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张士勇

关键词:儿童, CSFC, 病毒性脑炎, 急性期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病毒性脑炎急性期脑脊液细胞学(CSFC)的特点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收治的62例病毒性脑炎急性期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儿童非中枢感染性疾病患儿6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脑脊液细胞学异常检出率、常规、生化特点。结果观察组单核吞噬细胞检测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浆细胞、激活型单核细胞和转化型淋巴细胞的检测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FC异常检测率显著高于常规检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SFC生化检查异常检测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病毒性脑炎患儿急性期采用脑脊液细胞学检查检测率高,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在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脉络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NDF评分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F评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的NDF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成功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孔令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讲座式护理宣教对哮喘患儿急诊复诊及再入院的影响

    选取儿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儿24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29例,试验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一对一护理宣教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发放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教育宣传册,结合宣传册内容,举行每周1次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日常护理讲座。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分析其因哮喘所致急诊复诊次数及再入院次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急诊就诊次数及再入院次数较研究前1年均有下降,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讲座式护理宣教可以显著降低哮喘患儿的急诊复诊及再入院次数。

    作者:李仙梅;王健;杨莹;杨慧敏;鲍敏玲;姜莎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观察

    探讨阿魏酸钠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将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阿魏酸钠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治疗组治疗后的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阿魏酸钠能够显著提高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可能与其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炎性状态有关,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杨长中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步长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疗效分析

    对应用步长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选取收治的76例脑血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采用步长脑心通治疗。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均未出现任何药物不良反应。步长脑心通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作者:张平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刊误

    由于制版疏忽,本刊于2013年9月发行的第24卷第14期,刊登了黄豪邦同志的《多层螺旋CT在溃疡性结肠炎中的应用》文章,作者单位应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沙头分院放射科。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两种药物联合应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联合丁丙诺啡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需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药物采用布比卡因,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0.075mg丁丙诺啡。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及维持时间、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时间、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BR、HR、DBP、SBP、ECG、MAP、SPO2)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的麻醉维持时间、首次使用止痛药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发生呕吐、恶心多为女性患者,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联合应用布比卡因和丁丙诺啡,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增强麻醉效果,且镇痛效果好,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省时的麻醉方法,可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纤维支气管镜对支气管结核28例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与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该病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收治的28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作为观察组。取同期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连续用药8w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病变黏膜出血,经纤维支气管镜喷洒稀释去甲肾上腺素后病症消除,两组均未见发热、气胸、继发肺部感染等不良症状。结论给予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家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将200例自愿行无痛人流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给予丙泊酚)、联合组(给予丙泊酚+咪达唑仑);依照不同用药剂量将联合组分为联合组A、联合组B、联合组C;对比4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联合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且联合组B患者不良反应较其他3组少(P<0.05)。丙泊酚联合咪达唑仑在无痛人流中的应用价值值得肯定,且丙泊酚1.4mg/kg+咪达唑仑0.02mg/kg为优配合剂量。

    作者:张巧玲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龙胆泻肝汤改善湿热下注型细菌性阴道病相关参数临床研究

    2012年1月~2013年8月符合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者,并符合中医辨证分型为湿热下注型患者80例,按随机、对照、均衡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龙胆泻肝汤口服、熏洗治疗,对照组给予甲硝唑口服治疗,7d为1个疗程,两组均用药1个疗程后做疗效评价。两组在改善患者pH值、临床症状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及改善口苦口腻,胸闷不舒,纳呆等症状方面,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龙胆泻肝汤改善湿热下注型阴道病相关参数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吴飞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子宫瘢痕妊娠误诊抢救成功1例临床分析

    1病例报告病历女,30岁,因“停经50d,阴道流血10余天”于2009年2月入院,孕3产2,分别于2001年和2008年行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史,停经30余天出现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色鲜红,伴血块,无腹痛,自以为月经来潮未重视。停经40余天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子宫下段囊性暗区、壁厚,考虑宫内早孕,难免流产可能。未药物治疗,2d后再次阴道流血量增多前来我院诊治,B超检查:宫腔下段见41.3mm×18.1mm妊娠囊回声,囊内见胚芽及心管搏动,其上方另见40.5mm×24.4mm液性暗区,透声差,内有光带分隔,行各项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行无痛清宫术。术中刮出组织量约60g,未见绒毛,见活动性鲜血涌出量约400ml,停止宫腔操作,肌注催产素20u,阴道填塞3块纱布,急抬入病房,查体:T36.8℃,P98次/min,R21次/min,BP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色苍白,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软,下腹部见一纵行陈旧性手术疤痕长约10cm,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查血HB105g/L,HCG:67690IU/L,考虑为子宫瘢痕妊娠,在交叉配血、输液、备手术的情况下行妇科检查:阴道内取出3块纱布,宫颈口见活动性暗红色血涌出,宫体如孕2个月大小,质软,无压痛。宫腔内喷洒5-氟尿嘧啶0.1g后,行双腔导尿管填塞宫腔,同时给予甲氨蝶呤50mg肌注及预防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第2d阴道少量流血取出双腔导尿管复查B超:子宫下段肌层占位。第3d 血常规Hb78g/L,中性粒细胞计数0.79×109/L,红细胞计数2.65×109/L,白细胞总数2.3×109/L,HCG:4477IU/L。B超:子宫上下经51mm,左右径54mm,前后径37mm,子宫内见不规则点絮状等或低回声,宫腔内膜居中。第6d血HCG:1670IU/L,患者强烈要求出院,给予预防感染、升白补血药物口服,门诊随访3w时血常规:HB98g/L,白细胞总数3.8*109/L,血HCG降至正常范围,B超:子宫大小正常,宫腔分离约6.0mm。

