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毋崇岭;陈文华

关键词:单纯后路, 胸腰椎肿瘤, 脊柱肿瘤
摘要:目的 探究单纯后路手术对胸腰椎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胸腰椎肿瘤患者1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周及1个月的疼痛感,手术前、手术1个月及6个月后的功能状态和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状态等进行评估.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术后2周及1个月的疼痛较术前均有所缓解,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所改善,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状态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后路手术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解除肿瘤对脊髓的压迫,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

    目的 探讨影响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 116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可能影响其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并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进展期胃癌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体质指数、淋巴结廓清范围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直径、Borrmann分型、TNM分期、组织学类型、切缘情况有显著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OR=5.367)、TNM分期(OR =5.101)、切缘情况(OR=4.802)、Borrmann分型(OR =4.237)、组织学类型(OR=3.039)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患者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直径、TNM分期、切缘情况、Borrmann分型、组织学类型均为影响进展期胃癌临床疗效的危险因素,应根据患者各项检查结果选择佳治疗方案,提高其临床疗效.

    作者:杨娟;燕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Apatinib联合5-Fu协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的体外研究

    目的 探讨阿帕替尼(Apatinib)联合5-氟尿嘧啶(5-Fu)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人乳腺癌细胞株MCF-7,首先采用MTr法及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不同浓度apatinib作用后对其细胞增殖和周期的影响,其次将MCF-7细胞分为4组,即对照组、Apatinib单药组、5-Fu单药组、Apanitib+ 5-Fu联合组.对各组细胞给予相应药物处理,48 h后分别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药物对MCF-7细胞株凋亡的作用.结果 Apatinib单药对MCF-7细胞有增殖抑制作用,且存在时间剂量依赖关系,而对其细胞周期影响不大.与对照组相比,Apatinib联合5-Fu作用后有协同诱导凋亡作用,经流式细胞仪检测,Apatinib组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为12.05%,5-Fu组为25.76%.与单药组比,Apatinib+5-Fu联合组凋亡率升高更为明显,达34.90% (P< 0.05).结论 Apatinib和5-Fu的联合应用在体外协同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并诱导凋亡,使抗肿瘤活性显著增强.

    作者:安改丽;李旭;冯璐;黄尚科;白俊;赵新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改良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MART)在早期宫颈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腹式宫颈广泛切除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早期宫颈癌患者42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改良腹式广泛宫颈切除术(改良组)31例和开腹广泛宫颈切除术(对照组)11例.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淋巴结数目、保留宫颈长度、切除宫旁组织长度,术后引流量、并发症、住院时间、膀胱功能恢复情况及术后病理情况.随访患者宫颈创面愈合情况,月经恢复情况、复发情况及受孕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子宫动脉损伤率、子宫切除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切除淋巴结个数与切除宫旁组织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患者住院时间、膀胱功能障碍发生率和宫颈黏连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复发,改良组患者术后月经减少发生概率为12.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3% (P <0.05).结论 改良腹式宫颈广泛切除术治疗有生育要求的早期宫颈癌患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早期宫颈癌治疗术式.

    作者:邹泉;杨俊;谢娇东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Omi/HtrA2在腺样囊性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差异,并评价其对腺样囊性癌的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确诊为腺样囊性癌的患者100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Omi/HtrA2在不同分型腺样囊性癌中的表达;并检测腺样囊性癌转移组和非转移组患者中Omi/HtrA2表达情况.结果 Omi/HtrA2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胞质中,在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阳性率为83%;腺样囊性癌低级组与高级组间表达情况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不同分型的腺样囊性癌组织中其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Omi/HtrA2在转移组腺样囊性癌中阳性率为93.1%,在非转移组中其阳性率为46.2%,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Omi/HtrA2与腺样囊性癌的发病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判断腺样囊性癌的辅助性指标,对临床的诊治及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作者:李立恒;王蕊;王芹;王钟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0例四肢骨肿瘤患者,按住院单双号分为2组,对照组(44例)给予瘤段切除后无血管骨移植,观察组(46例)给予瘤段切除后带血管骨移植.通过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肢体功能情况、骨愈合情况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评价带血管骨移植在四肢骨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术后12个月,观察组肢体功能总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2组骨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骨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5.0%,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伤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内固定物松动等并发症.结论 带血管骨移植可以明显提高四肢骨肿瘤的治疗效果,骨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刘涛;谢斌;苗强;张强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半乳糖凝集素-1和α心肌1在脑胶质瘤血清中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 探讨脑胶质瘤患者中血清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以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脑胶质瘤患者78例,同期选择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合免疫吸附法(Elise)检测两组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分析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肿瘤部位、病理分级及KPS评分等临床病理因素间的相关性.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增高(P<0.01).胶质瘤患者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瘤灶直径无明显相关性(P>0.05),与病理分级和KPS评分显著相关(P<0.01).死亡组患者在入院时血清中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1).结论 胶质瘤患者中血清Galectin-1和α心肌1水平显著升高,其与胶质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评价该病患者临床预后的有用指标之一.

