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吴媛媛

关键词:剖宫产, 围手术期, 护理
摘要:将拟行剖宫产的156例待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后行剖宫产.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观察组采用整体化护理方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妇平均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等情况.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护理干预服务满意度高,并发症发生率低,产妇住院时间短,下床活动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整体护理在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分析

    将65例胃癌手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实行整体护理,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非手术因素问题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康复率及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结果研究组非手术因素的问题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12.9%,研究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康复率为82.4%,对照组为67.4%,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上,研究组为94.1%,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4%;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各项指标对比两组间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整体护理应用于胃癌患者围手术期的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志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老年Pilon骨折外科治疗策略

    老年Pilon骨折外科治疗极具挑战性.对患者身体健康状况、软组织损伤情况进行评估,是制定治疗计划的重要的因素;骨折的严重程度与预后密切相关.治疗计划包括手术时机,固定方式的选择及术后处理.本文提出了老年Pilon骨折的治疗原则,并对各种治疗方法进行了评价,固定方式选择的原则;同时对术后治疗提出方案.

    作者:高振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同步放化疗57例临床分析

    目的 观察术前同步放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57例Ⅰ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采用术前PVB/TP方案辅助化疗配合腔内后装放疗后再行宫颈癌根治术,通过观察局部肿瘤体积的变化,放化疗毒副反应等,评价术前同步放化疗在早期巨块型宫颈癌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57例患者宫颈局部肿瘤的治疗有效率89.4%,毒副反应轻微可耐受.结论 Ⅰ b2~Ⅱa期巨块型宫颈癌术前行新辅助化疗联合腔内后装放疗,安全有效,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于海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针刀治疗腘窝囊肿1例

    唐某,男,68岁,退休工人,于2010年6月7号就诊.自述:左侧腘窝肿胀不适30年,在他院诊断为腘窝囊肿.开始时症状轻微,近5年双膝关节疼痛,以左为甚,近10天疼痛严重,行走上下楼梯痿软乏力,活动受限,坐在凳子上要扶物才能慢慢起立,伴晨僵,站立困难.有高血压史.体格检查:BP:130/90mmHg,左膝腘窝中心偏内侧肿胀,不红热,触及有弹性波动性肿物约4cm×5cm,表面光滑,无明显粘连,质地较软,稍压痛,膝关节屈伸受限,活动时有弹响,伴膝关节内侧显著肿胀压痛,髌骨两侧、髌韧带稍肿压痛,内膝眼轻度肿胀,变硬压痛.浮膑试验(-),内侧副韧带分离试验(+).

    作者:余东峰;余伟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经阴道彩超在流产后宫内残留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诊断的机制和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诊断及治疗依据.方法 采用飞利浦彩色多普勒诊断仪.观察子宫的大小,宫内回声以及出血情况.将检查结果与刮宫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在1070例药物流产患者中,有950例宫腔内探及异常回声团.混合型回声团609例,低回声团341例.892例患者为胎盘绒毛膜以及蜕膜和陈旧血块,含有胎物的成分,58例为陈旧血块,无胎物成分.结论 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药物流产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助于宫内残留的判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复方丹参注射液在哮喘治疗中的临床作用观察

    总结2010年1月~2012年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哮喘患者82例病例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4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的症状评分变化以及评分差值变化,以此评价各组疗法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平均分数为2.01±0.65,治疗后平均分数1.54±0.43,差值0.47±0.51;治疗组治疗前平均分数为2.06±0.62,治疗后平均分数0.92±0.36,差值1.01±0.61;两组治、疗后的评分差值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丹参组疗效更加显著.

    作者:李建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肺癌骨转移的临床表现特征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9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腺癌骨转移发生率高,主要转移的部位依次是椎骨、肋骨、骨盆.骨转移以多发为主,占67.4%.患者1、2年生存率分别为56.4%、28.5%,中位生存期为11.8个月.生存分析得知,血清AKP水平、PS评分、临床分期、骨转移数目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肺癌骨转移主要以腺癌为主,且以多发为主.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是骨转移的数目、临床分期、PS评分、血清AKP水平.

    作者:谭彪彬;冯学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急诊科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例的急救护理体会经验.护理包括给氧护理、静脉通道建立、病情监护、疼痛护理、心理护理等.结果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仅1例出现抢救无效死亡,其他患者均抢救成功并且出院.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良好的急救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并且对于患者的疾病的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童云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呼吸机辅助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CCU护理体会

    收治的4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采取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按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划分,对照组行CCU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全面、整体的护理干预,回顾性分析相关资料.观察组成功撤机19例,家属放弃治疗死亡1例.对照组成功撤机16例,因多器宫功能衰竭、原发病加重等死亡4例.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对照组为85%.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采用呼吸机辅助治疗的患者,加强CCU整体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确保生命安全及生存质量.

