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思斯;张超;唐隽;何碧仪
中成药,又称中药成方制剂,指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以中药材作为原料按照规定处方和标准支撑具有一定规格的制剂.中成药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直接用于疾病防治,且具有质量稳定、安全有效、服用方便、剂量易控、副作用较少等特点.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日趋普遍,临床应用方面中成药不合理应用问题也逐渐增多.现就中成药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注意要点作一综述.
作者:黄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门诊诊治盆腔炎后遗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普通组和治疗组,每组50例,普通组采取西药治疗使用抗生素,治疗组在普通组基础上结合中医的中药保留灌肠,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普通组总有效率52%,治疗组的总有效92%,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中药保留灌肠结合抗生素治疗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临床疗效好,治疗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较小,值得推广和应用.
作者:陈莉舒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间收治的66例晚期癌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思者的心理特征,米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我院的精心护理,病人情绪由恐惧不安变为安定与坚强,信念由悲观变为有信心,积极配合医院治疗.护理人员应利用自身护理学知识,帮助患者改变消极状态,增强患者战胜癌症的信心.
作者:周明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1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0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单纯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干预组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教育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结果 教育后两组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相比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模式,较单纯对患者本人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使患者血糖控制达标.
作者:徐玉梅;彭思萍;刘燕平;夏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在创伤骨科中的应用以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收治的135例创伤骨科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结果 外固定架进行小腿骨折治疗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失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方面都明显优于采用常规治疗方法的患者.结论 对创伤骨科小腿骨折患者进行外固定架治疗有着明显的疗效,可以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秦国强;杨秋荟;仇志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和讨论血铅超标临床驱铅试验研究.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血铅超标临床患者726例,分成依地酸二钠钙0.5g肌肉注射组和依地酸二钠钙1.0g静脉滴注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铅浓度、ZPP以及尿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疗程、住院时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血铅超标患者采取依地酸二钠钙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肌肉注射与静脉滴注效果无明显差异,值得关注.
作者:张宏光;周小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密闭式回血法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规律透析1.5年以上的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向回血法,观察组采用密闭式回血法.观察两组回血方法的效果,同时评估血液透析器凝血状况、穿刺针眼渗血、皮下出血及血肿、回输生理盐水用量、回血时间等指标.结果 两种回血方法在回血时间、生理盐水用量上无明显差异;密闭式回血方法降低了透析器残余血量、血肿、皮下渗血的发生率.结论 密闭式回血法能大限度地降低透析器中的残余血量,减少了血肿、渗血的发生率,并且能降低血液透析中感染的危险性.
作者:张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声带息肉手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用声护理,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加强健康指导等.结果52例病人术后无呼吸困难、声音嘶哑等,均治愈出院.术前、术后精心的护理是鼻内窥镜支撑喉镜下声带息肉摘除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作者:周红霞;林晓敏;肖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0例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肝、支持、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针剂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臭氧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以及血脂变化情况,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肝功能以及血脂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经分析,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率为10.00%,而对照组则为73.33%、26.67%,可见,观察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数据分析发现其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臭氧应用于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确切,有效率高,不良反应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素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病人共45例,术后传统时间下床活动的病人38例,比较两组间患者输液天数、平均住院日以及患者病情恢复情况.结果早下床组术后平均输液天数缩短了4.4d,平均住院日减少了3.09d,且并发症明显减少.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病人早期下床活动具有可行性.
作者:王双能;张锡光;陆景华;张传林;杜绍良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我院140例乳腺癌患者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均预防性地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抗菌药物用药率达100%,存在对药品的选择使用不合理,包括初次给药时机不当、频繁换药、广谱抗茵药物选用不当、药物联用不合理、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问题.我院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治疗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故应对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进行规范,并应对药品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进行加强.
