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小剂量米非司酮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中孕的疗效

沈叶珠

关键词: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 早中孕
摘要: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中孕方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自愿终止妊娠的48例妇女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A组和B组。 A组与B组均采取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比较两组妇女在使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后流产的成功率以及副反应。结果 A组的流产成功率与B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方面,A组发生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中孕方面确实有良好的疗效,其效果确切,具有临床的指导意义。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小剂量米非司酮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早中孕的疗效

    目的观察小剂量米非司酮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中孕方面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来我院自愿终止妊娠的48例妇女根据其孕周不同分为A组和B组。 A组与B组均采取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比较两组妇女在使用相应的干预措施后流产的成功率以及副反应。结果 A组的流产成功率与B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副反应方面,A组发生副反应人数明显少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的米非司酮胶囊联合米索前列醇在终止早中孕方面确实有良好的疗效,其效果确切,具有临床的指导意义。

    作者:沈叶珠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的围术期护理配合

    抽取82例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1例。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采用全面护理模式对干预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电切术操作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全面护理模式对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成汉荣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由于椎动脉受到压迫和刺激导致的供血不足,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其发病原因较多,患者症状多样,主要包括头面部症状,如偏头痛、耳鸣、听力减退、眩晕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视力障碍等,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包括西医药物治疗、西医手术治疗、中医药物治疗、中医按摩治疗、中医针灸治疗等。其中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已有较长的历史,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对针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进行了综述,以供学者参考和借鉴。

    作者:王维芳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内科急诊治疗中的抗生素临床应用及现状分析

    随机抽取2012年1~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急诊内科的患者110例,分析其抗生素处方,并统计分析抗生素的具体用药情况。根据药理作用进行分类统计。结果本组110例处方中,共有3例使用不当,占2.7%,其中1例为急性支气管炎,1例为病毒性疾病,1例为发热;经验用药正确率为97.3%。急诊内科疾病多较急较危,多在药敏试验以及感染病原菌鉴定结果之前就需进行用药,多为经验用药,临床医生需全面对于各类疾病临床症状的认知程度,以提高抗生素的经验性用药准确率。

    作者:张伟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患者术后1例护理

    患者,女,37岁,孕1产0,孕38+2 w,因“阴道流水2+h”于2012年3月10日4:00来我院急诊就诊,羊水深Ⅱ度,B超检查提示:宫内孕,单胎头位,羊水过少,胎儿宫内窘迫,胎心监护示:晚期减速,因胎儿有宫内窘迫的可能,于急诊即刻行剖宫产术,术中分娩一男活婴,重3100g,Apgar评分7’,术中出血200ml,术后给与抗炎补液治疗,实验室检查结果:甲肝、丙肝阴性;乙肝表面抗体、核心抗体(+),其余项(-);谷丙转氨酶402 U/L;谷草转氨酶197 U/L;总胆红素37.62μmol/L (直接胆红素20.99μmol/L 间接胆红素16.63μmol/L);血糖3.3mmol/L;乳酸脱氢酶382U/L;总蛋白57.9g/L;白蛋白27.3g/L;患者家属诉患者1个月前出现恶心、呕吐、厌食油腻等胃肠道症状,于2012年3月11日因剖宫产术后1d,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收入我院监护室,入院后继续给与抗感染,补充蛋白及保肝治疗,于3月14日复查生化实验结果:谷丙转氨酶124 U/L;谷草转氨酶82 U/L;总胆红素26.81μmol/L (直接胆红素16.56μmol/L间接胆红素10.25μmol /L);血糖3.36mmol/L;病情好转于2012年3月15日出院转入专科医院继续治疗。

    作者:刘琦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45例临床分析

    目的明确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肠粘连合并阑尾炎患者8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施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联合肠粘连松解术,对照组施行常规开腹手术,观察两组手术情况、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肠蠕动恢复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率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肠粘连合并阑尾炎疗效显著,手术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肠粘连复发等并发症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区文辉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对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护理分析

    选取2008年6月~2012年6月在我院进行玻璃体注气术的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特殊护理,通过心理护理、体位护理、病情观察、健康指导等综合措施进行;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在护理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疼痛程度和排气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排气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对玻璃体腔注气术患者的特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疼痛状况,缩短排气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作者:赵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有氧运动对轻、中度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 )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运动改善NAFLD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轻、中度NAFLD(运动组)45例,健康者(对照组)45例,对NAFLD组进行1年的中等强度跑步运动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测量两组人员身高、体重,测定空腹血糖( FBG)、空腹胰岛素( 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血清抵抗素,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运动前,NAFLD组(运动组)BMI、HOMA-IR、TG、LDL-C、AST、ALT、抵抗素均明显升高(P<0.01),TC升高(P<0.05),肝/脾CT值明显降低(P<0.01);治疗结束后:NAFLD组BMI、HOMA-IR、TG、LDL-C、AST、抵抗素比运动前均明显下降(P<0.05),ALT明显下降(P<0.01),肝/脾CT值明显升高(P<0.05)。结论 NAFLD患者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升高,降低机体抵抗素的表达可能是运动改善NAFLD的机制之一。

