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方法修复深龋的有效性分析

朱彬;王焕

关键词:深龋, 光固化树脂, 嵌体, 氢氧化钙
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方法修复深龋的有效性。方法收集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来本院就诊,临床诊断为磨牙深龋,选择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患者86例,共计患牙120例,依据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A、B两组各60例, A组采用氢氧化钙垫底,聚合瓷嵌体修复,B组采用氢氧化钙垫底,光固化树脂修复治疗,观察分析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疗效。结果 A组修复后的成功率为92.85%,B组修复后的成功率为85.45%,对两组治疗后12个月的成功率进行统计分析χ2检验,A组成功率高于B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氢氧化钙垫底,聚合瓷嵌体修复磨牙邻牙合面深龋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后的成功率。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痰热清与抗生素联用治疗急性支气管炎42例临床观察

    回顾性分析2011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痰热清结合抗生素实施治疗的观察组和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实施治疗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7%,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比较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支气管炎应用痰热清联合抗生素实施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快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进一步提高了疾病的治愈率,这对于急性支气管的临床治疗来说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王小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25例临床疗效观察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西医结合组各25例,西药组口服二甲双胍,中西医结合组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采用中药复方进行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西药组显效10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显效率为40%,总有效率为92%;中西医结合组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0例,显效率为72%,总有效率为100%,中西医结合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西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复方与西药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提高了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家妮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奥氮平治疗老年性谵妄的临床疗效分析

    对2010年7月~2013年4月我院采用奥氮平治疗的42例老年谵妄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从治疗开始到起效周期为1~3d,到可有效控制临床症状周期为3~5d;进行为期7d的治疗后,病人的BPRS评分为19.7~26.7分,比较治疗前具有明显差异(P<0.05);18例患者临床达到痊愈,16例患者情况得到明显改善,5例有效,3例无效,总显效率达81%。4例出现嗜睡、3例出现头部疼痛,未经治疗,症状均得以自行消失。奥氮平治疗老年谵妄对其精神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具有不良反应低、有效、安全等特点,推荐临床使用。

    作者:刘蕴霞;范淑花;吴天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探讨中医导引与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

    选择我院收治的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其中治疗组给予中医导引与整脊手法治疗,对照组给予中频牵引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医导引和整脊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治愈率高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雷明星;陈永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骨科患者手术后失眠的护理措施分析

    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120例骨折并实施手术患者的失眠情况和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经过护理,患者的PSQI总评分显著降低,各项指标也显著降低,与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科患者手术失眠的原因有很多,而失眠严重影响了患者疾病的康复。高质量的术后失眠护理是患者康复的有利保证。

    作者:彭苏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

    采用回顾统计分析的方法,对我院上报的2012年3~9月98例患者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类统计、科学分析。结果98例患者病例报告中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多为年老体弱者;共涉及6类32个抗菌药物,其中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多,30例,占30.62%;其次为喹诺酮类药物,25例,占25.51%,青霉素类药物12例,占12.25%;发生ADR所累及的组织器官、系统中,其中皮肤及其附件的发生率高为51例,占52.04%,其次是消化系统17例,占17.35%,神经系统13例,占13.27%,93.88%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是静脉用药所致。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极高,主要是临床的大量应用及不合理使用所致,应加大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及培训指导,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作者:黄火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治疗皮肤真菌44例临床疗效观察

    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患有皮肤真菌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采用复方酮康唑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皮肤真菌病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皮肤真菌表现消失时间和实际用药治疗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应用特比萘芬联合复方酮康唑对患有皮肤真菌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熊振华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与心电图的对比分析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在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中临床应用。方法2009年1~5月我院共接收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740例,分别用心脏彩超和心电图进行检查,检查效果进行比较。结果74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分别用心脏彩超与心电图进行检查后发现,心脏彩超检查出左室肥厚率明显高于心电图检查。结论740例患者进行分析后得出,心脏彩超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敏感性与特异性明显高于心电图诊断,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并应用。

    作者:赵文科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对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48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与传统四钉法固定两种方法,术前、术后以椎体压缩率、Cobb角的恢复为评价指标。结果对48例患者平均随访30个月,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结合四钉法固定的患者椎体高度、椎体的生理弧度恢复满意。椎体压缩率、Cobb角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路经椎弓根伤椎植骨成型治疗胸腰椎骨折较传统四钉法疗效稳定,可有效重建脊柱稳定性,安全性高。

    作者:李裕强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奥平栓联合手术及中药治疗女性尖锐湿疣78例临床研究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奥平栓结合手术及中药综合治疗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奥平栓结合手术治疗组(简称对照组),治疗后评定两组临床疗效,随访4个月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7.44%,优于对照组(89.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4个月,观察组患者中治愈17例,复发1例(5.89%);对照组患者治愈12例,复发2例(16.67%),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奥平栓联合手术及中药熏蒸治疗女性尖锐湿疣临床疗效甚佳,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王苏玲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危重患者肠内营养期间腹泻原因探讨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期间发生腹泻的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方法调查我院2012年期间进行肠内营养治疗的危重症成年患者240例,收集其临床资料,并按是否发生腹泻分为腹泻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之间相关因素差异。结果腹泻组69例,对照组171例,共筛选出APACHE Ⅱ评分>15分、禁食时间≥7d、血清白蛋白<28g/L、抗生素使用时间>14d、使用促胃肠动力药等5个因素为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危险因素(P<0.05),及使用益生菌等1个因素为肠内营养患者腹泻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患者APACHE Ⅱ评分>15分、禁食时间≥7d、血清白蛋白低<28g/L、抗生素使用时间>14d及使用促胃肠动力药可以导致肠内营养期间腹泻率增加,而给予患者微生物制剂可减少腹泻的发生。

