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赞;李军
目的:比较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脊髓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统计与比较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2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1.21±42.61)ml、(7.22±0.91) d、(8.79±0.86) d,与对照组(278.63±52.89) ml、(24.36±1.27) d、(13.02±1.17)d比较,P<0.05。随访3~24个月,2组患者疗效和脊柱稳定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脊髓肿瘤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与全椎板切除术时间相近,但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较好,患者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都明显缩短。
作者:郭启;田强;苑玉存;董自平;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索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采用后程3D-CRT技术(46例)和常规分割放疗技术(CF)(38例)治疗的8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从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的角度分析2种不同方法治疗鼻咽癌的实际疗效。结果后程3D-CRT组与CF组比较,1、2、3、4、5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后程3D-CRT技术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尽管后程3D-CRT技术与CF技术相比,在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有增高趋势。
作者:谢洪辉;赵娜;张凌;吴浩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估人附睾分泌蛋白4(HE4)对判断卵巢癌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42例可疑卵巢癌复发患者和42例良性附件病变患者,在二次手术前24 h内留取血清样品集中检测HE4和CA125水平。结果 CA125诊断卵巢癌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38.09%和57.14%。 HE4以70 pmol/L和150 pmol/L作为诊断界点,诊断卵巢癌复发的敏感度分别为76.19%和28.57%。特异性均为100.00%。结论 HE4判断卵巢癌复发优于CA125,以70 pmol/L作为诊断界点可以获得绝对的特异性。
作者:马潇潇;任瑞锋;张素萍;李俊;赵海英;管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保留盆腔自主神经子宫颈癌根治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80例宫颈癌患者分为2组,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治疗组42例,未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组38例。分析比较2组的术后并发症、术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和直肠功能恢复时间。结果共有27例发生术后并发症,保留组8例,未保留组19例。保留组术后残余尿量(65.94±12.85)ml,未保留组(315.35±50.23)ml,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滞留尿管时间(8.15±1.23)d,未保留组(23.16±4.75)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术后排气时间(52.38±6.25)h,未保留组(65.23±4.95)h;保留组术后排便时间(73.45±5.69)h,未保留组(85.95±6.37)h,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根治术能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并且患者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恢复。
作者:朱秀君;罗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多原发大肠癌( MP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MP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MPCC患者占三年所有收治的大肠癌患者的17.02%(126/739)。同时性MPCC( SCC)患者69例,其中经术前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者31例(44.9%),经术前B超、MRI及钡灌肠造影确诊者21例(30.4%),经术中探查及术中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者17例(24.6%);异时性 MPCC( MCC)患者57例,次原发癌均经乙状结肠镜检查和MRI检查确诊。126例MPCC 患者合并腺瘤性息肉者79例,其中息肉恶变10例;SCC 患者的肿瘤部位从盲肠近端到直肠远端渐变过渡,而MCC 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趋向相反;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乳突状腺癌和管状腺癌,分别为50.0%(25/50)和18.0%(9/50);TNM 分期以Ⅰ和Ⅱ期为主,占60.0%(30/50)。术后随访2-3年,平均2.6年,2年总生存率为70.6%(89/126),其中同时性 MPCC 为49.3%(34/69),MCC 为50.8%(29/57);3年总生存率为52.4%(66/126),其中同时性 MPCC 为42.0%(29/69),MCC 为38.6%(22/57)。结论 SCC患者应重视乙状结肠镜、腹部MRI及钡灌肠检查相结合;MCC患者应加强术后随访。争取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
