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纳络酮及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临床观察

练文新;胡婷玫;张研

关键词:急性酒精中毒, 纳洛酮, 醒脑静
摘要:选取我院急诊内科收治的90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A和对照组B,三组每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实施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对照组A实施纳洛酮,对照组B实施醒脑静治疗,对三组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A、B)在昏睡昏迷期清醒时间以及兴奋期及共济失调期清醒时间的数据对比中,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A、B),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与观察组B的症状消失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洛酮联合醒脑静治疗急性酒精中毒,症状消失较快,可减轻患者痛苦,无不良反应发生,具有提高临床疗效等优点,可广泛应用推广。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相关文献
  • 喹硫平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精神与行为的疗效观察

    选取66例老年期痴呆患者,其中男34例,女32例,平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治疗组服用喹硫平,对照组服用传统的利培酮治疗,进行为期6w的观察。在治疗组中出现的口干、心动过速、视觉模糊、便秘、嗜睡等不良反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喹硫平治疗法对于改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状况有很大的作用,能够很好的安抚老年痴呆患者的情绪,它的使用将大大改善我国老年期痴呆症的状况。

    作者:陈宇晖;曹青;陈文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认知干预对脑梗死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

    探讨认知干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将6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干预组的康复依从性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干预组的生活能力和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认知干预能够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康复的依从性,改善生活能力,提高护理满意度。

    作者:刘曦红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198株屎肠球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了解医院屎肠球菌(EFM)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状况,为临床治疗与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将临床分离的屎肠球菌进行培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K-B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分离到198株屎肠球菌,主要来自于尿液、痰液和粪便标本,分别占50.0%、30.8%和7.6%,标本主要分离于重症监护病房(ICU)、泌尿外科和呼吸内科。屎肠球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1.0%和2.5%。屎肠球菌对利奈唑胺敏感率为100%。结论屎肠球菌可引起临床各类感染,且多耐药率高,治疗困难,应引起临床高度重视。

    作者:吴小娟;汪泓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实施自我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究实施自我管理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标准心功能III、IV级患者92例,随机分为自我管理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合理饮食、运动、休息、药物观察等;自我管理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自我管理教育。设计“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自我管理问卷”(经过信度及校度检验)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自我管理组患者的饮食管理、药物管理、症状管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自我管理组入院后各项指标评分显著高于入院前,P<0.01,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实施自我管理可帮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更好的改善病情,降低死亡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仝凤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心胸手术室的感染控制

    在心胸手术室日常工作中,各项相关制度必不可少。手术室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循相关制度,为患者创造出严格、无菌的手术环境,以有效控制术中感染。其中包括医务人员规章制度、手术室环境无菌标准、管理手术室三通道、管理手术室内相关器械与物品、控制手术室湿度以及温度的控制,手术被服的清洗以及定期更换等。

    作者:黄纪木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两种不同静脉采血法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对1840例孕产妇应用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作为观察组;另对530例孕产妇应用一次性无菌注射器静脉采血,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静脉采血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血标本符合率、标本无菌程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污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法,可使血标本符合率高,实验数据准确可靠,标本无菌程度高,无污染,并可提高一次性采血成功率等优点。

    作者:潘珍莲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16排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对输尿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7月1日~2013年7月1日150例输尿管疾病患者行16排螺旋CT尿路成像检查,包括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延时期四期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处理所获容积数据,对照分析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资料和临床资料。结果单纯轴位像、轴位像+CTU 对各种输尿管疾病的定位诊断、定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7%(109/150)和70.7%(106/150)、94.7%(142/150)和93.3%(140/150)。结论16排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能够获得更多的疾病信息,可以对输尿管病变作出较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冯秀珍;吴铭杰;黄冀睿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5例小儿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分析

    选择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25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均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患儿接受治疗前后肘关节活动功能进行观察和统计。结果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肘关节的活动功能明显优于接受治疗前肘关节的活动功能,两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张福强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增加无创呼吸机的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明显,可缩短治疗时间,且使用更为便捷,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作者:陈春杰;陈春秀;黄壮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青年与老年脑卒中危险因素比较

    目的:探讨青年(18~45岁)和老年(≥70岁)脑卒中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00年6月~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青年脑卒中患者117例,及同期收治的老年脑卒中患者113例,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吸烟、酗酒、家族遗传是青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糖尿病、心脏病是老年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脂血症和高同型半胱氨酸是不同年龄组的危险因素。结论脑卒中的发病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青年人应当戒烟、戒酒,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老年人应注意饮食结构、适当锻炼,预防和减少卒中的发生。