    作者:宋敏;王春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口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对新生儿不良反应分析

    从近3年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出的新生儿中选择120例,为了防止剖宫产的术后感染,新生儿以常规口服阿莫西林干混悬剂2次/d,62.5mg/次,约5ml温水送服。服药后密切观察新生儿的变化。结果14例发生不良反应,其中皮肤过敏10例。在发现新生儿不良反应后,立即停药,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基本消失。阿莫西林干混悬剂预防剖宫产新生儿术后感染的临床效果较好,但不良反应尤其是过敏反应的发生率较高,有待进一步讨论和研究。

    作者:蒋春晖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46例临床观察

    观察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按患者就诊顺序将符合标准的92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采用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3%和78.26%,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和匹维溴铵片治疗联合中药六君子汤合痛泻要方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良好,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文德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治疗高血压34例疗效分析

    将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0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4例,分别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照组1)、氯沙坦(对照组2)和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试验组)治疗。观察3组的治疗情况,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1的治疗有效率为70.59%,对照组2的治疗有效率为67.65%,试验组与两组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对治疗高血压具有比单一药物更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医务工作者临床推广。

    作者:董其刚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目的:应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曲线)评价超敏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22名对照者和冠心病(CHD)患者11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62例,心绞痛53例(排除引起hs-CRP 水平升高的其他疾病);分别测定两组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同型半胱氨酸(HCY)的水平进行分析;应用ROC曲线分析两指标诊断佳临界点(诊断阈值)、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结果(1)冠心病患者的hs-CRP 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2例AMI和53例心绞痛患者,HCY、hs-CRP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ROC曲线分析HCY曲线下面积>Hs-CRP。结论 HCY的诊断效率高于hs-CRP,hs-CRP 佳诊断临界点2.89mg/L、HCY 佳诊断临界点14.35umol/L,两指标的变化与冠心病(CHD)发病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外周血HCY、hs-CRP可提高诊断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可为冠心病的危险分层提供可靠的判断依据。联合检验、动态观察各指标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作者:徐文波;向秀华;张兴峰;毛星星;叶丹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和比较

    对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分别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RE)各35例病历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一个疗程后两组在治愈率、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LES静息压、复发率、治疗依从性等进行比较,P<0.05,泮托拉唑组具有明显的优势。将泮托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RE,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复发率低、治疗依从性好,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刘爱春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弧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1年3月于我院治疗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0例。对照组仅予二甲双胍治疗。根据患者情况,用量在0.5~2mg。治疗组在二甲双胍治疗基础上,给予沙格列汀5mg/(次·d)。治疗12w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低血糖发生事件及两组中二甲双胍用量。结果治疗12w后,两组指标均明显下降,组间比较,经t检验,P<0.05,提示治疗组两药联合在控制血糖上优于单一药物。治疗组减少了二甲双胍的用量。两组在低血糖发生与不良事件发生率上无明显差异。结论沙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能有效控制血糖,且未增加低血糖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房莹;张毅;林萱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24例

    选择近三年来我科收治的中晚期胃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基础之上,观察组加用参苓白术散煎服,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生活质量、毒副作用。结果观察组的近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生活质量及毒副反应各指标亦优于对照组。参苓白术散加减配合化疗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化疗后毒副作用。

    作者:朱方勇;邱文斌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舒张期高血压的疗效观察

    选取2012年8月~2013年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舒张期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对照组使用非洛地平加氢氯噻嗪治疗。疗程8w。结果治疗组在降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依那普利联用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效果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胡洁 刊期: 2013年第14期

  • 等比重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幼儿阑尾切除术中的应用

    目的:通过比较等比重布比卡因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与连续硬膜外麻醉在幼儿阑尾切除术中局麻药用药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了解其麻醉效果及其安全性。观察麻醉后5min、手术开始时、牵拉阑尾时、手术结束时两组患儿HR、SPO2、MAP变化。方法选择40例行阑尾切除术患儿,年龄4~6岁,其中急诊手术20例,择期手术20例,均分为两组:Ⅰ组为等比重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组,Ⅱ组为连续硬膜外组。记录患儿术后头痛、呕吐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Ⅰ组麻醉起效快,用药量少(P<0.05),牵拉阑尾时两组患儿HR、MAP均有所升高,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脊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具有脊麻和硬膜外麻醉双重优点,在幼儿阑尾切除中可以安全使用。

    作者:杨凤兵;帅兵 刊期: 2013年第14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