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腔内超声联合CEA、CA199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分析

刘学梅

关键词:腔内超声, CEA, CA199, 术前分期
摘要:目的 探讨腔内超声联合CEA、CA199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110例行手术治疗的直肠癌患者,术前1周所有患者行直肠TRUS检查,以判断超声分期,TRUS后1~3天检测血清CEA、CA199水平,对照TRUS、TURS联合CEA、CA199术前分期结果与术后病理分期的结果.结果 TRUS诊断总准确率为76.4%,CEA、CA199水平随病理分期的升高逐渐升高.病理分期T1~T4期术前血清CEA、CA199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TRUS联合CEA、CA199对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达90.9%,明显高于TRUS单独诊断准确率,P<0.05.结论 术前血清CEA、CA199检测水平对直肠癌TRUS分期有参考意义,TRUS联合血清CEA、CA199检测可以提高直肠癌术前分期的准确率.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门静脉Ⅱ型、Ⅲ型癌栓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治疗原发性肝癌(HCC)合并门静脉癌栓(PVTT)的临床疗效.方法 116例HCC合并Ⅱ型及Ⅲ型PVTT的患者施行手术治疗,其中56例行门静脉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原位切开组),60例行传统手术方式取栓术(传统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复发率、生存率及中位生存对间.结果 原位切开组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发率分别为10.7%、23.2%、44.6%,传统手术组分别为25.0%、48.3%、83.3%,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切开组术后1年复发率为94.6%,传统手术组为98.3%,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切开组术后3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98.2%、3.6%,传统手术组分别为95.0%、1.7%,2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切开组术后6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89.3%、53.6%,传统手术组分别为45.0%、5.0%,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原位切开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2.8个月,传统组为5.3个月,2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全组患者未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与传统手术组相比,原位切开直视下取栓术可降低HCC合并PVTT患者的近期复发率,提高患者的近期生存率,延长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且安全可行.

    作者:魏小勇;周存才;涂强;游骁翔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E-cad、vegf表达与化疗表达疗效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目的 分析E-cad、vegf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及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非小细胞肺癌手术切除的病理样本共计30例,对这30例非小细胞肺癌样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钙粘附蛋白E(E-ca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采用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率(ORR)、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以及检测E-cad和vegf的表达,分析E-cad、vegf表达与疗效的关系.结果 E-cad、vegf表达水平与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以及肿瘤特征如大小、侵袭深度,肿瘤分期及分化程度、是否转移等并不存在相关性(P>0.05);而淋巴受累组E-cad相对表达量明显下调、vegf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P<0.05),而无淋巴受累组的相对表达量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cad、vegf相对表达量明显上调与淋巴结受累转移的风险有关;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后vegf高表达患者ORR为11.2%,PFS为2.1个月,均低于vegf低表达患者(ORR为46.3%.PFS为6.6个月)(P<0.05),E-cad高表达患者ORR为46.3%,PFS为6.6个月,与E-cad低表达患者(ORR为31.8%,PFS为3.5个月)(P<0.05).结论 E-cad、vegf相对表达量水平与非小细胞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及预后有一定的相关性,预后与vegf表达呈负相关,vegf低表达者有效率较高;与E-cad呈正相关,E-cad高表达者有效率较高,但还需进一步分析.

    作者:王迪进;李林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三种化疗方案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目的 对比分析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不同化疗方案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2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根据术后化疗方案将患者分为A组(131例)、B组(40例)、C组(49例).A组采用膀胱灌注化疗,B组采用髂内动脉化疗,C组患者膀胱灌注化疗联合髂内动脉化疗.化疗结束后,所有患者均接受随访.结果 ①3组患者1年复发率、3年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3组患者全身不良反应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全身不良反应分级显著低于B组、C组(P<0.05),B组与C组全身不良反应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3组患者化学性膀胱炎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化学性膀胱炎分级显著低于A组、C组(P<0.05),A组与C组化学性膀胱炎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3种术后化疗方案治疗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复发率相当,但是在不良反应方面有所区别,膀胱灌注化疗的全身不良反应较轻,髂内动脉化疗的化学性膀胱炎较轻.

    作者:兰海河;张战宏;胡新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130例接受子宫广泛切除术以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局部晚期子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将这些患者分为新辅助化疗组(74例)与直接手术组(56例),前者在术前行1~3个疗程的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结果 新辅助化疗组血清糖类抗原125 (CA125)、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肿瘤直径在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辅助化疗组完全缓解(CR) 12例、部分缓解(PR)43例、疾病稳定(SD) 11例、疾病进展(PD)8例,总缓解率74.3%,疾病控制率89.2%.新辅助化疗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理检查淋巴结转移率显著低于直接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患者术后病理检查深肌层受累率、淋巴脉管间隙浸润率、切缘阳性率等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杉醇联合顺铂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近期疗效良好,具有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手术难度、减少手术损伤、降低淋巴结转移率等优点.