    作者:邱静;郑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

    毒蛇咬伤后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出现肢体伤残、重要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本文对112例蛇咬伤患者的救治与护理进行总结分析。

    作者:全小梅;石慧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盐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80例分析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复方消化酶结合治疗。(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远高于对照组的74.44%,并且观察组的症状改善平均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消化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消化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磨庆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胸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并发症与护理措施分析

    选取我院2013年1~6月麻醉苏醒室收治的175例胸外科手术患者,回顾分析患者术后全麻苏醒期并发症。针对175例患者中出现并发症的患者,经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患者都安全送回病房。胸外科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会由于各种原因,出现各种并发症,对患者全麻苏醒质量和康复速度造成影响。根据并发症原因制定相应护理措施,降低并发症对患者带来的损害,提高患者手术后的康复质量。

    作者:朱庆容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手术内固定治疗退变性腰腿痛的临床效果,以便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以收治的70例退变性腰腿痛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后路正中椎体融合术,观察组则予以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融合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3个月的VAS评分、术后多裂肌MRI信号分级上比较有明显的差异性(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竖脊肌、多裂肌间隙入路融合术可减轻脊柱后部肌肉损伤,加快恢复,近期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黄伟奇;陈锦波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思密达联合宝乐安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效果分析

    探讨在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中思密达联合宝乐安的治疗效果。选取收治的68例急性腹泻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用思密达联合宝乐安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显效23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06%。对照组显效16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6.47%。两组相比,观察组在显效、无效及总有效率上有显著治疗优势(P<0.05)。对于小儿急性腹泻的治疗,思密达联合宝乐安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王瑞峰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综合护理在胸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胸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我院选取2010年7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的胸外科择期治疗手术患者80例,保证患者具有大致相同的既往病史。将患者随机分配为综合治疗组与常规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综合治疗组对患者采取综合护理的治疗方式;而常规对照组则采取普通的常规治疗方式。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并讨论其应用价值。结果综合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5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6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2.50%。两种护理方法进行比较,运用综合护理治疗优于常规护理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综合护理治疗胸外科手术患者,使得手术成功率得到提高,患者更易康复,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及推广。

    作者:彭梅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清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90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自拟清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 30例、对照组B 30例、对照组C 30例,治疗组A给予清热灌肠液灌肠,对照组B给予布洛芬混悬液口服,对照组C给予解感颗粒口服。结果(1)在退热起效时间和退热维持时间方面,治疗组A与对照组C都具有显著差异,与对照组B在退热维持时间上具有显著差异;(2)在综合疗效方面,治疗组A与对照组B、对照组C总疗效均有显著性差异;(3)在治疗3d后中医证候总积分方面,治疗组A与对照组B、对照组C均有显著差异。结论清热灌肠液治疗小儿外感发热疗效显著。

    作者:黄静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四联药物治疗小儿肺炎42例临床疗效观察

    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84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0.025%溴化异丙阿托品联合0.5%非诺特罗氢溴化物联合雾化吸入,追加超声雾化吸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治疗,对照组仅给予超声雾化吸入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生情况、消失天数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患儿气急、湿啰音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咳嗽、气急、湿啰音消失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发生口干或喉部刺激引发的局部反应以及过敏反应,未发现骨骼肌细震颤和心动过速等不良情况。0.025%溴化异丙阿托品联合0.5%非诺特罗氢溴化物追加庆大霉素+α-糜蛋白酶治疗小儿肺炎临床疗效显著,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郭吉健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浅谈肛瘘的手术治疗

    肛瘘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一般不能自愈,目前其根本的治疗方法仍是手术。近年来我国肛瘘手术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创新和改进,但基本方法没变。可分为括约肌保存手术和括约肌切断手术两大类。每种手术都有利弊,根据临床检查确定肛瘘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方法,达到减轻患者痛苦,降低术后复发率的目的。

    作者:蔡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 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左心衰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选取收治的左心衰合并肺部感染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头孢他啶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症状积分和IL-6、TNF-α、BNP的变化。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以及IL-6、TNF-α、BNP均有明显变化,但观察组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左氧氟沙星联合头孢他啶治疗左心衰合并肺部感染临床效果优异,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作者:徐鸿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