作者:陈洪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的关系。方法将病理检查确诊宫颈有病变的187例患者分为3组:慢性炎症组(n=41)、宫颈上皮瘤变(CIN)组(n=62)和宫颈癌组(n=84)。采用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扩增分型技术对患者宫颈脱落细胞样本作HPV基因分型检测,分析HPV感染状况及HPV基因型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结果①187例患者中共检出HPV阳性者136例,阳性率为72.72%(136/187),其中高危型HPV感染阳性率为95.58%(130/136)。在被测的21个HPV亚型中常见的6个类型依次为16型(46.32%、63/136),58型(21.32%、29/136),52型(15.44%、21/136),18型(12.50%、17/136),33型(9.56%、13/136),31型(8.09%、11/136),未检测出44型、43型及6型。②慢性炎症组HPV阳性率为14.63%(6/41);CIN组HPV阳性率为85.48%(53/62)、其中CINⅠ组、CINⅡ组、CIN Ⅲ组中HPV感染率分别为62.50%(10/16)、90.47%(19/21)、96.00%(24/25);宫颈癌组HPV阳性率91.67%(77/84)。 CIN及宫颈癌组HPV阳性率均高于炎症组,而CINⅡ~CINⅢ组及宫颈癌组HPV阳性率又明显高于CINⅠ组。3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HPV阳性者中单一感染率为67.65(92/136),多重感染率为32.35%(44/136),其中以双重感染为主,占79.55%(35/44)。④HPV感染患者年龄以30~59岁高,但各年龄段HPV感染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⑤慢性炎症组、CIN组和宫颈癌组的16型感染率分别为16.67%(1/6)、47.16%(25/53)、48.05%(37/77)。 CIN组和宫颈癌组的16型感染率高于慢性炎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感染与宫颈病变发生、发展密切相关,HPV基因分型诊断对宫颈病变高危人群的筛查、预防、临床诊断、治疗可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作者:陈岳青;王一凤;陈文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013美国癌症学会公布新统计数据显示:结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1]。结肠癌患者如能早期发现,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然而结肠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寻找与结肠癌诊断、分期及预后相关的生物学分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碧兰;尹艳;钟军;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和)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培美曲塞组(PC)28例,吉西他滨组(GC)32例,分别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和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进行4个周期的治疗。评估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PC组和GC组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6.4%和43.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7%和81.2%。 PC组OS=7.3个月;GC组OS=7.0个月,P=0.63。 PC组与GC组3~4级白细胞减少症分别为43.8%和24.9%(P=0.00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别为50.0%和42.8%(P=0.024),血小板减少症分别为53.0%和25.0%(P=0.001)。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和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近,培美曲塞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好。
作者:王娟;黄显实;莫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近期疗效。方法选择73例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其中34例行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39例行喉部分切除术。结果34例行低温等离子术患者术后24个月出现复发1例,为T2期;39例行部分喉切除术患者复发5例,其中T1b和Tis期各1例,其余3例为T1a期,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0.05)。低温等离子消融术组未出现切口感染、咽瘘、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喉部分切除术的患者中,有4例切口感染,3例咽瘘及3例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低温等离子消融手术组与喉部分切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低温等离子消融组与喉部分切除术组相比,3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 P>0.05)。结论低温等离子消融术可显著减少早期声门型喉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较传统喉部分切除术有优越性。
作者:陈军;李华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研究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生存情况,探讨其中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预后情况,探讨临床病理因素与生存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初治者在1年、2年、5年生存率方面均优于复治者(P<0.05),性别、病理类别对生存率无影响(P>0.05),有B组症状者以及分期较高者的生存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病理分型复杂,以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为主,复治、有B组症状以及分期较高均为降低生存率的因素,其他因素影响尚不明显。
作者:陈千金;裴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但是紫杉醇特异性较差,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保证紫杉醇抗肿瘤化疗效果的关键。近两年来我科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使用紫杉醇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了针对其不良反应的临床预防和治疗经验。
作者:潘朝阳;周莉萍;章金强;刘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B超在诊断不同分期宫颈癌宫旁浸润和淋巴转移中的意义。方法将212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术前检查方式不同分为CT组和B超组,每组106例。对2组患者在术前的宫旁浸润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结果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CT组检查患者有无宫旁浸润的灵敏度为69.2%,特异性为89.2%,Youden指数为0.585, CT检查患者宫旁浸润有19例呈阳性,而病理检出13例,高估6例;B超组检查患者有无宫旁浸润的灵敏度为63.6%,特异性为95.8%,Youden指数为0.594,病理检查与B超检查结果一致。 CT组检查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69.2%,特异性为95.0%,Youden指数为0.642,CT检出22例,病理检出26例,低估4例,20例重合;B超组检查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为39.3%,特异性为96.2%,Youden指数为0.354,B超检出14例,病理检出28例,低估14例。结论 B超在诊断不同分期宫颈癌患者宫旁浸润时检出率高,临床应用价值高。