    作者:王晓娟;胡陇娟;周小侠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索拉非尼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索拉非尼联合TACE术治疗中晚期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97例中晚期肝细胞癌患者分为实验组(47例)和对照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TACE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索拉非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结果 实验组患者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手足反应、腹泻、皮疹/脱皮以及高血压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乏力、消化道反应、脱发、骨髓抑制和肝功能异常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2年生存率及中位生存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索拉非尼能够有效提高TACE术的近期疗效和远期生存率,但会明显增加患者手足反应、腹泻、皮疹/脱皮以及高血压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可作为中晚期肝细胞癌治疗的优选方案,但需注意预防不良反应.

    作者:刘岗;钟武装;赵玮;王伟中;乐德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的疗效分析

    目的 采用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脑转移的患者,实验组患者行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对照组仅进行全脑放疗,于治疗前、放疗结束、放疗结束后3个月行头MRI、胸部CT明确肿瘤情况,进行疗效评价,比较其生活质量评分(KPS)、中位生存时间、1年生存率、不良反应.结果 实验组完全缓解(CR)5例,部分缓解(PR) 18例,稳定(SD)6例,进展(PD)1例,有效率(RR)为76.7%,疾病控制率(DCR)为96.7%,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KPS评分达(74.5±7.1)分,KPS≥10分占63.3%,中位生存时间为12.2个月,1年生存率为4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出现皮疹、恶心、呕吐、腹泻、白细胞下降、转氨酶升高、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实验组的皮疹、恶心、呕吐、骨髓抑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1个月生存率93.3%,3个月生存率76.7%,6个月生存率66.7%,1年生存率5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吉非替尼联合全脑放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率,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邹菁帆;江滔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超声造影对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效果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对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效果的评估价值.方法 将107例肝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共183个病灶.患者均采取肝癌微波消融术治疗.观察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后超声造影结果.结果 CECT/CEMRI判断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0.71%(166/183),肿瘤残存或复发9.29%(17/183),CEUS判断肿瘤完全消融率为91.80%(168/183),肿瘤残存活复发8.20%(15/183).CEUS判断疗效中,有2例假阴性,1例假阳性.CECT/CEMRI判断疗效中,有1例假阴性,2例假阳性.结论 超声造影可以作为评估肝癌患者微波消融术治疗效果的可靠的、有效的方法.

    作者:龚念梅;王燕飞;司同;李秋维;秦刚;谢阳桂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麻醉方式对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对大肠癌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8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A、B组,各39例.A组给予腰硬联合麻醉,B组给予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靶控输注麻醉.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状态.结果 A组麻醉后及术后各时段的CD3、CD4、CDs、CD4/CDs及NK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和靶控输注静脉麻醉均能抑制大肠癌手术患者的免疫功能,其中腰硬联合麻醉的抑制作用相对较弱.

    作者:苏艳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 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同时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OS、PFS显著优于对照组(9.8个月vs6.8个月;4.6个月vs 2.7个月)(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RR分别为73.3% (22/30)和33.3%(9/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分别为83.3% (25/30)和51.9% (1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Ⅰ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的OS以及PFS事件,同时可以提高其DCR和RR值,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作者:金光鑫;王智;王军;戚星星;张学彬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磁共振SWI序列成像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磁共振SWI序列成像在鉴别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出血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单纯性脑出血患者和脑肿瘤出血患者各30例,对这60例脑出血患者行CE-MR、T1WI、T2WI和SWI检查,分析SWI对单纯性脑出血和脑肿瘤出血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单纯性脑出血病例中,21例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9例周围未见明显水肿信号;SWI扫描检查显示30例病变周围均未见明显增粗迂曲肿瘤样血管样低信号.脑肿瘤出血病例中,25例周围可见不同程度水肿,5例周围未见明显水肿;SWI检查显示8例结节肿块型出血完全覆盖肿物者,病变区未见低信号增粗迂曲低信号血管.SWI与CE-MR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x2=0.034,P=0.853);SWI与二者联合的确诊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159,P=0.001);CE-MR与二者联合的确诊率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9.076,P=0.003).结论 在常规MR平扫的基础上,将增强扫描与SWI检查联合应用,能有效提高单纯性出血和脑肿瘤出血的鉴别诊断正确率.

