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春华;张路;齐华雪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危重急性呼吸衰竭患儿80例,其中给予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的40例为对照组,给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统计两组患儿学氧饱和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7.1±2.9%,明显高于对照组92.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氧分压为57.1±9.6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4±8.3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为39.1±4.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5.1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统计在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应用过程中可使患儿血氧维持于较高的浓度,而且在应用过程中气压伤、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路;叶春华;姚如婕;夏跃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需进行手术的14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3例,对照组进行静吸复合全身麻醉,治疗组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分析两组的心率、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回复时间、有无拔管躁动。结果与诱导前相比,治疗组各时间点的心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各时间点的心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后呼吸恢复时间、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和定向力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术后拔管躁动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啶全凭静脉麻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苏醒快、安全可靠,为全凭静脉麻醉时理想的用药配伍方法。
作者:刘红顺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神经内科患者,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单、双日)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我院治疗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采用中西医方法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进行治疗,并发症较少,药物对人体产生伤害较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万亚巍;郭晓红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乐脉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2.0%,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64.0%、5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乐脉片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凌燕;陈绪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皮质醇的表达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80例非COPD 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d,分别抽取患者早8:00、下午4:00、晚12:00不同时段肘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观察组轻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在三个不同时点处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8:00时段观察组中轻、中度病情患者COR水平较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偏高(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肾上腺素皮质代谢异常,COR水平较非COPD患者明显降低。
作者:黎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患者徐某,男,79岁。因右头额面部红肿刺痛,灼烧感伴视力下降一周,夜寐难安。于2014年8月来我科就诊。5d前于外院就诊,诊断为“带状疱疹”,予以抗病毒,消炎治疗。患者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自服降压药控制平稳,否认眼部外伤史,2012年曾于我科行“右下睑内翻矫正术”。体格检查:额鼻中线右侧大片带状分布疱疹,水疱及破溃,部分结痂,以鼻尖部和鼻背部甚,皮肤红肿,右耳前及颌下可触及淋巴结肿大,压痛(+),其他病理反射未引出。眼部检查:视力:右眼0.02;左眼0.25,矫正不提高。非接触性眼压:右眼15mmHg (1mmHg=0.133kPa),左眼:13mmHg。右眼上下睑高度水肿,上睑完全遮盖角膜,不能自行睁开,下睑内翻,睫毛倒向眼球,查眼球运动正常,角膜知觉减退,雾状混浊,水肿(++),见上皮脱落,点片状寖润,角膜后棕色点状KP(++),前房中深,房水混浊(+),周边球结膜水肿隆起,混合充血(+++),睫状压痛明显,虹膜纹理欠清,见部分后粘连,瞳孔欠圆,散大约5×6mm2,边缘见少量色素颗粒脱落,对光反射迟钝,晶体不均匀混浊,眼底窥视不清。左眼眼部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角膜荧光素钠染色:右眼角膜上皮染色呈阳性,草绿色。 B超示:双眼内未见占位性病变。临床拟诊:带状疱疹;右病毒性角膜炎;右上睑下垂;右老年性睑内翻(痉挛性睑内翻)。
作者:胡粒山;贾洪亮;薛静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2008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静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智力、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醒脑静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增强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脑循环。
作者:徐旭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经乳晕切口进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按手术切口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组实施经乳晕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率、对手术美容效果的满意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对手术美容效果满意率是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4%(25/43)(P<0.05);而术后的并发症率、复发率方面,两组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肿瘤实施乳晕切口手术,能够较大程度保持乳房的对称性,美容优势显著,且安全性好,更易获得病人的青睐。
作者:郎双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途径。观察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再次入院率、平均住院天数等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4%,高于对照组(52%),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为30%,<对照组(52%),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9±3d,短于对照组(12±3d),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途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再次入院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云来;占爱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对COPD合并肺结核(PTB)患者进行早期综合治疗的效果。方法将148例COPD合并PT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6例给予综合抗结核治疗;对照组72例进行常规治疗。随访两组疗效及患者结局。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咳嗽、咳痰、食欲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2个月痰菌阴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愈患者比例高,死亡比例低(2.6% vs 9.7%),患者结局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细胞免疫状况明显好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OPD合并PTB患者进行早期综合规律治疗,可以提高患者免疫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疾病结局,降低病死率,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汪利华;黄旭明;黄肇权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确诊为冠心病的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观察组43例,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0例,给予阿司匹林治疗。治疗2个月后,统计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随访半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21,P>0.05)。随访半年,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4.65%(2例),对照组为15.00%(6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68,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鲍连梅 刊期: 2014年第17期
将本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口服钙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罐合用治疗。连续治疗8w,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生活质量评分(QOL)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采用针罐合用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兵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COPD 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h后的pH值,PaO2、PaCO2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古伟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复剂治疗,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压、血Hcy水平及临床预后。结果治疗8w后,两组SBP和D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可降低血压及血浆Hcy水平,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蔺素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1月收治的98例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49例,给予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TG、TC、LDL及HDL 等血脂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降血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77.6%,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降血脂总有效率分别为93.9%和8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并高血脂患者应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疗效显著,能够同时有效的降血压和降血脂,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丽红;钟远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采用随机化分组原则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给予珂立苏治疗,对照组给予固尔苏治疗。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与对照组新生儿在用药治疗12h及24h后,其动脉血气分析结果中pH、PO2均较前明显升高,其中观察组新生儿升高的程度与对照组接近,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PCO2均较前降低,其中观察组新生儿降低的程度与对照组接近,两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用药治疗期间均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珂立苏与固尔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可迅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但是珂立苏价格低于固尔苏,性价比相对较高,在临床应用具有更好的优势,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
作者:叶春华;张路;齐华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临床常规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53例,其中行开腹阑尾切除术74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小切口切除术79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常规小切口切除术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兴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顺尔宁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探究。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喘息性支气管肺炎患儿,将其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雾化吸入治疗,试验组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顺尔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总有效率(90.47%)明显高于对照组(64.29%),且试验组患儿治疗后的FEV1水平(3.57±0.56L)与PEF水平(376±99.5)L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的FEV1水平(3.17±0.44)L与PEF水平(326±89.7)L,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尔宁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喘息性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改善了患儿的肺功能,安全可靠,可以广泛应用。
作者:曾玉芬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根治进展期胃癌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94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腹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腹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切口长度、近端切缘长度、淋巴结扫清数、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失血量、切口长度、近端切缘长度、肛门排气时间及下地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淋巴结扫清数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4例发生肺内感染、2例吻合口继发出血、1例残胃无力;观察组3例肺内感染、2例吻合口出血、1例残胃无力。所有患者均经非外科手段对症治疗后完全缓解。两组并发症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实施胃癌根治术可极大降低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且可与开腹手术获得相同的根治效果。
作者:蔡永乾 刊期: 2014年第17期
选取2009年4月~2012年4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84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桂哌齐特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为期2w的治疗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好转,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8.10%(37/42),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8.57%(33/42),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流动力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全血粘度以及血浆粘度等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血清炎症因子方面,观察组患者白介素 ̄6以及血清超敏 ̄C反应蛋白等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桂哌齐特进行辅助治疗能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并能较好调节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治疗。
作者:姚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