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对肺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

华余强;方心华;刘国保;黎蕾

关键词:多层螺旋CT, 灌注成像, 肺部肿瘤, 临床诊断
摘要: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内有肿瘤的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采用CTperfusion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患者肿瘤的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以及血流量(BF).结果 在MTT与BF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S与BV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为良、恶性的肿瘤提供功能信息,有利于提高肺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实用癌症杂志相关文献
  • 肠系膜畸胎瘤诊断与治疗的回顾性分析

    卵巢畸胎瘤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1-2],而发生于肠系膜的畸胎瘤临床上十分罕见.肠系膜畸胎瘤缺乏特征性的症状与体征,临床医师又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术前往往误诊为卵巢畸胎瘤,明确诊断需要依靠术中探查及术后的病理学检查.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我们就肠系膜畸胎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临床治疗措施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继明;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肿瘤标志物对胃癌诊断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肿瘤标志物水平变化对胃癌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 经手术与病理学确诊的198例胃癌患者作为病例组,同时选择198例于我院体检均为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2组患者血清中肿瘤标志物CEA、CA724、CA199的水平,并评价3种肿瘤标志物的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病例组3种肿瘤标志物的含量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术后该3种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均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同时(Ⅲ+Ⅳ)期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Ⅰ+Ⅱ)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病例组患者CEA、CA724、CA199的灵敏度分别为50.9%,51.3%,47.8%;特异度分别为92.1%,91.4%,89.5%;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达90.1%,73.4%.结论 血清CEA、CA724、CA199对于胃癌的诊断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同时三者联合检测可以提高其诊断的敏感度,对于预后胃癌患者的预后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作者:焦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艾迪注射液应用于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观察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以5-Fu为基础的化疗联合盆腔照射是Ⅱ期和(或)Ⅲ期直肠癌根治术后的标准治疗方案[1].艾迪注射液与放化疗起协同抗癌作用[2-4].为此,我们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同步放化疗治疗Ⅱ/Ⅲ期直肠癌术后患者,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作者:万林林;刘小红;丁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眼睑肿瘤切除后眼睑重建的远期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眼睑肿瘤切除后异体巩膜移植术修补眼睑缺损的远期疗效.方法 选取眼睑恶性肿瘤患者19例,患者首先切除眼睑恶性肿瘤,然后异体巩膜移植修补眼睑缺损,进行眼睑重建治疗,记录并分析患者手术后的临床疗效.结果 眼睑重建手术后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35.3个月.治愈12例,好转7例,眼睑肿瘤均未复发.结论 组织学控制性切除眼睑恶性肿瘤疗效确切,异体巩膜移植重建眼睑对于眼睑的形态和功能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臧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子鼻咽镜下不同活检方法对早期诊断鼻咽癌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电子鼻咽镜下不同活检方法对早期诊断鼻咽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66例疑是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83例,电子鼻咽镜下采用配套活检钳经活检道行鼻咽部活检;手术组83例,电子鼻咽镜下采用常规活检钳经口腔行鼻咽部活检术.结果 活检准确率以1次钳取组织即取得阳性结果为标准计算,对照组活检准确率79.5%,手术组活检准确率98.8%,2组比较,手术组活检准确率明显过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电子鼻咽镜下采用常规活检钳经口腔行鼻咽部活检术,能检查鼻咽部各个部位并钳取各个部位的组织,对深层病变组织钳取更有优势,有利于早期诊断鼻咽癌.

    作者:刘素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对照组为60.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感觉神经异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口腔黏膜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18.4%、21.0%、50.0%、21.0%、31.6%、18.4%,对照组依次为57.9%、60.5%、73.7%、44.7%、52.6%、39.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PFS和OS依次为(5.5±1.2)、(10.5±2.2)个月,对照组依次为(3.5±1.2)、(8.3±2.3)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有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卓恩挺;陈雪莲;王连臣;刘松平;符国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诱导加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诱导加同期放化疗对局部晚期(Ⅲ、Ⅳa期)鼻咽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01例Ⅲ、Ⅳa期鼻咽癌患者行诱导加同期放化疗(IC组),同时与同期行单纯放疗的102例(RT组)进行比较,两组放疗方法相同.诱导加同期放化疗组放疗前诱导化疗2个周期:DDP 20 mg/m2,d1-5;5-Fu 500 mg/m2,d1-5;21天为1个周期,同期化疗于放疗第1、4周进行;DDP 20 mg/m2,d1-3;5-Fu 500 mg/m2,d1-3.结果 诱导加同期放化疗组及单纯放疗组鼻咽肿瘤全消率分别为95.0%和83.3%(P<0.05);颈部淋巴结全消率分别为94.1%和82.3%(P<0.05);5年总生存率为72.3%和51.0%(P<0.05);5年无进展生存率为68.3%和 48.0%(P<0.05);局部复发率为17.8%和 33.3%(P<0.05);远处转移率为17.8%和 29.4%(P<0.05).结论 诱导加同期放化疗可提高Ⅲ、Ⅳa期鼻咽癌肿瘤全消(CR)率、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降低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DDP联合5-Fu的方案急性不良反应仍较重.

