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慧
目的 研究替莫唑胺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免疫功能缺陷PCNSL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替莫唑胺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的168例非免疫功能缺陷PCNSL患者的基本资料、临床表现、化疗周期、化疗疗效、不良反应、生存分析、随访时间等数据信息,研究了替莫唑胺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免疫功能缺陷PCNSL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168例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为0 ~24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1.8 ±2.3)个月.CR 51例(30.35%)、PR 63例(37.50%)、SD 23例(13.69%)、PD 31例(18.45%)、有效率67.86%以及临床控制率81.55%.不良反应主要有:贫血、骨髓抑制、疲劳、恶心呕吐等.结论 替莫唑胺化疗方案联合全脑放疗治疗能够比较有效地提高患者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鸿波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乳腺癌患者化疗后抗抑郁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80例乳腺癌化疗后伴抑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试验组给予帕罗西汀.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比较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情况,检测2组患者免疫功能.结果 2组患者HAMD评分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HAMD评分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活质量调查表结果表明,试验组治疗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评分、疲乏、疼痛、失眠、食欲减退方面评分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整体生活质量评分(63.22 ±1.78)高于对照组(43.22 ±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CD3+T细胞、CD4+T细胞、IgG、IgA、Ig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D8+T细胞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化疗后伴抑郁的患者采取帕罗西汀抗抑郁治疗的疗效显著,同时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盛赠美;胡春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在胃癌诊断及术前TNM分期中的价值.方法 86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胃超声造影检查及TNM分期,并与术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胃超声造影诊断胃癌检出率为97.67%,T、N、M分期总符合率分别为65.12%、66.28%、94.12%.对T1、T2、T3、T4期诊断符合率分别为42.86%、60.00%、66.67%、80.00%;对N分期诊断的符合率分别为N0为85.71%、N1为51.72%、N2为73.33%、N3为57.14%.结论 超声造影对胃癌诊断、术前TNM分期与术后病理诊断及分期具有较高的符合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贺海玲;刘婕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注射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 选取卵巢癌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静脉化疗,观察组同时给予腹腔注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8.33%,对照组有效率为60.00%.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腔积液控制有效率为84.21%,对照组有效率为63.89%,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年生存率为91.67%,2年生存率为78.33%,3年生存率为68.33%.对照组1年生存率为78.33%,2年生存率为60.00%,3年生存率为50.00%.观察组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注射治疗晚期卵巢癌的临床疗效显著,且生存期长.
作者:徐林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9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波消融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KPS评分、血清VEGF、bFGF水平、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73.3%,91.1%)显著高于对照组(46.7%,62.2%)(P<0.05).治疗后,观察组KP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VEGF、bF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微波消融术联合索拉非尼治疗原发性肝癌近期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作者:孙晓;徐恩松;邱春玉;董阳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究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对结直肠癌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4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希罗达治疗方案,对照组患者采用多西他赛联合希罗达治疗方案,并检测各组患者在化疗前后患者血糖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在104例患者中继发高血糖的患者例数有22例,发生率为21.15%,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继发高血糖发生率分别26.9%(14/52)和15.4%(8/52),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化疗药物治疗后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观察组中各周期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化疗后3周和4周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的化疗方案均可能导致恶性肿瘤患者血糖水平的升高,奥沙利铂与希罗达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时患者血糖升高明显.
作者:陈俊红;张娟;张海芳;贾淑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胆囊癌区域化淋巴结清扫的方法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26例确诊为进展期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整理分析,并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进展期胆囊癌区域化淋巴结清扫的特点及手术方法.结果 226例患者中,男性71例,女性155例,平均年龄(63.5 ±13.2)岁,中位年龄65岁,大部分患者胆囊有既往病史,且表现出一种或数种胆囊癌的临床症状;B超检查诊断率为51.82%;CT检查诊断率为72.19%;B超联合CT检查,诊断率为81.46%;肿瘤标志物CA199升高比例为73.89%;CA125升高比例为56.64%;CEA升高比例为38.94%;上述任意一种肿瘤标志物升高比例为91.15%;胆囊癌根治术平均淋巴结清扫个数为(9.51 ±3.50)个,中位个数为8个;保守治疗者术后生存时间为(16.56 ±3.46)个月;手术治疗者术后生存时间为(21.51 ±5.46)个月,两者术后生存时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胆囊癌根治术时,可将第八和第十三组淋巴结连同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一并清除.
