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观察

疏云;王洪云;陶黎明;吴燕玲;邹彩亮;胡贤春;乐薇;钟梅

关键词:恶性胆道梗阻, 胆道支架置入, 三维适形放疗, 疗效
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对4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18例。联合治疗组进行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进行单纯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对比2组治疗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黄疸症状缓解率、平均生存时间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18%、100.00%、(354±21)d与77.27%,与对照组的22.22%、72.22%、(177±11)d、0%等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贝伐单抗联合 AP 方案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培美曲塞/顺铂)治疗晚期非鳞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疗效。方法根据治疗方案将2010年1月-2011年4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81例晚期非鳞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治疗采用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对照组治疗采用AP方案。结果①观察组化疗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与对照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呕吐、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等化疗不良反应分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观察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中位总生存期(mOS)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AP方案治疗晚期非鳞NSCLC的近期疗效与远期疗效优于AP方案,且安全性好。

    作者:刘晖群;刘敏知;熊林楷;邹俊韬;徐炎良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髓肿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半椎板入路显微手术与全椎板切除手术治疗脊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脊髓肿瘤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全椎板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术治疗。统计与比较2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等。结果2组患者手术均获得成功。2组平均手术时间比较,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分别为(141.21±42.61)ml、(7.22±0.91) d、(8.79±0.86) d,与对照组(278.63±52.89) ml、(24.36±1.27) d、(13.02±1.17)d比较,P<0.05。随访3~24个月,2组患者疗效和脊柱稳定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脊髓肿瘤采用半椎板入路显微切除手术治疗,与全椎板切除术时间相近,但术中出血量较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疗效较好,患者住院时间和下床时间都明显缩短。

    作者:郭启;田强;苑玉存;董自平;王浩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联合筛查对 CIN 患者的诊治价值研究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 TCT)联合电子阴道镜及环形电切除术( LEEP)治疗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397例行TCT检查的已婚女性纳入研究,其中检查呈阳性者113例,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并进行病理学检查。检查确诊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LEEP治疗。结果进行临床和病理学分析比较。结果 TCT检测病例数1397例,其中检出阳性涂片113例(8.1%):其中ASCUS+AGUS 74例(65.5%),ASC-H 4例(3.5%),LSIL 23例(20.4%),HSLL 8例(7.1%),癌4例(3.5%);所有患者均在阴道镜下多点采样行病理检查,异常阴道镜图象91例(80.5%),其中炎症33例(29.2%),CINⅠ40例(35.4%),CINⅡ13例(11.5%),CINⅢ4例(3.5%),癌1例(0.9%)。 LEEP 手术治疗后切下的标本进行病理结果分析,其中炎症8例(14%),CINⅠ34例(59.6%),CINⅡ11例(19.3%),CINⅢ3例(5.2%),浸润癌1例(1.9%)。结论 TCT、阴道镜下多点活检联合LEEP术可以使宫颈上皮细胞内瘤变患者得到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

    作者:吴淑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非小细胞肺癌术后紫杉醇化疗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抗肿瘤药物,但是紫杉醇特异性较差,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对机体正常组织、器官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何有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成为保证紫杉醇抗肿瘤化疗效果的关键。近两年来我科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使用紫杉醇化疗后出现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了归纳,并总结了针对其不良反应的临床预防和治疗经验。

    作者:潘朝阳;周莉萍;章金强;刘武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312例患者行直肠癌保肛术,必要的情况下行预防性肠造口。观察记录患者性别、年龄、BMI、ASA评分、糖尿病、术前血红蛋白、术前血清白蛋白、肿瘤位置、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肿瘤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预防性肠造口等情况。结果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史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BMI、ASA评分、糖尿病史、术前血红蛋白浓度、肿瘤位置、肿瘤组织类型、T分期、病理分期、手术方式、预防性肠造口与吻合口漏发生无关(P>0.05)。结论患者年龄、术前血清白蛋白浓度、肿瘤与肛缘距离、新辅助化疗史是影响吻合口漏发生的因素,临床需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影响因素,确保手术顺利实施。

    作者:廖茂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合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 GEMOX方案)合并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治疗晚期胰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胰腺癌患者52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静脉滴注,吉西他滨1000 mg/m2,第1,8天,奥沙利铂130 mg/m2第1天治疗,每21天重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比较2组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1例(3.8%)、部分缓解10例(38.5%)、稳定5例(19.2%)、进展10例(38.5%),有效率为42.3%。对照组完全缓解0例、部分缓解6例(23.1%)、稳定7例(26.9%)、进展13例(50.0%),有效率为23.1%。观察组RR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受益反应(CBR)57.7%,对照组34.6%,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无胃肠穿孔、出血、腹膜炎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方案合并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可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且未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陈菊香;周红轩;殷咏梅;王榕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鼻咽癌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探索后程三维适形放疗技术(3D-CRT)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同期采用后程3D-CRT技术(46例)和常规分割放疗技术(CF)(38例)治疗的84例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5年,从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的角度分析2种不同方法治疗鼻咽癌的实际疗效。结果后程3D-CRT组与CF组比较,1、2、3、4、5年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和局部区域控制率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后程3D-CRT技术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有增高的趋势。结论尽管后程3D-CRT技术与CF技术相比,在局部区域控制率和生存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其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有增高趋势。