    作者:胡伟伟;李伟;袁方;刘丙丽;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研究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90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口服厄洛替尼150 mg/d,直至患者病情发生进展或出现不良反应,分析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近期临床总有效率(OR)为33.33%,疾病控制率(DCR)为84.44%.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平均为6.1个月,总生存期(OS)平均为12.2个月.女性患者的近期有效率高于男性患者,年龄≤65岁的患者近期有效率高于年龄> 65岁的患者,吸烟或有吸烟史患者的近期有效率低于不吸烟患者,腺癌患者的近期有效率高于非腺癌患者,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皮疹患者的近期有效率明显高于无皮疹症状患者.患者临床常见的不良反应多为轻度或中度的呕吐、腹泻及皮疹等症状.结论 厄洛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明显,药物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周剑;曹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全腔镜下二野与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全腔镜下二野与三野淋巴结清扫术在食管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3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230例患者分为二野组(n=120)和三野组(n=110).二野组接受全腔镜二野淋巴结清扫术,三野组接受全腔镜三野组淋巴结清扫术.比较两组患者淋巴结切除及转移情况、并发症发生率、1年生存率及复发率.结果 二野组平均每个患者淋巴结清扫数[(16.02±4.72)枚]显著低于三野组[(23.22 ±5.41)枚],二野组淋巴结转移率(59.2%)显著高于三野组(41.8%)(P<0.05).两组淋巴结转移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野组喉返神经损伤、呼吸系统并发症、吻合口瘘及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二野组(P<0.05).二野组患者1年生存率(83.3%)显著低于三野组(95.5%),二野组1年颈部淋巴结复发率和纵膈淋巴结复发率均明显高于三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腔镜下三野淋巴结清扫术有利于提高食管癌的根治性,且有效降低术后转移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作者:卢开进;贾卫光;申江峰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丙泊酚麻醉对颅脑肿瘤患者血糖及乳酸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丙泊酚麻醉对颅脑肿瘤患者血糖及乳酸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颅脑肿瘤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七氟醚)和观察组(丙泊酚),每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全麻气管插管,于麻醉诱导前5 min(T1)、插管后5 min(T2)、麻醉后30 min(T3)、麻醉后60 min(T4),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及乳酸水平变化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3、T4时间点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T4时间点乳酸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T1、T2、T3、T4时间点血糖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时间点血糖及乳酸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能够更好地稳定颅脑肿瘤手术患者的血糖及乳酸水平,减轻患者麻醉期间的应激反应.

    作者:赵莉;李学斌;苏涛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对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60例宫颈癌患者为宫颈癌组、6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病变组、50例体检健康、宫颈无病变者为对照组,观察3组研究对象的宫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和超声弹性成像图像特征,并比较3组的宫颈弹性成像硬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弹性成像硬度评分82.00%(41/50)为1分,病变组81.67%(41/60)为2~3分,宫颈癌组95.00%(57/60)为3~5分.以弹性成像硬度评分≥3分为截断值以诊断宫颈癌,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宫颈癌的敏感性为95.00%,特异性为92.13%.宫颈癌组、病变组和对照组的弹性成像硬度评分分别为(3.87±0.86)分、(2.05±0.73)分、(1.20±0.59)分,宫颈癌组的评分均明显高于病变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 正常宫颈、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宫颈组织的弹性成像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经阴道实时超声弹性成像可以作为宫颈癌诊断的有效方法.

