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常英;王友军;王力
将3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弥可保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血塞通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6.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血塞通联合弥可保治疗能明显提高DPN患者的疗效,值得临床广泛运用。
作者:宋军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2012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效果均较好,但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要高,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不仅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绍军;刘晓芳;龚邵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48例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另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下术后疗效优良率91.66%,平均住院时间(5.3±1.8)d,未见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疗效优良率75.00%,平均住院时间7.8±3.1d,并发症3例,其中1例尿潴留,2例术处感染。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优质围术期护理可显著提升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24岁,农民。因“发热、胸痛并咳淡红色痰3d”入院,临床表现为:寒战、发热、胸痛、咳嗽、咳淡红色痰,加重伴头晕、心悸、胸闷、全身无力、面色苍白、呼吸急速,而送来我院急诊。发病前有受凉史,发病后在当地用医院予以退热针治疗(具体不详),既往体健。入院查体:体温36℃。桡动脉未触及搏动,呼吸42次/min,血压0/0kPa,神志模糊,轻度烦躁不安,全身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口唇及四肢端发绀,头颅正常,左肺呼吸音粗,无闻及干湿啰音,右肺中部呼吸音减弱,余可闻及少许干湿啰音,呼吸运动减弱。心率120次/min,律整,心音低钝,腹部检查正常。辅助检查:白细胞22.3×109/L,中性粒细胞0.85。胸片示:右肺部中叶有大片均匀致密阴影,初步诊断为大叶性肺炎并感染性休克。入院即给予3通道补液,0.9%氯化钠1000ml,快速滴注,5%葡萄糖氯化钠250ml+多巴胺40mg+阿拉明20mg滴注,地塞米松10mg静脉注射,菌必治1g静脉注射,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ml+青霉素钠640万单位静脉滴注,654-210mg静脉注射,纳络酮0.4mg静脉注射,5%碳酸氢钠250ml静脉滴注。经上述处理后20min,可触及桡动脉搏动,30min后可测到血压8/5kPa,1h后血压回升11/7kPa,皮肤变暖,逐渐红润,神志清楚,无烦躁,无胸闷,呼吸减慢,2h后血压13/9kpa,病情稳定。后连用10d青霉素钠、菌必治、丁胺卡那霉素及对症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痊愈出院。
作者:莫习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观察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按患者就诊顺序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3%和78.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联合中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文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58例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地寨米松治疗,进行密切观察与记录。结果治疗组瘙痒症状缓解率(86.2%)明显高于对照组(3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总胆汁酸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羊水粪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地塞米松治疗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临床推广。
作者:谭白菊;张学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9月~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脑血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右旋糖酐与胞磷胆碱钠等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既给予西医治疗,又加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1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脑血栓患者采取加减治疗能有效提高脑血栓患者的治愈率及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聚桂醇硬化治疗肾囊肿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在我院确诊收住入院的60例肾囊肿患者,将其分为两组,试验组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聚桂醇注入囊肿内,对照组则采用无水乙醇注入囊肿内,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29例,有效率为96.67%,不良反应6例(20%);对照组总有效24例,有效率为80%,不良反应13例(43.33%)。结论在超声引导下采用聚桂醇注入肾囊肿内的实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情况要低于对照组,因此聚桂醇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更安全有效的硬化剂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陈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研究瑞芬太尼在全麻苏醒拔管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进行全麻手术插管患者并随机分组,对照组在苏醒拔管期应用生理盐水,而研究组应用瑞芬太尼,记录患者心率、血压、呼吸恢复、睁眼时间等评价指标。结果研究组的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血压(MBP)的T1、T2两时段与起始差值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分析研究对象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语言应答时间,结果无统计差别(P>0.05)。结论瑞芬太尼对改善全麻苏醒拔管期患者的循环系统应激反应效果显著,且未对麻醉恢复有显著性影响。
作者:朱春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抽取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传统糖尿病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1病例报告患儿,男,13岁,学生。因反复发热伴咳嗽、胸痛、气促13d,2010年9月10日入院。患儿8月29日因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胸痛及气促在某院住院治疗,考虑“重症肺炎”,予以(美罗培南、利福霉素、头孢唑肟、甲硝唑等)联合感染及CPAP呼吸支持治疗10d,病情无好转,仍持续反复发热,咳嗽剧烈,呼吸促,精神差,家属准备放弃治疗而转诊我院行安慰治疗。既往体健,否认传染病史及接触史。入院体查:T38℃, HR130次/分,R48次/分,BP104/60mmHg,体重29kg。神清,精神软弱,营养差,呼吸困难。躯干及四肢可见散在分布充血性皮疹、瘙痒,双侧颌下淋巴结可扪及。颈软,左侧胸壁可见一约2cm×2cm皮下瘀斑。三凹征明显,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背部可闻及少许细湿啰音,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心音可,无杂音。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末梢稍凉,CRT 3秒。辅助检查:血常规:白细胞18.55×109/L,中性81.8%,淋巴细胞9.7%,Hb77g/L,Pt870×109/L;血沉96mm/h;肝肾功能、心肌酶结果正常;结核菌素试验阴性,PPD-IgG、PPD-IgM阴性。胸水检查:红色混浊,潘氏(+),镜检红细胞47000×106/L,有核80×106/L,单个核74%,多个核26%。胸水及胃液、痰液内未找到抗酸杆菌。