    作者:黄云华;谌丹丹;李恕清;何西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检查在其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肺结核合并肺癌的临床特点,并通过分析研究影像学检查在该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60例肺结核合并肺癌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同期收治的单纯肺结核患者60例为对照组,分析2组患者在临床特征、实验室检查和CT影像学检查中的差异.结果 肺结核结合肺癌患者的吸烟史、胸痛、声音嘶哑和消瘦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单纯肺结核组(P<0.05);同时,其CEA、CA125及非小细胞肺癌抗原的指标值也显著高于单纯肺结核组.2组患者的各项影像学特征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患者的吸烟史、胸痛、声音嘶哑和消瘦等临床特征,以及CEA、CA125和非小细胞肺癌抗原3种血清癌抗原在诊断肺结核合并肺癌中有参考价值;CT影像学检查在诊断该疾病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商明群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cVATS)与腋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对比

    目的 探讨完全电视胸腔镜手术(cVATS)与腋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组(观察组)60例,腋下小切口肺叶切除术组(对照组)20例.统计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卧床时间、术后24和48 h引流量、术后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同时记录术后并发症和疼痛及止疼药物使用.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置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疼痛评分和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发生率在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具有降低创伤和出血量,减少术后患者疼痛的优点,是1种值得推荐的治疗肺癌的方式.

    作者:雷乘强;文光锐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外周血铁调素水平、白细胞介素-6、IFN-γ及TNF-α的浓度变化

    目的 通过对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外周血铁调素水平、白细胞介素-6、IFN-γ及TNF-α的浓度变化研究,探讨出不同因子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人民医院自2014年来入院的12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其中34例伴随贫血,对其血清血铁调素(Hepcidin)水平、白细胞介素-6、IFN-γ及TNF-α浓度分别进行检测,分析不同因子在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体内浓度变化及幅度.结果 经对患者血清检测,发现胃肠道肿瘤癌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铁调素水平以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明显高于非贫血患者(P<0.05),但IFN-γ及TNF-α浓度与非贫血患者没有较明显的差别(P>0.05).对比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体内各因子变化关联,发现外周血铁调素水平与白细胞介素-6呈正相关(γ =0.268,P<0.05);并且这两者的浓度变化情况与IFN-γ、TNF-α的浓度没有明显关联(γ=0.156、γ=0.01,P>0.05).结论 胃肠道肿瘤合并癌性贫血患者的外周血铁调素及白细胞介素-6水平比正常人含量有明显增幅,IFN-γ及TNF-α浓度接近健康人水平.

    作者:杨环;张宜琪;王凯;陈兆永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 研究临床干预的时机以及治疗方案对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病例43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患者的2年生存率;按治疗时机和治疗方案分为2个研究组,A组中21例2次CA125升高即开始治疗,22例出现临床症状后开始治疗;B组中20例采用手术+化疗治疗方案,23例采用单纯化疗.通过生存率的比较研究治疗时机及治疗方案对预后的影响,并对与生存率相关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2次CA125升高即开始治疗与出现临床症状后开始治疗相比,2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复发后采用手术+化疗治疗方案与单纯化疗相比,采用手术+化疗治疗方案患者的2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生存率与CA125水平升高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 复发性上皮性卵巢癌再次治疗时机无论从CA125升高开始,还是从出现临床症状时开始对患者的2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治疗方案上采用手术+化疗治疗方案的患者预后优于单纯化疗.

    作者:夏杨;吴海根;吴澜;都三平;兰秋红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激素水平的影响

    随着社会节奏加快,周围环境日益恶化,乳腺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女性的生命健康[1-2].目前在临床上对于乳腺癌主要采取以手术为主辅以化学治疗、放射化疗和内分泌治疗的综合性治疗,从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3-4].同时在乳腺癌的发病中,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可导致抑制性T淋巴细胞功能减退或数量下降,造成免疫功能下降[5].同时当前有学者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了观察,发现约有90.0%的患者可表现出各种类型的甲状腺病变,其中甲状腺萎缩的就占50.0%左右[6].而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患者,患乳腺癌的比例则减少[7].本文探讨了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广辉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不同方法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Ⅲ级和宫颈癌的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 观察阴道镜多点活检与宫颈冷刀锥切术在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GIN)Ⅲ级以及早期宫颈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经阴道镜活检病理诊断为CIN或早期宫颈癌的患者共112例,所有患者均于LEEP下行宫颈锥切术,术后将组织送检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分析结果与阴道镜多点活检的差异.结果 以宫颈冷刀锥切术为准,CIN Ⅰ级患者23例,CINⅡ级患者38例,CINⅢ级患者34例,原位癌患者11例,浸润癌患者6例.对比阴道镜多点活检病理结果,发现结果相符合67例,不符合45例.其中,诊断不足有21例,诊断过度有24例.112例患者中,经诊断为宫颈浸润癌者11例,阴道镜多点活检漏诊率8.6%;宫颈冷刀锥切术的术中出血量、出血时间等指标显著低于阴道镜多点活检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冷刀锥切术出现术中出血、术后出血、术后子宫粘连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阴道镜多点活检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阴道镜多点活检在诊断CIN特别是CINⅢ级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而通过联合宫颈冷刀锥切能够提高早期宫颈癌患者诊断的准确率,从而有效避免了隐匿性宫颈癌的临床漏诊,可以作为对宫颈癌进一步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作者:乌云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CT与MRI对鞍区常见肿瘤的诊断价值对比分析

