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舒
以2010年6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37例给予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和睡眠质量.结果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其汉密顿抑郁量表得分降低,患者焦虑程度降低、睡眠质量提高,与对照组比较各个指标差异十分显著(P<0.05).对抑郁症患者给予认知干预护理能够降低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值得推广.
作者:黎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对血清胱抑素C(CysC)在新生儿ABO溶血病中的变化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以“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为第一诊断收住院,后确诊“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病例106例和同期分娩健康新生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展开血清胱抑素C、尿素氮、肌酐水平检测,并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溶血组血清胱抑素C检测结果较健康组高(P<0.05),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对母婴ABO血型不合溶血病患儿开展血清胱抑素C水平检测对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病情评估和疗效评价等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关注.
作者:李慎;宿军;马丽霞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的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为80.0%,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达标率,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和使用.
作者:王宗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取210例糖尿病患者,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常规组;出现糖尿病足症状的人数明显少于常规组.应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实施糖尿病足预防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刘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对我院140例乳腺癌患者出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均预防性地应用了抗菌药物,预防抗菌药物用药率达100%,存在对药品的选择使用不合理,包括初次给药时机不当、频繁换药、广谱抗茵药物选用不当、药物联用不合理、用药持续时间过长等问题.我院通过对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在治疗中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故应对临床医师的用药行为进行规范,并应对药品管理部门的监督职责进行加强.
作者:刘凌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股骨转子间骨折指股骨颈基底至小转子水平之间的骨折,是骨科多发疾病,有20%的老年骨折为髋部骨折,其中近50%为转子间骨折.多数学者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以便早期活动,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转子间骨折的固定方式不断发展.其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外固定支架、空心钉、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经皮微创加压钢板(PCCP)及解剖型锁定钢板(PFP),Gamma钉内固定和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及其近的改进型、联合拉力髓内钉(INTERTAN),髋人工关节置换等方式.本文将以上方法的临床应用情况进行综述.
作者:李文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瑞舒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2型糖尿病颈动脉硬化患者11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55例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5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外加瑞舒伐他汀,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观察组55例患者中,显效32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冯中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择100例患有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根据人院时间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立普妥+心悦胶囊治疗,对照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单纯采用立普妥治疗,经过1个月的连续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3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患者显效20例,有效2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2%.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为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没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心悦胶囊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疗效和安全性比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作者:卢建海;王德良;马光;王新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固尔苏(猪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内滴注的体位.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昌市第三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2005年8月~2011年10月机械通气42例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气管内滴注固尔苏的完整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为快速将药物分为三等份,于单一仰卧位注入肺内;对照组为将药物分成为三等份,于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仰卧位三个体位注入肺内.观察两组患儿氧饱和度下降、用药72h后胸部X线片改善情况和脱管、肺出血、颅内出血(头颅B超和头颅CT证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及其转归.结果 两组患儿氧饱和度下降、用药72h后胸部X线片明显改善和肺出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气胸等并发症及转归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脱管和颅内出血两种并发症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和三体位相比单一仰卧位分次气管内滴注固尔苏治疗NRDS的效果相同且可减少脱管和颅内出血的风险,是临床值得推广的给药体位.
作者:熊周芳;徐建强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卡介苗与碘伏膀胱灌注的疗效.方法 63例病理证实的腺性膀胱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卡介苗(BCG)组33例行经尿道电切术后卡介苗膀胱内灌注,碘伏组30例行经尿道电切术后碘伏膀胱内灌注,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比较灌注后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 BCG组23例治愈,9例好转,1例无效,4例复发;碘伏组15例治愈,6例好转,9例无效,10例复发,BCG组疗效优于碘伏组,有统计学意义(uc=2.12,P<0.05),BCG组复发率低于碘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6,P<0.05).结论 腺性膀胱炎电切术后卡介苗灌注在促进治愈好转、预防复发方面优于术后碘伏灌注.
作者:刘创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研究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2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56例肾病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56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组)28例和观察组(常规治疗干预加黄芪注射液组)28例,然后将两组患儿治疗前1d和治疗后第6、12w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第6、12w的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均呈现持续改善的趋势,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芪注射液对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发挥着积极的改善作用.
