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香花;张生茂;段伟琴
目的 研究探讨EB病毒微小RNA在鼻咽癌中的表达情况,以便于找到诊断和防治鼻咽癌的生物标志物.方法 选取45例鼻咽癌患者和37例鼻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借助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并以miR-U6作为内参物,对上述疾病病灶中的EB病毒miRNAs(包括EBV-miR-BART4*和EBV-miR-BART18-3P)的表达情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 经统计分析可知,EB病毒的两种miRNAs在鼻咽炎组织中的表达数值分别是(28.43 ±3.16)和(26.73 ±3.08),而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数值分别是(40.51 ±4.82)和(41.66 ±3.46),可见其在鼻咽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鼻咽炎组织,两者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 EB病毒微小RNAs可通过较显著的表达水平导致鼻咽癌的发病和病灶转移,因此可将其作为鼻咽癌诊断防治中潜在的生物分子标志物.
作者:李剑飞;蔡茂德;钟亮;曾湖;韦华军;杨长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据奇偶数原则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实验组,n=48)和序贯放化疗组(对照组,n=48),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CR、PR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9.2%、47.9%和7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CR、PR以及总有效率(20.8%、39.6%和60.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9%,显著高于对照组39.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44v6以及VEGF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观察组患者血清CD44v6以及VEGF水平下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以及局控率分别为75.0%、62.5%和91.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以及局控率分别为56.3%、37.5%和81.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总有效率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高,骨髓抑制发生率虽高,但总体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张艳喜;芮晓艳;范洪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的超声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了5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96个肿大颈部淋巴结的超声特征,内容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纵横比、内部结构回声、有无微小钙化、内部血流状态及弹性成像等.结果 术后病理示96个肿大颈部淋巴结中,甲状腺癌转移性肿大淋巴结为81个,非转移性淋巴结为15个.超声检查示转移性淋巴结中:纵横比<2者68个(83.9%)、淋巴结内部囊性变14个(17.3%)、淋巴结皮质呈稍高回声32个(39.5%)、淋巴结内可见微小钙化45个(55.5%)、淋巴结血供丰富35个(73.3%)、声触诊弹性成像示硬结节30个(37.0%),与未转移性淋巴结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状腺癌转移性颈部淋巴结的声像图具有特征性表现,其中皮质呈稍高回声、内部囊性变及微小钙化有较高的特异性,有助于提高其超声检出率,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作者:谢雅娜;李兵;冀建峰;肖秋金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A)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肝血管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微波消融术组和开腹肝切除组,每组患者30例,评价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术后微波消融术组ALT低于开腹肝切除组,AST高于开腹肝切除组,且两种术后均降低趋向正常范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微波消融术组缓解率为80.00%,高于开腹肝切除组的70.00%,但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术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肝切除组(P<0.05);微波消融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半年后微波消融术组复发率为3.30%,开腹肝切除组复发率为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创伤小,复发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师晓娟;刘学梅;高洁;王胜利;訾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以及患者生存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8例,根据治疗途径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全脑放疗;实验组患者接受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即患者在放疗开始应用厄洛替尼片,应用到放疗完成后2个月为止.对全部入组患者定期进行住院或者门诊随访.结果 2组患者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12.2%,部分缓解率为28.6%,病灶稳定率为42.9%,病灶进展率为16.3%,而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仅有1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50,P<0.05).2组对比,对照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远远低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恶心呕吐.结论 厄洛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疗效显著,能够有效地控制脑转移病灶,提高患者客观有效率和生存率.