    目的 比较CT与MRI诊断鞍区常见肿瘤的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鞍区肿瘤的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收取确诊为鞍区肿瘤的患者81例对其CT及MRI等影像学诊断结果及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与分析,判断两种方法的诊断价值.结果 CT诊断鞍区肿瘤肿瘤检出率为71.60%,MRI诊断鞍区肿瘤检出率为82.72%,MRI检查略高于CT检查,无统计学差异(P>0.05).垂体腺瘤、脑膜瘤的MRI检出率均明显高于CT检查,颅咽管瘤CT检出率明显高于MRI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于病理类型不同,CT、MRI检查对于鞍区肿瘤均可显示出不同的影像学特征.结论 CT与MRI对鞍区肿瘤临床诊断价值相当,可能与肿瘤具体病理类型密切相关,因此常规使用两种方法进行联合检测可能获得更佳的辅助诊断效果.

    作者:边媛;张阿萌;康眼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的影响研究

    目的 观察胃癌根治术应用不同麻醉方式术后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 临床纳入实施胃癌根治术患者61例,根据术前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研究组进行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进行单纯全麻.采用Prince-Hen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12h、18h、24h、48 h疼痛程度,术前、术中及术后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血压情况、免疫抑制情况.结果 研究组术后6h、12 h、18 h、24h、48 h Prince-Henr评分分别为(2.79±1.29)、(2.21±0.79)、(1.76±0.98)、(1.18±0.96)、(0.58±0.53)分,对照组术后6h、12 h、18 h、24h、48 h Prince-Henr评分分别为(3.73±2.02)、(3.43±1.87)、(2.97±1.18)、(2.39±1.42)、(1.20±0.87)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术中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为(109.25±10.45) mmHg、(67.32±7.23) mmHg,对照组术中SBP、DBP分别为(152.36±14.02) mmHg、(92.44±18.91) mmHg,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外周T淋巴细胞比较并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研究组CD3+、CD4+、CD8+、CD4+/CD8+等指标基本恢复至诱导前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术前两组自然杀伤细胞比例比较无差异,P>0.05;术毕两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比例均显著下降,其中对照组低于研究组,P<0.05;术后5d两组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水平有所上升,研究组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 胃癌根治术前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显著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此外术中有稳定血压的作用,缩短免疫抑制时间,值得推广.

    作者:冉德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放射性碘治疗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放射性碘治疗对分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命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40例分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均采用甲状腺全切除术+患侧中央组淋巴结清扫治疗;术后采用放射性碘治疗者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入院健康体检健康人群90例为对照组.结果 功能领域:观察组患者首次治疗后情绪功能评分为(78.27±10.71)分,明显低于治疗前[(82.41±14.65)分],P<0.05;症状领域: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气促、便秘评分分别为[(8.49±14.57)分、(8.52±21.75)分],明显低于治疗前[(15.97±18.74)分、(11.27±22.86)分],P<0.05.观察组患者各功能领域评分、总体健康状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除腹泻、便秘外,其余各症状领域评分均明显较对照组低,P <0.05.结论 应用放射性碘治疗分化型甲状腺癌对其生命质量无负面影响,同时可促进患者气促及便秘好转,患者情绪功能变差可能与药物及治疗环境有关.不管是放射性碘治疗前还是治疗后,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生命质量均较健康人群差.

    作者:努尔古丽·阿不都热西提;艾秀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 心脏淋巴瘤1例并文献复习

    1病例报告患者,男性,66岁,因“反复活动后头晕气紧半月,加重1天”于2014年6月12日入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高血压达160/90 mmHg,规律服用缬沙坦,血压控制尚可,有“胃溃疡”病史.查体:血压:80/50 mmHg;神志清楚,无贫血外观,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粗,双肺未闻及湿性啰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位于左锁骨中线第五肋间内侧0.5 cm,无抬举样心尖搏动,心率100次/分,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脾肋下未触及.

    作者:孟美丽;张敬东;何程明;袁冬妹;钟明星 刊期: 2016年第1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