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扶正抗癌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的Meta分析

高广毅

关键词:扶正抗癌方,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疗效, Meta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在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等数据库检索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Meta分析专用软件RevMan 5.2进行系统评价.结果 共纳入6个RCT,均为B级文献,共有467例NSCLC患者.Meta分析显示,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优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1.87,95% CI(1.28~2.72)];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单纯化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0.29,95% CI(0.16~0.54)].研究无明显发表偏倚.结论 现有研究表明,扶正抗癌方联合化疗治疗晚期NSCLC的有效率优于单纯化疗组,且安全性更佳.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血清游离轻链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临床诊断研究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初诊MM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收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κ及sFLC-λ,并计算sFLC-κ/λ比值.结果 对96例MM患者使用IFE进行M蛋白分型,结果显示,IgG型患者人数多.κ-MM组患者sFLC-κ、sFLC-κ/λ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λ-MM组患者sFLC-κ、sFLC-λ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FLC-κ/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LC-κ/λ比率高患者与低比率患者ISS国际分期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 sFLC的检测对于MM的临床诊断有积极的意义,sFLC-κ/λ与MM分期具有相关性.

    作者:靳华;陈翔;刘雪香;兰健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分析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随机选取行远端胃癌根治手术治疗的6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案随机分为4组,15例实施传统的开腹远端胃切除术(第1组);15例实施快速康复外科开腹远端胃切除术(第2组);15例实施传统的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第3组);15例实施快速康复外科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第4组).并将这4组远端胃癌患者的手术情况、临床特征、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后复发等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第1组无论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长于其他3组,在术后血清水平指标上均低于其他3组;第4组的术后血清水平高,在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治疗时间方面相对较低.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早期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加快患者康复,因此与传统的手术处理、腹腔镜辅助远端胃癌根治术相比,是安全、有效、可行的.

    作者:朱小朝;胡建平;王永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Omi/HtrA2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差异,并评价其对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确诊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1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并检测腺样囊性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患者中Omi/HtrA2表达情况.结果 Omi/HtrA2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胞质中,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阳性率为83%;腺样囊性癌低级组与高级组间表达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分型的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mi/HtrA2在转移组腺样囊性癌中阳性率为93.1%,在非转移组中其阳性率为46.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mi/HtrA2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腺样囊性癌的辅助性指标,对临床的诊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立恒;王蕊;王芹;王钟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病变组、50例体检健康、宫颈无病变者为对照组,观察3组研究对象的宫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和超声弹性成像图像特征,并比较3组的宫颈弹性成像硬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弹性成像硬度评分82.00%(41/50)为1分,病变组81.67%(41/60)为2~3分,宫颈癌组95.00%(57/60)为3~5分.以弹性成像硬度评分≥3分为截断值以诊断宫颈癌,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92.13%.宫颈癌组、病变组和对照组的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分别为(3.87±0.86)分、(2.05±0.73)分、(1.20±0.59)分,宫颈癌组的评分均明显高于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宫颈组织的弹性成像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可以作为宫颈癌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员小春;刘梅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癌中lncRNA BC002811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lncRNA(long non-coding RNA,长链非编码RNA)BC002811在胃癌中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和淋巴结转移及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纳入行胃癌手术切除患者的病例样本共计48例,对这48例胃癌样本采用qPCR检测lncRNA BC002811的相对表达量及检测微血管密度(MVD)参数,并与淋巴结转移等预后情况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lncRNA BC002811相对表达量与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的特征如大小、发病的部位、侵袭深度、分期及分化程度、是否远处转移等并不存在相关性(P>0.05);而淋巴受累方面,淋巴受累组的lncRNABC002811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而无淋巴受累组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ncRNA BC002811表达水平与MVD差异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lncRNA BC002811相对表达量水平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但还需进一步系统研究.

    作者:杨襄蓉;魏春山;刘婵;张晓辉;罗奇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均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手术切除程度、术前术后NIHSS评分,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估显微外科手术对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结果 术后MRI复查证实全切除患者52例,占60.5%;部分切除患者34例,占39.5%.死亡3例,死亡率3.5%.术前患者NIHSS评分(23.8±4.6)分,术后患者NIHSS评分为(16.7±3.8)分,术后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随访期间,8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肢体功能障碍;2例癫痫;2例脑积水.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生存质量、肿瘤类型、质地、肿瘤是否包裹神经血管、脑干水肿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首要方法,手术操作过程中注重操作技巧,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较多,故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路顺利;夏国庆;薛淑洁;冯庆威;田军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行性激素补充治疗,分为HRT组2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影响因素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使用、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孕激素受体是子宫内膜癌术后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HRT组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5.0%、(12.3±0.5)个月及20.0%,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12.5%、(9.4±0.3)个月及7.5%],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乳腺肿瘤发生(P>0.05).结论 激素使用、患者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孕激素受体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延长肿瘤复发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作者:肖波;余桂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后致放射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致放射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13例因鼻咽癌而放疗的患者根据磁共振成像及CT影像学检测结果,分为放射性脑病组与无放射性脑病组,分析经放疗而导致放射性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合并脑部或颈部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等病症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脑病的风险较高,患者年龄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放射疗程越长出现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风险越大.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致放射性脑病与患者是否有脑部或颈部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病症,以及患者的年龄、肿瘤临床分期、放疗方法及放射疗程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罗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VB和TP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比较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经过PVB和TP化疗方式治疗的效果和预后的情况.方法 收集12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其中68例进行TP方案化疗(顺铂+紫杉醇),另外60例进行PVB方案化疗(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化疗后进行手术.统计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P组中,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非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9%;而在PVB组中,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2%,非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5.8%.TP组非鳞癌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PVB组非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脉管转移发生率和宫旁切缘、阴道切缘阳性率方面,PVB组和TP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面,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2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P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PVB组患者(P<0.05);在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面,放射性损伤、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肝肾功能损害发生情况2组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T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优于PVB方案,特别是非鳞癌患者.在改善预后方面两种方案一致,但TP方案毒副作用高于PVB方案.