作者:戚金凤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比较亚肺叶切除与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近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68例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引流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的DLCO、MVV、FEV1、HR等心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1.76%)低于对照组(35.29%)(P<0.05).2组的1年与3年无进展生存率、复发转移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20.24 ±4.36)月,对照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9.78 ±4.61)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亚肺叶切除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与生存率较为理想,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相关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接受术后化疗的结肠癌患者55例,计算患者生存率,并应用COX回归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55例患者术后化疗1年和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1.8%(45/55)和7.27%(4/5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年龄、ECOG评分、淋巴结转移个数以及病变位置与晚期结肠癌患者术后化疗预后相关(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ECOG评分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术后化疗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高龄晚期结肠癌患者的术后化疗预后影响因素较多,ECOG评分和淋巴结转移个数是影响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
作者:辛志泳;陈超爽;许鹏;李江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治疗Ⅳ期胆囊癌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62例Ⅳ期胆囊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及病理特征,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有29例患者接受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治疗,纳入观察组;有22例患者接受姑息性切除术治疗,纳入对照1组;有11例患者接受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纳入对照2组,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7.7个月,明显长于对照1组的10.4个月及对照2组的8.9个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37.93%)及术后2年生存率(17.24%)均高于对照1组的18.18%、0和对照2组的9.09%、0(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及胆瘘等,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24%、18.18%及9.09%(P>0.05);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是影响Ⅳ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治疗Ⅳ期胆囊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作者:贾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选取90例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根据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薄型股前外侧皮瓣、前臂桡侧游离皮瓣、小腿内侧游离皮瓣各30例.皮瓣切取平均面积为(1.2×1.5)cm2~(1.8×2.5)cm2,比较3种手术方式的有效率及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满意度.结果 3种手术方式有效率间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满意度明显优于其他方法,具有统计学意义(P=0.069).结论 对舌癌术后软组织缺损部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不同部位的游离皮瓣修复均取得了良好的修复效果,其中薄型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满意度明显高于其他方法,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作者:李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镁对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49例,对照组(术后甘草酸二胺治疗)49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2组患者AST、ALT水平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AST和AL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d TBIL水平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患者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肝细胞合成储备功能差异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 d和7 d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显效率38.8%、无效率2.0%,总有效率89.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治疗总有效率高,临床价值肯定.
作者:李连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原发性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 选取原发性肺癌患者60例,随机分成电视胸腔镜组(n=40)及开胸组(n=20),电视胸腔镜组患者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开胸组患者采用开胸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开胸组相比,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天数较短,手术出血量较少,术后VAS评分较低(P<0.001).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低于开胸组(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48,P=0.006).淋巴结清扫数目、肺癌病理分型在两组患者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原发性肺癌具有开胸手术相同的效果,并具有术后并发症少、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作者:姚永正;曹小庆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果.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5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XELOX化疗方案,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法对周围组织的影响、随访生存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试验组白细胞下降率(5.67%)、中性粒细胞上升率(7.55%)、淀粉胰酶异常率(1.89%)、转氨酶升高率(3.77%)、放射性脊髓病发生率(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率(35.85%)、中性粒细胞上升率(33.96%)、淀粉胰酶异常率(28.30%)、转氨酶升高率(30.19%)、放射性脊髓病发生率(26.42%)];随访1年,试验组生存率(94.34%)、复发率(3.77%)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率(67.92%)、复发率(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可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预后效果较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研究局限性切除术对老年Ⅰ期NSCLC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及远期生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明确诊断为NSCLC并行肺癌切除术(肺叶切除术、局限性切除术)的患者,对其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并绘制生存曲线比较术式对预后的影响.结果 肺叶切除术组FEV1为79.27,而局限性切除术组为87.86(P=0.034);肺叶切除术组手术时间较局限性切除术组长(123.6 min vs 81.8 min,P=0.001),且失血量更多(121.07 ml vs 68.08 ml,P=0.000),但是肺叶切除术组淋巴结清扫数目多(13.3 vs 2.9,P=0.000);肺叶切除术组与局限性切除术组相比总生存期及无病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94),但是亚组分析显示:当肿瘤直径>2 cm或FEV1>80%时,肺叶切除术患者可以获得更好的无病生存期(P=0.010,P=00.024).结论 对于肿瘤直径<2 cm且(或)心肺功能较差的老年Ⅰ期NSCLC患者,局限性切除术应该是这部分患者的优先选择.
