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旺;许春伟;方美玉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但是紫杉醇特异性较差,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保证紫杉醇抗肿瘤化疗效果的关键。近两年来我科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使用紫杉醇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了针对其不良反应的临床预防和治疗经验。
作者:潘朝阳;周莉萍;章金强;刘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和)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培美曲塞组(PC)28例,吉西他滨组(GC)32例,分别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和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进行4个周期的治疗。评估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PC组和GC组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6.4%和43.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7%和81.2%。 PC组OS=7.3个月;GC组OS=7.0个月,P=0.63。 PC组与GC组3~4级白细胞减少症分别为43.8%和24.9%(P=0.00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别为50.0%和42.8%(P=0.024),血小板减少症分别为53.0%和25.0%(P=0.001)。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和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近,培美曲塞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好。
作者:王娟;黄显实;莫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XPD 751基因多态性与胃癌患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检索VIP、CBM、CNKI、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收集有关XPD Lys751Gln基因多态性与GC易感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提取纳入文献的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以病例组及对照组XPD Lys751Gln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dds ratio,OR)为效应指标,对文献进行异质性检验,应用RevMan 5.14软件对数据进行合并分析,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 CI)。结果共14个病例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累计病例2852例,对照6424例。 Meta分析结果显示:Gln-allele与GC易感性无关联性(P>0.05);亚组分析:中国人群[Gln/Gln vs.Lys/Lys,OR=3.23(95%CI=2.28-4.56,I2=0%,P<0.001);Gln/Gln vs.Lys/Gln+Lys/Lys,OR=2.42(95%CI=1.74-3.38,I2=0%,P <0.001);Gln-allele vs.Lys-allele,OR =1.28(95% CI =0.81-2.02,I2=88%,P =0.28)];混合人群组各基因型之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XPD 751Gln/Gln基因型可能是中国人群GC的易感基因型,尚需要开展更大、更严谨的研究证实。
作者:龚文锋;黎乐群;张秋明;白涛;黄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E-cadherin、vimentin与Ⅱ期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Ⅱ期结直肠癌复发转移与未复发转移患者的组织切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E-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情况。结果 E-cadherin、vimentin表达与复发转移有关。结论 E-cadherin、vimentin可能作为Ⅱ期CRC复发转移的分子标志物。
作者:曹传培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分析多原发大肠癌( MPC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MP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6例MPCC患者占三年所有收治的大肠癌患者的17.02%(126/739)。同时性MPCC( SCC)患者69例,其中经术前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者31例(44.9%),经术前B超、MRI及钡灌肠造影确诊者21例(30.4%),经术中探查及术中乙状结肠镜检查确诊者17例(24.6%);异时性 MPCC( MCC)患者57例,次原发癌均经乙状结肠镜检查和MRI检查确诊。126例MPCC 患者合并腺瘤性息肉者79例,其中息肉恶变10例;SCC 患者的肿瘤部位从盲肠近端到直肠远端渐变过渡,而MCC 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趋向相反;病理组织学类型主要为乳突状腺癌和管状腺癌,分别为50.0%(25/50)和18.0%(9/50);TNM 分期以Ⅰ和Ⅱ期为主,占60.0%(30/50)。术后随访2-3年,平均2.6年,2年总生存率为70.6%(89/126),其中同时性 MPCC 为49.3%(34/69),MCC 为50.8%(29/57);3年总生存率为52.4%(66/126),其中同时性 MPCC 为42.0%(29/69),MCC 为38.6%(22/57)。结论 SCC患者应重视乙状结肠镜、腹部MRI及钡灌肠检查相结合;MCC患者应加强术后随访。争取早期行根治性切除术。
作者:陈洪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2013美国癌症学会公布新统计数据显示:结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均居恶性肿瘤第三位[1]。结肠癌患者如能早期发现,经手术治疗效果较好。然而结肠癌患者确诊时往往已是中晚期。因此,寻找与结肠癌诊断、分期及预后相关的生物学分子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杨碧兰;尹艳;钟军;刘丽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脊髓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统计与比较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2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1.21±42.61)ml、(7.22±0.91) d、(8.79±0.86) d,与对照组(278.63±52.89) ml、(24.36±1.27) d、(13.02±1.17)d比较,P<0.05。随访3~24个月,2组患者疗效和脊柱稳定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脊髓肿瘤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与全椎板切除术时间相近,但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较好,患者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都明显缩短。