作者:刘凌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对严重腹部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治疗组采用DCS原则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具体为治疗组患者根据DCS原则先对患者进行快速止血,再将患者转入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对患者进行复温和其他处理.术后24~48小时内进行确定性手术,彻底检查任何可能遗漏的损失部位,恢复胃肠道的完整性,对切除胃或十二指肠的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在关闭腹腔前用温热等渗液彻底灌洗腹腔,完成后再次将患者转入SICU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用DCS治疗,在一期详尽手术后即关闭腹腔并进行腹腔引流,手术后将患者转入 SICU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9%(1/35)和34.3%(12/35),两组总并发症发病率为治疗组14.3%(5/3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S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患者术后并发症.说明采用DCS治疗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韦叔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CT对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的诊治特点.方法 选取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47例及同期非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45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Cr表现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 者27例(57.45%)脑实质局部密度降低,灰白质界限不清,对照组患者有此表现者仅7例(15.56%);观察组患者分别有28例(59.57%)、31例(65.96%)和12例(25.53%)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局部出血、局部脑占位效应和硬膜下血肿,对照组患者分别为11例(23.40%)、10例(22.22%)和2例(4.44%).观察组患者有影像学表现者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仅9例(19.15%)CT检查未见异常,明显低于对照组29例(64.4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对颅脑外伤的患者行CT检查时应注意各种症状,以便早期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及时采取正确的处理方法,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周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应用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探讨其治疗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将26例骨缺损骨不连患者分为3组:第1组8例,采用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第2组8例,采用Cem-OsteticTM人工骨浆植入;第3组10例,采用单纯自体骨植骨.结果 均无毒副作用及异物反应等不良反应.第1组术后均达到骨折愈合优良,第2组有2例、第3组有1例愈合可,第2组有1例愈合差.结论 带骨膜自体骨联合Cem-OsteticTM人工骨浆修复骨缺损有促进骨折愈合的作用,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李作灵;陈宝霞;廖建中;黄海;袁太珍;陈志林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取本院妇产科在2010年11月~2012年1月期间收入院的经临床相关检查确诊为产后出血患者116例,按照随机抽样的分配原则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A组)和循证护理干预组(B组)两组,各58例,A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干预措施,B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循证护理,后进行护理评估,并比较其平均产后出血量、住院舒适率等观察指标.结果经评估,B组患者产后2h内平均出血量511.3±24.2ml、24h内平均出血量767.4±54.3ml均低于A组的530.1±32.5ml、896.5±43.2ml,B组患者住院舒适率96.6%,高于A组的86.2%,经比较,循证护理干预组患者评估指标均胜于常规护理干预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产后出血患者而言,开展循证护理干预能促进其身心健康,值得在妇产科护理从业人员中广泛推行.
作者:闫雪侠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将我院2011年5月~2012年10月150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及试验组,分别采取短期集中强化健康教育及以往传统的分次糖尿病健康教育方式进行糖尿病健康教育.结果试验组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之间呈现显著统计学差异.短期集中强化糖尿病健康教育效果优于传统分次健康教育,教育模式值得效仿及推广.
作者:凌红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取21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出现糖尿病足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的发病危险因素.方法 连续收集2008年1月~2010年12月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及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确诊为肝硬化合并SBP的206例病例资料.对可能影响肝硬化患者发生SBP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有意义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MELD评分,脾脏厚度和腹水总蛋白终进入了Logistic回归方程,OR分别为4.703、3.864、7.108.结论 MELD评分、脾脏厚度、腹水总蛋白可能为SB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作者:何伟锋;李斌;黄文峰;余中贵;林占洲;许岸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在发热期肾脏超声及血尿常规的变化特点.方法 检测62例发热期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肾脏超声及血、尿常规.结果 62例患者中白细胞计数升高为77.42%,其中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升高占74.19%,淋巴细胞计数降低者占53.23%,血小板计数低于正常98.39%;62例患者组中98.39%的患者尿蛋白阳性,与正常组比较,尿蛋白阳性的发生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62例患者中有54例不同程度的肾脏超声示双肾肿大,阳性率达87.09%,双肾各径平均大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 肾脏超声检查及血、尿常规检测对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早期的疾病诊断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吴列秀;宁博;李宽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借鉴和科学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入院治疗的9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后的相关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治疗方法后,联合用药组47例患者中,总有效41例,总有效率为87.23%;基础治疗组47例患者中,总有效31例,总有效率为65.96%,联合用药组高于基础治疗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方面,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评分显著低于基础治疗组;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方面,治疗后,联合用药组患者评分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且组间比较,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血栓通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安全可靠选择.
作者:李小松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