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苦参碱注射液防治放射性肺损伤的临床研究

何志坚;刘海云;万爱萍

关键词:胸部肿瘤, 放射性肺损伤, 放疗, 苦参碱注射液
摘要:目的:探讨苦参碱注射液防治胸部肿瘤放疗所致的放射性肺损伤的疗效。方法将病理检查证实且需进行放疗的胸部肿瘤患者8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3例于放疗第1天起静脉滴注苦参碱注射液;对照组42例给予单纯放疗。比较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KPS评分以及随访6个月期间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放疗2周及放疗结束时TNF-α水平显著升高,而治疗组升高幅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组放疗2周及放疗结束时KPS评分较放疗前略有下降,而放疗结束后6个月显著升高,且放疗结束时及结束后6个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早期及晚期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苦参碱注射液具有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和提高KPS评分作用,可有效预防放射性肺损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单药卡培他滨与改良FOLFOX4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比较研究

    胃癌为全球范围内第四大常见肿瘤,其死亡率仅次于肺癌。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65岁)目前仍是胃癌的高发人群。老年胃癌因确诊时多为中晚期,无法行根治性切除,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但由于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功能特点,化疗药物的选择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化疗药物或合适的化疗方案是现阶段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回顾性比较单药卡培他滨及改良FOLFOX4方案治疗老年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刘冬兰;王艳华;万以叶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子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治疗组42例,未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38例。分析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和直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共有2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保留组8例,未保留组19例。保留组术后残余尿量(65.94±12.85)ml,未保留组(315.35±50.23)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滞留尿管时间(8.15±1.23)d,未保留组(23.16±4.7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术后排气时间(52.38±6.25)h,未保留组(65.23±4.95)h;保留组术后排便时间(73.45±5.69)h,未保留组(85.95±6.37)h,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

    作者:朱秀君;罗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EMT与Ⅱ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E-cadherin、vimentin与Ⅱ期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Ⅱ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E-cadherin、vimentin表达与复发转移有关。结论 E-cadherin、vimentin可能作为Ⅱ期CRC复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曹传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入的5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鼻切开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短,疼痛情况也较对照组轻,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较低。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维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睾丸切除加雄激素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间断性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中晚期前列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4月-2013年12月行睾丸切除术的128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采用间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的60例患者为IAD组,另68例采用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的患者为CAD组,对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治疗后生活质量情况和潮热、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差异( P<0.05)。结论对于睾丸切除术后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间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可在有效控制癌症进展率的基础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总体效果优于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

    作者:金鑫;王小祥;戚裕宏;王振杰;张连升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紫杉醇化疗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但是紫杉醇特异性较差,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保证紫杉醇抗肿瘤化疗效果的关键。近两年来我科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使用紫杉醇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了针对其不良反应的临床预防和治疗经验。

    作者:潘朝阳;周莉萍;章金强;刘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结肠癌中 Syndecan-1和 HPA-1基因的表达及与其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目的:探讨Syndecan-1基因和HPA-1基因检测在结肠癌侵袭转移、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73例结肠癌手术切除的标本,包括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采用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三组Syn-decan-1mRNA和HPA-1mRNA表达水平。结果结肠癌组织中Syndecan-1 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HPA-1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P<0.05);其中癌旁组织Syndecan-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HPA-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体积、分化程度、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血行转移、肿瘤TMN分期与Syndecan-1mRNA表达正相关,与HPA-1mRNA表达呈负相关( P<0.05)。 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结肠癌组织中HPA-1mRNA表达与Syndecan-1mRNA呈负相关关系(γ=-0.724,P=0.000)。结论 Syndecan-1基因和HPA-1基因检测对判断结肠癌侵袭转移、评价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作者:闫玉虎;常青;赵元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肿瘤堆积物对胃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堆积物( TDs)对胃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TDs阳性组20例与TDs阴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结果 TDs阳性组肿瘤大小、未分化型胃癌占比、淋巴结转移个数、并发症发生率及TNMⅢ期占比等均显著高于TD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s阳性组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显著低于TD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堆积物阳性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差,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判断指标。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骨肉瘤保肢术后感染的治疗及生存状况分析

    目的:探讨骨肉瘤保肢术后感染的治疗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对接受保肢手术后发生感染的63例骨肉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感染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二期假体翻修手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感染患者的生存率比未感染患者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期假体翻修手术是治疗骨肉瘤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感染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较大提升,术后感染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未感染患者。

    作者:肖龙华;王巧民;付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及睾丸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计量和热点的分析

    目的:分析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睾丸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GWAS)英文文献数据的构成特征。方法对国际新GWAS研究数据库之一———美国国立人类基因组研究所( NHGRI)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客观分析了NHGRI的文献基本特征、第一第二阶段样本量、染色体区域相关(核苷酸多态性) SNP、风险等位基因频率、P值文献中强SNP、优势比(odds ratio,OR)或β相关系数、实验平台及检测SNP数量8项数据,找出了泌尿生殖系统肿瘤GWAS的一些共性特征。结论8号染色体区域SNP多态性,可能是泌尿生殖系统肿瘤遗传易感区域,深入此易感区域研究,可能为阐述肿瘤发生、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线索。