作者:安兆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益气养精法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纳入标准的51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采用介入治疗,治疗组在介入治疗第1天开始服用益气养精中药,共28天.分别在介入前、介入后第3天、介入后第14天评价疲乏程度、生活质量,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免疫指标.结果益气养精法组方服用第14天时,较对照组,患者疲乏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益气养精法组方对介入灌注化疗后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贫血状态亦有明显改善作用,特别是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对照组介入治疗后第3天就开始明显下降(P<0.05);介入治疗后治疗组NK、CD3、CD4、IL-2水平,较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肝肾功能、白蛋白、血清肌酐无明显差异.结论 益气养精法可改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介入后癌因性疲乏,提高免疫力.
作者:严桂英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三孔腹腔镜对比传统五孔腹腔镜用于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疗效差异性.方法 按照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化程度、BMI、TNM分期逐一配对,选取结直肠癌患者104例,其中行传统五孔腹腔镜治疗(五孔组)与行三孔腹腔镜治疗(三孔组)各52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手术指标、病理参数、术后恢复情况、经济学指标与血清学指标.结果 三孔组的手术时间、材料费、IL-17浓度优于五孔组(P<0.05);而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住院天数、并发症例数、术后进食时间、住院总费用、医药费用、手术费用、TGF-β水平与五孔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手术切除标本边缘病理学检查均为阴性,标本长度、清扫淋巴结数量、远近端切缘长度差距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针对结直肠癌的手术治疗中,三孔腹腔镜较传统五孔腹腔镜更有优势,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显著减少患者住院费用.
作者:王钊;彭林涛;许书清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改良FLAG治疗儿童血液肿瘤合并粒细胞缺乏感染的疗效.方法 选择儿童血液肿瘤合并粒细胞缺乏感染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FLAG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改良FLAG方案治疗,两组治疗与观察3个疗程.结果 经治疗后,观察组有效率为65.1%,对照组有效率为62.8%,经卡方检验,两组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8和IL-6含量为(13.33 ± 1.33)pg/ml和(8.04 ±1.21)pg/ml,而对照组分别为(56.34 ±7.14)pg/ml和(22.29 ±7.42)pg/ml,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血清IL-8和IL-6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对患者随访至今,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期为(36.45 ±12.38)个月,无病生存期为(28.45 ±11.73)个月;对照组患者的生存期为(23.49 ±10.87)个月,无病生存期为(19.87 ±12.45)个月,经t检验,观察组患者的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 改良FLAG治疗儿童血液肿瘤合并粒细胞缺乏感染并不降低患者的近期疗效,且可有效抑制血清IL-8和IL-6的表达,从而延长患儿的生存质量.
作者:杨莹;关红梅;陈宛丽;王舒;刘冰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不同肿瘤患者放疗前后LPA水平的变化及放疗对肿瘤患者血浆LPA的影响.方法 选取肿瘤患者120例,依据肿瘤类型将这些患者分为原发性脑肿瘤组(n=40)、转移性脑肿瘤组(n=40)和非脑肿瘤组(n=40)三组,给予其三维适形或调强放疗治疗,放疗前后分别应用液态色谱法对其血浆LPA水平进行测定,采用CAL-8000血常规分析仪对其血小板、白细胞计数进行测定,然后对其血浆LPA水平、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原发性脑肿瘤组患者的血浆LPA水平显著高于转移性脑肿瘤组、非脑肿瘤组(P<0.05),原发性脑肿瘤组、转移性脑肿瘤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均显著高于非脑肿瘤组(P<0.05),原发性脑肿瘤组患者的总缓解率2.5%(1/40)显著低于转移性脑肿瘤组、非脑肿瘤组[92.5%(37/40)、85.0%(34/40)](P<0.05).结论 转移性脑肿瘤、非脑肿瘤患者放疗后LPA水平均显著低于放疗前,肿瘤患者的放疗疗效能够在血浆LPA水平中得到有效反映,值得临床充分重视.