    作者:员小春;刘梅梅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多层螺旋CT应用于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应用于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110例周围型肺癌患者,先行X线片检查,后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观察并记录2种方法肺癌阳性检出率,周围型肺癌临床TNM分期的诊断、检查时间及费用,以评价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TNM分期诊断的意义.结果 多层螺旋CT对肺内病灶和肺外病灶的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X线(P<0.05).根据外科病理TrNM分期结果,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0.9%,X线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1.8%,多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癌的临床TNM分期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X线(P<0.05),但X线所需检查时间及费用均明显低于或少于多层螺旋CT(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对于周围型肺癌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可以较好地进行临床TNM分期,但费用较高,检测时间较长.为降低周围型肺癌的漏诊率和误诊率,可以将X线和多层螺旋CT结合.

    作者:董志坚;齐敏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外周血CD3+、CD4+、CD8+、CD19+水平与喉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喉癌患者免疫水平的变化与病情进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56例喉癌患者,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分组的喉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表达水平.结果 手术后患者CD19+显著性下降(P<0.05),而NK细胞显著上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NK细胞上升,CD4+下降,二者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病理分期中Ⅲ~Ⅳ期的患者比Ⅰ~Ⅱ期表现出CD19+显著性下降(P<0.05),CD4+则显著上升(P<0.05).在术后随访18个月中,有复发或转移的患者比无转移且无复发患者CD4+下降,而NK细胞和CD19+上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喉癌患者免疫状态和病情之间有一定的联系.

    作者:张国顺;黄晓阳;李守民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血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对脑胶质瘤的诊断及判断预后的价值

    目的 检测胶质瘤患者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分析其与脑胶质瘤诊断及转归的关系.方法 选取胶质瘤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颅内良性肿瘤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入组患者血清GFAP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法法检测胶质瘤组织、癌旁组织、对照组脑组织中GFAP表达,分析胶质瘤患者GFAP表达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脑胶质瘤组GFAP含量为(0.05±0.04) ng/ml,较良性肿瘤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组织中出现7例GFAP阳性表达(++),阳性率11.7%,较癌旁组织、良性肿瘤组织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胶质瘤组GFAP表达水平与胶质瘤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及大小、其他脏器转移、放疗、化疗有关(P<0.05),与年龄、性别、PS评分无关(P>0.05);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及大小、远处转移、放疗、化疗均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脑胶质瘤患者存在GFAP的表达降低,其表达水平与脑胶质瘤的病理类型、原发灶数目及大小、其他脏器转移、放疗、化疗有关.

    作者:李伟;袁方;刘丙丽;张冠群;刘君;朱亮;王江波;刘志广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单纯后路手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临床治疗效果

    目的 探究单纯后路手术对胸腰椎肿瘤患者临床治疗的优越性.方法 随机选取接受单纯后路肿瘤切除术治疗的胸腰椎肿瘤患者100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并对患者手术前、手术后2周及1个月的疼痛感,手术前、手术1个月及6个月后的功能状态和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状态等进行评估.结果 10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所有患者在术后2周及1个月的疼痛较术前均有所缓解,术后1个月及6个月的生活质量较术前均有所改善,术后1个月的神经功能状态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纯后路手术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解除肿瘤对脊髓的压迫,使患者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

    作者:毋崇岭;陈文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PVB和TP方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比较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经过PVB和TP化疗方式治疗的效果和预后的情况.方法 收集128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其中68例进行TP方案化疗(顺铂+紫杉醇),另外60例进行PVB方案化疗(顺铂+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化疗后进行手术.统计2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术后病理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在TP组中,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5.0%,非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6.9%;而在PVB组中,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72.2%,非鳞癌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45.8%.TP组非鳞癌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PVB组非鳞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淋巴结、脉管转移发生率和宫旁切缘、阴道切缘阳性率方面,PVB组和TP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面,红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发生情况2组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TP组患者的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PVB组患者(P<0.05);在非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方面,放射性损伤、胃肠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和肝肾功能损害发生情况2组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术前进行TP方案化疗的近期疗效优于PVB方案,特别是非鳞癌患者.在改善预后方面两种方案一致,但TP方案毒副作用高于PVB方案.