    作者:田玉旺;许春伟;方美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头颈部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老年晚期头颈部肿瘤进行化疗,方案为脂质体紫杉醇135 mg/m2,d1;卡铂300 mg/m2,d2,21~28天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2例中21例可评价疗效,共完成周期数72个,完全缓解( CR )2例,部分缓解( PR )6例,稳定(SD)9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CR+PR)38.1%,疾病控制率(CR+PR+SD)80.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疲乏,其中Ⅲ~Ⅳ级不良反应为8例(38.1%),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头颈部肿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反应可耐受。

    作者:何秀琴;李国庆;尚红娟;万保林;邹彩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胆道双支架联合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高强度超声聚焦刀( HIFU)联合胆道双支架治疗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性黄疸的安全性与疗效。方法对32例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性黄疸患者植入64枚胆道支架,其中17例(试验组)术后5~7 d后行HIFU治疗;15例(对照组)术后未行任何抗肿瘤治疗。结果支架置入1个月后2组患者黄疸均得到有效缓解,2组患者黄疸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梗阻性黄疸再次出现的时间为术后4~13个月,中位时间为7.5个月;对照组梗阻性黄疸再次出现的时间为术后2~6个月,中位时间为4.1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不良反应均可耐受。结论 HIFU联合胆道双支架治疗恶性肝门部胆管梗阻性黄疸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程隆;曹驰;吴海江;崔宁;李国均;牛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改良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宫颈癌微创根治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

    目的:探究腹腔镜下完成宫颈癌保留神经平面广泛子宫切除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将102例宫颈癌患者在知情前提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改良组52例。对照组患者行NSRH,改良组患者行NPSRH,比较2组的安全性和疗效。数据用χ2检验,组间采用t检验。结果改良组减少了手术时间(P<0.05),且与对照组比较同样安全(P>0.05);改良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腹腔镜下NPSRH不但简化了保留神经手术的繁琐步骤,而且安全有效。

    作者:黄明钜;毛世华;谈宗国;谭晓燕;刘怡;陈爱中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12例患者行直肠癌保肛术,必要的情况下行预防性肠造口。观察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ASA评分、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清白蛋白、肿瘤位置、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肿瘤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预防性肠造口等情况。结果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史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ASA评分、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浓度、肿瘤位置、肿瘤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预防性肠造口与吻合口漏发生无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史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影响因素,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廖茂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带蒂大网膜支气管胸膜瘘修补3例报告

    2008年12月至2013年8月,我们对3例肺癌术后30天内发生的支气管胸膜瘘患者,采用手术方法将带蒂大网膜行支气管胸膜瘘口修补,随访至今,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作者:何枝生;匡裕康;吴九发;林群;阴兵林;王东升;黄建;程效良;郭昌莹;王欢元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新辅助化疗对改变非小细胞肺癌微环境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对改变非小细胞肺癌微环境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Maxvision TM免疫组化法和TUNEL方法,检测51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凋亡指数和微血管密度。结果51例非小细胞肺癌的凋亡指数平均值为10.59,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型、临床分期和肿瘤淋巴结转移无关,与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密切相关(t值=2.11,P=0.04,P<0.05),51例非小细胞肺癌MVD值平均为33.53,其MVD值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分型、临床分期和肿瘤淋巴结转移无关,与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密切相关(t值=4.55,P=0.00,P<0.01)。结论凋亡指数和MVD值能反应非小细胞肺癌新辅助化疗的治疗效果,新辅助化疗可合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临床个体化治疗。

    作者:蔡云;罗庆丰;高玟;詹勤元;郭善娴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卡培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治疗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xeloda)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的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60例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XELOX方案,即静脉滴注奥沙利铂85 mg/m2,d1;卡培他滨1250 mg/m2,分2次口服,d1~14;以28 d为1个化疗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评价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和毒性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60例患者均可评价,其中5例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14例处于稳定期,16例患者处于进展期,总有效率为50.0%;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为可逆性。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患者耐受性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伟;吴福林;孙春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疾病,是导致子宫异常出血的主要原因。若未及时治疗,在肿瘤体积逐渐增大时,会导致患者出血下腹部疼痛、尿频、性交痛等症状,甚至不孕等症状。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多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而目前临床研究的重点是在治疗子宫肌瘤时,在大程度上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可保留子宫。子宫动脉栓塞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创伤小、恢复快、可保留子宫,维持患者正常的生理和生育功能[1],受到了医生和患者的重视。现我们以45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子宫动脉栓塞术的治疗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李静;廖剑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103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行肺叶切除术,现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是临床治疗NSCLC的理想术式。

    作者:胡红军;张立国;王振华;郭喜喜;耿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声门上和声门区同时受累的喉癌患者保留会厌手术的研究

    目的:探究保留会厌的声门上和声门区同时受累喉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90例会厌正常而声门上、声门区同时受累的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行环舌骨会厌固定手术( CHEP组),80例行扩大喉垂直部分切除手术与喉垂直部分切除手术( EVPL与VPL组),对比2组术后嗓音、嗓音相关生活质量、喉功能以及生存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3年、5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拔管率以及嗓音障碍指数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EVPL与VPL组的平均恢复进食时间、长声时、清/浊音比(S/Z)、总嘶哑度及气息声等,均显著优于CHEP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保留会厌的声门上和声门区同时受累喉癌患者,扩大喉垂直部分切除手术与喉垂直部分切除手术,更符合生理解剖状态,有利于术后功能与嗓音质量恢复、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杜月赞;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