作者:张尧天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热塑膜在肿瘤放疗体位固定过程中在不同温度的软化下对摆位误差、皮肤剂量和肿瘤内靶区体积的影响,找出适合热塑膜的软化温度.方法 选取接受放射治疗的胸部肿瘤患者78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6例.采用64~67 ℃、68~71 ℃、72~75 ℃3种不同温度条件下恒温水箱对放疗体位固定使用的热塑膜进行软化,检测患者摆位误差,皮肤吸收剂量和肿瘤内靶区体积.结果 64~67 ℃组中,26例患者的摆位误差大;72~75 ℃组次之, 68~71℃组小(P<0.05).皮肤吸收剂量与肿瘤内靶区体积68~71℃组小,72~75℃组次之,64~67 ℃组大(P<0.01).结论 温度对肿瘤放疗体位固定热塑膜的临床应用影响非常显著,采用68~71 ℃活化热塑膜固定体位佳.
作者:李鑫;周欣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七氟醚麻醉在食管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早期认识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食管癌患者98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取芬太尼和维库溴铵麻醉.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持续吸入七氟醚.对2组患者采取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心率(HR)及术后6 d的疼痛和镇静评分.检测2组简易智精神能量表(MMSE)评分及认知障碍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SpO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的CVP和HR及术后6 d的VAS和Ransay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 d,观察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认知障碍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应用七氟醚麻醉的效果良好,且可明显改善患者早期认识功能.
作者:唐瑮;蔡铁良;胡宏强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标志物CEA、CA-153、ICAM-1、E-selection单项及联合检测对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乳腺癌患者40例,将这些患者作为乳腺癌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组患者40例作为良性组,另选取同期接收的健康体检人员40例作为正常组,采用ELISA法对三组人员的血清CEA、CA-153、ICAM-1、E-selec-tion进行连续动态检测.结果 血清E-selection单项检测对乳腺癌Ⅲ期、Ⅳ期患者的敏感性较高,血清CEA单项检测对乳腺癌组患者的特异性较高;血清CEA+CA-153+ICAM-1+E-selection、CA-153+ICAM-1+E-selection对乳腺癌组患者的敏感性显著高于 CEA +CA-153 +ICAM-1、CEA +CA-153 +E-selection、CEA +CA-153 +ICAM-1 +E-selection(P <0.05),血清CA-153+E-selection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EA+CA-153、CA-153+ICAM-1(P<0.05).结论 血清可溶性肿瘤标志物CEA、CA-153、ICAM-1、E-selection联合检测在乳腺癌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陈园;安丽颖;王鹏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卡培他滨+奥沙利铂(XELOX)化疗方案与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奥沙利铂(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及远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106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XELOX化疗方案者57例,接受FOLFOX6方案者49例.对比2组治疗总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XELOX组总有效率为56.14%,FOLFOX6组总有效率为53.06%,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化疗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为14.04%,明显高于FOLFOX6化疗组发生率2.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程度较轻,主要以Ⅰ~Ⅱ度为主;FOLFOX6化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2.45%,明显高于XELOX化疗组发生率5.26%(P<0.05),程度较轻,主要以Ⅰ~Ⅱ度为主;2组在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口腔炎、脱发等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XELOX组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数为15个月,FOLFOX6组17个月;XELOX化疗组1年生存率为85.96%,高于FOLFOX6化疗组1年生存率83.6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ELOX与FOLFOX6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相当,但XELOX化疗方案用药更为安全方便.
作者:张定国;阮建;阮秀丽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CA199水平的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胃癌患者40例,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接收40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健康组,胃癌组患者给予化疗,化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A法对两组人员的血清VEGF、CA199水平进行测定,然后对胃癌组患者的化疗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胃癌组血清VEGF、CA199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40例患者中,CR 12例,PR 13例,NC 10例,PD 5例,总缓解率为62.5%(25/40),所有患者化疗后的血清VEGF、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化疗前(P<0.05);化疗前后CR+PR、NC患者血清VEGF、CA199水平均显著低于PD患者(P<0.05),而化疗后CR+PR患者的血清VEGF、CA199水平又均显著低于NC患者(P<0.05).结论 胃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CA199水平的变化能够将有效依据提供给治疗效果的评定.
