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芝侠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产前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声心动图对5126例孕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结果产前超声发现胎儿CHD 84例,术后及产后随访确诊87例,CHD发生率为1.70%(87/5126),产前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6.55%(84/87)。结论采用超声心动图对孕妇进行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具有安全、无创、准确度高、可反复操作等优点,对提高优生优育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作者:卢常英;王友军;王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修复深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来本院就诊,临床诊断为磨牙深龋,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共计患牙120例,依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各60例, A组采用氢氧化钙垫底,聚合瓷嵌体修复,B组采用氢氧化钙垫底,光固化树脂修复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疗效。结果 A组修复后的成功率为92.85%,B组修复后的成功率为85.45%,对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A组成功率高于B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氢氧化钙垫底,聚合瓷嵌体修复磨牙邻牙合面深龋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
作者:朱彬;王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1病例报告患者,男,57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w 于2013年1月13日入院。体检:皮肤、巩膜正常,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心肺正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蠕动波,腹软,肝脾肋下及,未扪及肿块,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叩为鼓音,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3~4次/min,不亢进,未闻及气过水声,双肾区无叩痛。 CEA为18.2 ng/ml(正常参考值0~4 ng/ml),心肝肺肾功能均正常。胃镜检查于食管胸部距门齿30 cm处见一新生物沿食管壁生长,表面凹凸不平充血、糜烂,组织质脆触之易出血,考虑食管中下段恶性肿瘤伴出血。临床以“食管中下段恶性肿瘤”于2013年1月17日行“食管部分切除术、胸内胃食管机械吻合术”。术中见病变位于主动脉弓下3cm处的食管,长约4 cm,突入食管腔内,表面不光滑伴出血。
作者:王锡平;王桂芬;罗红波;周英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25例,西药组口服二甲双胍,中西医结合组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西药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2%;中西医结合组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100%,中西医结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与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家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确诊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40例,随机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及甲硝唑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组与甲硝唑对照组在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不明显,对肝肾功能影响不大。乳杆菌活菌胶囊对滴虫性阴道炎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78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观察两组疗效。观察组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袁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奥美拉唑在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观察组给予大剂量奥美拉唑持续给药方式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各观察指标改善情况与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72h红细胞比容、休克指数、脉搏、收缩压、呕血、黑便、便血均显著优于治疗前(P<0.01或P<0.05),血红蛋白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各观察项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9%(46/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9.2%(38/48)(P<0.05)。结论大剂量奥美拉唑持续给药方式可较快改善消化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内环境,迅速止血,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作者:李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抽取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传统糖尿病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我院2012年5~10月围绝经期需行诊刮术妇女180例。随机分成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术前对照组组予复方萘普生栓0.4g纳入受术者肛门,观察组组患者臀部肌注间苯三酚40mg同时给予复方萘普生栓0.4g纳入受术者肛门。观察两组宫颈软化程度及综合反应程度。结果观察组组患者宫颈软化程度、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组(P<0.05),似人流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P<0.05)。复方萘普生联合间苯三酚作为需要扩张宫颈、镇痛的术前用药效果好、风险小、费用低,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马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分析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并进行手术患者138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119例(86.23%),死亡11例,转院8例。结论做好院前院内急救及检诊,强化各专科协同对合并伤的处理,腹腔穿刺及B超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确诊率高,术中全面有序的探查,手术原则简化有效,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等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作者:王学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氯霉素治疗,观察组30例进行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关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研究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运用克龄蒙联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诊治的150例子宫内膜异位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在术后的3~5d开始应用GnRHa进行治疗,每隔28d注射一次,连续应用6次。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克龄蒙,连续应用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 FSH、E2、LH、改良Kuppperman评分等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SH、E2、LH的水平有所降低,观察组患者的改良Kuppperman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运用GnRHa联合克龄蒙进行保守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而且降低了单纯使用GnRHa导致的围绝经期综合症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骨转换进行有效缓解,降低骨质疏松的发生率。
作者:郑鑫;薛翔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采用回顾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012年3~9月9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科学分析。结果98例患者病例报告中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多为年老体弱者;共涉及6类32个抗菌药物,其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多,30例,占30.62%;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25例,占25.51%,青霉素类药物12例,占12.25%;发生ADR所累及的组织器官、系统中,其中皮肤及其附件的发生率高为51例,占52.04%,其次是消化系统17例,占17.35%,神经系统13例,占13.27%,93.88%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静脉用药所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极高,主要是临床的大量应用及不合理使用所致,应加大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培训指导,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火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68例的临床疗效,并对其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接收的64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与60例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将妊娠合并子宫肌瘤作为观察组,妊娠未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中使用剖宫产并实行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间比对照组长,两组患者的出血量比较无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实行剖宫产并实行子宫肌瘤手术,安全有效。
作者:唐璇霓;李可瑜 刊期: 2013年第14期
观察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按患者就诊顺序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3%和78.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联合中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文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收治的46例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采用手法整复方式对对照组患儿实施治疗,采用手法整复联合中药对治疗组患儿实施治疗。治疗组患儿肱骨髁上骨折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手法整复联合中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小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仅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12年期间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成年患者24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按是否发生腹泻分为腹泻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相关因素差异。结果腹泻组69例,对照组171例,共筛选出APACHE Ⅱ评分>15分、禁食时间≥7d、血清白蛋白<28g/L、抗生素使用时间>14d、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等5个因素为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及使用益生菌等1个因素为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患者APACHE Ⅱ评分>15分、禁食时间≥7d、血清白蛋白低<28g/L、抗生素使用时间>14d及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可以导致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率增加,而给予患者微生物制剂可减少腹泻的发生。
作者:宋敏;王春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患有皮肤真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复方酮康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皮肤真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皮肤真菌表现消失时间和实际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对患有皮肤真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熊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68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组(治疗组)和口服制霉素联合阴道外用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采用复方甲硝哇阴道栓治疗阴道炎临床疗效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招娣 刊期: 2013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