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娟;肖兰
目的 分析初治鼻咽癌患者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的疗效及预后因素.方法 观察85例初治鼻咽癌患者IMRT治疗后的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3年总生存率为94.9%,局部控制率为92.4%,无远处转移生存率为92.4%,无区域淋巴结转移生存率为96.2%;急性不良反应大多为Ⅱ度急性口腔黏膜炎,Ⅰ~Ⅱ度急性皮肤反应,远期口干症多为Ⅰ~Ⅱ度,Ⅲ度口干症未见;单因素分析肿瘤T分期与患者总生存率无相关性,肿瘤N分期及临床分期与患者总生存率有关,放化疗综合治疗与单纯放疗与患者总生存率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调强放疗对初治鼻咽癌患者疗效较好,且重度不良反应少见.
作者:杜伟;杨继元;徐云华;雷勇;黄敏;柯庆华;罗斐;李晶晶;罗海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GATA家族包含6个转录因子,其中每个转录因子都含有1个由锌指结构构成的高度保守的DNA结合域[1].根据表达模式和功能将这6个转录因子分为2组,其中GATA4主要在内胚层或中胚层来源的组织或器官中表达,GATA4,5,6对组织特异性基因的表达起关键性的调控作用[2].
作者:余昆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FoxM1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18例前列腺癌和22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组织中FoxM1蛋白的表达,采用SPSS 13.0软件分析FoxM1表达与前列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前列腺癌组织的FoxM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P<0.05);FoxM1蛋白的高表达与前列腺癌的T分期、N分期、M分期及Gleason评分显著相关(P<0.05).结论 FoxM1蛋白的高表达与前列腺癌发生和恶性演进显著相关,有可能成为前列腺癌的肿瘤标志物和新的治疗分子靶点.
作者:王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丙戊酸钠(valproic acid,VPA)联合紫杉醇对宫颈癌Hela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 VPA和紫杉醇单独及联合作用于宫颈癌Hela细胞,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细胞增殖,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变化.结果 VPA对宫颈癌Hela细胞株有明显生长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性,使细胞凋亡增强,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VPA联合紫杉醇后,宫颈癌Hela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细胞周期进一步阻滞于G2/M期,S期细胞数减少.结论 VPA可显著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增强紫杉醇对Hela细胞的化疗作用.
作者:李泽明;余进进;陆冰颖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D2-40和桩蛋白(Paxillin)在早期胃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及表达相关性.方法 对76例早期胃癌病例进行D2-40、Paxillin免疫组化检测,以相应的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相对照,观察D2-40、Paxillin在早期胃癌中的蛋白表达,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表达相关性.结果 Paxillion在早期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1%(54/76),远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D2-40在Paxillin阳性表达的早期胃癌中显示的LMVD平均数值为(16.7±3.3)个/mm2,相较于正常胃黏膜LMVD数值(3.2±1.8)个/mm2,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高于Paxillin阴性的早期胃癌病例的LMVD数值(6.7±3.1)个/mm2,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axillin的阳性表达与早期胃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1)、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早期胃癌浸润深度相关性不强.Paxillin的表达程度与D2-40所标记的LMVD数值呈正相关(P<0.01).结论 Paxillin在早期胃癌中的高表达与D2-40表达显示的LMVD与其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可以作为早期胃癌的预后与转移的重要指标,期望能为胃癌的新的基因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许俊龙;张杰;李玉红;贾爱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随着放疗技术的发展,现代放疗已进入三精时代,而怎样才能保证放疗摆位的精确性和重复性,是实施三精治疗的关键.在放疗中,胸部体位因受到呼吸运动、上肢及头颈部的活动引起的皮肤牵拉等相关因素的影响,摆位的重复性和精确性较差,因此胸部放疗体位的固定是放疗界公认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常规是运用真空袋来固定胸部的放疗,虽然一定程度地改善了胸部体位固定的重复性和稳定性,但在临床中的摆位三维误差仍然偏大,不能满足临床精确放疗的需要.近年,我院尝试采用了头颈肩网膜下拉法固定胸部体位的方法,经过临床初步观察验证,该摆位固定方法重复性和精确性比常规运用真空袋固定法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现报告如下.
作者:应惟良;曹舜翔 刊期: 2013年第02期
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国家,每年新发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发病率与死亡率均为世界第一[1].在我国食管癌患者确诊时约2/3病例已是中晚期,大多失去了手术机会,食管癌单纯放疗或化疗的疗效均欠佳,综合治疗已广泛应用临床.我科自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采用奈达铂加替加氟联合方案同步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常学智;许再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免气腹小切口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例结、直肠癌免气腹小切口腹腔镜辅助下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患者采用免气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其中乙状结肠癌16例,直肠癌5例.手术均获成功,无吻合口瘘、无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无手术死亡者.结论免气腹腹腔镜辅助结、直肠癌手术是1种安全、有效、微创的手术方法,值得进一步探讨.