    作者:徐丽英;梁小仲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三黄粉联合凡士林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将2010年以来我科收治的Ⅱ期以上压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三黄粉联合凡士林治疗,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治疗。治疗组压疮治愈率89.3%,总有效率100%,治疗时间缩短。本方法对Ⅱ期以上压疮患者有较好疗效,未发现其他副作用,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周华明;包秋香;欧阳友莲;黄立萍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儿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分析与健康教育探讨

    近年来,我国城市儿童发生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发生率有上升趋势,且发生原因从过去饥饿、疾病因素转为生活、行为方面的因素。本文旨在探讨童营养性缺铁性贫血的常见发病原因,并分析针患儿常见病因给予健康教育及其必要性、重要性。

    作者:刘文霞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骨科腾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2年7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骨科腾药外敷方法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寒痛乐熨剂外敷方法治疗,然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较高,综合临床效果明显较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骨科腾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作者:张作营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齐拉西酮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4月收治的40例精神分裂患者应用新型抗精神病药物齐拉西酮治疗,疗程12w,分别在治疗前后用PANSS和TESS评价其治疗效果和有无副作用。结果经齐拉西酮治疗后的精神病患者治疗前后的PANSS总分有明显的差异性(P<0.01),阳性、阴性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量表的评分都比治疗前低(P<0.05)。结论齐拉西酮对于治疗精神分裂症有明显的作用。

    作者:黄桥生;孙红亮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理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

    选取我院150名护理人员,对其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记录与分析,并结合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护理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对150名护理人员制作的检验标本进行临床检验,其中80例检验标本结果有失准确性,主要受到护理宣教、护理操作与样本保存等护理因素的影响。护理因素对临床检验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应该根据具体问题,采取应对措施来提高样本质量,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作者:马丽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重症颅脑损伤ICU内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分析及对策探析

    目的探究与分析重症颅脑损伤ICU内肺部感染微生物检验分析及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监护室收住的60例重度颅脑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与微生物检验结果。结果鲍曼不动杆菌的株数多,且对环丙沙星及哌拉西林的敏感性强;肺炎克雷伯杆菌次之,且对庆大霉素和环丙沙星的敏感性强。颅脑损伤患者在ICU内发生肺部感染后的情况与是否住单间ICU、责任护士年资是否超过10年、是否大量使用抗生素超过6个月、是否使用H2受体拮抗剂与制酸剂有明显关系(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重症颅脑损伤ICU内患者易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特点,采取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一系列治疗方针,加强对肺部感染的防控。

    作者:陈杏波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

    抽取88例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药进行治疗;治疗组接受中医辨证分型疗法进行治疗,而后对比分析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功能性消化不良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消化不良症状控制时间和用药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停药后病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应用中医辨证分型疗法对患有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芬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将106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静脉滴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高达98.11%,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观察组的心率失常改善总有效率高达88.6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心率失常情况,且安全可靠,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廖霓星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动态心电图对阵发性房颤的诊断价值分析

    目的探讨12导联动态心电图在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80例阵发性房颤患者(观察组)和同期77例无房颤者(对照组)的12导联动态心电图,对比其大P波时限(Pmax)、小P波时限(Pmin)和P波离散度( Pd)。统计两组房早的起源部位。结果观察组的Pmax、Pmin及Pd均较对照组大,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9.69,3.95和5.78,均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房早起源均以左房上部起源的居多,分别占80.0和72.7,均多于同组其它部位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义(均P<0.01)。两组各房早起源部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12导联动态心电图是确定阵发性房颤发生的重要检查方法及是预测发生阵发性房颤的可靠指标。阵发性房颤绝大多数由房早诱发,房早起源均以左房上部起源的居多。

    作者:蔡宏华;陈欣欣;邓兆敏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作用探析

    调取2010年2月6日~2012年2月26日的175份住院患者药品不良反应ADR 报告,其中男98例,女77例,年龄10~78岁,将其作为研究组;另调取我院实施专职临床药师工作前2年内的30份住院患者ADR报告作为对照组。回顾分析两组的ADR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的ADR报告中由抗菌药物和静脉给药诱发的例数较多。对照组ADR报告率为0.5‰,研究组为2‰,两者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P<0.05)。临床药师在药物不良反应判断和处理中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提高了ADR的报告率,对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指导和促进作用。

    作者:张德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两种麻醉方式对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比较

    目的观察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与单纯全麻两种麻醉方式用于老年患者腹腔镜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拟行选择性腹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方法,对照组采用单纯全身麻醉方法,观察两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气腹后和拔管后HR、MAP、血糖浓度有显著差异(P<0.05),而PETCO2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和躁动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全麻较单纯全麻更安全,可有效减少麻醉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蔡俊岭;莫惠飞;骆智宇 刊期: 2013年第07期

  • 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1~12月的护理工作资料,随即分为两组,对照组为2012年1~6月未使用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资料,观察组为2012年6~12月使用了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资料,对两组的门诊护理质量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的门诊护理质量评分高,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在门诊护理中的应用,可以使护理工作的开展规范化,并对护理流程进行有效的优化,从而促进护理纠纷的极大减少和整体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

    作者:欧青 刊期: 2013年第0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