    作者:谢洪辉;赵娜;张凌;吴浩源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EP4在结肠癌细胞株 HT29增殖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PGE2诱导结肠癌细胞株HT29增殖和凋亡的机制,明确以EP4为靶点治疗结肠癌的作用途径。方法将EP4抑制剂L161982按不同浓度作用于结肠癌细胞系HT29,用MTT(四甲基偶氮唑蓝比色法)法分别于作用12、24、48、72 h时检测细胞增殖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进一步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spase-3的表达。结果 EP4抑制剂L161982对结肠癌细胞系HT29呈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随着L161982剂量增加,HT29细胞凋亡增强;凋亡蛋白Caspase-3表达水平随L161982剂量增加而升高。结论PGE2可能通过EP4受体作用于结肠癌细胞,通过Caspase-3途径影响结肠癌细胞HT29的增殖与凋亡,这可能是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

    作者:高岩;姜浩;孙治国;高健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小直径肾癌患者不同临床指征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小直径肾癌患者不同临床特征对手术治疗预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132例小直径肾癌(肿瘤直径≤3 cm)患者,按症状有无和体检筛查结果分为有腰部不适、血尿等症状的症状组患者60例(45.5%)和通过体检和其他疾患筛查发现的偶发组72例(54.5%),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预后状况。结果入组患者119例行B超检查,筛查确诊100例(87.7%),132例行CT检查,筛查确诊125例(94.7%);所有患者确诊后均行腰间11或11、12肋间根治性切除术;病理报告显示患者均为透明细胞癌。2组患者术后随访1、3、5年远期无瘤生存率为偶发组100.0%(72/72)、88.9%(64/72)、69.4%(50/72)及症状组100.0%(60/60)、51.7%(31/60)、31.7%(19/60),3.5年生存率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偶发组病理分期和肿瘤大小低于症状组(P<0.05),病理分级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小直径肾癌早期筛查手段主要为B超与CT等影像学检查,筛查率较高;其偶发患者肿瘤分期较低,术后生存率高;如能做到及时筛查和进行根治性切除是获得良好预后的关键。

    作者:林涛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疗效。方法根据手术方式将103例NSCLC患者分为观察组(59例)与对照组(44例),观察组在全胸腔镜下行肺叶切除术,对照组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行肺叶切除术,现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止痛药物使用时间、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与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直视下肺叶切除术治疗NSCLC的疗效相当,但是前者创伤更小、术后恢复更快,是临床治疗NSCLC的理想术式。

    作者:胡红军;张立国;王振华;郭喜喜;耿磊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序列研究

    目的:研究恶性骨肿瘤患者的磁共振成像序列。方法选取骨肿瘤患者60例,其中37例恶性骨肿瘤患者为观察组,其余23例良性骨肿瘤患者为对照组。先对2组患者进行常规MRI平扫,然后对患者进行DCE-MRI、不同b值的DWI扫描、延迟MRI增强扫描。结果2组患者的肿瘤边缘形态、边界清晰度、信号均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患者的信号均匀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之间DWI信号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实质区ADC值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骨肿瘤患者肿瘤边缘模糊、边界模糊、信号不均匀、肿瘤显著强化。

    作者:黄波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传统巴氏涂片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目的:探究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传统巴氏涂片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4年4月接受检查的8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患者采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进行筛查,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巴氏涂片法进行筛查。将2种方法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相对比,分析2种方法的准确率以及各项指标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检测出有114例患者为阳性,符合率为96.61%。对照组检测出有75例患者为阳性,符合率为63.56%。实验组检测出ASC患者48例,LSIL患者36例,HSIL患者18例,SCC患者10例;对照组患者检测出ASC患者30例,LSIL患者25例,HSIL患者14例,SCC患者6例。实验组检测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经比较,均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比传统巴氏涂片法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更好,准确率更高。