    作者:梁锦辉;钟伟铭;雷章华;邓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62例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采用改良Ivor-Lewis手术治疗的胸中下段食管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方法.结果 术后10例出现并发症,占16.1%.死亡2例,占3.2%.淋巴结转移率58.0%,上纵隔转移率低(16.5%),下纵膈转移率高(40.9%).全组平均生存时间为(52.06±3.21)个月,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2%、24.5%.Ⅰ、Ⅱ、Ⅲ期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4%和70.5%、49.3%和27.5%、36.2%和12.6%.结论 改良Ivor-Lewis手术具有良好的手术视野,淋巴结清扫彻底的优点,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期,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鳞癌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作者:王彪;唐震;刘学刚;王祖义;李小军;贡会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分布规律、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均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71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影响淋巴结转移的因素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71例宫颈癌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9.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直径、SCCAg水平、FIGO分期、病理分型、肌层浸润深度、脉管侵犯、分化程度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而年龄、手术切缘与淋巴结转移不具相关性(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SCCAg水平、脉管侵犯、FIGO分期、肌层浸润深度以及分化程度5个因素是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治疗前SCCAg>4 ng/ml、宫颈浸润深度≥肌层1/2、脉管侵犯、FIGO分期较晚及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是宫颈癌盆腔淋巴结转移的主要危险因素.

    作者:蒋乐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快速冷冻切片技术在门诊活检组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对我院923例患者门诊活检组织进行了快速冷冻切片诊断,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23例均为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的门诊患者,男性496 例,女性 427例;年龄21~78岁,平均55.8岁.其中鼻咽组织382例,胃黏膜组织275例,食管黏膜组织114例,肠黏膜组织112例,宫颈组织40例.仪器与设备:德国生产microfreeze 550型低温恒冷冷冻切片机.

    作者:罗庆丰;高玟;詹名花;涂侃;蔡勇;黄传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

    目的 探讨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的76例老年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①手术前,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拟胆碱酯酶(PCHE)、前白蛋白(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观察组TBIL、ALT显著低于对照组,ALB、PCHE、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CD4+ 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胆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国辉;吕赛平;解长佶;周铮;何均;徐宗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不同给药途径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佳给药途径.方法 对12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化疗(65例行静脉化疗,59例行动脉插管化疗),比较其近远期疗效.结果 静脉化疗和动脉插管化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率、骨髓抑制发生率、神经毒性发生率、手术切除率、出血量、1年无瘤生存率、5年存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静脉化疗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动脉插管化疗;从开始化疗到手术历经时间静脉化疗长于动脉插管化疗,但住院总费用少于动脉插管化疗.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静脉给药新辅助化疗的近远期疗效好,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道真;刘丝荪;朱元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治疗胃癌的疗效.方法 对64例胃癌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n=33)和开腹远端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n=31)治疗,然后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肿瘤上切缘长度、肿瘤下切缘长度都无显著差异(P>0.05).腹腔镜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胃管拔除时间、排气时间、进食流质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止痛剂注射次数以及并发症等方面均显著好于开腹组患者(P<0.05).但是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开腹组患者(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创伤小、淋巴结清扫彻底、患者反应轻、术后恢复快,能达到肿瘤根治原则,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李正东;陈本鑫;陈霖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胸腔镜联合小切口治疗老年肺癌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老年肺癌手术治疗中的优势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至100例70岁以上的老年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组(VATS组)50例和传统后外侧切口组(TPI组)50例.结果 VATS组在手术时间与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方面与TPI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在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1 d疼痛强度评分等方面与TPI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VATS组在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较TPI组都低.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老年肺癌较传统后外侧切口术有明显的优势,能减少患者术后疼痛及住院时间,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作者:于占武;罗全;玉寒冰;童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贝伐单抗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及处理

    目的 观察贝伐单抗相关性高血压的发生,并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3例应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的恶性肿瘤患者高血压发生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 53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应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后,高血压发生中位时间为46天,发生率为18.9%(10/53),其中3~4级发生率为5.7%(3/53),未出现高血压危象,给予降压治疗后血压均可控制.发生高血压者与未发生高血压者临床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707).结论 高血压为贝伐单抗常见不良反应,以轻中度为主,合理降压治疗后血压可控制,高血压的发生不能预测贝伐单抗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琳;严芳;沈倩;刘红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双侧原发性乳腺癌267例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7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第一侧为浸润性小叶癌为双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占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约4%,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占18%,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占82%.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均应遵循普通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异时性双乳癌的总生存率(OS)高于同时性双乳癌.结论 单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度逐年增加,应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第二癌,提高双侧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作者:董赟;吴毓东;熊萍;戈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143例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应用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及特点.方法 以143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抗肿瘤药物应用的各项不良反应.结果 不良反应发生以老年人多见,多发生于用药24 h内.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及注射更易发生不良反应,抗肿瘤药造成的不良反应多,紫杉醇、奥沙利铂、氟尿嘧啶、高聚生及巴曲亭更容易产生严重不良反应.联合用药中,单联及二联用药易产生不良反应.结论 临床中需加强对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监测.

    作者:吴芳;王玮;张红果;羿凤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13例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3例患者中有1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2例行子宫病灶切除术.13例术前彩超均提示子宫存在病变,其中8例(61.5%)术后病理提示为坏死组织,5例(38.5%)可见滋养细胞.8例无滋养细胞残留的患者中2例(25.0%)HCG阳性,5例术后病理可见滋养细胞患者中有4例(80.0%)HCG阳性,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治疗虽以化疗为主,但手术治疗仍有重要价值.

    作者:喻金梅;安云婷;邹美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奈达铂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食管气管沟淋巴结转移的临床疗效

    我们从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采用奈达铂(奥先达)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37例食管癌术后食管气管沟淋巴结(tracheoesophageal groove lymph node,TGLN)转移患者,取得很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尤传文;温林春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VAMT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①2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18个月,2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VAMT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峰;彭晓;匡裕康;王东升;田卫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实用癌症杂志

实用癌症杂志

主管:江西省卫生厅

主办:江西省肿瘤医院 江西省肿瘤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