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产后康复治疗延伸服务对产褥期产妇产后康复的效果分析

黄芳

关键词:产后康复治疗, 延伸服务, 产褥期, 产妇
摘要:选取2013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86例产褥期产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康复治疗的延伸服务,治疗一个疗程15次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产妇乳量多的占90.7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09%,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产妇乳量少者占0.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30%,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恶露平均消失时间为10.36±2.31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11±10.57d,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的满意度高达94.32±2.2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3±1.57分,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产褥期产妇产后进行康复治疗延伸服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泌乳量,提高生活质量。患者对康复治疗的满意度也大大增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200例门诊无痛人流患者。随机分为S组和F组各100例,S组采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F组采用芬太尼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就两组患者麻醉与手术过程中的体动、循环以及呼吸情况进行观察,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腹痛情况以及意识恢复时间等。结果在手术过程中,F组丙泊酚的应用量明显比S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F组而言,S组患者麻醉诱导以后HR、SBP以及MBP等均有所降低,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两组均有患者出现呼吸抑制,当F组明显发生率明显比S组高,且术后腹痛发生率也明显比S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所获结果的分析可知,在无痛人流术中,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所获效果明显比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好,且手术恢复也比较迅速,可有效抑制手术所带来的腹痛。

    作者:李锋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方法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各54例,对照组单用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采取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25.28±8.27mmHg和76.81±5.10mmHg,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有效率为90.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确切,降压效果明显且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黄宇;祝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不同剂量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疗效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的疗效。方法将524例肾绞痛患者分为观察组A、B、C组和对照组D组,每组各131例。观察组患者均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2ml肌注,A组加用间苯三酚40mg静滴,B组加用间苯三酚80mg静滴,C组加用间苯三酚120mg静滴,D组给予山莨菪碱10mg静滴以及吲哚美辛栓100mg塞肛。用药30min后观察患者采用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价的疼痛程度和不良反应率。结果用药30min后D、A、B和C组的NRS评分依次降低;A、B和C组的不良反应率均低于D组,A、B和C组之间的不良反应率无显著差异。结论间苯三酚联合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对肾绞痛患者有较好的止痛效果和较少的不良反应,随着间苯三酚用药剂量的增加止痛效果更加明显。

    作者:王宗强;杨嘉雯;汤天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昂丹司琼预防地佐辛丙泊酚无痛人流术后呕吐的效果

    选择自愿接受无痛人流术的患者100例,年龄20~30岁,ASAⅠ~Ⅱ级,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昂丹司琼组(A组)50例和对照组(B组)50例, A组使用地佐辛丙泊酚麻醉完成无痛人流术,但术前1min给予昂丹司琼8mg, B组使用地佐辛丙泊酚麻醉行无痛人流术,术前给予4ml生理盐水,术毕观察病人24h恶心呕吐发生例数和程度。2组间术后呕吐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昂丹司琼能预防地佐辛复合丙泊酚行无痛人流术后呕吐的发生。

    作者:邓伦童;赖爱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以2012年9月~2014年3月我院15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联合血栓通、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78例联合奥扎格雷钠、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培灿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泌尿系统结石外科治疗研究进展

    泌尿系统结石是全球的高发疾病,形成原因与环境、遗传、饮食习惯、代谢等多种因素有关。据不完全统计有超过25%的患者因泌尿系统结石入院治疗。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泌尿系统结石治疗的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微创取石技术、体外碎石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已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开放性手术。但各种手段均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特点,笔者查阅近年来相关外科治疗文献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归纳各种治疗方法的优点、操作特点及适应证,以利同行参考。

    作者:汤宗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对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和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6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0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对比,并对治疗前、治疗10d、治疗20d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86%(2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10、20d时观察组患者的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应用纳洛酮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作者:邝业兴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两种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两种左氧氟沙星用药方案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8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8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给予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0.3g/次,2次/d,应用10d。治疗组42例,给予序贯疗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静脉治疗结束后,口服左氧氟沙星片0.2g/次,2次/d,治疗10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如咳嗽、发热、肺部罗音、白细胞计数的改变;不良反应。结果(1)对照组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82.50%(33/40),95.24%(40/42),两组比较(χ2=9.057,P<0.05)。(2)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咳嗽、发热、肺部罗音、白细胞计数比较,在统计学上(t=2.014,2.043,2.013,2.001;P<0.05)。(3)对照组与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2/40)、5.0%(4/42),两组比较(χ2=0.615,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片剂序贯疗法治疗CAP临床疗效确切,改善临床症状,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安全性好,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扶运霞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70例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140例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7.1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卢荣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生姜水擦浴和热蛋按摩儿童穴位退热疗效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生姜水擦浴和热蛋按摩穴位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4~48h观察组退热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体温段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温越低降温效果越好(P<0.05)。生姜水擦浴和热蛋按摩儿童穴位降温效果好,作用持久,操作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