    作者:彭玲;向安玲;贾英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培美曲塞与吉西他滨分别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培美曲塞联合卡铂与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NSCLC )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60例经病理组织学或(和)细胞学检查确诊的ⅢB或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培美曲塞组(PC)28例,吉西他滨组(GC)32例,分别给予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和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方案进行4个周期的治疗。评估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PC组和GC组的部分缓解率分别为46.4%和43.7%。疾病控制率分别为85.7%和81.2%。 PC组OS=7.3个月;GC组OS=7.0个月,P=0.63。 PC组与GC组3~4级白细胞减少症分别为43.8%和24.9%(P=0.001),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别为50.0%和42.8%(P=0.024),血小板减少症分别为53.0%和25.0%(P=0.001)。结论培美曲塞联合卡铂和吉西他滨联合卡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相近,培美曲塞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好。

    作者:王娟;黄显实;莫艳芳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

    目的:评价鼻内镜手术切除治疗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入的5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行鼻内镜手术,对照组行传统鼻切开手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对照组短,疼痛情况也较对照组轻,并发症发生较少且复发率较低。结论鼻内镜手术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的方法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术后复发率低的特点,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陶维能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的疗效。方法对40例恶性胆道梗阻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联合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18例。联合治疗组进行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进行单纯胆道支架置入治疗。对比2组治疗疗效。结果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黄疸症状缓解率、平均生存时间以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8.18%、100.00%、(354±21)d与77.27%,与对照组的22.22%、72.22%、(177±11)d、0%等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胆道支架置入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恶性胆道梗阻,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疏云;王洪云;陶黎明;吴燕玲;邹彩亮;胡贤春;乐薇;钟梅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头颈部肿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头颈部肿瘤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老年晚期头颈部肿瘤进行化疗,方案为脂质体紫杉醇135 mg/m2,d1;卡铂300 mg/m2,d2,21~28天重复。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2例中21例可评价疗效,共完成周期数72个,完全缓解( CR )2例,部分缓解( PR )6例,稳定(SD)9例,进展(PD)4例,总有效率(CR+PR)38.1%,疾病控制率(CR+PR+SD)80.9%,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脱发、疲乏,其中Ⅲ~Ⅳ级不良反应为8例(38.1%),无化疗相关性死亡。结论脂质体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老年晚期头颈部肿瘤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反应可耐受。

    作者:何秀琴;李国庆;尚红娟;万保林;邹彩亮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晚期肺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07年1月-2011年6月江西省肿瘤医院收治的74例吉非替尼治疗失败晚期肺腺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每位患者化疗直至其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或者发生肿瘤进展,化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疗效与安全性评价,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近期疗效:无完全缓解病例,部分缓解13例(17.57%),疾病稳定30例(40.54%),疾病进展31例(41.89%)。安全性:骨髓抑制42例(56.76%),胃肠道反应23例(31.08%),心律失常17例(22.97%),脱发15例(20.27%),肾功能异常12例(16.22%),肢端麻木10例(13.51%),肝功能异常4例(5.41%)。远期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为3.1个月,95%可信区间(CI)为2.4~3.3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OS)为11.8个月,95%CI为8.2~14.8个月;1年生存率为41.89%(31/74)。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肺腺癌,疗效确切,安全性好。

    作者:徐炎良;陈立;王玲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老年肺炎型肺癌23例临床特点分析

    肺炎型肺癌( PTLC)是一种在胸部X线片或CT上仅表现为斑片状或大片模糊阴影的肺癌,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周围型肺癌,以中老年患者多见,同时伴有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现就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23例老年肺炎型肺癌( PTLC)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刘建民;Qiang Tu;寇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肿瘤堆积物对胃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肿瘤堆积物( TDs)对胃癌手术患者生存状况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按照病理检查结果分为TDs阳性组20例与TDs阴性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结果 TDs阳性组肿瘤大小、未分化型胃癌占比、淋巴结转移个数、并发症发生率及TNMⅢ期占比等均显著高于TD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Ds阳性组术后3年、5年的生存率显著低于TD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堆积物阳性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差,可作为胃癌患者术后生存状况的判断指标。

    作者:杨光 刊期: 2014年第12期

  • 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影响的临床研究

    目的:比较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与单纯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治疗期间并发症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106例行单纯三维适形放疗患者列为对照组,100例行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患者为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及治疗结束后生存质量各维度的改变,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①治疗结束时对照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总体症状明显好于观察组( P<0.05)。但治疗结束后3个月,观察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以及总体症状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②2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4级不良反应,放射性食管炎和放射性肺损伤组间差异不明显( P>0.05);观察组患者白细胞降低、血小板减少、肝功能异常、心脏毒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三维适形放疗同步化疗方案治疗期间会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但治疗后短期内生存质量即可逐渐恢复,相对于单纯放疗的患者获益更多。

    作者:熊伟民;李明峰;席素娟 刊期: 2014年第12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