作者:余南荣;杨国华;徐厚巍;刘海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40例卵巢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3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LR4表达,并分析TLR4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LR4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卵巢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中其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01±0.073、0.399±0.078和0.134±0.059,卵巢癌组织中TLR4表达量明显高于相应的癌旁组织及正常卵巢组织(P均<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TLR4 mRNA表达量卵巢癌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卵巢组织,分别为0.0647±0.0253、0.0350±0.0220、0.0167±0.0136,P<0.05.结论 TLR4在卵巢癌组织中呈高表达,且其表达与卵巢癌病理分级有关,TLR4可能通过免疫机制参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作者:马玲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卵巢黏液性肿瘤组织中P57KIP2和SKP2蛋白表达情况及与其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例卵巢良性黏液性囊腺瘤、12例卵巢黏液性交界性肿瘤、47例卵巢黏液腺癌中P57KIP2和SKP2蛋白表达.结果 良性粘液性囊腺瘤与粘液性交界性肿瘤P57KIP2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良性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腺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与黏液腺癌其阳性表达率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黏液腺癌中,P57KIP2表达与肿瘤分化及TNM分期有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黏液腺癌中P57KIP2阳性表达率较无淋巴结转移黏液腺癌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KP2阳性表达率良性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性交界性肿瘤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良性黏液性囊腺瘤与黏液腺癌、黏液性交界性肿瘤与黏液腺癌其阳性表达率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黏液腺癌中SKP2表达与肿瘤分化及TNM分期有关(P<0.05).卵巢黏液腺癌中P57KIP2与SKP2表达呈负相关性(γ=-0.292,P<0.05).结论 P57KIP2可抑制卵巢黏液腺癌的发生发展,SKP2可促进卵巢黏液腺癌的发生发展,SKP2参与了P57KIP2的降解.
作者:杨娟;肖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吗啡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严重癌性疼痛的有效药物,但除了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疼痛外,还会导致成瘾性、呼吸抑制和便秘等副作用.近年来吗啡与肿瘤生长的相关性日益受到重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吗啡与肿瘤的细胞增殖、迁移与侵袭、血管形成及凋亡等相关;同时吗啡还可调控免疫系统,通过对NK细胞的活性、T细胞的增殖活化、IL-2及TNF表达的影响,间接影响肿瘤的生长.
作者:曹军皓;黄前川 刊期: 2013年第02期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近年来有关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IGFs)系统与乳腺癌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就IGFs与乳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杜亚利;王美波;王慧霞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进展期胃癌术后三维适形放疗(3DCRT)联合XELOX方案化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将96例进展期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8例)采用3DCRT联合XELOX方案,B组(48例)采用常规放疗+XELOX方案,两组均于术后4周开始.结果 有效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A组分别为79.2%和93.8%,B组分别为60.4%和79.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0,4.36,P<0.05);两组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2、3年生存率A组显著高于B组 (P<0.05).A组血小板下降、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B组 (P<0.05).结论 进展期胃癌患者采用3DCRT+ XELOX方案治疗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疗效和患者术后生存率,大限度减轻放化疗毒性.
作者:韩刚;王以东;曹羽;龚航军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引流并心包腔内注射奈达铂治疗恶性心包积液的疗效.方法 将16例有大量心包积液的患者在彩超定位引导下行心包穿刺并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待引流完心包积液后注射奈达铂.结果 所有患者均一次穿刺成功.16例患者中完全缓解13例(81.3%),部分缓解2例(12.5%),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93.8%,胸闷、呼吸困难等心包填塞症状缓解.结论 以中心静脉导管留置心包腔内引流心包积液并注射奈达铂,可迅速消除心包填塞症状,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较轻,患者易于耐受,无心跳骤停及心律失常发生,无管腔堵塞、感染及缩窄性心包炎等并发症发生.
作者:周焱;朱莹莹;夏秋燕;张卫;石慧;周云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血清胸苷激酶1(thymidine kinase 1,TK1)在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利用免疫印记增强化学发光法检测健康人群及恶性肿瘤患者不同治疗时期血清中的TK1表达水平.结果 健康人群及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TK1的浓度分别是(0.62±0.69)pmol/L和(3.65±2.31)p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恶性肿瘤组患者化疗2周期后,疗效评价稳定组、进展组及部分缓解组的血清TK1浓度分别为(3.48±2.82)、(5.67±3.57)及(1.63±1.54)pmol/L,其中,部分缓解组与进展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TK1在恶性肿瘤诊断和疗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韩亮;刘勇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甘氨双唑钠对离体乏氧喉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及机制.方法 以加药乏氧照射喉癌细胞为实验组,单纯乏氧照射喉癌细胞为对照组;实验组分别给予不同浓度的甘氨双唑钠,经照射后,应用MTT法、克隆形成试验检测其放射增敏作用;并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放射后细胞周期变化情况.结果 MTT法和克隆形成实验均证明甘氨双唑钠对乏氧喉癌细胞具有显著放射增敏作用,随着药物浓度增加,放射增敏比SER分别为1.23、1.54、1.98,放射增敏作用增强,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乏氧喉癌细胞发生G2/M期阻滞,甘氨双唑钠药物浓度越高,G2/M期比例越高,呈上升趋势.结论 甘氨双唑钠对离体乏氧喉癌细胞具有明显放射增敏作用,其增敏效果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其放射增敏机制可能与减小对放射耐受的G0/G1 期细胞比例、增大对放射敏感的G2/M期细胞比例有关.