    作者:郭晓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6例病例资料,按照是否进行院前急救分组:院前急救组66例,非院前急救组6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情况,再按急救时间分组:1h内急救者36例,1~5h内急救者50例,5h以上者40例,急救后统计患者死亡率,后统计学方法检验各组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院前急救组死亡7例(10.6%),非院前急救组死亡23例(38.3%),统计学方法检验表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1h内急救者死亡2例(5.6%),1~5h内急救者死亡10例(20%),5h以上者死亡19例(47.5%).结论 急诊绿色通道在抢救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降低患者急救死亡率的有效手段.

    作者:曾贵成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配合

    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中的手术配合技巧.术中医护配合,于腹腔镜下行胆总管切开联合胆道镜探查取石术,胆总管T管引流.12例患者术程顺利,术后无胆漏,均痊愈出院.术中要求护士熟悉手术步骤,掌握专科特殊器械的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是治疗胆囊结石、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术式.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术中配合、器械的清洗、保养及润滑是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者:李芳宁;卢红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卵巢脓肿与血常规及CA125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卵巢脓肿起病时的症状、体征及血生化、物理检查等特点,以便及早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74例卵巢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4例均有性生活,下腹痛、盆腔包块及子宫附件区压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诊断为卵巢囊肿蒂扭转占62.2%.其主要区别在于卵巢脓肿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升高明显.结论 卵巢脓肿患者血纤维蛋白原升高明显,具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作者:平全红;张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丹参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疗效观察

    将2010年1月~2012年1月入住我院的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川芎嗪注射液进行治疗,而试验组采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治疗有效率.结果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84.0%,而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2.0%,两组相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的DNS评分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丹参注射液较川芎嗪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疾病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李勤芝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甲型流感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

    目的 探讨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并对其治疗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8月于我院流感儿童80例,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症状、体征、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治愈时间及治疗结果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儿有53.8%,淋巴细胞数减少的患儿有38.8%,56.3%患儿C反应蛋白常升高.轻型患儿治愈时间为5.8±1.6d,重型患儿治愈时间为8.4±2.1d.结论 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结果分析,可以更有效的帮助临床医生在诊治甲型H1N1流感中采取更有效的治疗方式,改善治疗结果.

    作者:卫凤桂;吴丽萍;吴泽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中医综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3例临床疗效观察

    对2010年10月~2011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化道症状评分均降低,观察组患者评分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3.8%(31/33)和75.8% (25/33),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应用中医综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明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电针结合穴位点压治疗失眠的临床观察

    选择60例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电针结合穴位点压治疗失眠症,对照组采用单纯的针灸治疗,20d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3.34%,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6.67%,两组之间存在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失眠症的临床治疗中,电针结合穴位点压治疗的方法其疗效相对而言更为确切、有效.

    作者:熊启君;曾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23例产褥感染的病因分析及护理体会

    分析我院收治的23例产褥感染产妇的临床资料.胎膜早破、第二产程剖宫产、会阴切口、产后出血、孕前盆腔和阴道炎性病变反复发作是诱发产褥感染的独立因素.针对存在产褥感染因素的产妇,分娩前积极治疗原发病,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加强护理,降低产褥感染发生率.

    作者:邓学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58例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护理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58例酒精所致的精神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方法,观察预后.结果本组58例患者均给予酒增敏药物、催吐药物、减少饮酒量药物、精神治疗药物、针对躯体合并症治疗药物等治疗,同时给予上述护理措施,结果治疗2个月后自动出院5例,其余53例患者均痊愈出院.在酒精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治疗过程中配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杨招添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不同手术时机治疗胆源性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目的 探讨对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选择不同手术时机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20例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各型胰腺炎患者分别行早期手术及延期手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轻症胰腺炎患者均治愈出院;重症梗阻型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术治疗无死亡病例,延期手术死亡率为25.0%;重症非梗阻型胰腺炎患者早期行手术治疗死亡率为9.09%,延期手术治疗后死亡率为25.0%;暴发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术死亡率为50.0%,延期手术死亡率为100.0%.重症及爆发型患者中延期手术治疗患者病死率明显大于早期手术治疗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早期手术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其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刘习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 新型循证医学方法处理眼外伤的临床观察

    目的 利用新型的循证医学方法处理眼外伤,并对比其与传统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09~2010年来我院接受治疗的机械性眼外伤患者180例,其中100例为角膜擦伤,将这一组100例患者分为试验组A1和对照组B1,A1组52例,B1组48例;另一组80例为角膜异物伤,将其分为试验组A2和对照组B2,A2组42例,B2组38例.A1组和A2组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步骤,先从数据库搜寻相关数据,找寻比较好的治疗方案和创新治疗方案,再结合患者不同的状况,给出与其本人预计治疗效果好的方案治疗.而B1组和B2组按照传统的方式给予治疗.对比A1组与B4组、A2组与B2组的治疗成功例数和不良反应例数,终对比A1+A2和B1+B2组的治疗成功例数和不良反应的例数.结果 A1组的成功率为96.15%,远大于B1组的75.0%,A2组的成功率为95.24%,远大于B2组的78.95%,A1+A2组的成功率为95.74%,远大于B1+B2组的76.74%,均具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利用新型的循证医学方法处理眼外伤的效果要远远好于传统治疗手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马宇;刘意;周利晓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