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恒;王蕊;王芹;王钟华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中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8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合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两组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分析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及KPS评分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增高(P<0.01).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瘤灶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级和KPS评分显著相关(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院时血清中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胶质瘤患者中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升高,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该病患者临床预后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胡伟伟;李伟;袁方;刘丙丽;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胃癌患者90例,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2组研究对象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分析胃癌组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比较随访期间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胃癌患者血清中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及胃癌的大小、肿瘤位置无明显相关,与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明显相关(P<0.01).1年期随访发现:死亡29例,存活61例.死亡组患者入院时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明显低于存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FOXO4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水平明显降低,与胃癌的恶性程度联系密切,可视为是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评估指标.
作者:王静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丙泊酚麻醉对颅脑肿瘤患者血糖及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颅脑肿瘤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七氟醚)和观察组(丙泊酚),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全麻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前5 min(T1)、插管后5 min(T2)、麻醉后30 min(T3)、麻醉后60 min(T4),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乳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3、T4时间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4时间点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血糖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时间点血糖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能够更好地稳定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的血糖及乳酸水平,减轻患者麻醉期间的应激反应.
作者:赵莉;李学斌;苏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手术切缘对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切缘情况分为阴性切缘与阳性切缘,比较二者局部复发率、区域性转移率;根据切缘范围分为≤3mm、4~5 mm、≥5 mm,比较三者局部复发情况;根据有无局部复发比较3年、5年生存率.结果 140例喉癌患者中28例患者的切缘为阳性,112例切缘阴性.阳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6例(57.14%),阴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9例(1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为57.14% (8/14),手术切缘4~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21.87% (7/32),手术切缘≥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l0.64%(10/94),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显著高于手术切缘4~5 mm与≥≥5 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局部复发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0%、36.61%,显著高于局部复发患者的17.86%、7.1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缘与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切缘阳性患者复发率、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3年、5年生存率较低.术中可将切缘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实施手术,以降低切缘阳性率,减少复发,提高预后生存.
作者:郭英杰;王丹;邢继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单纯后路手术对胸腰椎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胸腰椎肿瘤患者1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周及1个月的疼痛感,手术前、手术1个月及6个月后的功能状态和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状态等进行评估.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术后2周及1个月的疼痛较术前均有所缓解,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所改善,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状态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后路手术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解除肿瘤对脊髓的压迫,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作者:毋崇岭;陈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对宫颈癌患者采用放射治疗联合子宫动脉介入栓塞化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72例宫颈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放射治疗,治疗组采用放射治疗联合介入治疗.根据WHO制定的评判标准并联合彩超、CT实际测量后,将2组肿瘤的缩小程度进行详细的对比,评价其治疗效果.对患者进行随访3年,观察2组患者疾病的复发率,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总有效率(CR+ PR)为97.2%,高于对照组的91.7% (P <0.05).患者3年生存率治疗组为75.0%,与对照组的72.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肿瘤复发率、临床症状缓解率以及转移率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副作用也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单一的放射治疗相比,联合治疗在短期的有效率以及术后癌症的复发率等诸多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是联合治疗方法存在副作用较为明显的缺陷,因此治疗方案应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选择.