作者:李响;梁健刚;关中;徐志坚;彭解人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分析比较胸上段食管癌简化调强放疗技术(sIMRT)与螺旋断层放疗(HT)计划剂量学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8例胸上段食管癌患者统一勾画靶区和正常器官后,分别设计sIMRT和HT计划.统一给予预防照射计划靶区(PTV1)50 Gy/30次,肿瘤计划靶区(PTV2)66 Gy/30次.应用剂量体积直方图、适形指数(CI)和不均匀指数(HI),评价不同照射技术的靶区和正常组织剂量分布情况.结果 两组计划靶区处方剂量分布均较好,PTV1 CI和HI 2种计划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PTV2的各项剂量学参数HT计划均优于sIMRT计划.两组计划均可满足脊髓和双肺V15、V20、V30的限定要求,HT计划明显降低了脊髓Dmax和双肺V15、V20、V30.2种计划双肺V5、V1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HT计划双肺平均剂量均<1 100 cGy.结论 sIMRT和HT计划均适用于胸上段食管癌,HT计划剂量分布较sIMRT计划更好,并显著减小双肺高剂量区体积,其临床意义有待进一步探讨.
作者:蔡博宁;冯林春;徐寿平;戴相昆;解传滨;葛瑞刚;马林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观察放疗局部照射下全身凝血功能的变化,并探讨华法令干预缓解白细胞减少的效果.方法 新西兰白兔分为阴性对照组、单纯照射组、照射+抗凝组.照射前、照射后24 h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单纯照射组仅接受一次全胸部照射,总剂量20 Gy.照射+抗凝组照射前喂服抗凝血药华法令.照射后24 h处死动物,采取左胸第十肋骨骨髓代表照射靶区内骨髓,第三腰椎左侧横突骨髓代表靶区外骨髓,行骨髓像观察.结果 单纯照射组照射前后凝血功能无明显变化,白细胞明显减少.照射+抗凝组照射前后凝血功能均被阻断,白细胞明显减少.2组动物照射靶区内骨髓有核细胞明显减少,靶区外骨髓有核细胞计数正常.结论 造成白细胞减少的局部照射剂量不能够改变全身的凝血状态;完全阻断凝血所消耗的白细胞减少也不能阻断局部照射造成的白细胞减少.
作者:耿冲;张旭光;郭峰;叶涛;刘亚洲;沈文彬;顾峰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2-脱氧-D-葡萄糖(2-deoxy-D-glucose,2-DG)对人卵巢癌SKOV-3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培养人卵巢癌SKOV-3细胞,将不同浓度2-DG(2.5 mmol/L、5 mmol/L 、10 mmol/L、20 mmol/L、40 mmol/L)作用人卵巢癌SKOV-3细胞不同时间后,MTT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抑制率;Hoechst33258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及周期.结果 不同浓度2-DG对 SKOV-3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并且呈现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果还显示2-DG可使细胞周期阻滞在G0/G1期;流式细胞仪凋亡检测结果显示2-DG可诱导人卵巢癌坏死或凋亡.结论 体外试验中,2-DG对SKOV-3细胞增殖有抑制作用,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陆冰颖;余进进;李泽明 刊期: 2013年第02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α、β(ERα、β) mRNA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指标的关系.方法 以 β-actin 基因为内参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45例乳腺癌患者的乳腺癌组织、相应癌旁组织、相应正常乳腺组织中ERα和ERβ mRNA表达,应用Gene Tools软件对RT-PCR产物电泳带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 45例样本中,ERα在癌组织、癌旁组织、正常组织中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从正常组织、癌旁组织到癌组织有增高趋势.ERα mR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但与年龄、原发肿瘤大小、TNM分期无关(P>0.05).而癌组织中ERβ mRNA表达水平低于癌旁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Rβ mRNA表达与原发肿瘤大小、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P<0.05),但与年龄无关(P>0.05).结论 ERα、β mRNA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特性有关.ERβ在不同的乳腺组织中表达有差异,ERβ可能是1种保护性的雌激素受体.
作者:胡凤娣;邹天宁;邓明佳;李科;沈丽达 刊期: 2013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