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鸿;刘琴远;李庆;胡饶;肖镇寰;黄欢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宫颈癌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硬膜外麻醉组和全身麻醉组2组,每组30例。分别于麻醉前、后2 h及术后第1、3、5、7天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 CD3+、CD4+、CD8+、CD4+/CD8+)以及自然杀伤细胞( NK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麻醉后2 h 2组患者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的数量均有所下降;术后第1天各指标下降显著。术后第3天有所恢复,但仍低于麻醉前水平;术后第5天硬膜外麻醉组各项指标恢复到麻醉前水平,全身麻醉组需要在术后第7天恢复。结论硬膜外麻醉对宫颈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影响较小。
作者:李春霞;杨慧;李春阳;李慧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前后垂体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93例鼻咽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经CT扫描后,采取直线加速器6MV X线放疗,患者经CT扫描、勾画垂体、激素检测过程,检测GH、LH、FSH、PRL、TSH浓度,分析垂体受照射剂量情况。结果 TPS计算结果显示患者垂体体积越大所受照射剂量越小;患者不同时间GH、LH、FSH及TSH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100%垂体体积照射剂量<2000 cGy时,治疗结束时患者PRL水平高于正常范围,其他时间患者PRL水平在正常范围内;照射剂量<2000 cGy时,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GH、TSH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与复查时PRL、FSH、TSH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与复查时比较GH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剂量为2000~4000 cGy时,治疗结束时与复查时比较,FSH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与复查时GH、FSH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照射剂量为≥4000 cGy时,患者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GH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结束时与复查时TSH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前与复查时GH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前及治疗后垂体激素水平发生明显变化,但并未发生激素缺乏。
作者:黄家军;周学军;苏炳泽;黄继红;陈赛明;王海妹;冼德生;潘婉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高位结扎肠系膜下动脉对直肠癌术后并发症发生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12年2月期间225例行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225例患者中高位结扎组161例,其中男性90例,女性71例;低位结扎组64例,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采用χ2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组和低位结扎组患者术后排尿功能障碍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0.6%(17/161)、18.8%(12/64);术后勃起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6.7%(6/90)、13.9%(5/36);术后射精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5.6%(5/90)、13.9%(5/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根治术中肠系膜下动脉高位结扎,能够有效地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作者:熊育建;程科蔚;郑刚 刊期: 2015年第09期
早期声门型喉癌( T1、T2 N0 M0)是1种预后较好的恶性肿瘤,目前的主要治疗包括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1],放射治疗保存了患者喉功能及高质量的发音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将常规放射治疗作为早期声门型喉癌( early glottic cancer EGC)的主要治疗手段,。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进步,IMRT逐步应用到EGC的治疗,但治疗过程中由于器官运动或吞咽动作造成脱靶,常导致局部复发,其疗效仍值得商榷,本文将从靶区剂量学的角度来比较分析常规放疗与IMRT治疗EGC的剂量分布情况,探讨EGC经IMRT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的原因。
作者:俞远东;喻雄杰;狄全书;邰云燕;雷金华;曹凤军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结直肠广基锯齿状腺瘤( SSA/P)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结直肠广基锯齿状腺瘤的临床内镜及病理学资料。结果结直肠广基锯齿状腺瘤以单发型多见(90.3%),占同期检出全部结直肠锯齿状病变的19.4%(62/320)。内镜下形态以扁平型和广基型息肉居多(分别占55.9%和19.1%),病变直径>10 mm占30.9%;左半和右半结肠病变分别为45.6%和54.4%,左半和右半结肠的病变形态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6.751,P=0.08)。 LST型息肉和直径>10 mm的病变更多位于右半结肠(χ2分别为4.867,10.069,P均<0.05)。伴中度以上细胞异型增生2例,局部癌变1例。结论结直肠SSA/P内镜下形态及分布部位均有其自身特点,结合组织学形态有助于SSA/P的诊断。
作者:魏振军;杜玉国;余东亮;盛剑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中双吻合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的疗效。方法选择低位直肠癌患者116例,将行双吻合术联合保护性回肠造口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65例患者纳入研究组,将同期行双吻合术且未进行保护性回肠造口的低位直肠癌保肛手术的5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进食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为4.6%,低于对照组(11.8%);研究组吻合口狭窄,类型均为膜性狭窄,对照组4例出现瘢痕狭窄。结论低位直肠癌行双吻合保肛手术后加保护性的回肠造口可以显著降低吻合口漏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
作者:彭鸿;刘琴远;李庆;胡饶;肖镇寰;黄欢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纳米炭混悬液与美蓝在乳腺癌前哨淋巴结活检中的应用价值和优势。方法收集303例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且进行了前哨淋巴结活检手术的早中期乳腺癌病例,依据使用纳米炭混悬液或者美蓝作为淋巴结示踪剂分为两组,其中纳米炭组138例,美蓝组165例。手术切除的前哨淋巴结送病理检查。结果纳米炭组检出率为99.3%,美蓝组检出率为93.9%,使用纳米炭混悬液SLN检出率高于使用美蓝者(P<0.05)。纳米炭组共检出SLN 696枚,平均5.1枚,美蓝组检出SLN 544枚,平均3.5枚(P=0.000),使用纳米炭混悬液检出的SLN比美蓝要多。使用美蓝时,出现示踪不理想的概率高于纳米炭(P<0.05)。使用上述两种示踪剂的检出率与患者肿瘤大小、肿瘤部位、术前腋窝淋巴结触诊情况、肿瘤分子分型、年龄、肥胖因素均无关(P均>0.05)。结论纳米炭混悬液示踪效果好,能检出更多的SLN,SLN检出率更高。
