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临床路径在普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观察

宋莉;彭琦;唐琳

关键词:临床路径, 普外科手术, 护理, 应用观察
摘要: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受外科手术的14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选用基础、传统的护理措施;采用CNP满意度量表对患者手术前后身心状态进行对比。结果CNP患者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并发症皆小于对照组(P<0.01),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路径可显著减少普外科手术患者对相其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恐惧,帮助患者提高心理承受力,使患者对医院的依从性增加,因此临床路径对提高护理管理水平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有效提高护理疗质量。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对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和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6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0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对比,并对治疗前、治疗10d、治疗20d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86%(2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10、20d时观察组患者的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应用纳洛酮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邝业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68例首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米氮平组和帕罗西汀组各34例,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4.12%)与对照组(97.06%)相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10,P>0.05);治疗后米氮平组MAMD 评分和帕罗西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米氮平和帕罗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疗效相当,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状态,均可作为首选用药。

    作者:吕静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优化米非司酮周期治疗方案用于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疗效观察

    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妇科近年来收治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180例,以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20mg/d米非司酮常规周期治疗,试验组采用15mg/d米非司酮优化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子宫大小和内膜厚度及随访复发率等。结果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且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内膜厚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组患者随访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米非司酮周期治疗方案用于围绝经期功能障碍性子宫出血患者可有效减少阴道不规则流血,降低子宫内膜厚度,并降低复发风险。

    作者:曹桂敏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优质护理服务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护理效果

    选择2012年9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进行股骨颈骨折治疗的45例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2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行优质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9例患者比较满意,1例患者不满意,占4%,护理满意度为96%;对照组9例患者对护理质量满意,占45%,7例患者比较满意,占35%,4例患者不满意,占20%,护理满意度为8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髋关节置换患者行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推动治疗和康复进程的顺利进行。

    作者:葛凤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醒脑静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30例血管性痴呆疗效观察

    选取2008年5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6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静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智力、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醒脑静联合胞二磷胆碱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疗效确切,能明显增强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脑循环。

    作者:徐旭然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S组和F组各100例,S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就两组患者麻醉与手术过程中的体动、循环以及呼吸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腹痛情况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等。结果在手术过程中,F组丙泊酚的应用量明显比S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F组而言,S组患者麻醉诱导以后HR、SBP以及MBP等均有所降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两组均有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当F组明显发生率明显比S组高,且术后腹痛发生率也明显比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所获结果的分析可知,在无痛人流术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所获效果明显比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好,且手术恢复也比较迅速,可有效抑制手术所带来的腹痛。

    作者:李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呼吸衰竭的治疗效果分析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联合纳洛酮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COPD 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纳洛酮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8.5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48h后的pH值,PaO2、PaCO2变化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无创呼吸机应用于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上的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古伟奇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86例产褥期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的延伸服务,治疗一个疗程15次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产妇乳量多的占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产妇乳量少者占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恶露平均消失时间为10.36±2.3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11±10.57d,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4.32±2.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1.57分,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产褥期产妇产后进行康复治疗延伸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泌乳量,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也大大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黄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手术治疗67例早期乳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保乳术及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情况。方法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行保乳手术,对照组行改良根治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及5年生存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乳术治疗早期乳腺癌,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的同时,能够显著减少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陶峰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对比低剂量吗啡与曲马多治疗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4年2月1日~2014年9月30日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癌症患者,根据止痛药物的种类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曲马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剂量吗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组间的KPS评分和QOL评分显著提高,观察组的KPS评分和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吗啡在镇痛效果上与曲马多相似,但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上明显优于曲马多,在临床上治疗中度癌痛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卫学坚;张日文;刘凯婷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70例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140例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7.1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卢荣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年龄对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年龄对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2例2005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划分为青少年组(30例,54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和成人组(32例,50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同一水平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正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患者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萌出到位,牙体长轴正常,根尖周组织正常。成年组治疗有效患者需时为11.9±3.5个月,显著长于青少年组的7.9±2.1个月(P<0.05)。成年组治疗有效率为84.00%,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的94.44%(P<0.05)。结论成年人采用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与青年人相比,需时长、疗效差,提高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成功率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耿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DHS、PFN与F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髓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动力髓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起始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髓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结果 C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地起始时间、住院天数、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等显著优于其余两组(P<0.05);A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长短等显著优于B,而在其余指标方面无差异性(P>0.05)。结论 FHR 相对于其余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值推广应用。

    作者:张舸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乐脉片治疗25例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6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按双盲法将其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采用乐脉片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片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心绞痛治疗有效率为92.0%,缺血性心电图改善有效率为84.0%,高于对照组的64.0%、56.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应用乐脉片治疗,效果满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王凌燕;陈绪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动机性访谈在肺结核患者戒烟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动机性访谈在肺结核患者戒烟干预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有吸烟嗜好的初治涂阳肺结核101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应用动机性访谈和一般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戒烟干预,观察两组的吸烟戒断率、肺结核治愈率、治疗期间密切接触者感染率指标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研究组吸烟戒断率96.23%,对照组39.58%(χ2=37.09,P<0.01),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治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密切接触者感染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机性访谈在肺结核患者戒烟干预中效果良好,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治疗期间密切接触者感染率有较大帮助。

    作者:吴丹菲;李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临床护理途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抽签的方式将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一般的临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临床护理途径。观察两组的患者满意度、再次入院率、平均住院天数等患者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84%,高于对照组(52%),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为30%,<对照组(52%),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天数为9±3d,短于对照组(12±3d),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途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满意度、减少患者住院天数,降低再次入院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熊云来;占爱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颅内髓上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女,8岁。因“因癫痫发作摔伤头部三天”于2012年10月5日入院。既往无癫痫病史,家族中无癫痫病病史。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头部未见明显外伤。影像学资料:头颅CT平扫颅内未示明显异常。头颅MRI检查示:T1平扫及增强轴位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分叶状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实质部分呈不规则结节异常对比增强,囊变坏死区无强化;T2轴位呈不规则混杂信号区,囊性部分高信号,实性部分稍低信号(图1)。

    作者:王雷;赵伟;李凤朝;杨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清皮质醇的表达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皮质醇的表达特点。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同期住院的80例非COPD 患者作为对照(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第2d,分别抽取患者早8:00、下午4:00、晚12:00不同时段肘静脉血,测定两组患者血清皮质醇(COR)以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结果观察组轻中度、重度和极重度患者在三个不同时点处CO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早8:00时段观察组中轻、中度病情患者COR水平较重度和极重度患者明显偏高(P<0.05)。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肾上腺素皮质代谢异常,COR水平较非COPD患者明显降低。

    作者:黎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针罐合用治疗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将本院2012年7月~2013年6月收治的骨质疏松症患者90例纳入本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组。对照组患者口服钙片治疗,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接受针罐合用治疗。连续治疗8w,对比两组在治疗效果、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结果与对照组对比,试验组总有效率较高,生活质量评分(QOL)较高,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采用针罐合用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生活质量,今后可将其推广应用。

    作者:刘永兵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恩替卡韦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对照组60例,给予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包括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 ̄C)水平变化。结果(1)两组CHE、ALB、CHO、TB A水平变化比较(P<0.05)。(2)两组AIT、AST、ALP、GGT、HA、LN、PCⅢ、IV ̄C A水平变化比较(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HA、LN、PCⅢ、IV ̄CA水平,同时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姜亚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