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用于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改善的疗效分析

邝业兴

关键词:颅脑外伤, 纳洛酮, 醒脑静, 神经功能缺损
摘要:目的:探究纳洛酮联合醒脑静用于颅脑外伤患者对于神经功能的改善和对疗效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6年5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纳洛酮治疗,观察组则应用纳洛酮联合醒脑静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时间均为20d,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判定对比,并对治疗前、治疗10d、治疗20d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2.86%(29/3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5.71%(23/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DS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10、20d时观察组患者的N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疗效确切,相较于单纯应用纳洛酮治疗能够有效的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70例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中心收治的140例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70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治疗,研究组给予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及治疗有效率。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水平均有显著下降,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2.86%,对照组为77.14%,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老年原发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可以有效控制血压和血糖水平,同时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是一种高效的治疗方式。

    作者:卢荣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观察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对H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预后影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在脑梗死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依那普利叶酸片复剂治疗,对照组应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观察对比两组血压、血Hcy水平及临床预后。结果治疗8w后,两组SBP和DBP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血浆Hcy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可降低血压及血浆Hcy水平,对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作者:蔺素英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亚健康的中医体质辨识及健康指导干预效果的研究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对亚健康的分类及健康指导干预的效果,探讨中医药调治亚健康的优势及意义。方法将200名亚健康体检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西医体检+健康指导,观察组增加中医体质辨识并根据体质类型予健康指导,采用亚健康评价问卷评估受试者的亚健康状态。结果体质辨识分类发现亚健康个体中无平和质个体,偏颇体质中以气虚质为常见(27.0%);与干预前相比,对照组在胃肠症状、心血管症状方面干预后评分明显较低(P<0.05),干预后观察组在疲劳症状、精神症状及免疫力症状和总分上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对亚健康个体进行健康指导干预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干预,在亚健康调理中有巨大的应用价值。

    作者:陈楠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对高危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比较

    目的:评价同步放化疗与单纯放疗对高危早期子宫颈癌手术患者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收治的100例具有高危因素的早期(Ia和Ⅱa期)宫颈癌术后患者,按照患者术后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40例)及对照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同步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随访5年,对两组患者5年内生存情况、肿瘤复发及转移情况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近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复发率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肿瘤转移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早期宫颈癌手术患者进行同步放射治疗联合化学治疗,能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但对患者肿瘤远处转移无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叶玲;罗敬;郑志坚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ICU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急诊重症监护病房(ICU)2010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应用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103例,根据其是否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为VAP患者29例,对照组为非VAP患者7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年龄、机械通气时间、胃黏膜保护剂应用情况、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密切相关;观察组痰培养中,革兰阴性菌占55.86%,革兰阳性菌占30.39%,真菌占12.75%。结论在ICU呼吸机治疗过程中,针对导致VAP的危险因素应采取相应的预防救治措施及医疗操作,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预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向志国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红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的疗效观察

    以2012年9月~2014年3月我院156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联合血栓通、低分子右旋糖酐治疗;观察组78例联合奥扎格雷钠、红花注射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对照组总有效率76.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的改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联合应用奥扎格雷钠和红花注射液治疗脑梗塞的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曾培灿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收治的130例胃溃疡门诊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法莫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美拉唑治疗。在治疗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Hp转阴率、止血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1.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p转阴率为84.6%,止血时间6.3±2.5d,与对照组的58.5%和9.9±2.7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有5例出现轻度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7%;观察组患者无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对胃溃疡的治疗效果优于法莫替丁,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Hp感染率,缩短止血时间,同时安全性较佳,因此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作者:陈建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人性化护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2011年12月~2013年9月,于我院外科选取100例患者。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施以新型的人性化护理模式,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人性化护理,不仅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同,也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也增强了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医患关系紧张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应广泛实施。

    作者:程俊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38例老年带状疱疹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我院2013年1月10月收治的76例老年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患者行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并随访观察患者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为81.5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止疱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结痂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7.89%,对照组为21.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显著,不仅能加快患者疾病的康复,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学华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生姜水擦浴和热蛋按摩儿童穴位退热疗效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收治的200例发热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生姜水擦浴和热蛋按摩穴位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4~48h观察组退热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同体温段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体温越低降温效果越好(P<0.05)。生姜水擦浴和热蛋按摩儿童穴位降温效果好,作用持久,操作简单方便,无毒副作用。

