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预后相关因素研究

潘学军;许祺祺

关键词: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预后,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研究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52例NEC患儿的资料,对新生儿NEC影响预后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低出生体重(<1500g) (OR=1.287,95%CI:1.089~1.936)、早产(胎龄<34w)(OR=1.016,95%CI:1.269~3.862),新生儿肺炎(OR=1.1601,95% CI:1.051~1.310)、低氧血症(PaO2<80mmHg) (OR =3.142,95%CI:1.621~5.912)、血小板减少(PLT<100×109/L) (OR=1.316,95%CI:1.216~1.579)、感染性休克(OR=2.989,95%CI:1.218~4.298)、代谢性酸中毒(pH<7.30) (OR=1.361,95%CI:1.071~1.721)等因素和新生儿NEC预后密切相关,为其主要影响因素.新生儿NEC预后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其中低出生体重、早产、新生儿肺炎、低氧血症、感染性休克、血小板减少、代谢性酸中毒等是新生儿NEC预后的主要影响因素.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分析

    探究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时的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选取60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用呋塞米治疗)与试验组(用托拉塞米治疗)各30例,分别给予20mg的量进行推注,1次/d,持续治疗7d.对比治疗前后患者每日尿量、体重、血压、BNP值的变化及相关不良反应.试验组经治疗后24h尿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压下降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体重下降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BNP下降更明显(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托拉塞米对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要好于呋塞米,且不良反应较轻.

    作者:刘世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105例疗效观察

    探讨氮卓斯汀鼻喷剂联合地氯雷他定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选取收治的105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52例采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治疗组53例采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地氯雷他定,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盐酸氮卓斯汀鼻喷剂与地氯雷他定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安全可靠,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熊义豪;刘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三联疗法在支气管扩张大咯血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选取我院100例支气管大咯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50例,两组同时接受基础治疗(抗感染、保持呼吸通道畅通等),对照组另采取PTT治疗,观察组为PTT联合硝酸甘油、立芷雪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8.0%,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血压、胸闷、出汗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悸、腹痛、腹泻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TT、立芷雪联合硝酸甘油治疗支气管扩大大咯血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亚强;陈如华;鲁珊;张婷婷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延伸护理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恢复的影响分析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2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延伸组和普通组各61例.延伸组出院后给予延伸护理,普通组仅采取定期复查.护理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延伸组吞咽功能恢复总体有效率(85.25%)高于普通组(67.2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延伸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吞咽障碍,恢复吞咽功能.

    作者:丁娟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床边护理工作制对小儿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

    选取2013年1月1日~2013年1月31日我院收治的86例肺炎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落实床边护理工作制.对两组护理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依从性和家长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小儿肺炎的临床护理中实施床边护理工作制,有利于提高护理的针对性,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叶小霞;蔡伟良;陈晓茜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1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临床研究患者均予硝酸脂类、他汀类药物、受体阻滞剂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等基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和拜阿司匹林治疗.连用2w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显效率达98.3%,对照组66.6%,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观察组出现腹泻1例、皮肤瘀斑2例,对照组出现腹泻6例、皮肤瘀斑9例.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肖丽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腹股沟疝不同手术方式修补效果对比分析

    选取我院妇产科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产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给予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观察组产妇在住院当天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妇,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剖宫产产妇实施床旁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产妇的抑郁及焦虑情绪,有利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后期服务质量.

    作者:杨颖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病例临床表现与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60例肺炎支原体诱发小儿哮喘的患儿,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红霉素及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哮喘宁和喘乐宁(沙丁胺醇)吸入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P<0.05).且观察组大峰流速、咳嗽消失时间、复发率及抗体阳性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小儿哮喘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剧烈咳嗽,喘息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发作较晚;临床采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与支气管扩张剂联合治疗可收到满意效果.

    作者:范华青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脑卒中病人记忆障碍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45例脑卒中患者.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综合记忆护理,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MMSE以及CM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卒中病人记忆障碍患者行常规护理与综合记忆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记忆能力.