作者:陈智;覃庆洪;练斌;于滢华;莫钦国;韦长元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对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4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芬太尼、丙泊酚麻醉)和观察组(瑞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每组各4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根据简易智能量表( MMSE),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 h、术后4 h、术后6 h、术后1 d、术后2 d的认知功能评分变化情况,以及比较两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2 h、术后4 h、术后6 h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h、术后4h、术后6h、术后1d、术后2d认知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 h、术后4 h、术后6 h、术后1 d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麻醉后,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术后会出现短暂的认知功能障碍,但是患者术后能较快恢复,对患者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作者:马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比较奈达铂与顺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6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奈达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顺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比较2组患者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随访12个月复发转移和无转移生存情况。结果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随访12个月复发转移率和无转移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贫血、血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奈达铂与顺铂联合同期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相近,但采用奈达铂治疗的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可作为化疗优选药物。
作者:邵成泽;鲁号锋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合并腋窝淋巴结清扫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应用亚甲蓝示踪法淋巴结染色,并在乳腔镜下行前哨淋巴结活检(ESLNB)及腋窝淋巴结清扫(EALND)。将前哨淋巴结病理结果与腋窝淋巴结清扫后的病理结果比较,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结果80例中73例检出前哨淋巴结,检出率91.3%(73/80)。前哨淋巴结活检准确率为97.3%(71/73),灵敏度为88.2%(15/17),特异度为100.0%(56/56)。结论乳腔镜下前哨淋巴结活检及腋窝淋巴结清扫可行性高,并发症低,损伤小,可较准确地掌握早期乳腺癌的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作者:张月;王耀一;孙光源;孙健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PTEN、COX-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手术切除所得100例患者的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肠癌组织和正常大肠组织中PTEN、COX-2的表达。统计分析组织来源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并分析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PTEN、COX-2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大肠癌组织中PTEN的阳性表达率为52%,显著低于正常大肠组织的100%;而大肠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92%,显著高于正常大肠组织的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TEN阳性表达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PTEN阴性表达患者,而COX-2阳性表达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发生率则明显高于COX-2阴性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Spearman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其PTEN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γ=-0.758,P<0.05),与其COX-2阳性表达率则呈正相关(γ=0.792,P<0.05)。结论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其PTEN的阳性表达率呈负相关,与其COX-2阳性表达率则呈正相关,PTEN的阴性表达和COX-2的阳性表达可预测大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发生。
作者:蓝显明;曾彬;唐淑妮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管状吻合器用于乙状结肠造口术的优点及手术技巧。方法将73例行miles手术结肠永久性造口术的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吻合器吻合肠造口39例,B组手工缝合肠造口34例。术后对2组造口方法从手术时间、术后造口排气时间、平均住院日、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组手术均成功,无手术死亡病例。 A组手术时间、术后造口排气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日、造口肠管水肿发生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腹膜外行管状吻合器乙状结肠造口术操作简单,造口形态一致,手术时间明显减少,手术并发症少,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作者:刘琴远;胡饶;肖镇寰;黄欢;彭鸿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9例肝脏占位性病变(肝细胞癌30例,肝转移瘤26例,肝血管瘤19例,肝囊肿14例)进行DWI成像(扩散敏感系数b值分别取0、100、500和800 s/mm2),测量肝脏各种病变的ADC值,并作对应的统计学比较,分析是否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的平均ADC值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转移瘤与肝癌的平均ADC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癌及肝转移瘤ADC值与本身肝实质ADC值比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 b值=500 s/mm2的DWI成像对恶性病灶的检出率高于T2 WI,两者间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有利于肝脏恶性小病灶的检出,可作为肝脏常规MRI检查的补充手段。
作者:柳健;丁耀军;张捷;谢安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分析冰冻切片误诊、漏诊的原因,研究冰冻切片的诊断要点,提高临床上甲状腺癌的确诊率。方法对比观察3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结果。结果冰冻切片和石蜡切片完全符合者28例,确诊率为93.3%,冰冻切片假阴性诊断1例,延迟性诊断1例。结论冷冻诊断对甲状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术前准备充分、取材准确可行、制片谨慎完整,诊断仔细全面有助于提高冷冻诊断的准确率。