作者:鲍慧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价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胃癌患者对CA19-9、CEA、TSGF水平的影响,以及观察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60例二线治疗及二线以上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口服替吉奥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两组患者以4周为1个化疗周期,根据患者个人身体情况,多接受3个化疗周期.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化疗周期后的血清CA19-9、CEA、TSGF的水平,同时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后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治疗组患者总缓解率为36.70%,疾病控制率为76.70%,明显高于只给予替吉奥组患者组的总缓解率23.33%,疾病控制率为5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疗程过后,试验组患者CA19-9、CEA、TS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显著减少,特别是胃肠道反应和肝功能损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替吉奥二线治疗胃癌患者,可有效缓解病情的发展,不良反应轻微可控制,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艾良;张麒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罗格列酮对人肝癌HepG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设不同浓度罗格列酮组(10、25、50.0、100.0 μg/ml)、2‰二甲基亚砜的RPMI1640培养基加细胞为阴性对照组.应用 MTT法检测罗格列酮对肝癌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和生长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 罗格列酮对肝癌HepG2细胞具有较强的体外毒性,48 h IC50为41.6 μg/ml.肝癌HepG2细胞活性随着用药剂量和作用时间的增加而不断下降,出现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的关系.罗格列酮作用48 h后,肝癌HepG2细胞G0/G1期比例显著升高,S期细胞比例有所降低,到G2/M期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并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罗格列酮对HepG2细胞作用48 h后可以诱导肿瘤细胞产生凋亡,并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罗格列酮能抑制肝癌HepG2细胞生长并促进其凋亡.
作者:康燕;魏玲;王永霞;王立云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评估Ⅰ型和Ⅱ型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影像学结果(CT,MRI)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纳入经病理确诊为上皮性卵巢癌的患者98例,其中48例患者仅行MRI检查,28例患者仅行CT检查,22例患者完成了(CT+MRI)检查.比较Ⅰ型和Ⅱ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CA-125,绝经状态和Ki-67)和影像学结果.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影像学结果的诊断价值.结果 98例EOC病变中,39例为Ⅰ型上皮性卵巢癌,59例为Ⅱ型上皮性卵巢癌.Ⅱ型上皮性卵巢癌多见于绝经后妇女,Ⅰ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CA-125和Ki-67值(Ki-67<30%)显著低于Ⅱ型上皮性卵巢癌患者(P<0.05).与Ⅰ型EOC相比,Ⅱ型EOC的影像学特征多为实性(79.5% vs 57.6%,P<0.05),较小的病变(肿瘤大径<6 cm;20.5%vs 42.4%,P<0.05),未伴有附壁结节(66.1% vs 35.9%,P=0.004)和轻度增强(81.4%vs 53.8%,P<0.05).联合肿瘤大小、形态学、附壁结节、增强程度区别Ⅰ、Ⅱ类型EOC比单一影像学结果具有更高的曲线下面积(AUC=0.812)和特异性(0.876%).结论 Ⅰ、Ⅱ型EOC间存在影像学结果的差异.4种影像学特征联合可提高术前诊断性能,有助于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作者:向莉娟;宋丽君;周德伟 刊期: 2018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丙泊酚麻醉在胃癌患者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胃癌患者90例,根据不同麻醉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研究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芬太尼联合维库溴铵麻醉,在对照组基础上研究组加用持续泵入丙泊酚.对两组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Ransay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检测两组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术后6 d,两组患者的Ransay和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对照组患者的MMSE评分显著低于研究组(P<0.01).研究组术后3 d认知障碍发生2例,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h和6 h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分别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结论 胃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使用丙泊酚麻醉对患者的认知功能起到保护作用,下调血清中S100β蛋白水平可能与之有关.
作者:金胜;丁汉琳 刊期: 2018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