    作者:吴萍凤;李亚平;李竹莲;赖冬梅;夏群英;雷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在鉴别诊断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选取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分为病毒感染组和细菌感染组,4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治疗前检测对照组和感染组儿童的CRP和WBC,并进行比较。细菌感染组在抗生素治疗48h后检测CRP和WBC,比较治疗前后结果。结果治疗前病毒感染组的CRP和WBC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的CRP和WBC明显高于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治疗后WBC和CRP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可作为区分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的指标,CRP联合WBC是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鉴别诊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吴小红;黄国清;陈六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三联治疗妇产科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

    选择16例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例。研究组给予血栓通胶囊+艾条外熏梨状肌+复方丹参注射液三联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溶栓时间短于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栓通胶囊+艾条外熏梨状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妇产科术后下肢静脉血栓疗效可靠,治疗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萍;张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年龄对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临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年龄对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将62例2005年1月~2013年4月在我院行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患者根据年龄不同划分为青少年组(30例,54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和成人组(32例,50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同一水平的医务人员对其进行正畸牵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有效患者上颌埋伏阻生尖牙萌出到位,牙体长轴正常,根尖周组织正常。成年组治疗有效患者需时为11.9±3.5个月,显著长于青少年组的7.9±2.1个月(P<0.05)。成年组治疗有效率为84.00%,显著低于青少年组的94.44%(P<0.05)。结论成年人采用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与青年人相比,需时长、疗效差,提高正畸牵引治疗上颌埋伏阻生尖牙的成功率在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作者:耿春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及护理

    收集我院近一年来131例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为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医护操作的关键及护理要点。结果131例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6.1%,死亡率1.5%,随访12个月,效果良好。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成功的关键是医护技术水平与医护间娴熟有效地配合,此外良好的心理疏导,术后精心的护理,全面的健康指导是急诊PCI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作者:杨美珍;兰建芸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颅内髓上皮瘤1例并文献复习

    患者,女,8岁。因“因癫痫发作摔伤头部三天”于2012年10月5日入院。既往无癫痫病史,家族中无癫痫病病史。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反射灵敏;头部未见明显外伤。影像学资料:头颅CT平扫颅内未示明显异常。头颅MRI检查示:T1平扫及增强轴位显示肿瘤呈不规则分叶状病灶,内可见囊变坏死区,实质部分呈不规则结节异常对比增强,囊变坏死区无强化;T2轴位呈不规则混杂信号区,囊性部分高信号,实性部分稍低信号(图1)。

    作者:王雷;赵伟;李凤朝;杨春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结合治疗3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中西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和远期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83.3%);两组远期复发率分别为10.0%和23.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结合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上有疗效好、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归华;黄庆铭;钟志年;方康权;靳康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症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和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在危重患儿急性呼吸衰竭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危重急性呼吸衰竭患儿80例,其中给予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的40例为对照组,给予小潮气量机械通气的40例为观察组,观察统计两组患儿学氧饱和改善情况、机械通气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患儿的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血氧饱和度97.1±2.9%,明显高于对照组92.3±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氧分压为57.1±9.6mm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4±8.3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二氧化碳分压为39.1±4.3mm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6.3±5.1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应用机械通气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机械统计在急性呼吸衰竭患儿的应用过程中可使患儿血氧维持于较高的浓度,而且在应用过程中气压伤、低氧血症、二氧化碳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潮气量机械通气,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张路;叶春华;姚如婕;夏跃伟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对比低剂量吗啡与曲马多治疗中度癌痛的临床效果

    选取2014年2月1日~2014年9月30日我院接受治疗的48例癌症患者,根据止痛药物的种类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曲马多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低剂量吗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缓解率以及生存质量评分。观察组的疼痛缓解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服用药物后组间的KPS评分和QOL评分显著提高,观察组的KPS评分和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吗啡在镇痛效果上与曲马多相似,但在改善患者生存质量上明显优于曲马多,在临床上治疗中度癌痛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卫学坚;张日文;刘凯婷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B超结合CT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B超结合CT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B超及螺旋CT增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论进行对照。结果对于结节型、肿块型的肝胆管癌CT的诊断率高于B超(P<0.05);对于胆管内乳头状、胆管壁增厚型的肝胆管癌B超的诊断率更高(P<0.05)。结论 B超与CT在诊断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方面各有优缺点,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对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蓝思荣;张淼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DHS、PFN与FHR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探讨动力髓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50例,随机均分为A、B、C三组,分别采用动力髓螺钉(DHS)、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人工股骨头置换术(FHR)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地(负重)起始时间、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髓关节功能 Harris 评分。结果 C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下地起始时间、住院天数、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等显著优于其余两组(P<0.05);A组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长短等显著优于B,而在其余指标方面无差异性(P>0.05)。结论 FHR 相对于其余两种治疗方式对患者更加安全有效,值推广应用。

    作者:张舸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