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固冲汤加减联合西药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60例

张晓霞

关键词:固冲汤, 围绝经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摘要:选取我院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60例患者,按治疗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西药米非司酮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固冲汤加减进行治疗,治疗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止血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在疗效上,试验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试验组患者7d内止血人数多于对照组,试验组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对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与传统四钉法固定两种方法,术前、术后以椎体压缩率、Cobb角的恢复为评价指标。结果对48例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的患者椎体高度、椎体的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体压缩率、Cobb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四钉法疗效稳定,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安全性高。

    作者:李裕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甲泼尼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的临床价值分析

    选取2011年4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方法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甲波尼龙治疗。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1.1%,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甲波尼龙治疗肾病综合征型紫癜性肾炎患儿,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唐桂良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胃炎128例临床观察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128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自拟健脾和胃方治疗,观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6.88%,其中显效68例,占53.13%;有效56例,占43.75%;无效4例,占3.12%。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健脾和胃方治疗慢性胃炎疗效安全可靠。

    作者:李福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动态心电图对房性早搏诱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诊断方法和意义

    目的:研究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和房性早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经24h动态心电图确诊的26例PAF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统计患者房性早搏的次数、房颤发作的阵数,诱发PAF的房早联律间期及前周期,未诱发PAF的房早联律间期及前周期。结果26例患者中,24h平均房性早搏11127±2011个,平均阵发性房颤251±48阵。其中,由房性早搏诱发的PAF有23例,由短阵房速引发的PAF有2例,由心房扑动诱发的PAF有1例。可诱发心房颤动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为362.1±42.8ms,房性早搏前周期为829±100ms,未诱发PAF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为427.1±43.6ms,房性早搏前周期为725±108ms,与未诱发PAF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相比,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联律间期更短,呈现P On T 现象。与未诱发PAF的房性早搏前期相比,诱发房颤的房性早搏前期更长。结论阵发性心房颤动主要由房性早搏诱发,与房性早搏前周期及房性早搏联律间期密切相关。

    作者:吴静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兰索拉唑治疗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临床观察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给予泮托拉唑治疗,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的止血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试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对照组组的总有效率为8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使用泮托拉唑治疗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作者:周国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滴虫性阴道炎40例临床分析

    选择我院2011年6月~2012年6月确诊的细菌性阴道炎患者40例,随机所有患者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用乳杆菌活菌胶囊及甲硝唑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乳杆菌活菌胶囊治疗组与甲硝唑对照组在临床症状和体征等方面无显著差异,且不良反应不明显,对肝肾功能影响不大。乳杆菌活菌胶囊对滴虫性阴道炎治疗安全有效。

    作者:李丽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治糜粉Ⅰ号配合电场热疗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治糜粉Ⅰ号配合电场热疗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年龄22~56岁,一年内不计划受孕,宫颈液基细胞TCT检查异常,经病理送检确诊为CINⅠ、CINⅡ并排除癌细胞的患者190例。其中CINⅠ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采用治糜粉Ⅰ号宫颈上药配合电厂热疗;对照组60例采用宫颈Ⅰ号粉局部上药。 CINⅡ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治疗方法同CINⅠ观察组。对照组35例采用Leep环切术。3~6个月复查各组疗效及治愈率。结果 CINⅠ两组治愈率分别为100%、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Ⅱ两组的治愈率分别为97.1%、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糜粉Ⅰ号配合电厂热疗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变的临床疗效显著,且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无介入性和创伤性、患者依从性好,值得推广。

    作者:谈响;刘晓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1~12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10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给予氯氮平治疗;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两组患者治疗疗效,并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阿立哌唑与氯氮平治疗效果均较好,但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组明显要高,且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阿立哌唑作为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不仅疗效确切且副反应少,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余绍军;刘晓芳;龚邵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医体质病理学在乙肝后肝硬化辨证施护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中医体质辨证施护治疗乙肝后肝硬化患者的辅助疗效。方法收集126例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72例,按照中医体质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施行辨证施护,对照组54例,施行常规传染病护理,观察时间为30d,观察患者症状、体征、不良反应、并发症等,肝功能评价患者病情变化。结果乙肝后肝硬化患者中医体质分型以阳虚质、瘀血质多,对乙肝后肝硬化患者施行中医体质辨证施护,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以及肝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中医体质辨证施护对于乙肝后肝硬化患者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刘淑萍;林云华;曾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治疗皮肤真菌44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患有皮肤真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复方酮康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皮肤真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皮肤真菌表现消失时间和实际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对患有皮肤真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熊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及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心胸外科手术后并发胃肠功能紊乱的影响因素,指导制定相应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1年12月收治146例心胸外科术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腹泻16例,便秘110例,腹胀15例。恶心呕吐39例;女性、体外循环发生恶心呕吐症状具有明显差异,P<0.05;出现胃肠症状与未出现对比,恶心呕吐发生与麻醉时间关系密切,差异显著,P<0.05;腹胀与主动脉阻断时间关系密切,差异显著,P<0.05;腹泻与失血量关系密切,P<0.05。结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对体质弱患者适当调理后手术,均可以有效预防或减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发生几率。