作者:刘兰英;蔡志峰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都行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则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100%,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88.1%,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产科定期门诊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产后出血与否将初产妇分为A组和B组,运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为采用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母婴接触吸吮时间<24h是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流产次数多、新生儿性别和第三产程≥15min是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初产妇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育龄女性的健康宣教,减少产程的不良干预,尽早让母婴接触吸吮,减少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初产妇的预后。
作者:张芝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枸橼酸莫沙比利与盐酸舍曲林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本研究选取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仅给予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舍曲林和枸橼酸莫沙比利治疗,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4.00%),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未见明显增加(P>0.05)。结论枸橼酸莫沙比利联合盐酸舍曲林在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应用效果确切,优于单用枸橼酸莫沙比利,能够优化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效果。
作者:张中兴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舒张期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使用非洛地平加氢氯噻嗪治疗。疗程8w。结果治疗组在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胡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78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患者予以缩宫素治疗,治疗组33例患者予以垂体后叶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实施治疗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显著,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垂体后叶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宫缩效果,用于临床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三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治糜粉Ⅰ号配合电场热疗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22~56岁,一年内不计划受孕,宫颈液基细胞TCT检查异常,经病理送检确诊为CINⅠ、CINⅡ并排除癌细胞的患者190例。其中CINⅠ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治糜粉Ⅰ号宫颈上药配合电厂热疗;对照组60例采用宫颈Ⅰ号粉局部上药。 CIN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治疗方法同CINⅠ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Leep环切术。3~6个月复查各组疗效及治愈率。结果 CINⅠ两组治愈率分别为100%、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7.1%、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糜粉Ⅰ号配合电厂热疗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无介入性和创伤性、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谈响;刘晓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观察前列腺康复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尿动力学的变化。方法106例来自我院2011年7月~2012年10月入院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采用前列腺康复胶囊治疗。由彩色B超仪测定前列腺外腺动脉(在精阜水平包膜下3~5点和7~9点处)及内腺动脉(在尿道内口纵切面尿道周围)的内径(D)、大血流速度(Vmax)、小血流速度(Vmin)、阻力指数(RI)。尿流动力学分析仪(UDS 600型)测定大尿流率(MFR),平均尿流率(AFR),大后尿道压(MPUP),大尿道闭合压(MUCP)。结果前列腺康复胶囊治疗前后内腺动脉、外腺动脉Vmax、Vmin、RI检测结果均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前后尿动力学MFR AFR MPUP MUCP检查结果比较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列腺康复胶囊通过发挥清热利湿、活血化瘀的功效,改善慢性前列腺炎患者、血、尿动力学水平,从而缓解或解除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引起的尿急、尿频、尿痛、排尿不畅、尿渚留等症状。
作者:王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78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观察两组疗效。观察组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袁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清醒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8岁,体重48~60kg ,BMI 19~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A 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然后曲马多500mg+氯诺昔康16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然后曲马多500mg+芬太尼0.2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后PCIA 。2组输注速率1.5 ml/h ,PCA量3 ml,锁定时间20min。分别于术毕,术后4、8、16、24h记录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术后24h内记录镇痛有效、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与B组比较, A组的术后镇痛效果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A组的发生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复合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效果一样确切,但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的特点,更适合在膝关节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使用。
作者:张丽娟;林华;罗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