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纲
对我院收治的10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PICC置管的维护及并发症的护理后,效果显著.通过及时有效地维护和护理,不仅能延长PICC的使用寿命,还可以减少术后的并发症及患者的痛苦.
作者:陈海燕 刊期: 2013年第02期
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根据其肠易激综合征类型分为腹泻型与便秘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气郁结患者给予柴胡疏肝散,脾胃虚寒患者给予温中散寒药方,肾阳虚衰者给予四神丸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给予疏调气机,润肠通便,益肾平肝治疗.结果两组经过针对性治疗后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肠易激综合征发病原因复杂,临床症状较多,利用中药理论治疗腹泻型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均取得较好临床效果,说明中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效果较佳,且无不良反应发生,预后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新荣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脑动静脉畸形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3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3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21例,治疗组接受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血管内栓塞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的GO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术后GOS评分、SF-36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明显并发症,均较为安全(P>0.05).结论 对于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手术出血少、安全性高,治疗效果显著,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方法.
作者:徐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冠脉内注射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择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替罗非班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标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冠状动脉血流TIMI分级、Blush分级、左室射血分数、死亡率和并发症情况,评价2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 (1)观察组TIMI1-2级、3级分别为2例和48例,CTFC为21.6±7.3帧,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Blush分级1-2级和3级例数分别为12例和38例,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观察组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5.2±12.7%、56.1±10.8%,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死亡例数为1例、3例,差异显著,P<0.05; (4)2组均未出现颅脑出血、脑卒中、靶血管重建病例.2组均有牙龈出血、穿刺部位血肿、消化道出血等常见并发症,但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胸痛再发率为10.6%,与对照组26.1%差异显著,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可以提高TIMI分级和Blush分级,改善左室射血情况,减少胸痛再发,降低死亡率,不增加并发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赵雅红;扆恒亮;刘一炫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探讨胆道镜在感染性胰腺坏死(IPN)治疗中的应用及术后护理,对IPN术后病人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促进病人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给予下肢手术患者不同比重的布比卡因麻醉,对比重密度与轻密度布比卡因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取下肢手术患者100例进行观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重密度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患者给予轻密度布比卡因麻醉.结果 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观察组的麻醉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组织平面及麻醉维持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结果对比,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给予下肢手术患者轻密度布比卡因进行麻醉,手术中不需要将患者的体位进行转换,能够使患者的循环及呼吸系统保持稳定,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作者:杨旭刚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者西医治疗:给予治疗组推拿配合小针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差异.
作者:邱泽安;潘晓英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抗菌药物在妇产科围手术期的预防性使用效果,为临床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60例妇产科手术病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术前给予头孢呋辛治疗,术后8h内重复给药一次,对照组术后按照常规方法予以头孢呋辛治疗.结果 试验组手术后疼痛率、感染率、住院时间抗菌药物的用量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体温恢复正常的时间进行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妇产科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有效预防感染,并且可以有效减少抗菌药物使用量,有效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缩短住院时间.
作者:张晓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COPD抽取40例2011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认知、生活、躯体、心理等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身体和精神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见性护理能够使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等得到明显的改善.
作者:雷晓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应用损伤控制理论(DCO)在骨科严重多发伤中救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39例严重多发伤骨科患者,应用简化手术处理后,进入ICU复苏,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再采取确定性手术的方法,并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 39例严重多发伤骨科患者临床治愈35例(89.74%),4例死亡(10.26%);1例死于失血性休克,1例死于呼吸窘迫综合征,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 对于严重多发伤骨科患者,合理应用DCO可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蔡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选择144例采取前列腺电切除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2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术后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术后除电切综合征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项均具有明显统计学差异.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少前列腺电切除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王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对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的中药房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监管前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27%,监管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05%,监管前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加强中药房调剂质量监管对提高中药处方的有效性及用药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芹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选择2008年2月~2012年6月在我科治疗的患者11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56例,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56例,行西医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疗效.西医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6%,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6.26±2.0d;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9%,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疼痛减轻起效时间为3.36±1.7d,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症,治疗效果显著,能大大改善患者病状,减少疼痛,且无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凌文龙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本地区血清叶酸(FA)和维生素B12(VitB12)、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变化,探讨三者与脑梗塞不同时期的关系.方法 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FA,VitB12浓度,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法检测血浆Hcy水平.结果 急性、亚急性脑梗塞组和陈旧性脑梗塞组血清FA水平、VitB1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急性、亚急性脑梗塞组Hcy血清含量高于对照组,并高于陈旧性脑梗塞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补充FA和VitB12,控制高Hcy血症,对减少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尹春荣;翁巍;孙致信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咪哒唑仑静脉注射联合西甲硅油祛泡在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首次接受EVL治疗的108例患者随机分为作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按常规内镜操作下给予EVL治疗;而研究组术前30min口服10/30ml西甲硅油稀释液,术前给予咪哒唑仑静脉注射后给予EVL治疗.比较2组患者通过咽喉情况、内镜下视野清晰满意度、操作过程中反应、操作时间及手术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更容易通过咽喉,手术操作过程中视野更清晰,操作时间缩短,患者痛苦减轻,且套扎位点更准确,可以减少术中橡皮圈脱落及术中出血的发生率.结论 对于食管静脉曲张患者进行EVL治疗过程中,可以常规术前30min口服西甲硅油祛泡,并术前静脉注射咪哒唑仑,将减轻患者手术中的痛苦,提高内镜下序贯治疗的依从性,并减少手术时间,提高套扎准确率,减少手术并发症.
作者:汪福群;朱德锋;杨惠琴;曾小倩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羟乙基淀粉联合多巴胺和速尿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疗效.方法 将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卧床休息,加强营养,保肝支持,限制水钠摄入,输注白蛋白,口服速尿片和安体舒通片.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羟乙基淀粉500ml,静滴,qd,多巴胺40mg,速尿60mg,进行腹腔注射,2次/w.观察6w后两组有效率及腹水消退平均时间.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及腹水消退平均时间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羟乙基淀粉联合多巴胺和速尿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疗效优于一般治疗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李娜;王文娟;黄莉;梁智斌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通过羊水检查可进行宫内诊断和治疗胎儿某些先天遗传性疾病,从而减少未成熟儿、畸形儿的出生率,提高围生儿的生存率和优生率.本文就羊水检查在临床的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战芳 刊期: 2013年第02期
转化医学的诞生及时有效的填充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脱节空间,建立了跨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新桥梁,本文探讨转化医学业中西医结合儿科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李亚俊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尖锐湿疣患者200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试验组采用复方消疣灵外用,对照组采用1∶5000高锰酸钾外用,对比两组的疗效效果.结果试验组复发18例,对照组复发45例,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尖锐湿疣治疗后复发情况的预防,采用中药治疗应为首选,不但能有效控制尖锐湿疣的复发,且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因此在临床中应广泛推广.
作者:李玮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LM)、经阴道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vaginal myomectomy,TVM)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ransabdominal myomectomy,TAM)的临床特点,探讨3种术式的利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7月~2011年10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LM组65例,TVM组50例,TAM组75例,对三组患者术中及术后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LM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均高于TVM组、TAM组(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下降程度、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镇痛率为LM组<TVM组<TAM组,3组任意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瘤数目、术后排气时间TAM组均明显多于LM组与TVM组(P<0.05),后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率LM组明显低于TAM组(P<0.05),TVM组与TAM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术式和TVM术式均具有微创手术的诸多优越性,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TAM术式适应证广泛,医生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个体化选择治疗方式.
作者:张华;朱颖军;林婉君;陈震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