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胡洁

关键词:高血压, 依那普利, 氢氯噻嗪, 联合治疗
摘要:选取2012年8月~2013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舒张期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使用非洛地平加氢氯噻嗪治疗。疗程8w。结果治疗组在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效果均较好,但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要高,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不仅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绍军;刘晓芳;龚邵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探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所有威胁民众健康的疾病里,心脑血管病堪称致命的杀手。为了让广大人群了解新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笔者将就十余年来新研究发现的危险因素展开详细论述。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奥氮平治疗老年性谵妄的临床疗效分析

    对2010年7月~2013年4月我院采用奥氮平治疗的42例老年谵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从治疗开始到起效周期为1~3d,到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周期为3~5d;进行为期7d的治疗后,病人的BPRS评分为19.7~26.7分,比较治疗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18例患者临床达到痊愈,16例患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5例有效,3例无效,总显效率达81%。4例出现嗜睡、3例出现头部疼痛,未经治疗,症状均得以自行消失。奥氮平治疗老年谵妄对其精神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具有不良反应低、有效、安全等特点,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刘蕴霞;范淑花;吴天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抗病毒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普通病例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1年11月~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者30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50例。在对患者进行常规的退热治疗和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喷雾剂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抗病毒口服液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和手足皮疹的消退时间及疱疹消退时间、治疗总有效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没有出现明显性的不良反应。对手足口病普通病例患者采用抗病毒口服液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缩短治疗时间,减轻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和使用。

    作者:区建坤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12年期间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成年患者24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按是否发生腹泻分为腹泻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相关因素差异。结果腹泻组69例,对照组171例,共筛选出APACHE Ⅱ评分>15分、禁食时间≥7d、血清白蛋白<28g/L、抗生素使用时间>14d、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等5个因素为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及使用益生菌等1个因素为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患者APACHE Ⅱ评分>15分、禁食时间≥7d、血清白蛋白低<28g/L、抗生素使用时间>14d及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可以导致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率增加,而给予患者微生物制剂可减少腹泻的发生。

    作者:宋敏;王春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产科定期门诊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产后出血与否将初产妇分为A组和B组,运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为采用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母婴接触吸吮时间<24h是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流产次数多、新生儿性别和第三产程≥15min是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初产妇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育龄女性的健康宣教,减少产程的不良干预,尽早让母婴接触吸吮,减少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初产妇的预后。

    作者:张芝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急性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分析

    选取近期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细菌性结膜炎患者,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氯霉素治疗,观察组30例进行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有效率8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急性细菌性结膜炎应用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有着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作者:关艳秋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25例临床疗效观察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25例,西药组口服二甲双胍,中西医结合组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西药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2%;中西医结合组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100%,中西医结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与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家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42例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结合抗生素实施治疗的观察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支气管炎应用痰热清联合抗生素实施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这对于急性支气管的临床治疗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纳洛酮在急性乙醇中毒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以58例急性乙醇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在常规疗法的基础上加用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见效时间以及症状消失的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9%,两者比较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见效时间为20.45±9.26min,对照组为42.25±17.57min,两者比较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为40.79±13.25min,对照组为78.56±31.43min,两者比较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作者:刘光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2月~2012年11月我院收治的3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并发症情况。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7%。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彭有敬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

    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2月40例冠心病心律失常病患者按照人为+随机的分组原则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20例。分别给予肠溶阿司匹林和肠溶阿司匹林联合悸安冲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较西药组疗效好,作用肯定,值得予以临床运用。

    作者:边永红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南昌地区在校大学生精液质量分析及其与吸烟饮酒的关系

    目的:了解南昌地区在校大学生精液质量状况及其与吸烟饮酒的关系,为大学生生殖健康教育提供可靠依据,为人类精子库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好参考。方法招募南昌地区700名在校大学生志愿者,按WHO第五版精液质量检测与处理实验室手册提供的方法对其精液质量进行分析,获取精液量、黏稠度、pH值、浓度、活力、畸形率等相关精液参数,并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其吸烟、饮酒情况。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将志愿者分为对照组,吸烟组及饮酒组。评估南昌地区在校大学生精液质量状况,并分析吸烟饮酒对精液质量的影响。结果(1)精液质量情况:700名志愿者精液量、pH值、浓度、活力及畸形率平均值分别为:3.62±1.14ml、7.51±0.32、66.52±17.02×106/ml、51.22±10.64%及89.24±4.21%。根据WHO第五版精液质量检测与处理实验室手册提供的精液各参数参考值范围,700名志愿者中精液质量正常者583例,异常者117例。其中精液量异常者18例,黏稠度异常者12例,PH值异常者3例,浓度异常者38例,活力异常者88例,畸形率异常者1例,部分志愿者精液参数异常超过2项(含2项)。根据卫生部关于人类精子库供精志愿者精液质量的要求,合格的志愿者为145人,合格率为20.7%。(2)吸烟、饮酒对精液质量的影响:对照组精子浓度、活力及畸形率平均值分别为:72.41±15.62×106/ml、53.42±9.76%及87.64±3.52%。吸烟组精子浓度、活力及畸形率平均值分别为:57.48±18.74×106/ml、45.83±11.52%及90.72±6.45%。饮酒组精子浓度、活力及畸形率平均值分别为:60.95±16.46×106/ml、44.60±8.25%及91.12±5.46%。与对照组比较,吸烟组及饮酒组精子浓度,活力及畸形率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南昌地区在校大学生精液质量有待提高,吸烟饮酒对精子浓度、活力及畸形率有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在高校普及相关生殖健康教育。精子库供精志愿者合格率偏低,有必要根据志愿者精液质量情况提供相关指导,避免影响精子质量的不利因素以提高合格率。

    作者:陈伊;陈胜辉;张端军;刘居理;姚文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78例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78例足月新生儿黄疸患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苯巴比妥、尼可刹米纯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茵栀黄颗粒口服,观察两组疗效。观察组足月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足月新生儿黄疸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袁卫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固冲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

    选取我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固冲汤加减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疗效上,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试验组患者7d内止血人数多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张晓霞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胃炎128例临床观察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健脾和胃方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6.88%,其中显效68例,占53.13%;有效56例,占43.75%;无效4例,占3.12%。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李福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预防性药物治疗偏头痛的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偏头痛患者预防药物使用以及疗效。方法门诊连续偏头痛患者307例予预防性药物治疗,随访3个月。氟桂利嗪组94例,多塞平组88例,联合治疗组69例。比较三组患者的疗效和副作用。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单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副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联合治疗较氟桂利嗪和多塞平疗效更显著。

    作者:冯智英;李颖;华驾略;李焰生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48例护理体会

    对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患者48例实施优质围术期护理(观察组),另4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照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优质围术期护理下术后疗效优良率91.66%,平均住院时间(5.3±1.8)d,未见并发症发生;对照组术后疗效优良率75.00%,平均住院时间7.8±3.1d,并发症3例,其中1例尿潴留,2例术处感染。观察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优质围术期护理可显著提升膝关节镜治疗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翟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观察

    将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依帕司他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记录试验组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显效22例(44%),有效26例(52%),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显效15例(30%),有效20例(40%),总有效率70%,两组结果比较P<0.05,存在显著性差异;对照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无明显改变,试验组在治疗前后运动神经的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的传导速度有明显改善,两组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依帕司他与甲钴胺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一种有效途径。

    作者:张贵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34例疗效分析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4例,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1)、氯沙坦(对照组2)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试验组)治疗。观察3组的治疗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1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2的治疗有效率为67.65%,试验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比单一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医务工作者临床推广。

    作者:董其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