    作者:彭淼;吴华;陈皓;刘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岩斜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显微外科手术对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86例岩斜区脑膜瘤患者,均给予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后手术切除程度、术前术后NIHSS评分,随访期间并发症情况以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评估显微外科手术对岩斜区脑膜瘤的疗效.结果 术后MRI复查证实全切除患者52例,占60.5%;部分切除患者34例,占39.5%.死亡3例,死亡率3.5%.术前患者NIHSS评分(23.8±4.6)分,术后患者NIHSS评分为(16.7±3.8)分,术后患者NIHSS评分明显降低(P<0.05).随访期间,86例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新的神经功能障碍;1例肢体功能障碍;2例癫痫;2例脑积水.经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术前生存质量、肿瘤类型、质地、肿瘤是否包裹神经血管、脑干水肿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显微外科手术是治疗岩斜区脑膜瘤的首要方法,手术操作过程中注重操作技巧,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术后并发症.影响手术预后的因素较多,故手术治疗应根据患者基本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作者:路顺利;夏国庆;薛淑洁;冯庆威;田军明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局部胃癌的临床预后分析

    目的 探讨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治疗晚期局部胃癌患者的临床预后.方法 选择80例老年局部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患者均实施替吉奥化疗合并同步放疗,对照组仅实施放疗.然后根据实体瘤的治疗效果标准进行评价,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以及1年后的生存率.结果 实验组缓解率为62.50%,对照组缓解率为45.0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出现呕吐、恶心、肝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四肢麻木以及便秘腹泻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实验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联合放疗可以显著提高临床缓解率以及1年生存率,同时通过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来提高老年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龚志敏;田葵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腹腔镜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观察

    目的 研究腹腔镜手术治疗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 将80例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2组不同病理分级、临床亚分期患者的半数生存时间和生存率.结果 临床亚分期为Ⅰa期患者的半数及平均生存时间明显高于Ⅰb期和Ⅰc期患者(P<0.05),且Ⅰb期明显高于Ⅰc期(P<0.05).对照组死亡3例,生存率为92.50%(37/40);观察组死亡2例,生存率为95.00% (38/40);2组患者的生存率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病理分级Gi级和临床亚分期Ⅰa期患者的半数生存时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病理分级G1级和临床亚分期Ⅰa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以有效增加术后生存时间,改善预后情况.

    作者:李丽;赵丽娟;郭宇玉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鼻咽癌放疗后致放射性脑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致放射性脑病的影响因素.方法 将113例因鼻咽癌而放疗的患者根据磁共振成像及CT影像学检测结果,分为放射性脑病组与无放射性脑病组,分析经放疗而导致放射性脑病的相关因素.结果 合并脑部或颈部动脉硬化或高血压等病症的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后出现放射性脑病的风险较高,患者年龄越大、临床分期越晚、放射疗程越长出现鼻咽癌放射性脑病的风险越大.结论 鼻咽癌放疗后致放射性脑病与患者是否有脑部或颈部动脉硬化及高血压等病症,以及患者的年龄、肿瘤临床分期、放疗方法及放射疗程等因素密切相关.

    作者:罗琼 刊期: 2017年第05期

  • 手术切缘对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

    目的 探讨手术切缘对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140例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根据切缘情况分为阴性切缘与阳性切缘,比较二者局部复发率、区域性转移率;根据切缘范围分为≤3mm、4~5 mm、≥5 mm,比较三者局部复发情况;根据有无局部复发比较3年、5年生存率.结果 140例喉癌患者中28例患者的切缘为阳性,112例切缘阴性.阳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6例(57.14%),阴性切缘患者中局部复发或淋巴结转移19例(16.9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为57.14% (8/14),手术切缘4~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21.87% (7/32),手术切缘≥5 mm的局部复发率为l0.64%(10/94),手术切缘≤3 mm的局部复发率显著高于手术切缘4~5 mm与≥≥5 mm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局部复发患者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0%、36.61%,显著高于局部复发患者的17.86%、7.14%,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切缘与晚期声门型喉癌患者的局部复发率及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切缘阳性患者复发率、转移率较高,预后较差,3年、5年生存率较低.术中可将切缘组织送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再实施手术,以降低切缘阳性率,减少复发,提高预后生存.

    作者:郭英杰;王丹;邢继伟 刊期: 2017年第05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