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红军;张立国;王振华;郭喜喜;耿磊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0年1月-2011年4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1例晚期非鳞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治疗采用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对照组治疗采用AP方案。结果①观察组化疗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呕吐、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化疗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鳞NSCLC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优于AP方案,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晖群;刘敏知;熊林楷;邹俊韬;徐炎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肉瘤保肢术后感染的治疗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对接受保肢手术后发生感染的63例骨肉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感染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二期假体翻修手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感染患者的生存率比未感染患者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期假体翻修手术是治疗骨肉瘤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感染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较大提升,术后感染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未感染患者。
作者:肖龙华;王巧民;付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103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行肺叶切除术,现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是临床治疗NSCLC的理想术式。
作者:胡红军;张立国;王振华;郭喜喜;耿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实用癌症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肿瘤学引文分析来源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国内统一刊号CN 36-1101/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930。自2014年起,本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期页码也由112页增至128页。改扩版后的《实用癌症杂志》稿件容量大幅增加,印刷装帧更加精美,为此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我们将本着“繁荣肿瘤学术,助您成功成才”的职业精神,真诚地为广大的作者和读者服务。同时欢迎各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图书馆及个人订阅本刊,本刊的邮发代号为44-37,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按订价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电话:0791-88329442,邮编330029。另外,我部尚有2013年及以前的部分卷期杂志,需要者可与我部联系购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探讨其中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情况,探讨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初治者在1年、2年、5年生存率方面均优于复治者(P<0.05),性别、病理类别对生存率无影响(P>0.05),有B组症状者以及分期较高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病理分型复杂,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复治、有B组症状以及分期较高均为降低生存率的因素,其他因素影响尚不明显。
作者:陈千金;裴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12例患者行直肠癌保肛术,必要的情况下行预防性肠造口。观察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ASA评分、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清白蛋白、肿瘤位置、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肿瘤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预防性肠造口等情况。结果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史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ASA评分、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浓度、肿瘤位置、肿瘤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预防性肠造口与吻合口漏发生无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史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影响因素,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廖茂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入的5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鼻切开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短,疼痛情况也较对照组轻,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较低。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维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术的临床效果以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68例胸段食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的不同方式将样本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的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淋巴结清除率以及术后情况,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78.7±42.9) min、总出血量为(417.9±50.7) ml、淋巴结清扫数目为(10.2±4.0)个、术后引流量为(399.4±65.8)ml、治疗总有效率为94.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长度为(13.1±1.1)cm、卧床时间为(4.1±1.3)d、肢体功能恢复时间为(8.3±0.9)d、镇痛药物服用时间为(47.8±5.2)h、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0.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胸段食管癌患者开展小切口胸段食管癌根治手术,不但可获得与传统食管癌根治手术相同的临床效果,而且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患者术后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与研究。
作者:毛清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采用后程3D-CRT技术(46例)和常规分割放疗技术(CF)(38例)治疗的8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从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的角度分析2种不同方法治疗鼻咽癌的实际疗效。结果后程3D-CRT组与CF组比较,1、2、3、4、5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后程3D-CRT技术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尽管后程3D-CRT技术与CF技术相比,在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有增高趋势。
作者:谢洪辉;赵娜;张凌;吴浩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PGE2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明确以EP4为靶点治疗结肠癌的作用途径。方法将EP4抑制剂L161982按不同浓度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系HT29,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法分别于作用12、24、48、72 h时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 EP4抑制剂L161982对结肠癌细胞系HT29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L161982剂量增加,HT29细胞凋亡增强;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随L161982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PGE2可能通过EP4受体作用于结肠癌细胞,通过Caspase-3途径影响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与凋亡,这可能是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作者:高岩;姜浩;孙治国;高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甘露醇与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按照住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观察组采用20%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统计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及用药前、后颅内压增高体征及症状等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起效时间、高峰时间、持续时间、降压幅度分别为(0.47±0.21) h、(1.00±0.42) h、(4.31±1.41)h、(10.81±4.41)mmHg,与对照组(0.48±0.23)h、(0.98±0.45)h、(4.35±1.37)h、(10.69±4.47)mmHg比较,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4.74%(36/38),与对照组92.11%(35/38)比较,P>0.05;2组患者均未发生明显性不良反应,且治疗前后血常规和电解质及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结论相比甘露醇来说,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采用吡拉西坦注射液治疗效果相当,且二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起效时间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性,因此临床治疗颅内肿瘤术后高颅内压患者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吡拉西坦注射液与甘露醇治疗。