    作者:彭淼;吴华;陈皓;刘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1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体质指数、淋巴结廓清范围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切缘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5.367)、TNM分期(OR =5.101)、切缘情况(OR=4.802)、Borrmann分型(OR =4.237)、组织学类型(OR=3.039)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TNM分期、切缘情况、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选择佳治疗方案,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杨娟;燕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低温等离子刀联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刀联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76例早期喉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中的35例患者均行低温等离子刀联合小剂量放疗进行治疗,对照组中的41例患者仅行低温等离子刀治疗.对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V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治疗后黏膜恢复情况、并发症等指标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为87.80%,2组差异不明显(P>0.05).但观察组患者完全缓解率为65.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疼痛评分明显下降,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上升,均较治疗前差异显著(P<0.05).此外,2组治疗后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黏膜恢复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低温等离子刀联合小剂量放疗治疗早期喉癌具有良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杨少峰;龚继涛;郑海民;刘鲜妮;闫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病灶残腔灭活治疗软骨肉瘤的近远期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病灶残腔灭活治疗软骨肉瘤的近远期效果.方法 收治软骨肉瘤患者7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病灶残腔灭活治疗,观察与记录两组的近远期预后.结果 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为(290.42±56.24)min,出血量为(1622.94±451.92) ml;而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82.44±44.92) min,出血量为(432.11±111.84)ml,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深部感染、深静脉血栓、血肿、皮缘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36.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3个月的肢体功能优良率分别为36.1%和8.3%,观察组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78.24±11.48)个月和(59.24±10.42)个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病灶残腔灭活治疗软骨肉瘤具有很好的微创性,在近期能提高肢体功能,降低并发症的预防,在远期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长科;吴智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胃癌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90例,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分析胃癌组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比较随访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胃癌患者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胃癌的大小、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P<0.01).1年期随访发现:死亡29例,存活61例.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明显降低,与胃癌的恶性程度联系密切,可视为是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纯放疗与同步放化疗治疗无法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的疗效比较

    目的 探究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3D-CRT)与同步放化疗的生存情况.方法 收集86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由于医疗费用或者家属要求只能采取单纯放疗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同步放化疗4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5.3%,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0.9%,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期满,86例患者中共有66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其中观察组中有31例(68.89%),对照组中有35例(85.36%),2组复发和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于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并能够提高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作者:郑玮薇;韩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点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76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该类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特点,并探究其与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结果 76例中有1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有宫颈受累、肌层浸润、脉管浸润、病理类型及病理分期等.结论 肌层浸润或脉管浸润程度深,病理分期程度低以及宫颈受累与子宫内膜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董洪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局部胃癌的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局部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选择80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均实施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对照组仅实施放疗.然后根据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标准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1年后的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缓解率为62.50%,对照组缓解率为45.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呕吐、恶心、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肢麻木以及便秘腹泻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放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缓解率以及1年生存率,同时通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来提高老年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志敏;田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四肢骨肿瘤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瘤段切除后无血管骨移植,观察组(46例)给予瘤段切除后带血管骨移植.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情况、骨愈合情况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骨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带血管骨移植可以明显提高四肢骨肿瘤的治疗效果,骨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涛;谢斌;苗强;张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半乳糖凝集素-1和α心肌1在脑胶质瘤血清中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中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8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合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两组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分析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及KPS评分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增高(P<0.01).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瘤灶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级和KPS评分显著相关(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院时血清中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胶质瘤患者中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升高,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该病患者临床预后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胡伟伟;李伟;袁方;刘丙丽;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25例分析

    目的 探讨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治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5例桥本氏病合并甲状腺癌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男性4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3.8岁.T3、T4水平正常19例;T4和T3水平增高1例;5例T4水平降低,TSH升高5例.TPO升高22例,TG升高15例.彩超提示18例结节内有细小钙化.16例(64%)行术前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阳性率为68%.结论 女性HT较男性更易合并甲状腺癌,甲状腺相关抗体检查、彩超、细针穿刺检查对HT合并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手术治疗效果好.

    作者:宋文哲;郭萌;李莹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

    目的 探究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及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51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利用超声对患者的甲状腺及颈部肿大淋巴结进行诊断,并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经超声探测的51例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为109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6枚;术后病理检测患者颈部转移性淋巴结98枚,非转移性淋巴结12枚.与术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利用超声检测患者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为88.0%,敏感度为64.8%,特异度为85.3%,阳性预测值为80.7%,阴性预测值为66.7%.超声对多个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单个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6,P=0.031);甲状腺癌肿瘤边界不清或呈锯齿状、肿瘤直径>2 cm的颈部淋巴结转移率较高,并且转移性淋巴结的血流信号多于非转移性淋巴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准确率较高,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小洲;许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