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吴利荣;韩阳;谭明

关键词: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 宫颈癌, 复发转移, 临床分期
摘要: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2)和对照组(n=141).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0%)(Z=-4.649,P=0.000).两组介入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及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8.352,P=0.000;χ2=30.789,P=0.000).观察组1年生存率(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7%)(χ2=4.638,P=0.031);局部复发率(14.08%)低于对照组(24.82%)(χ2=5.082,P=0.024);远处转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678,P=0.410).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3%)(Z=-2.671, P=0.008).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患者1年生存率升高,局部复发率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较为常见.临床中,我们在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时,还应综合考虑患者临床分期,综合确定治疗方案.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128层螺旋CT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128层螺旋CT对宫颈癌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使用128层螺旋CT对100例宫颈癌患者进行检查,以手术病理分期为金标准,对CT分期与FIGO分期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和比较.结果 手术病理分期:0期5例,Ⅰa期17例,Ⅰb 23例,Ⅱa期27例,Ⅱb期24例,Ⅲa期4例.FIGO分期的准确率为62.0%,CT分期的准确率为80.0%,CT分期的准确率明显高于FIGO分期(P<0.05).结论 128层螺旋CT对宫颈癌分期的准确率高于FIGO分期,对术前临床分期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作者:刘羽;向莉娟;周德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进口碘化油TACE联合洛铂治疗晚期肝癌肺转移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进口碘化油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洛铂治疗晚期肝癌肺转移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88例原发性肝癌肺转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替吉奥胶囊和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采取进口碘化油TACE联合洛铂治疗.比较两组血清甲胎蛋白(AFP)和癌胚抗原(CEA)水平、临床症状评分、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1个月,两组患者血清中AFP和CEA水平及临床症状评分明显减少(P<0.01),但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近期总缓解率为22.73%,对照组为20.4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进口碘化油TACE联合洛铂是治疗晚期肝癌肺转移的一种有效方法.

    作者:李科;孔轶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养正消积胶囊辅助宫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疗效研究

    目的 采用养正消积胶囊辅助宫腔镜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4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20例)采用养正消积胶囊辅助宫腔镜治疗,对照组(20例)仅采用宫腔镜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时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计算其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减少,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镇痛时间缩短,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治愈率升高,致残率、死亡率降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 采用养正消积胶囊辅助宫腔镜治疗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能够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镇痛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余花艳;任统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与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83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42)和对照组(n=141).对照组给予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观察组给予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术后1年生存率及复发转移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有效率(73.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10%)(Z=-4.649,P=0.000).两组介入治疗后,观察组发热及腹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28.352,P=0.000;χ2=30.789,P=0.000).观察组1年生存率(96.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7%)(χ2=4.638,P=0.031);局部复发率(14.08%)低于对照组(24.82%)(χ2=5.082,P=0.024);远处转移率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678,P=0.410).观察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35.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53%)(Z=-2.671, P=0.008).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晚期宫颈癌患者近期临床疗效显著,患者1年生存率升高,局部复发率降低,生活质量得以改善,但发热、腹痛等栓塞综合征较为常见.临床中,我们在选择介入治疗方案时,还应综合考虑患者临床分期,综合确定治疗方案.

    作者:吴利荣;韩阳;谭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 探讨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肠内营养(EEN)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将接受EEN治疗的114例恶性肿瘤患者分为观察组(67例)与对照组(47例),观察组EEN达标,对照组EEN未达标,现回顾性分析上述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可见,两组患者血管活性药治疗、抗生素联合应用、镇静镇痛药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化疗史、肠内营养治疗史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年龄、体质指数(BMI)、幽门后喂养、消化道用药、放疗史、手术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非Logistic回归分析可见,镇静镇痛药治疗、机械通气治疗、合并低白蛋白血症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EEN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肠内营养治疗史则是其独立保护因素(P<0.05).结论 影响恶性肿瘤患者EEN疗效的因素较多,严格把控镇静镇痛以及机械通气的治疗指征、纠正低白蛋白血症、避免不必要禁食可以改善恶性肿瘤患者EEN的疗效.