作者:田强;郭启;赵梅星;苑玉存;朱明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 TACE)在肝癌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8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中接受恩度和TACE治疗患者39例(观察组),单纯TACE治疗患者43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的肿瘤缩小有效率、甲胎蛋白( AFP)阳性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水平、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甲胎蛋白阳性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肿瘤缩小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未见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丽;张明香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52例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分入A组与B组,A组患者接受培美曲赛联合顺铂静脉注入治疗,B组患者接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静脉注入治疗。治疗2个周期及6个周期后评估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位生存期及不良反应。结果 A组与B组治疗2个周期时疾病控制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周期时A组患者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B组(P<0.05)。 A组与B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46.4%和37.5%(P>0.05),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0.2个月和9.7个月(P>0.05)。血液学毒性、消化道反应及肝肾功能损害是2组的常见不良反应,其中A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培美曲塞或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治疗晚期肺腺癌临床疗效相当,但培美曲塞安全性更为理想,患者耐受性好。
作者:邓文霞;汪金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五大功能神经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情况。方法在1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全保留功能神经62例(保留组),不完全保留58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胸肌萎缩情况,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保留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胸肌萎缩情况有差异(P<0.05);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有差异(P<0.05)。随访1~6个月,2组间手术预后及复发率无差别。结论完全保留功能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安全可行,预后较好,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石国建;顾蓓;郭斌;荣鸣;纪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GemOx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8月-2011年8月,24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临床诊断为局部晚期胰腺癌,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6MV-X线DT 60~70 Gy,2~2.5 Gy/次;同时化疗2周期,方案为GemOx(吉西他滨1000 mg/m2,d1、d8;奥沙利铂130 mg/m2,d1)。在放疗后维持GemOx方案化疗2周期,每21 d重复一次,观察疗效、临床收益反应和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4.2%),部分缓解10例(41.6%),稳定12例(50.0%),进展1例(4.2%),有效率为45.8%(11/24);6个月生存率为87.5%(21/24),12个月为58.3%(14/24),24个月为12.5%(3/24),中位生存11.8个月。 CBR评估:未行黄疽引流者3例,治疗后黄疸消退2例(66.7%);治疗前伴腹背部疼痛21例(87.5%),治疗后止痛有效率为90.5%(19/21)。患者一般状况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18例,占75.0%;发生恶心、呕吐54.2%(13/24)、白细胞下降66.7%(16/24)、血小板下降37.5%(9/24),其中Ⅰ、Ⅱ度分别为10例(41.7%)、12例(50.0%)、5例(20.8%),Ⅲ度分别为3例(12.5%)、4例(16.7%)、3例(12.5%),此外血小板下降者中Ⅳ度1例(4.2%)。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GemOx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缓解症状和局部控制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可以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雪峰;潘骥群;周剑波;陈卫宏;季祥;张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脊髓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统计与比较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2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1.21±42.61)ml、(7.22±0.91) d、(8.79±0.86) d,与对照组(278.63±52.89) ml、(24.36±1.27) d、(13.02±1.17)d比较,P<0.05。随访3~24个月,2组患者疗效和脊柱稳定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脊髓肿瘤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与全椎板切除术时间相近,但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较好,患者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都明显缩短。
作者:郭启;田强;苑玉存;董自平;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蒽环及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方法将60例蒽环及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方案治疗,对照组采取经典CAF治疗方案。结果治疗有效率观察组为60.00%,对照组为30.00%,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组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长春瑞滨联合顺铂治疗蒽环及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具有很好的疗效和较低的毒副作用。
作者:仲几春;徐娟;薛玉保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非概率立意取样技术,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的86例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良性、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7%,95%CI(0.77,0.97)和91.4%,95%CI(0.76,0.98)。阳性预测值为93%,95%CI(0.79,0.98)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95%CI(0.73,0.96)。78例卵巢肿瘤行超声检查,其中42例诊断为恶性,36例诊断为良性。结论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作者:杨超;陈燕;马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给予硬膜外复合全麻术和气管插管全麻术,观察两组术后麻醉效果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的总积分及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够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较气管全麻更具有优势。
作者:徐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信号通路蛋白Akt1、ERK1/2与HIF-1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Envision二步法),检测100例肺癌Akt1、ERK1/2和HIF-1α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Akt1、ERK1/2及HIF-1α蛋白在肺癌组织中均呈不同程度表达,其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00%、68.00%和52.00%;Akt1与HIF-1α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γ=0.673,P=0.000),ERK1/2与HIF-1α表达亦具有明显相关性(γ=0.568,P=0.000);Akt1、ERK1/2和HIF-1α表达均与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 P<0.01)。结论 Akt1、ERK1/2和HIF-1α在肺癌中均呈高水平表达,Akt1、ERK1/2与HIF-1α表达具有明显相关性,三者均与肺癌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三者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万军;车云;康宁宁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