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仙梅;王健;杨莹;杨慧敏;鲍敏玲;姜莎莎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在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高血压合并脑血栓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脉络宁治疗。观察两组患者NDF评分改善情况,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NDF评分均明显提高,且治疗组患者的NDF评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疏血通注射液治疗高血压合并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十分理想,有效提高了临床治疗成功几率,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更大范围的推广和使用。
作者:孔令武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研究对象取某社区163例62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其生活质量水平、社区护理的需求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在163例研究对象中,106例均患各种疾病,占65.03%,其中98例患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占60.12%,患一种疾病65例(39.88%);所有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风湿性关节炎和胃病为发病率高的六种疾病;其中老年人能够实现完全生活自理145例(88.96%),能够实现部分生活自理者11例(6.75%),生活完全无法自理者7例(4.29%);超过80%的老年人对社区护理服务、康复指导、家庭病床、心理健康服务等毫无概念。目前社区老年人护理服务的利用率普遍偏低,将多种社区护理服务有效开展,同时加大宣传健康教育的力度,对老年人疾病的预控、生活质量水平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莫美琴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布比卡因联合丁丙诺啡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需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术的11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7例。对照组患者的麻醉药物采用布比卡因,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0.075mg丁丙诺啡。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起效及维持时间、麻醉效果、术后镇痛时间、镇痛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BR、HR、DBP、SBP、ECG、MAP、SPO2)均无显著变化,P>0.05;试验组患者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比对照组更短,P<0.05;试验组的麻醉维持时间、首次使用止痛药时间均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且发生呕吐、恶心多为女性患者,对症治疗后不良反应症状消失。结论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联合应用布比卡因和丁丙诺啡,可有效缩短麻醉起效时间、增强麻醉效果,且镇痛效果好,是一种有效、安全、经济、省时的麻醉方法,可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应用。
作者:张晓涛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选取66例2011年9月~2012年8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将其分为两组,即DBCZ组与GCFX组,每组33例患者,在对GCFX组患者进行治疗中,患者在三餐前进行瑞格列奈的口服,入睡前进行甘精胰岛素的注射;对于DBCZ患者,在早晚两餐前30min进行甘精胰岛素的注射,中餐前服用瑞格列奈,并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观察与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餐后血糖、空腹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都呈下降趋势,两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瑞格列奈结合甘精胰岛素能有效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王萍 刊期: 2013年第16期
1病例报告病历女,30岁,因“停经50d,阴道流血10余天”于2009年2月入院,孕3产2,分别于2001年和2008年行剖宫产,1次人工流产史,停经30余天出现阴道出血,量时多时少,色鲜红,伴血块,无腹痛,自以为月经来潮未重视。停经40余天在当地医院行B超检查:子宫下段囊性暗区、壁厚,考虑宫内早孕,难免流产可能。未药物治疗,2d后再次阴道流血量增多前来我院诊治,B超检查:宫腔下段见41.3mm×18.1mm妊娠囊回声,囊内见胚芽及心管搏动,其上方另见40.5mm×24.4mm液性暗区,透声差,内有光带分隔,行各项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行无痛清宫术。术中刮出组织量约60g,未见绒毛,见活动性鲜血涌出量约400ml,停止宫腔操作,肌注催产素20u,阴道填塞3块纱布,急抬入病房,查体:T36.8℃,P98次/min,R21次/min,BP90/60mmH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面色苍白,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腹软,下腹部见一纵行陈旧性手术疤痕长约10cm,无压痛反跳痛,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入院查血HB105g/L,HCG:67690IU/L,考虑为子宫瘢痕妊娠,在交叉配血、输液、备手术的情况下行妇科检查:阴道内取出3块纱布,宫颈口见活动性暗红色血涌出,宫体如孕2个月大小,质软,无压痛。宫腔内喷洒5-氟尿嘧啶0.1g后,行双腔导尿管填塞宫腔,同时给予甲氨蝶呤50mg肌注及预防感染、止血等对症治疗。第2d阴道少量流血取出双腔导尿管复查B超:子宫下段肌层占位。第3d 血常规Hb78g/L,中性粒细胞计数0.79×109/L,红细胞计数2.65×109/L,白细胞总数2.3×109/L,HCG:4477IU/L。B超:子宫上下经51mm,左右径54mm,前后径37mm,子宫内见不规则点絮状等或低回声,宫腔内膜居中。第6d血HCG:1670IU/L,患者强烈要求出院,给予预防感染、升白补血药物口服,门诊随访3w时血常规:HB98g/L,白细胞总数3.8*109/L,血HCG降至正常范围,B超:子宫大小正常,宫腔分离约6.0mm。
作者:邱静;郑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1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使用莫沙必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复方消化酶结合治疗。(1)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56%,远高于对照组的74.44%,并且观察组的症状改善平均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消化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两组消化系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酸莫沙必利联合复方消化酶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磨庆福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观察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与雾化吸入治疗对支气管结核的临床疗效,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治疗该病的临床优势。方法将收治的28例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作为观察组。取同期采取雾化吸入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及副反应。结果连续用药8w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86%、70.00%,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有1例出现病变黏膜出血,经纤维支气管镜喷洒稀释去甲肾上腺素后病症消除,两组均未见发热、气胸、继发肺部感染等不良症状。结论给予支气管结核患者在全身化疗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下局部给药,疗效显著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吴家庆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7月我院心内科收治的冠心病患者72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冠心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水平均有明显好转(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检测指标水平变化幅度更加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疗效良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曾宁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和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小儿腹股沟斜疝患儿160例,其中85例行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作为观察组,75例接受传统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术中(切口大小、手术时间)及术后各项指标(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较传统手术,患儿的疝囊采用腹腔镜高位结扎手术治疗后,其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仅1例出现术后阴囊胀气,2d后完全吸收。