    作者:吴萍凤;李亚平;李竹莲;赖冬梅;夏群英;雷海燕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研究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的进行了急救护理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另选没有进行急救护理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抢救的有效率以及抢救后的恢复程度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对于控制患者的死亡率以及抢救后的恢复程度有着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姚萍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异位妊娠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以随机的方式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实施米非司酮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腹痛症状、治愈率、血 ̄HCG转阴时间、B超显示腹部包块缩小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及不规则阴道流血等。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0%)比对照组(72.0%)高(P<0.05),且在腹痛症状消失或者明显减轻、B超检查患者腹部包块缩小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性比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平均住院时间(10.4±4.2)d与血 ̄HCG转阴时间(12.6±6.4)d比对照组明显要短(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联合甲氨蝶呤能够有效治疗异位妊娠,有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与血 ̄HCG转阴时间短期内缩小患者腹部包块,患者腹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患者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作者:马玲玲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急性阑尾炎15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与临床常规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53例,其中行开腹阑尾切除术74例(对照组),行临床常规小切口切除术79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常规小切口切除术后治疗效果较好,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其临床应用价值较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董兴金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老年患者重度子宫脱垂行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选择我院150例老年子宫脱垂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前5min HR和MAP值、术后SAS和SDS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优质护理有助于减轻老年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抗拒感,提高手术依从性,降低术后并发症,利于术后早期康复。

    作者:卢其玉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阿莫西林三联疗法与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对比

    选取2012年2月~2014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4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的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左氧氟沙星的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3.3%,两组的有效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9%,观察组为8.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每日左氧氟沙星胶囊费用为3.95元,对照组患者每日阿莫西林胶囊费用为4.60元。治疗消化性溃疡时,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较阿莫西林三联疗法疗效好,两种治疗方法不良反应均较少,无统计学差异,左氧氟沙星三联疗法经济性更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祥军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经乳晕切口手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临床分析

    目的:观察经乳晕切口进行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按手术切口的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组实施经乳晕切口手术。比较两组病人术后并发症率、对手术美容效果的满意率、复发率。结果治疗组对手术美容效果满意率是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14%(25/43)(P<0.05);而术后的并发症率、复发率方面,两组均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乳腺纤维肿瘤实施乳晕切口手术,能够较大程度保持乳房的对称性,美容优势显著,且安全性好,更易获得病人的青睐。

    作者:郎双太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恩替卡韦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恩替卡韦和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20例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60例给予恩替卡韦、替比夫定,对照组60例,给予替比夫定。比较两组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包括血清胆碱酯酶(CHE)、白蛋白(ALB)、血清胆醇(CHO)、总胆汁酸(TBA)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I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基转移酶(GGT)水平、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PCⅢ)、IV型胶原(IV ̄C)水平变化。结果(1)两组CHE、ALB、CHO、TB A水平变化比较(P<0.05)。(2)两组AIT、AST、ALP、GGT、HA、LN、PCⅢ、IV ̄C A水平变化比较(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替比夫定治疗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有效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HA、LN、PCⅢ、IV ̄CA水平,同时治疗组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作者:姜亚芹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皮肤瘙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4年2月至我院血液透析室进行长期以及规律血液透析治疗的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6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观察组采取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β2 ̄微球蛋白(β2 ̄MG)以及甲状旁腺激素(PTH)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2.50%,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β2 ̄MG、PTH水平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β2 ̄MG、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β2 ̄MG、PT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显著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β2 ̄MG、PT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能够有效清除尿毒症皮肤瘙痒患者体内β2 ̄MG以及PTH等中分子物质,改善患者皮肤瘙痒症状,提高患者生活水平,从而弥补单纯血液透析的缺点,具有着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廖汉亮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B超结合CT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B超结合CT在肝胆管结石并发肝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收治的80例肝胆管结石并发胆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B超及螺旋CT增强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病理检查结论进行对照。结果对于结节型、肿块型的肝胆管癌CT的诊断率高于B超(P<0.05);对于胆管内乳头状、胆管壁增厚型的肝胆管癌B超的诊断率更高(P<0.05)。结论 B超与CT在诊断肝胆管结石合并肝胆管癌方面各有优缺点,两种检查方法相结合对于提高本病的诊断率具有重大意义。

    作者:蓝思荣;张淼源 刊期: 2014年第17期

  • 奥美拉唑三联疗法治疗43例胃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86例活动期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应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替硝唑片治疗,对照组单纯口服埃索美拉唑肠溶片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97.5%,幽门螺杆菌根除率75%,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溃疡愈合率79.1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43.75%,两组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奥美拉唑三联疗法较单纯应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裴琳 刊期: 2014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