    作者:欧阳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闭环肌松注射与持续输注罗库溴铵对甲状腺癌临床效果的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全身静脉麻醉下闭环肌松注射与持续输注罗库溴铵对甲状腺癌的效果.方法 82例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闭环肌松注射组(CL组)和静脉持续输注组(CI组),记录插管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罗库溴铵总药量、插管条件评分和出室时镇静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期间肌松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与CI组相比,CL组插管时间明显较长(P<0.01),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缩短(P<0.01),插管评分较高(P<0.01),且CL组中罗库溴铵的用量减少(P<0.01),术中肌松不良事件也较CI组得到改善(P<0.05),Steward 苏醒评分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闭环式肌松注射系统使罗库溴铵用于甲状腺癌术中,药物用量减少且肌松恢复更快,有利于实现精准给药.

    作者:王芳;姚毅真;戴洁群;周国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手术方式将97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52例),观察组接受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拆线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淋巴结清扫个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低钙血症、切口感染、声音嘶哑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切口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

    作者:乐飞;游小龙;陈雯;程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肿瘤基底部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闭孔神经反射发生的作用

    目的 探讨肿瘤基底部麻醉并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预防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中闭孔神经反射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 选择行TURBT术的84例膀胱肿瘤患者,根据麻醉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案,而观察组42例患者采用硬膜外神经阻滞联合肿瘤基底部局部麻醉方案,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总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血流动力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4.2 ±9.4)min,术中出血量为(58.9 ±12.6)ml,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62.2 ±7.3)min,术中出血量为(60.4 ±14.2)ml,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对照组尿管留置时间为(5.7 ±1.3)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为(2.7 ±0.8)d,观察组患者尿管留置时间为(5.9 ±1.1)d,术后膀胱冲洗时间(2.8 ±0.6)d,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12/42),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则仅为7.14%(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0时两组患者血流动力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T1~T3时观察组血流动力学明显较对照组更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分别为恶心呕吐、心动过速以及低血压,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7.14%、19.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行TURBT的膀胱肿瘤患者,采用肿瘤基底部局麻联合硬膜外神经阻滞方案相比于单纯的硬膜外阻滞麻醉能够更好的控制术后闭孔神经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血流动力学更稳定,从而提高手术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白香花;张生茂;段伟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SP-VATS治疗NSCLC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50)和对照组(n=48).对照组采用VAMT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淋巴结清扫,治疗组采用SP-VATS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等手术基本情况指标、VAS评分、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引流时间及止痛药物使用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天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生活质量改善率为98.00%,明显优于对照组(93.75%)(Z=-2.267,P=0.023).治疗组SF-36评分由治疗前(55.10 ±10.54)分显著提高至(66.71 ±11.16)分(P<0.01),而且明显高于对照组评分(58.31 ±6.84)分(P<0.01).其中一般健康状况,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力均明显提高(P<0.05或P<0.01);而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则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术后第5、7天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SP-VATS与VAMT治疗NSCLC均可以有效进行肺切除,完全清扫淋巴结,但SP-VATS在此基础上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值得推广.

    作者:孔庆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与手术联合放化疗对70例喉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

    目的 分析研究经手术与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70例喉癌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比较及远期并发症.方法选取喉癌患者7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各35例,对照组仅行手术切除,试验组行手术+放化疗治疗,分析比较2组的临床效果及远期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35例喉癌患者中Ⅰ、Ⅱ、Ⅲ、Ⅳ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90.91%、61.54%、44.44%、0,与对照组(83.33%、58.33%、44.44%、0)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临床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5年总生存率(60.00%)与对照组(62.86%)较接近,P>0.05.观察组复发转移总发生率为34.28%,与对照组(37.14%)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例喉腔狭窄、3例肺部感染、3切口感染、2例皮下气肿、1例第二原发恶性肿瘤(食管癌),对照组术后2例喉腔狭窄、4例肺部感染、2切口感染、3例皮下气肿、2例第二原发恶性肿瘤(食管癌),两组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的总满意度(74.28%)与对照组(77.14%)接近,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针对于喉癌患者,采用手术疗法与手术联合放化疗治疗的术后生存率、复发转移情况无明显差异,两种方式的并发症并无显著不同,但针对不同患者可采取相应放化疗进行延缓病情发展,本研究对临床上研究喉癌治疗具有参考价值.

