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之堂
肿瘤的发生主要是和两个因素有关,即外环境和内环境,外环境诸如环境污染、室内环境污染等。
作者:吴志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针对疾病 小儿咳嗽。[治疗方法]用清艾条温和灸法灸肺俞、风门、尺泽、合谷、天突、中脘、天枢和足三里,每天1~2次,每次每穴15分钟,也可以稍微延长点时间。可以用艾条悬灸,也可以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按摩时先用拇指推脾经、肺经各100次,然后用拇指罗纹面在小儿掌心内八卦处做旋转运摩,左右手各1分钟。上述方法每次反复操作2遍,每日2次。
作者:单桂敏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桂子花开,十里飘香”,桂花清香馥郁,舒爽沁心,不知让古今多少文人学士为之陶醉。清代张云激写了一首《品桂》:“西湖八月足清游,何处香通鼻观幽?满觉陇旁金粟遍,天风吹堕万山秋。”李清照也特别地赞赏桂花,她曾写道:“暗淡轻黄体性柔,性疏迹远只留香。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作者:吴大真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研究人员发现,25%的卵巢癌患者体内都存在KRAS基因的一个变种,而普通人只有6%拥有这一变种;这一变种还在61%有乳腺癌及卵巢癌家族病史的卵巢癌患者体内出现。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痔疮的发病率很高,痔疮患者经手术治疗或其它疗法治疗后,复发率亦较高。究其原因,除治疗不彻底外,不注意预防痔疮的发生,也是重要的因素,预防痔疮的发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江心语 刊期: 2010年第09期
俗话说十人九痔,说明很多人患有这类疾病。如果在大便时出血,感觉有东西脱出肛门外,或肛门外有肿物疼痛,分泌物增加,就可能是得了痔疮。
作者:清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由于痔疮和直肠癌的发病部位相似,直肠癌和肛管癌二者有些症状交叉或不典型时,二者临床诊断常相混,错误的诊断并非少见,把肛门直肠症状的疾患诊断为痔疮,延误直肠癌的治疗。诊断另一错误是某些肛门出血症状的直肠癌病,误诊为痔疮。尤其二者伴存时,检查发现有痔疮后,即满足痔疮的诊断和治疗,而长时间不能得出全面的正确诊断。如果对初步印象为痔疮的患者,仔细询问病史、认真检查,就可以防止许多诊断上的错误。
作者:林风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陶陶来到世间已经4个多月了,长得胖乎乎的,红扑扑的脸蛋儿老是挂着笑,人见人爱。
作者:欧阳军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我国目前多数医家认为,痔疮发生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作者:许长青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方法]以双手食指插入外耳道口,指腹向前、向下、向后、向上,做接近360度环形旋转摩擦外耳道口15至20次。
作者:张峻斌 刊期: 2010年第09期
①自然站立,左脚向左侧横开一步,与肩同宽。(图5-1)②两手如抱球状缓缓上托至脐部(图3-2),左手缓缓自体侧上举至头,翻转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图5—5)。掌根用力向上举托,同时右手下按,如按一球,指尖向前。左右手分别向上向下争力,有对拉拔长之势(图5—4)。之后左手沿体前缓缓下落,还原至体侧。
作者:彭鑫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搓腰功是一种很好的腰部保健操。祖国医学认为,腰眼和腰正中是太阳膀胱经的腰部和尾骶部,进行适当的按摩,有散风祛湿、驱寒温肌、调和气血、疏通经络、固精益肾和止痛的作用。从现代医学的观点看,搓摩腰部可以使腰部皮肤的毛细血管网扩张,促进血液循环,
作者:肖相如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目前正规的医院或者专科医院,普遍采取的都是规范的治疗方法。
作者:黄辉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当受到动物攻击时,一些孩子可能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或称创伤后精神紧张。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痔疮是一种非常常见的肛肠疾病,一般来说大多数痔疮患者都是采取手术治疗的,但是其中有很多人由于手术后的饮食没有注意,导致术后复发,那么痔疮手术后饮食的调理就显得非常的重要了。
作者:王明亮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刚跟师父学功夫的时候,首先学习的是一种叫“截腿”的腿法,其中有两式叫“里截腿”和“外截腿”,就是用脚内侧和脚外侧去踢桩,不断刺激脚上的穴位,通调经络。脚内侧是足少阴肾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的发源地,而脚的外侧则是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的终点。所以,我把内截腿、外截腿称为“三阳脚”和“三阴脚”。
作者:李军红 刊期: 2010年第09期
发热是小孩常见的症状,感冒又是引起发热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中度发热(体温58.5~59.5℃)可提高机体的防御功能,促进白细胞和抗体生成增多,有利于消除炎症。
作者:王小衡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日本研究小组将梅干(咸梅、腌制的梅子等)的提取物加入感染了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细胞中,反复进行实验,后发现了有效成分环氧南烛木树脂酚。
作者: 刊期: 2010年第09期
手足口病是目前流传的危害较大的疾病,有不少患儿因此不幸死亡。从中医的视角来看,首先应该明确手足口病是属于中医“温病”的范畴,“温病”的特症是人体内热大而阴不足,医治时要清热,更要“实其阴补其不足”。
作者:傅秦增;傅弘 刊期: 2010年第09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肥胖的人日益增多,老王身材并不高,1米7的个头,体重迟到了90多公斤。在一次体检时,医生发现老王的血糖值很高,建议他早用胰岛素治疗,但他满不在乎,用药也不规则。
作者:张林 刊期: 2010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