作者:刘瑾;李刚;姜歆;李赞;曾敏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不同手术方式及重建方式对患者长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近端胃癌患者随机分为PG-EG、TG-RY、PG-JI 3组,3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重建方式不同。观察3组患者的围手术期以及近远期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结果3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上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RY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淋巴结清扫个数上明显比其余2组多。但是3组在术后感染率、吻合口瘘发生率以及肠梗阻的发生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相比较,远期并发症如倾倒综合征以及碱性反流性胃炎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RY组这两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比其余2组高。但是3组在随访中在肿瘤的复发率上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随访中发现,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在1年(92.5%,95.0%,95.0%)、3年(57.5%,62.5%,60.0%)以及5年(19.0%,17.0%,20.0%)上没有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EG、TG-RY、PG-JI 3种手术及重建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实际情况选择手术及重建方式以期达到佳治疗效果。
作者:孙光源;郭飞;王晓元;张月;王一飞;薛军;屈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与伴不同合并症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对疾病进行诊断。方法选取前列腺癌患者32例和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15例。采用放射免疫法对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SA)进行检测,分析不同组间总PSA( TPSA)的差异以及TPSA与游离PSA( FPSA)的比值。结果前列腺癌患者TPSA为(61.2±27.5)μg/L,FPSA/TPSA为(0.14±0.03);BPH合并急性尿潴留组患者TPSA为(5.2±2.5)μg/L,FPSA/TPSA为(0.26±0.05);BPH合并尿路感染组患者TPSA为(6.8±2.1)μg/L,FPSA/TPSA为(0.24±0.06);BPH合并前列腺炎患者TPSA为(8.3±5.4)μg/L,FPSA/TPSA为(0.22±0.06);BPH无合并症组患者TPSA为(2.9±0.5)μg/L,FPSA/TPSA为(0.27±0.05)。前列腺癌患者TPSA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症组,FPSA/TPSA比值低于前列腺增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SA以及FPSA/TPSA在临床上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指导意义。
作者:张仰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钼靶X线与超声联合检查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80例乳腺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经病理学证实乳腺癌患者87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193例;所有患者均行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检查,比较两者单独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超声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0.46%(70/87),钼靶X线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86.21%(75/87),联合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55%(84/87),联合检查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超声检查和钼靶X线(χ2=12.734、6.787,P<0.05)。超声和钼靶X线联合检查后,乳腺癌诊断敏感性为96.55%、特异性为95.34%、准确性为95.71%,均显著高于超声或钼靶X线单项检查(P<0.05)。结论钼靶X线与超声具有各自的特点,两者联合检查相互补充,能够为早期诊断乳腺癌提供准确、丰富的信息。
作者:林映常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 C1772T(C→T,rs11549465)和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1) codon 118(C→T,rs11615)基因多态性与接受顺铂方案化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的关系。方法对经病理确诊的晚期NSCLC患者68例,采用含铂方案化疗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PCR-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HIF-1αC1772T和ERCC1 codon 118进行多态性分析,比较各基因型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近期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HIF-1αC1772T 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 型占83.82%(57/68)、C/T型占16.17%(11/68),未发现T/T型;ERCC1 codon 118基因型频率分别为:C/C型占61.76%(42/68)、C/T型占32.35%(22/68)、T/T型占5.88%(4/68)。68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21例,疾病稳定(SD)30例,疾病进展(PD)16例;总有效率为32.35%。 C/C型HIF-1αC1772T基因型患者采用铂类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与C/T+T/T基因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694);C/C型ERCC1基因型患者采用铂类药物治疗疗效是C/T+T/T型患者的4.12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可信区间:1.208~14.097,P=0.019),同时携带HIF-1αC1772T C/C和ERCC1 codon 118 C/C基因型患者,对铂类药物的疗效存在一定的联合作用(P=0.001)。结论 HIF-1αC1772T和ERCC1 codon 118基因型可能是晚期NSCLC患者铂类药物敏感性的预测因子。
作者:朱明珍;徐海燕;朱志霞;蒋华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甲状腺癌具有起病隐匿、患病时间长、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以及易出现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特点。本研究主要对老年男性甲状腺癌的临床治疗方式与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涂清卫 刊期: 2015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血清纤维化指标及TK1、IL与肺癌的关系。方法选取78例肺癌患者为观察组,同期的78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将2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及TK1、IL指标进行比较,同时将观察组患者中不同分期及病理分类患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以Logistic分析处理上述血清检测指标与肺癌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及TK1、IL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分期肺癌患者的血清纤维化指标及TK1、IL检测水平高于低分期患者(P<0.05);但不同病理分类患者的血清检测指标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Logistic分析处理显示,血清纤维化指标及TK1、IL与肺癌有密切的关系。结论血清纤维化指标及TK1、IL与肺癌有密切的关系,且其检测水平受分期影响较大。
作者:阳俊 刊期: 2015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