作者:尤丹晔;陶静西;梁喜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骨肉瘤保肢术后感染的治疗及患者生存状况。方法对接受保肢手术后发生感染的63例骨肉瘤患者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及感染患者治疗前后的功能进行比较,分析感染患者的生存状况。结果二期假体翻修手术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其他手术方式。治疗后,患者的功能得到很大的提升。感染患者的生存率比未感染患者高。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期假体翻修手术是治疗骨肉瘤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感染治疗后,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较大提升,术后感染患者的生存率高于未感染患者。
作者:肖龙华;王巧民;付禄 刊期: 2014年第12期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手术治疗仍是治疗食管癌的首选,如何在提高手术切除率、淋巴结清扫数、临床治愈率及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围手术期风险是胸外科医师一直致力的目标。现对2011年1月至2014年7月收治的66例胸中下段食管癌患者,采用不更换体位右胸、上腹正中二切口(改良Lew-is切口)手术方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朱剑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0年1月-2011年4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1例晚期非鳞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治疗采用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对照组治疗采用AP方案。结果①观察组化疗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呕吐、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化疗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鳞NSCLC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优于AP方案,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晖群;刘敏知;熊林楷;邹俊韬;徐炎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保留会厌的声门上和声门区同时受累喉癌患者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90例会厌正常而声门上、声门区同时受累的喉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例行环舌骨会厌固定手术( CHEP组),80例行扩大喉垂直部分切除手术与喉垂直部分切除手术( EVPL与VPL组),对比2组术后嗓音、嗓音相关生活质量、喉功能以及生存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3年、5年的生存率、复发率、拔管率以及嗓音障碍指数等方面对比,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EVPL与VPL组的平均恢复进食时间、长声时、清/浊音比(S/Z)、总嘶哑度及气息声等,均显著优于CHEP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保留会厌的声门上和声门区同时受累喉癌患者,扩大喉垂直部分切除手术与喉垂直部分切除手术,更符合生理解剖状态,有利于术后功能与嗓音质量恢复、生活质量的提升。
作者:杜月赞;李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卵巢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非概率立意取样技术,回顾性分析符合标准的86例卵巢良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检查资料。结果超声诊断良性、恶性卵巢肿瘤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0.7%,95%CI(0.77,0.97)和91.4%,95%CI(0.76,0.98)。阳性预测值为93%,95%CI(0.79,0.98)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9%,95%CI(0.73,0.96)。78例卵巢肿瘤行超声检查,其中42例诊断为恶性,36例诊断为良性。结论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干预。
作者:杨超;陈燕;马小燕 刊期: 2014年第12期
肺炎型肺癌( PTLC)是一种在胸部X线片或CT上仅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模糊阴影的肺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周围型肺癌,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同时伴有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现就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3例老年肺炎型肺癌( PTLC)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民;Qiang Tu;寇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保留五大功能神经的临床意义及预后情况。方法在120例Ⅰ、Ⅱ期乳腺癌患者中,行改良根治术时完全保留功能神经62例(保留组),不完全保留58例(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术后胸肌萎缩情况,上臂内侧及腋窝部皮肤感觉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保留组与对照组相比较,胸肌萎缩情况有差异(P<0.05);上臂内侧及腋窝皮肤感觉有差异(P<0.05)。随访1~6个月,2组间手术预后及复发率无差别。结论完全保留功能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安全可行,预后较好,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作者:石国建;顾蓓;郭斌;荣鸣;纪福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入的5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鼻切开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短,疼痛情况也较对照组轻,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较低。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维能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