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34例临床疗效观察

张招娣

关键词:阴道炎,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 临床疗效
摘要:将我院门诊收治的68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组(治疗组)和口服制霉素联合阴道外用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采用复方甲硝哇阴道栓治疗阴道炎临床疗效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24例

    选择近三年来我科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基础之上,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煎服,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各指标亦优于对照组。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后毒副作用。

    作者:朱方勇;邱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都行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则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100%,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88.1%,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阴道炎34例临床疗效观察

    将我院门诊收治的68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复方甲硝唑阴道栓治疗组(治疗组)和口服制霉素联合阴道外用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疗效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9.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采用复方甲硝哇阴道栓治疗阴道炎临床疗效好,操作简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作者:张招娣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加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30例临床疗效分析

    选取我院2010年~2012年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仅行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术。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优良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且P<0.05。联合应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和局部中药外敷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比较

    目的:比较阴道B超与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用超声检查的异位妊娠患者50例资料,按照检查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单纯腹部B超对异位妊娠进行检查的24例资料为对照组,阴道B超联合腹部B超进行检查的26例为观察组,所有患者将检查结果与临床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统计超声诊断准确率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宫内假孕囊现象者6例(23.1%),盆腔积液现象者9例(34.6%),子宫附件包块现象者8例(30.8%),胚芽3例(11.5%),超声诊断准确率96.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B超与腹部B超联合应用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具有满意的应用价值。

    作者:刘艳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舒张期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使用非洛地平加氢氯噻嗪治疗。疗程8w。结果治疗组在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胡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重度痔源性肛门瘙痒临床治疗研究进展

    痔源性肛门瘙痒症是继发于内痔的一种顽固性、以肛门瘙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目前对于肛门瘙痒的治疗主要包括中医药治疗、外科手术治疗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相关临床经验表明相对于单一疗法,中西医结合治疗重度痔源性肛门瘙痒的疗效显著、愈后复发率低,是目前临床关注的热点。

    作者:梁水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效果均较好,但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要高,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不仅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绍军;刘晓芳;龚邵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产科定期门诊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产后出血与否将初产妇分为A组和B组,运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为采用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母婴接触吸吮时间<24h是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流产次数多、新生儿性别和第三产程≥15min是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初产妇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育龄女性的健康宣教,减少产程的不良干预,尽早让母婴接触吸吮,减少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初产妇的预后。

    作者:张芝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固冲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

    选取我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固冲汤加减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疗效上,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试验组患者7d内止血人数多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循证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安全性与经济性,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已发表的关于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循证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与系统评价,共检索出可能有关的文献63篇,共有10篇文献被纳入本次研究。结果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倒漏斗图显示偏倚性不大,文献中无叙述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文献中也缺乏有关药物经济学评价。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有很大价值,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合理,无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为此能说明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对于脑梗死具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养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方法和意义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和房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经24h动态心电图确诊的26例PA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患者房性早搏的次数、房颤发作的阵数,诱发PAF的房早联律间期及前周期,未诱发PAF的房早联律间期及前周期。结果26例患者中,24h平均房性早搏11127±2011个,平均阵发性房颤251±48阵。其中,由房性早搏诱发的PAF有23例,由短阵房速引发的PAF有2例,由心房扑动诱发的PAF有1例。可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为362.1±42.8ms,房性早搏前周期为829±100ms,未诱发PAF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为427.1±43.6ms,房性早搏前周期为725±108ms,与未诱发PAF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相比,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更短,呈现P On T 现象。与未诱发PAF的房性早搏前期相比,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前期更长。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主要由房性早搏诱发,与房性早搏前周期及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密切相关。

    作者:吴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弧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二甲双胍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用量在0.5~2mg。治疗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5mg/(次·d)。治疗12w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低血糖发生事件及两组中二甲双胍用量。结果治疗12w后,两组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5,提示治疗组两药联合在控制血糖上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组减少了二甲双胍的用量。两组在低血糖发生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且未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莹;张毅;林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48例护理体会

    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48例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另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下术后疗效优良率91.66%,平均住院时间(5.3±1.8)d,未见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疗效优良率75.00%,平均住院时间7.8±3.1d,并发症3例,其中1例尿潴留,2例术处感染。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优质围术期护理可显著提升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探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所有威胁民众健康的疾病里,心脑血管病堪称致命的杀手。为了让广大人群了解新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笔者将就十余年来新研究发现的危险因素展开详细论述。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指导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146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泻16例,便秘110例,腹胀15例。恶心呕吐39例;女性、体外循环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具有明显差异,P<0.05;出现胃肠症状与未出现对比,恶心呕吐发生与麻醉时间关系密切,差异显著,P<0.05;腹胀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关系密切,差异显著,P<0.05;腹泻与失血量关系密切,P<0.05。结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对体质弱患者适当调理后手术,均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几率。

    作者:郑发德;黄元鲁;韦恺;陆双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患者的护理与康复

    应用关节镜下修补术治疗肩袖损伤患者40例。所有患者均制定护理及康复计划,选择术后能够坚持来我科进行系统康复锻炼的患者为试验组,仅行出院或门诊指导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20例。采用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功能评分系统(UCLA)和视觉模拟评分(VAS)对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并对两组患者术后6w、3和6个月的体侧外旋角度和主动前屈角度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VAS评分术前无差异(P>0.05),术后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UCLA评分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与术前相比两组均明显改善(P<0.05),且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关节镜下行肩袖修复术具有损伤小、视野宽阔、术后疼痛较轻、康复快的优点,患者的配合加上合理的护理及康复计划,为肩关节功能早期恢复提供重要保证。

    作者:李汶轩;鲍莉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奥氮平治疗老年性谵妄的临床疗效分析

    对2010年7月~2013年4月我院采用奥氮平治疗的42例老年谵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从治疗开始到起效周期为1~3d,到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周期为3~5d;进行为期7d的治疗后,病人的BPRS评分为19.7~26.7分,比较治疗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18例患者临床达到痊愈,16例患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5例有效,3例无效,总显效率达81%。4例出现嗜睡、3例出现头部疼痛,未经治疗,症状均得以自行消失。奥氮平治疗老年谵妄对其精神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具有不良反应低、有效、安全等特点,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刘蕴霞;范淑花;吴天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记录试验组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显效22例(44%),有效26例(52%),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15例(30%),有效20例(40%),总有效率70%,两组结果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变,试验组在治疗前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张贵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抽取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传统糖尿病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