作者:郭启;田强;苑玉存;董自平;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实用癌症杂志》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及肿瘤学引文分析来源刊,2001年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国内统一刊号CN 36-1101/R,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5930。自2014年起,本刊由双月刊改为月刊,每期页码也由112页增至128页。改扩版后的《实用癌症杂志》稿件容量大幅增加,印刷装帧更加精美,为此热忱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我们将本着“繁荣肿瘤学术,助您成功成才”的职业精神,真诚地为广大的作者和读者服务。同时欢迎各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医学院校图书馆及个人订阅本刊,本刊的邮发代号为44-37,可通过邮局订阅,也可直接按订价汇款至本刊编辑部订阅。联系地址:江西省南昌市北京东路519号,电话:0791-88329442,邮编330029。另外,我部尚有2013年及以前的部分卷期杂志,需要者可与我部联系购买。
作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行胃癌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和对照组58例,分别给予硬膜外复合全麻术和气管插管全麻术,观察两组术后麻醉效果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结果两组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期躁动的总积分及发生率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能够缩短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减少术后躁动的发生,较气管全麻更具有优势。
作者:徐翔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吉非替尼治疗失败晚期肺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每位患者化疗直至其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或者发生肿瘤进展,化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近期疗效: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3例(17.57%),疾病稳定30例(40.54%),疾病进展31例(41.89%)。安全性:骨髓抑制42例(56.76%),胃肠道反应23例(31.08%),心律失常17例(22.97%),脱发15例(20.27%),肾功能异常12例(16.22%),肢端麻木10例(13.51%),肝功能异常4例(5.41%)。远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1个月,95%可信区间(CI)为2.4~3.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1.8个月,95%CI为8.2~14.8个月;1年生存率为41.89%(31/74)。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徐炎良;陈立;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结节型肺泡癌的影像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结节型肺泡癌的CT扫描及平片资料,并与27例周围型肺癌对照分析。结果结节型肺泡癌的空泡征及磨玻璃征的阳性率分别为75.7%、70.3%,其他肺癌的阳性率分别为14.8%、2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节型肺泡癌及其他肺癌毛刺征的阳性率分别为81.1%、70.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空泡征及磨玻璃征是影像诊断结节型肺泡癌的特征性征象;毛刺征是肺癌的共同征象。
作者:胡金平;肖琼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治疗期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06例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列为对照组,100例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改变,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结束时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症状明显好于观察组( P<0.05)。但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症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②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4级不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损伤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方案治疗期间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但治疗后短期内生存质量即可逐渐恢复,相对于单纯放疗的患者获益更多。
作者:熊伟民;李明峰;席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三维适形放疗同步GemOx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7年8月-2011年8月,24例患者均经病理学或临床诊断为局部晚期胰腺癌,接受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照射剂量6MV-X线DT 60~70 Gy,2~2.5 Gy/次;同时化疗2周期,方案为GemOx(吉西他滨1000 mg/m2,d1、d8;奥沙利铂130 mg/m2,d1)。在放疗后维持GemOx方案化疗2周期,每21 d重复一次,观察疗效、临床收益反应和不良反应。结果24例患者完全缓解1例(4.2%),部分缓解10例(41.6%),稳定12例(50.0%),进展1例(4.2%),有效率为45.8%(11/24);6个月生存率为87.5%(21/24),12个月为58.3%(14/24),24个月为12.5%(3/24),中位生存11.8个月。 CBR评估:未行黄疽引流者3例,治疗后黄疸消退2例(66.7%);治疗前伴腹背部疼痛21例(87.5%),治疗后止痛有效率为90.5%(19/21)。患者一般状况Karnofsky评分提高20分以上者18例,占75.0%;发生恶心、呕吐54.2%(13/24)、白细胞下降66.7%(16/24)、血小板下降37.5%(9/24),其中Ⅰ、Ⅱ度分别为10例(41.7%)、12例(50.0%)、5例(20.8%),Ⅲ度分别为3例(12.5%)、4例(16.7%)、3例(12.5%),此外血小板下降者中Ⅳ度1例(4.2%)。结论三维适形放疗联合GemOx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有较好的缓解症状和局部控制作用,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可以控制,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周雪峰;潘骥群;周剑波;陈卫宏;季祥;张霞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90例晚期NSCLC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5例)和顺铂组(45例),联合组胸腔内注入恩度45 mg+顺铂40 mg/m2,2次/周,连续3周;顺铂组单用顺铂40 mg/m2胸腔灌注治疗,2次/周,连续3周。评价近期疗效、生活质量( QOL)和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客观有效率( RR)82.22%;顺铂组为51.11%( P<0.05);联合组QOL改善有36例(80.00%),顺铂组为20例(44.44%)(P<0.05)。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度联合顺铂治疗晚期NSCLC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且不良反应小。