作者:吉红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的疗效.方法 选取97例颅内肿瘤患者,实验组采取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骨瓣开颅手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包括治愈率、致残率、死亡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ICU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愈率(90.00%)高于对照组,而致残率(10.00%)与死亡率(0%)均低于对照组(21.28%与10.6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切口满意占68.08%,实验组切口满意占9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采取显微镜下锁孔手术治疗颅内肿瘤,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治愈率高,致残率、致死率低,安全有效.
作者:周晋;黄春刚;郑建辉;常久魁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检测甲状腺癌术后停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分析其影响.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接受手术切除后行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停用左旋甲状腺素片,于替代治疗时、停药后2周、停药后4周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 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水平,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进行停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2周、4周后,其血清TC、TG、HDL、LDL、ApoA、ApoB、ApoE水平均高于接受替代治疗过程时,且停用替代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TC、TG、HDL、LDL、ApoA、ApoB、ApoE水平高于停用替代治疗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3、FT4、TSH水平较接受替代治疗过程中降低,且停用替代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FT3、FT4、TSH水平低于停用替代治疗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水平与血清TC、TG、HDL、LDL、ApoA、ApoB、ApoE水平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停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血脂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脂蛋白的代谢明显异常有关.
作者:刘璟;向鹏月;罗心凯;金燕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鸦胆子油乳介入化疗联合养正消积胶囊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9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n=49)和对照组(n=49).对照组患者采用鸦胆子油乳联合化疗药介入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养正消积胶囊.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免疫功能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生存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和控制率(71.4%,91.8%)显著高于对照组(59.2%,73.5%)(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8+、CD4+/CD8+及NK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6个月、12个月生存率(93.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77.6%,49.0%)(P<0.05).观察组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鸦胆子油乳介入化疗联合养正消积胶囊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患者的免疫状态,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作者:杜恩辅;徐霖;周选民;刘梅讯;张晓龙;崔宁;侯平志;余惠芬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2)和对照组(n=141).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0%)(Z=-4.649,P=0.000).两组介入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及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8.352,P=0.000;χ2=30.789,P=0.000).观察组1年生存率(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7%)(χ2=4.638,P=0.031);局部复发率(14.08%)低于对照组(24.82%)(χ2=5.082,P=0.024);远处转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678,P=0.410).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3%)(Z=-2.671, P=0.008).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患者1年生存率升高,局部复发率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较为常见.临床中,我们在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时,还应综合考虑患者临床分期,综合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吴利荣;韩阳;谭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究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脑胶质瘤患者.根据患者病情、经济状况并结合患者自主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37例).两组患者手术方法相同,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全身化疗,术后两周给予普通放射、X刀、γ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肿瘤切除后,在瘤床上植入缓释化疗粒子并配合全脑增敏放疗.随访6个月~3年,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生存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质量.结果 术后6个月及1年随访期间内,两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年,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2、3年,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KPS评分与手术前相比均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脑胶质瘤显微手术切除后植入缓释化疗药物联合增敏放疗,临床效果较好,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在大样本量深入研究确认其疗效后,可扩大临床实践.
作者:刘正清;罗琴;买买提艾力·吐尔逊;陈勇;颜云峰;米尔卡斯木·吾布力;玉山江·莫合太尔;买买提吐尔洪·依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128层螺旋CT对10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CT分期与FIGO分期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比较.结果 手术病理分期:0期5例,Ⅰa期17例,Ⅰb 23例,Ⅱa期27例,Ⅱb期24例,Ⅲa期4例.FIGO分期的准确率为62.0%,CT分期的准确率为80.0%,CT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FIGO分期(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高于FIGO分期,对术前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刘羽;向莉娟;周德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碘-125放射性粒子覆膜支架置入对晚期食管癌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选取80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碘-125放射性粒子覆膜支架置入治疗,对照组采用食管支架置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吞咽功能、KPS评分及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1年生存率.结果 术后两组患者1、2、3个月吞咽功能评分逐渐下降,且观察组的吞咽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1、2、3个月KPS评分逐渐上升,且观察组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碘-125放射性粒子覆膜支架置入治疗能有效改善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吞咽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其生存期,值得推广.
作者:张涛;王波 刊期: 2018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