作者:陈泽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差异,并评价其对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确诊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1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并检测腺样囊性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患者中Omi/HtrA2表达情况.结果 Omi/HtrA2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胞质中,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阳性率为83%;腺样囊性癌低级组与高级组间表达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分型的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mi/HtrA2在转移组腺样囊性癌中阳性率为93.1%,在非转移组中其阳性率为46.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mi/HtrA2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腺样囊性癌的辅助性指标,对临床的诊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立恒;王蕊;王芹;王钟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免疫水平的变化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56例喉癌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分组的喉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手术后患者CD19+显著性下降(P<0.05),而NK细胞显著上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K细胞上升,CD4+下降,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分期中Ⅲ~Ⅳ期的患者比Ⅰ~Ⅱ期表现出CD19+显著性下降(P<0.05),CD4+则显著上升(P<0.05).在术后随访18个月中,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比无转移且无复发患者CD4+下降,而NK细胞和CD19+上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喉癌患者免疫状态和病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张国顺;黄晓阳;李守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局部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选择80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均实施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对照组仅实施放疗.然后根据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标准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1年后的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缓解率为62.50%,对照组缓解率为45.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呕吐、恶心、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肢麻木以及便秘腹泻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放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缓解率以及1年生存率,同时通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来提高老年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志敏;田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采用单纯放疗(3D-CRT)与同步放化疗的生存情况.方法 收集86例食管癌患者,其中由于医疗费用或者家属要求只能采取单纯放疗治疗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同步放化疗45例,作为观察组.比较2组的疗效、生存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半年内,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95.5%和85.3%,1年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生存率分别为88.9%和60.9%,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随访期满,86例患者中共有66例患者出现复发和转移,其中观察组中有31例(68.89%),对照组中有35例(85.36%),2组复发和转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比较于单纯放疗,同步放化疗治疗不能手术的食管癌患者具有更好的疗效,并能够提高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作者:郑玮薇;韩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将80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不同病理分级、临床亚分期患者的半数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 临床亚分期为Ⅰa期患者的半数及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Ⅰb期和Ⅰc期患者(P<0.05),且Ⅰb期明显高于Ⅰc期(P<0.05).对照组死亡3例,生存率为92.50%(37/40);观察组死亡2例,生存率为95.00% (38/40);2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分级Gi级和临床亚分期Ⅰa期患者的半数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病理分级G1级和临床亚分期Ⅰa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增加术后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李丽;赵丽娟;郭宇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均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手术切除程度、术前术后NIHSS评分,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估显微外科手术对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结果 术后MRI复查证实全切除患者52例,占60.5%;部分切除患者34例,占39.5%.死亡3例,死亡率3.5%.术前患者NIHSS评分(23.8±4.6)分,术后患者NIHSS评分为(16.7±3.8)分,术后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随访期间,8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肢体功能障碍;2例癫痫;2例脑积水.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生存质量、肿瘤类型、质地、肿瘤是否包裹神经血管、脑干水肿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首要方法,手术操作过程中注重操作技巧,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较多,故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路顺利;夏国庆;薛淑洁;冯庆威;田军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子宫内膜癌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术后是否行性激素补充治疗,分为HRT组2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放化疗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影响因素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激素使用、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孕激素受体是子宫内膜癌术后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HRT组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为5.0%、(12.3±0.5)个月及20.0%,显著优于对照组术后复发率、复发时间以及围绝经期症状改善情况[12.5%、(9.4±0.3)个月及7.5%],差异显著(P<0.05).2组患者治疗后均无乳腺肿瘤发生(P>0.05).结论 激素使用、患者病理分期、病理分级以及孕激素受体为子宫内膜癌治疗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子宫内膜癌术后性激素补充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围绝经期症状,延长肿瘤复发时间,降低肿瘤复发率,临床上可推广使用.