    作者:石珊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布洛芬混悬液与退烧贴治疗小儿发热对比研究

    选取我院儿科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112例小儿发热患儿,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患儿采用退烧贴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发烧消退情况以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给药6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21%,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3.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h后,对照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07%,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6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中对照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5.36%,观察组患儿的临床不良反应率为7.14%,两组数据差异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儿科临床上采用布洛芬混悬液能在治疗早期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且正常服用该药未出现显著的不良反应,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运辉;曾倩秀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清热滋阴法治疗40例胃热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80例胃热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予康复新液+复合维生素B片治疗,试验组予玉女煎加减方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疗程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试验组痊愈24例,好转1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0%;对照组痊愈14例,好转1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治疗疗程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玉女煎加减方治疗胃热阴虚型复发性口腔溃疡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光光;李敏;戴琦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DHS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 探究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DHS与PFNA固定治疗的疗效对比结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DHS固定治疗,观察组应用PFNA固定治疗,对比其疗效.结果 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及并发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较优,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HS与PFNA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髋关节恢复好,其中PFNA固定治疗可减少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可优先选择.

    作者:林榕镔;尹金铭;吴发泳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替硝唑合剂治疗牙体牙髓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分析并观察替硝唑合剂与甲醛甲酚或CP进行暂封治疗牙体牙髓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对用药的安全性做出合理评价.方法 选取来本校附属医院口腔科就诊的牙体牙髓病患者104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对照组52例,对照组牙髓病患者采取甲醛甲酚或CP进行暂封,采取根管充填剂或干髓剂作为填塞剂,进行永久性充填;观察组牙髓病患者则采取替硝唑合剂联合甲醛甲酚或CP进行暂封进行治疗,采取根管充填剂作为填塞剂,进行永久性充填.治疗7d一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治疗有效率及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等情况.结果 7d一个疗程结束后,分析上述104例患者的恢复情况,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显著好转,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替硝唑合剂局部根管内给药,对牙体牙髓病的治疗效果较好.应用替硝唑合剂以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较快,痛苦减少,应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应用.

    作者:白军令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保护性生长因子的影响

    目的 分析比较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对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保护作用及其对血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Ⅰ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健康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两组均以4w为1疗程,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t-PA、PAI-1的浓度变化.结果 (1)两组治疗前血清t-PA较健康组低,PAI-1表达水平高于空白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t-PA、PAI-1的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症状好转,t-PA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PAI-1浓度也均有所降低,但与健康组相比,差异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PA活性高于对照组,PAI-1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缬沙坦联合前列地尔使用可以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肾功能,其改善机制可能与上调血清t-PA水平、降低PAI-1水平有关.

    作者:吴家斌;高美珠;魏立新;舒贵扬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60例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异位妊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单纯采用米非司酮片治疗,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包块消失时间、血β-HCG降低至正常水平时间.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高于对照组的70.0%,包块消失及血β-HCG降低至正常水平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疗效确切,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家林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体内铁负荷在冠心病发病中的机制

    已有研究表明,体内铁负荷与冠心病的发生显著相关,可以影响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但迄今为止,铁负荷在冠心病发病中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认为主要与氧化应激、缺血再灌注、血管内皮损伤、炎症反应等有关.

    作者:沈超;石理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抑郁症预后的影响分析

    选取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100例抑郁症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行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患者的住院环境、医护关系及患者心理方面进行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3个月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患者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比较两组护理.结果两组干预前SAS、SD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均有下降,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配合度为100%,对照组90%,有统计学差异(P<0.05).人性化护理有助于抑郁症患者的恢复,效果明显,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作者:聂梅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观察

    选取我院2011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20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护理模式,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住院时间以及对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采用围手术期护理模式,能够有利于患者恢复,缓解医患矛盾.

    作者:邓端英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疗效观察

    观察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56例早期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及依帕司他治疗,对照组予依帕司他及阿司匹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w.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感觉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治疗前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提高.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血糖、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依帕司他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鹏飞;雷国大;黄碧珍;石炳兰 刊期: 2014年第19期

  • CXCR7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诊治及预后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CXCR7作为一种新的检测指标在乳腺癌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癌组织CXCR7基因在新辅助化疗前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组织中CXCR7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正常细胞表面很少表达CXCR7分子,但是其细胞内也会表达CXCR7mRNA.CXCR7mRNA在癌组织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正常组织,甚至超过20倍,经新辅助化疗后肿块缩小程度与CXCR7表达量呈负相关,即肿块缩小程度越高,预后质量越高,CXCR7表达量越低.结论 CXCR7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可能是新辅助化疗的疗效评价指标之一.

    作者:陈军;曹亚丽;吴晓波;刘秋明;欧阳倩雯;胡平华 刊期: 2014年第19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