无阴囊水肿、尿潴留、切口下积血积液等并发症。随访1年,未见复发。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腹腔镜小儿疝囊高位结扎术在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方面具有创伤小,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及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康灵斌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选取儿科住院并明确诊断为支气管哮喘患儿246例,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129例,试验组11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一对一护理宣教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发放儿童支气管哮喘护理教育宣传册,结合宣传册内容,举行每周1次的儿童支气管哮喘日常护理讲座。进行1年的跟踪随访,分析其因哮喘所致急诊复诊次数及再入院次数。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急诊就诊次数及再入院次数较研究前1年均有下降,试验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讲座式护理宣教可以显著降低哮喘患儿的急诊复诊及再入院次数。
作者:李仙梅;王健;杨莹;杨慧敏;鲍敏玲;姜莎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探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治疗效果。选取收治的80例口服降糖药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中性低精蛋白锌人胰岛素治疗,治疗组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2w后比较血糖控制情况。治疗组治疗后的FBG、P2BG和Hb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低血糖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不仅能够获得较好的控糖效果,而且低血糖的发生率低。
作者:薛仕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研究氨溴索雾化吸入配合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8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氨溴索雾化吸入。结果观察组患者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5.2%,与对照组的68.5%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咳嗽消失时间、痰液恢复正常时间、湿啰音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临床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都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在使用左氧氟沙星抗炎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实施氨溴索雾化吸入,可有效改善患者急性发作期的症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作者:李海菊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选取60例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联合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酐(Scr)以及尿白蛋白(u-ALB)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结果联合组u-ALB、Ccr、Scr等指标治疗后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伐他汀联合依那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并发肾病,不仅能降血脂,而且可以对肾脏起保护作用,从而帮助延缓病情的发展。
作者:刘华 刊期: 2013年第16期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对脑卒中患者运动性失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64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与对照组(3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多奈哌齐治疗,治疗8w后依据西方成套测验(WAB)及计算失语商((AQ)对患者的语言功能进行评定,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8w治疗,两组患者AQ及WAB评分均有一定提高,观察组患者康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对脑卒中运动性失语患者采用多奈哌齐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程熙;黛青月;卢金华;詹增士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将80例剖宫术产妇按入院先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进行心理干预后,与对照组比较,焦虑、抑郁等心理因子评分均明显下降(均P<0.05),术后疼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P<0.05)。术前心理干预对剖宫术产妇的术后心理状况及疼痛有明显改善作用。
作者:刘全娟 刊期: 2013年第16期
选取慢性丙型肝炎患者3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给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对照组给予干扰素a-2a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病毒学应答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治疗组病毒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具有相似的不良反应,其中治疗组白细胞减少的程度及体重减轻高于治疗组(P<0.05),余不良反应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对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疗效优于干扰素a-2a,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作者:王红英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收集2012年1月~2013年1月本院收治的92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甲硝唑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采取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5.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8%,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5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78%,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雷贝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安全性与有效性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万华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凡士林润肤乳膏,治疗组给予0.03%的他克莫司软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皮肤改善情况。结果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灼热、疼痛、瘙痒、触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他克莫司软膏可有效改善面部皮肤状况,逆转对激素的依赖,安全性好,患者的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秀荣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检索近5年黄芪桂枝五物汤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对其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作者:秦保锋;翁伟力;朱旭莹;郭咏梅;潘卫东 刊期: 2013年第16期
探讨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老年哮喘的临床效果。选取老年哮喘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舒利迭吸入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舒利迭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联合舒利迭吸入治疗老年哮喘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及哮喘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作者:崔良臣 刊期: 2013年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