作者:涂建仁;黄淑娟;王美鑑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及营养状况与肺癌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6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嗜酸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脂、白蛋白等指标,并分析其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结果6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2~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2.8个月。60例患者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8.3%和48.3%;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者与正常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20.0%和54.0%(P<0.05);贫血与非贫血患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30.8%和61.8%(P<0.05);营养不良者与未发生营养不良者2年生存率分别为21.4%和56.5%(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血红蛋白、BMI、白蛋白与患者生存期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及白蛋白是影响患者2年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嗜酸性粒细胞及白蛋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有益于改善预后。
作者:魏魁;毛晶晶;刘尹;胡斯明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xeloda)联合奥沙利铂(L-OHP)治疗进展期胃癌老年患者的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以60例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XELOX方案,即静脉滴注奥沙利铂85 mg/m2,d1;卡培他滨1250 mg/m2,分2次口服,d1~14;以28 d为1个化疗周期,连用3个周期后评价该治疗方案的疗效和毒性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结果60例患者均可评价,其中5例完全缓解,25例部分缓解,14例处于稳定期,16例患者处于进展期,总有效率为50.0%;不良反应为手足综合征、神经毒性、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均为可逆性。结论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进展期老年胃癌患者疗效肯定,安全性较好,患者耐受性高,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徐伟;吴福林;孙春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肿瘤堆积物( TDs)对胃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TDs阳性组20例与TDs阴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结果 TDs阳性组肿瘤大小、未分化型胃癌占比、淋巴结转移个数、并发症发生率及TNMⅢ期占比等均显著高于TD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s阳性组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显著低于TD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堆积物阳性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差,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判断指标。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对4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18例。联合治疗组进行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进行单纯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对比2组治疗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黄疸症状缓解率、平均生存时间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18%、100.00%、(354±21)d与77.27%,与对照组的22.22%、72.22%、(177±11)d、0%等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疏云;王洪云;陶黎明;吴燕玲;邹彩亮;胡贤春;乐薇;钟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讨多功能保留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甲状腺癌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施行保留颈丛、肩胛舌骨肌及颈外静脉的多功能保留性颈淋巴结清扫术的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无手术死亡者,术后恢复良好,随访期间无复发。颈部外观无塌陷,所保留的神经功能从术后第1天开始逐渐恢复,表现为神经支配区域麻木感逐渐消失,术后3个月内均恢复。上肢活动良好,无臂丛神经和膈神经损伤。耳廓感觉恢复,下颈部及肩部无麻木感,颈部外观无改变。术后上颈及耳周疼痛或肩胛区疼痛明显17例,1~6周后好转。结论多功能保留性颈淋巴结清扫术既可达到根治肿瘤的目的,又能有效保留耳廓区、颈部、锁骨上区的感觉,合理、可行,但部分患者术后疼痛感明显。
作者:罗文政;廖剑锋;周何强;徐华;涂斌锋 刊期: 2014年第12期
目的:探究食管癌患者采取不同超分割放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并为该病优化放疗积累经验。方法将46例食管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分别设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3例。对照组采取单纯超分割放疗( HRT),研究组采取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 LCHART)。记录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局控率,并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2组1年内有效率和局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组放射性肺炎及放射性食管炎Ⅲ级和Ⅳ级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骨髓抑制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疗与单纯超分割放疗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的安全性更佳,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梁国华;吴建华;凌志琴 刊期: 2014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