作者:肖波;余桂梅;赵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1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体质指数、淋巴结廓清范围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切缘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5.367)、TNM分期(OR =5.101)、切缘情况(OR=4.802)、Borrmann分型(OR =4.237)、组织学类型(OR=3.039)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TNM分期、切缘情况、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选择佳治疗方案,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杨娟;燕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transrectal real-time tissue elastography,TRTE)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疑诊为前列腺癌患者62例,所有患者检测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直肠超声检查以及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检查,并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前列腺穿刺活检.评定前列腺弹性评分,并与病理结果和临床分期对比.结果 62例患者中病理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52例,前列腺良性肿瘤10例,TRTE诊断前列腺癌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分别为80.8%、50.0%和75.8%,其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4%和33.3%.实时组织弹性成像结果显示,前列腺良性病变以Ⅰ级和Ⅱ级为主,恶性病变则主要以Ⅲ~V级为主,良恶性肿瘤弹性成像分级结果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直肠实时组织弹性成像诊断前列腺癌具较好的敏感度、特异度以及准确度,对前列腺癌的诊断具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颖;王健;姚敏;赵云歆;姚广力;康慧莉;蔡秋琼;江怡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血清游离轻链(sFLC)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初诊MM患者96例作为研究组,另收取同时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4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κ及sFLC-λ,并计算sFLC-κ/λ比值.结果 对96例MM患者使用IFE进行M蛋白分型,结果显示,IgG型患者人数多.κ-MM组患者sFLC-κ、sFLC-κ/λ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λ-MM组患者sFLC-κ、sFLC-λ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FLC-κ/λ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FLC-κ/λ比率高患者与低比率患者ISS国际分期存在明显差别(P<0.05).结论 sFLC的检测对于MM的临床诊断有积极的意义,sFLC-κ/λ与MM分期具有相关性.
作者:靳华;陈翔;刘雪香;兰健萍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1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先行X线片检查,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并记录2种方法肺癌阳性检出率,周围型肺癌临床TNM分期的诊断、检查时间及费用,以评价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的意义.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肺内病灶和肺外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P<0.05).根据外科病理TrNM分期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0.9%,X线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1.8%,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P<0.05),但X线所需检查时间及费用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于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较好地进行临床TNM分期,但费用较高,检测时间较长.为降低周围型肺癌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可以将X线和多层螺旋CT结合.
作者:董志坚;齐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ICAM-1)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糖尿病合并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关系.方法 随机选择60例MM患者(实验组)以及4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观察和对比不同临床分期和不同肿瘤量MM患者血清sICAM-1及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 健康对照组的sICAM-1、VEGF的表达水平分别为(287±81) μg/L、(113±78) mg/L,实验组患者血清中sICAM-1及VEGF的表达水平则分别为(375±100) μg/L、(614±205) mg/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ICAM-1及VEGF表达水平随着MM肿瘤量的增加和临床分期增高而上升(P<0.05).MM患者血清中sICAM-1浓度与VEGF浓度呈正相关.结论 sICAM-1及VEGF在MM患者血清中均呈现出高表达情况,且在不同时期MM患者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因此VEGF及sICAM-1的浓度或许可作为监测MM患者病情的指标之一.
作者:岳文婧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肠癌根治术术中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应用效果.方法 120例胃肠癌患者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观察组给予腹腔镜下胃肠癌根治术,术中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记录2组预后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都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情况.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无明显差异,但观察组的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的吻合口瘘、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3%,而对照组为5.0%,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个月的血清IL-6表达分别为(33.32±16.06) ng/ml和(76.58±16.44) ng/ml,都明显低于术前的(174.90±12.24) ng/ml和(175.38±11.05) ng/ml,观察组术后IL-6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至今,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9.32±3.81)个月和(14.20±4.10)个月,观察组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t=4.221,P<0.05).结论 胃肠癌根治术术中持续循环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应用并不会增加手术复杂度,具有很好的安全性,能促进患者预后的改善,延长生存时间,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牟儒奎;金成勇;姜世平 刊期: 201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胰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了65例胰腺肿瘤患者,按肿瘤类型分为两组,恶性组(42例)和良性组(23例),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进行检查,观察记录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诊断胰腺良恶性肿瘤的时相变化、超声表现及造影增强表现.结果 恶性组开始增强时间明显晚于良性组(p<0.05),恶性组开始减退时间,造影剂渡越时间均明显短于良性组(P<0.05),两组到达峰值时间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胰腺良性和恶性肿瘤在超声表现上具有明显差异.恶性组造影部分增强表现例数明显多于良性组(P<0.05),两组在全部增强、囊实性的实性部分增强、无增强例数上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造影能明显区分鉴别胰腺良恶性肿瘤,具有良好的诊断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周成香;朱小虎;黄杨;魏倩;张溢;黄蓉飞 刊期: 201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