    作者:郑发德;黄元鲁;韦恺;陆双政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人性化护理用于糖尿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抽取82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传统糖尿病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则接受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糖尿病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后血糖水平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糖尿病病情控制时间和住院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对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梅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及预防对策

    目的:探讨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与预防对策。方法采用自编问卷调查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产科定期门诊产检并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产后出血与否将初产妇分为A组和B组,运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初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为采用针对性预防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母婴接触吸吮时间<24h是初产妇产后出血的保护因素,流产次数多、新生儿性别和第三产程≥15min是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结论初产妇产后出血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们应该加强对育龄女性的健康宣教,减少产程的不良干预,尽早让母婴接触吸吮,减少初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改善初产妇的预后。

    作者:张芝侠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或芬太尼在膝关节镜术后镇痛中的比较

    择期行膝关节镜手术后的清醒患者6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18~58岁,体重48~60kg ,BMI 19~25kg/m2,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n=30),A 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然后曲马多500mg+氯诺昔康16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术后病人静脉自控镇痛(PCIA);B组:术毕即刻静脉注射昂丹司琼8mg,然后曲马多500mg+芬太尼0.2mg用0.9%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术后PCIA 。2组输注速率1.5 ml/h ,PCA量3 ml,锁定时间20min。分别于术毕,术后4、8、16、24h记录静态和动态VAS评分。术后24h内记录镇痛有效、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和呼吸抑制的发生情况。与B组比较, A组的术后镇痛效果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如: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晕、呼吸抑制等A组的发生率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与曲马多复合芬太尼在术后镇痛中效果一样确切,但曲马多复合氯诺昔康具有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更高的特点,更适合在膝关节镜术后静脉自控镇痛中使用。

    作者:张丽娟;林华;罗小燕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探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所有威胁民众健康的疾病里,心脑血管病堪称致命的杀手。为了让广大人群了解新的心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笔者将就十余年来新研究发现的危险因素展开详细论述。

    作者:陈勇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

    观察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按患者就诊顺序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3%和78.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联合中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文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颅脑创伤与低钠血症的相关分析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患者并发低钠血症的发病比例、影响因素及临床表现,为疾病防治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接诊的148例颅脑损伤患者,对其住院治疗资料做统计分析。探讨颅脑患者的病情程度、损伤类型、伤后处理措施及用药情况的不同,并分析这些因素对低钠血症的影响。结果37.2%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钠血症,尤以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居多。低钠血症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病情恶化现象,其与患者年龄、患病程度、药物使用情况、脑出血状况等因素有关。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常伴随有头痛、意识障碍等低钠血症的出现,病情越严重,低钠血症的发病率就越高。

    作者:陈晋;娄伟宏;朱建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循证研究

    目的:系统评价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安全性与经济性,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2年8~12月已发表的关于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效果的循证研究的文献进行检索与系统评价,共检索出可能有关的文献63篇,共有10篇文献被纳入本次研究。结果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倒漏斗图显示偏倚性不大,文献中无叙述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可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但文献中也缺乏有关药物经济学评价。结论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的临床效果有很大价值,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合理,无严重不良反应报道,为此能说明活血化瘀中药注射液对于脑梗死具有很好的疗效及安全性。

    作者:张养林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采用回顾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012年3~9月9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科学分析。结果98例患者病例报告中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多为年老体弱者;共涉及6类32个抗菌药物,其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多,30例,占30.62%;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25例,占25.51%,青霉素类药物12例,占12.25%;发生ADR所累及的组织器官、系统中,其中皮肤及其附件的发生率高为51例,占52.04%,其次是消化系统17例,占17.35%,神经系统13例,占13.27%,93.88%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静脉用药所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极高,主要是临床的大量应用及不合理使用所致,应加大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培训指导,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火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阿奇霉素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其临床意义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86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对照组42例。两组都行常规治疗,其中观察组使用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则使用红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100%,而对照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是88.1%,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阿奇霉素用于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军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