    作者:李燕;朱力;罗伟;文科;吴定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Ⅲ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的临床疗效对比

    目的 探讨同步放化疗与序贯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96例据奇偶数原则随机分为同步放化疗组(实验组,n=48)和序贯放化疗组(对照组,n=48),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CR、PR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29.2%、47.9%和77.1%,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CR、PR以及总有效率(20.8%、39.6%和60.4%),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骨髓抑制发生率为47.9%,显著高于对照组39.6%,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D44v6以及VEGF 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组内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尤以观察组患者血清CD44v6以及VEGF水平下降显著,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以及局控率分别为75.0%、62.5%和91.7%,对照组患者治疗后1、2年生存率以及局控率分别为56.3%、37.5%和81.3%,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步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总有效率高,患者术后生存率高,骨髓抑制发生率虽高,但总体临床效果肯定.

    作者:张艳喜;芮晓艳;范洪峰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异甘草酸镁对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损伤的临床价值

    目的 研究异甘草酸镁对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损伤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接受肝癌射频消融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术后异甘草酸镁治疗)49例,对照组(术后甘草酸二胺治疗)49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 d,2组患者AST、ALT水平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AST和ALT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1 d TBIL水平变化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患者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肝细胞合成储备功能差异不具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 d和7 d 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 d实验组显效率38.8%、无效率2.0%,总有效率89.8%,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异甘草酸镁对改善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肝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治疗总有效率高,临床价值肯定.

    作者:李连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对Ⅳ期胆囊癌的疗效及预后分析

    目的 分析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治疗Ⅳ期胆囊癌的预后情况.方法 选取62例Ⅳ期胆囊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身状况及病理特征,临床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其中有29例患者接受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治疗,纳入观察组;有22例患者接受姑息性切除术治疗,纳入对照1组;有11例患者接受胆道内外引流术治疗,纳入对照2组,分别对三组患者进行2年随访,分析比较三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17.7个月,明显长于对照1组的10.4个月及对照2组的8.9个月,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37.93%)及术后2年生存率(17.24%)均高于对照1组的18.18%、0和对照2组的9.09%、0(P<0.05);三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主要为肝功能异常及胆瘘等,其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24%、18.18%及9.09%(P>0.05);手术方式、临床分期是影响Ⅳ期胆囊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采用胆囊癌根治术或扩大根治术治疗Ⅳ期胆囊癌,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延长患者术后生存时间.

    作者:贾宾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关系的分析

    目的 探讨术前血清癌胚抗原水平与结肠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106例,根据术前血清CEA水平分为CEA正常组、CEA升高组和CEA显著升高组,比较各组的临床病理特征、术后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并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术前血清CEA正常组38例(35.45%),CEA升高组47例(44.34%),CEA显著升高组21例(20.21%).三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和肿瘤TNM分期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肿瘤术后远处转移例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 显著升高组、CEA升高组和CEA正常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42.86%、53.19%与7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P<0.05).Cox回归显示,术前CEA水平、肿瘤分化程度、肿瘤TNM 分期是影响结肠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结肠癌患者术前血清CEA升高与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有密切关系,对于判断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涂志强;杨海燕;杨敏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MA)治疗肝血管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60例肝血管瘤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微波消融术组和开腹肝切除组,每组患者30例,评价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术后微波消融术组ALT低于开腹肝切除组,AST高于开腹肝切除组,且两种术后均降低趋向正常范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微波消融术组缓解率为80.00%,高于开腹肝切除组的70.00%,但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波消融术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肝切除组(P<0.05);微波消融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随访半年后微波消融术组复发率为3.30%,开腹肝切除组复发率为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治疗效果显著,并且创伤小,复发率低,具有一定安全性.