    作者:周红霞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超促排卵治疗中OHSS倾向胚胎移植不同处理方式结局分析

    目的:分析选择新鲜胚胎移植或解冻胚胎移植两种不同方式对超促排卵治疗中出现卵巢过度刺激综合症(OHSS)倾向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生殖中心进行辅助生殖技术且COH治疗中出现OHSS倾向的不孕症患者,共133个治疗周期,其中进行新鲜周期胚胎移植86个周期(A组);全胚冷冻后进行首次胚胎解冻移植47个周期(B组)。并选取同期COH治疗中未出现OHSS倾向并行新鲜胚胎移植不孕症患者,共110个周期(C组)。比较三组患者COH情况、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 B组临床妊娠率为48.94%,种植率为28.64%,早期流产率为8.67%,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OHSS倾向患者选择全胚冻存行胚胎移植,并不影响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治疗效果,且能更好地避免中重度OHSS的发生。

    作者:韦静;黄彦妮;范艳香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辨证分型治疗偏头痛84例临床观察

    选取2012年1~12月我院诊治的偏头痛患者84例进行分析,84例患者全部接受中医内科治疗,经过2~3个疗程后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估。治疗后,84例患者治疗有效率达88.6%,其中10例无效,14例有效,22例显效,38例控制。偏头痛中医内科治疗方法具有疗效稳定、安全、成本较低的优点,值得偏头痛患者临床治疗中推广和应用。

    作者:柳伟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阿德福韦酯治疗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临床效果分析

    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治疗中阿德福韦酯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选取收治的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患者66例,经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2例,观察组34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拉米夫定治疗,观察组接受阿德福韦酯治疗,治疗48w后对比患者肝组织学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肝功能、血清纤维化指标改善情况相较于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阿德福韦酯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对活动性代偿期乙肝肝硬化病情进展可实现有效控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作者:汤武先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选取58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治疗组采用阿德福韦联合安络化纤丸进行治疗,对照组单一使用安络化纤丸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层黏连蛋白、透明质酸及Ⅳ型胶原(IV-C)明显得到改善,与对照组患者下降数值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脾脏厚度、影像学指标门静脉内径以及肝动脉收缩期大流速/门静脉流速(A/P)得到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临床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的治疗,采用阿德福韦酯联合安络化纤丸进行治疗,效果显著。

    作者:徐森林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西药结合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160例临床分析

    我院2012年3月~2013年4月收治的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中选取160例,其中对照组80例给予吸氧、镇静、止痛、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观察组80例给予常规药物+四逆汤加减联合治疗,观察心功能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76.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单独应用西医药物疗效更为显著,心功能改善非常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慧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关于网络非法征稿的郑重声明

    近日,我刊发现网络上存在冒用我刊名义向社会征稿的现象,对我刊声誉和形象带来恶劣影响。我刊在此郑重声明:《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在省内、外无任何分支机构,也未委托任何单位或个人代为本刊征稿、稿约。我刊唯一联系方式:江西省南昌市井冈山大道198号《现代诊断与治疗》编辑部;邮编:330001;电话:0791-87553753;86830193;网址:http://xdzd.chinajournal. net.cn;E-mial:xdzdyzl@163.com。

    作者:本刊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肌肉注射与局部注射甲氨蝶呤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观察

    选取收治的38例子宫瘢痕妊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肌肉注射MTX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观察组采取局部注射MTX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血β-HCG水平降至正常及包块消失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局部注射MTX联合超声引导清宫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疗效显著,患者预后良好,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党丽英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初产妇分娩过程中实施心理护理的疗效体会

    选取2011年5月~2013年1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分娩的初产妇70例,随机将产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初产妇采取传统护理模式,根据产妇需要提供一定帮助;观察组初产妇在助产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模式,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助产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模式的观察组在宫口扩张期、胎儿分娩期、胎盘娩出期三个产程花费的时间均少于采取常规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对照组分娩时发生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并发症的人数均多于观察组,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针对初产妇在助产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模式效果显著,帮助缩短产程时间和降低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使用。

    作者:马蔚文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并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7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者使用罗格列酮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糖和胰岛素抵抗的临床影响。结果所有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FPG)、餐后2h血糖水平(2hPG)、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相较于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罗格列酮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其血糖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秦小虎;石红梅 刊期: 2013年第17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将60例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氨茶碱治疗,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心电图变化、临床症状以及心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达9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西药加用中药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肖文广 刊期: 2013年第17期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现代诊断与治疗杂志

主管:南昌市卫生局

主办:南昌市医学会 南昌市医学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