1年62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导管使用时间、感染发生率的差异性。与对照组比较发现,观察组导管使用时间明显较长,感染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长期性留置双腔导管血透患者的治疗中加强护理干预,有助于延长导管使用时间,降低感染风险,减轻患者痛苦。
作者:邹丽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研究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米非司酮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出血时间、住院时间、血清β-HCG降至正常水平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出血时间、住院时间、血清β-HCG降至正常水平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子宫切口妊娠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龙凤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DHS内固定术、Gamma钉内固定术治疗高龄转子间骨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探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手术治疗策略。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4年4月在我院骨科进行手术治疗并有完整随访资料的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24例,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随访时间8~48(23.78±6.84)个月;髋关节功能评分总优良率为91.87%;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32%,主要表现为褥疮、肺部感染、假体松动等。结论高龄转子间骨折手术是有效、安全的,可选择的手术方案较多,治疗时应根据患者术前病情、骨折类型及患者手术的耐受性等选择手术方案。
作者:张福兵 刊期: 2014年第14期
选取2010年2月~2014年6月在我院行唇裂或腭裂修补术患儿46例,根据术前用药情况分为试验组(n=24)和对照组(n=22),分别于麻醉诱导前30min给予长托宁和东莨菪碱0.01mg/kg肌肉注射,记录两组患儿给药前、给药后10min及给药后30min时的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及上述各时间位点和气管拔除时患儿面红、腺体分泌情况。试验组患儿给药前后心率和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给药后较给药前心率明显升高(P<0.05),两组患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儿气管拔除时口腔分泌物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P<0.05),且给药后面红的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长托宁用于小儿口腔全麻手术术前给药效果确切,对患儿心率影响较微,可有效抑制腺体分泌,可安全应用于小儿口腔全麻手术术前给药。
作者:蒋鹏飞;杨帆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体征以及病理诊断情况,旨在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率。方法抽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入我院治疗的子宫腺肌病患者51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腺肌病患者入院时,临床体征以经期异常症状月经量异常、腹痛症状、经期延长为主,部分绝经妇女伴随阴道不规则出血症状。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子宫呈明显增大状。病理组织检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处于增生期,小部分处于分泌期。结论子宫腺肌病的临床体征无明显特异性,易出现误诊的现象。医生需根据患者的妊娠情况、临床体征以及超声等辅助检查进行病情确诊,该方式不仅能够提高疾病的诊断率,还能为医生确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作者:汪泉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观察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35例为研究组,行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选取同期行开腹手术患者34例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患者行腹腔镜下结直肠癌根治术,临床疗效显著,并发症发生率低,有利于患者预后改善。
作者:万智双;熊丁 刊期: 2014年第14期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观察对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下改良子宫肌瘤切除术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作者:张仕田 刊期: 2014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