    作者:师晓娟;刘学梅;高洁;王胜利;訾永红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临床对照研究

    目的 探讨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0例喉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40例)给予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行喉部分切除术.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3年生存率,死亡原因,术前和术后3个月SF-36量表评分,评价手术联合放射治疗与单纯喉部分切除术治疗喉癌的临床疗效.结果 随访3年期间,Ⅰ期、Ⅱ期2组患者存活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Ⅲ、Ⅳ期2组患者存活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11例患者死于原发灶复发,5例死于颈淋巴结复发,3例死于远处转移,合计死亡例数19例.术前2组SF-36量表各项得分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2组SF-36各项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单纯喉部分切除术相比,手术联合放射治疗对Ⅲ、Ⅳ期喉癌患者具有一定疗效,可提高患者生存率,但对Ⅰ期、Ⅱ期喉癌患者优势不明显.手术加放射治疗与单纯手术治疗均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洪朝欣;罗丹凤;陈秋桂;张江灵;陈云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三维适形放疗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疗效分析

    目的 研究与分析三维适形放疗对胃癌患者的疗效果.方法 选取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106例,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均53例.对照组术后采用XELOX化疗方案,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实施三维适形放疗方案.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两种治疗方法对周围组织的影响、随访生存率及复发率情况.结果 试验组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70%);试验组白细胞下降率(5.67%)、中性粒细胞上升率(7.55%)、淀粉胰酶异常率(1.89%)、转氨酶升高率(3.77%)、放射性脊髓病发生率(0.00%)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下降率(35.85%)、中性粒细胞上升率(33.96%)、淀粉胰酶异常率(28.30%)、转氨酶升高率(30.19%)、放射性脊髓病发生率(26.42%)];随访1年,试验组生存率(94.34%)、复发率(3.77%)明显优于对照组[生存率(67.92%)、复发率(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维适形放疗可有效提高胃癌患者的生存率,降低复发率,预后效果较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作者:曹芳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NSE和ProGRP表达水平与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研究NSE和ProGRP水平与小细胞肺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接受化疗的138例小细胞肺癌患者为SCLC组.另取肺部良性疾病患者30例和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NSE与ProGRP检测,对比不同组及不同病理分期间NSE和ProGRP的水平差异,并对两种标志物间的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肺部良性疾病组及SCLC组三组间NSE和ProGR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肺部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CLC组显著高于肺部良性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P<0.05).LD-SCLC组、ED-SCLC组、SCLC组三组间NSE和ProGR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ED-SCLC组高于其他两组(P<0.05),LD-SCLC组低于其他两组(P<0.05).不同病理分期间NSE、ProGRP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病理分期越高,NSE、ProGRP水平越高;ProGRP与NSE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NSE和ProGRP均为SCLC较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在SCLC的早期诊断、病理分期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两者联合应用可在SCLC的诊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价值.

    作者:李岸凤;赵咏梅;刘运秋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甲状腺癌术后停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血脂水平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检测甲状腺癌术后停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血脂、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分析其影响.方法 选取经病理确诊接受手术切除后行131I治疗的甲状腺癌患者,停用左旋甲状腺素片,于替代治疗时、停药后2周、停药后4周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A poA)、载脂蛋白B(ApoB)、载脂蛋白E(ApoE)水平,放射免疫法分析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的变化,分析其相关性.结果 在进行停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2周、4周后,其血清TC、TG、HDL、LDL、ApoA、ApoB、ApoE水平均高于接受替代治疗过程时,且停用替代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TC、TG、HDL、LDL、ApoA、ApoB、ApoE水平高于停用替代治疗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T3、FT4、TSH水平较接受替代治疗过程中降低,且停用替代治疗4周后患者血清FT3、FT4、TSH水平低于停用替代治疗2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TSH水平与血清TC、TG、HDL、LDL、ApoA、ApoB、ApoE水平均有相关性(P<0.05).结论 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停用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后,出现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血脂水平升高,甲状腺激素水平降低与脂蛋白的代谢明显异常有关.

    作者:刘璟;向鹏月;罗心凯;金燕霞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患者132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肝脏及脾脏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Dpv、Vpv、Qpv、Dsv、Vsv和Qsv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门静脉主干内径组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脾静脉内径组的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门静脉癌栓的患者肝动脉主干直径明显增粗,平均血流速度显著加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评估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晓婷;王东平;周建 刊期: 2018年第0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