作者:张益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将201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Ⅱ期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三黄粉联合凡士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治疗.结果试验组压疮治愈率89.3%,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缩短.本方法对Ⅱ期以上压疮患者有较好疗效,未发现其他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明;包秋香;欧阳友莲;黄立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密度梯度离心法与直接上游法两种方法优化处理精液行宫腔内人工授精(IUI)对精子动态参数和10.妊娠率的影响.方法 根据精液检查结果将IUI妇女分为2组,A组:采用直接上游法;B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优化处理精渡后行IUI.比较两种方法处理后的糟子检测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 两种方法处理前、后精子密度、活率、活力(a+b)、前向运动精子总数(rMs)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处理后,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临床妊娠率的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 两种方法处理精液均可改善精子动态参数,但行IUI后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高彩凤;余相;刘利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对严重腹部创伤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7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人.治疗组采用DCS原则进行治疗,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具体为治疗组患者根据DCS原则先对患者进行快速止血,再将患者转入ICU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对患者进行复温和其他处理.术后24~48小时内进行确定性手术,彻底检查任何可能遗漏的损失部位,恢复胃肠道的完整性,对切除胃或十二指肠的患者进行胃肠内营养.在关闭腹腔前用温热等渗液彻底灌洗腹腔,完成后再次将患者转入SICU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用DCS治疗,在一期详尽手术后即关闭腹腔并进行腹腔引流,手术后将患者转入 SICU接受进一步的康复治疗.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死亡率分别为2.9%(1/35)和34.3%(12/35),两组总并发症发病率为治疗组14.3%(5/3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DCS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和患者术后并发症.说明采用DCS治疗严重腹部损伤患者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作者:韦叔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84例咯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加服裸花紫珠分散片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咯血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出血量逐步降低,相关症状的改善效果比较显著.对于咯血患者的治疗,应用裸花紫珠片可减少咯血出血量,使相关症状逐步减轻,具有安全可靠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作者:肖国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选择近几年来我院采用疏肝益胃汤加减中西医结合和单纯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w后两组在症状体征、胃镜和病理检查总有效率,复发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比较,P<0.05存在显著差异,联合组比西医组有明显优势.采用疏肝益胃汤加减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疗效佳、效率高、恢复快、不易复发、治疗依从性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和使用.
作者:贲道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芬太尼联合曲马多在急性胰腺炎镇痛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符合研究筛选标准的44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芬太尼+曲马多组以及安慰剂+曲马多组.芬太尼组持续给予芬太尼0.5μg/(h.kg)静脉泵入镇痛治疗,安慰剂组给予相应剂量的安慰剂,根据需求两组均给予曲马多50~100mg次肌注.记录患者VAS评分,分阶段进行镇痛满意度评分,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及各组患者住院时间.结果 开始治疗32h后,芬太尼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安慰剂组患者(P<0.05).人院24 h后芬太尼组患者的镇痛满意度评分高于安慰剂组(P<0.05).此外,芬太尼组患者的曲马多使用量及使用次数均少于安慰剂组,且平均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 联合应用芬太尼和曲马多进行急性胰腺炎的镇痛治疗可以达到良好的镇痛效果,且可以减少曲马多使用次数及用量,同时也可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作者:周海云;陈俊新;田翔;骆翼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测定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清氨基末端脑利钠肽(NT-pro-BNP)的浓度水平,探讨其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5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分成三组:无肺动脉高压(肺高压)组24例,轻度肺动脉高压组15例,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13例,并设正常对照组20例.对所有实验对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NT-pro-BNP浓度检测,并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肺动脉压力.结果 血清NT-pro-BNP浓度水平在正常对照组(91.2±16.9 pg/ml)、无肺动脉高压组(92.5±14.7pg/ml)及轻度肺动脉压组(98.1±18.3pg/ml)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中重度肺动脉高压组有显著升高(223.6±68.1 pg/ml) (P<O.01).结论 血清NT-pro-BNP水平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不大,但可作为除心脏彩超以外判断先天心脏病并中重度断肺动脉高压的一种辅助手段.
作者:熊寿贵;庞戈红;郑瑞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常规切口与个性化切口的白内障合并散光患者术后视力及散光的差异.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对术前存在角膜散光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90例,采用分段随机分组法,分为以下2组:A组为常规上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硬人工晶体植入组;B组为陡角膜子午线透明角膜切口和成对透明角膜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组.跟踪观察术后1d、1w、1及3个月裸眼视力,隹矫正视力及角膜曲率.统计学分析方法采用重复测量资料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结果 角膜曲率检查显示术前各组散光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术后各时间A组与B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裸眼视力术前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裸眼视力术后1d、1w、1及3个月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隹矫正视力术前及术后1d、1w、1及3个月A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合并角膜散光的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在角膜曲率大的子午线上做切口和做成对透明角膜切口可以降低术前存在的角膜散光,提高术后的裸眼视力.
作者:蔡青生;袁红宜;梁日雄;韦梦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将2011年3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而观察组则采用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经过临床治疗护理后,血糖水平都明显下降,但是循证护理的观察组在对护理的满意度和对糖尿病的病情知识了解程度都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循证护理在糖尿病的护理中,不仅进一步加深了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病情相关知识的了解,而且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疗程大大缩短,还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
作者:谢云;王群峰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