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继明;高红艳
目的 观察长春瑞滨(vinorelbine,NVB)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CAPE)对蒽环和(或)紫杉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毒性.方法 蒽环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患者29例,给予长春瑞滨25 mg/m2,第1、8 d,采用PICC管静脉滴注;卡培他滨每天1000 mg/m2,每天2次,餐后30 min用温水送服,连用14 d,休息7 d,21 d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者化疗4个周期以上.随访6~30个月.结果 29例患者共化疗124个周期,化疗周期中位数为4个周期(2~10个周期),完全缓解(CR) 1例,部分缓解(PR) 13例,占44.8%,稳定(SD)10例,占34.5%,进展(PD)5例,占17.2%.有效率(CR+PR)达48.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TTP)为5.2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8.2个月.常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手足综合征等.结论 长春瑞滨联合卡培他滨对紫杉类或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性可以耐受.
作者:徐绮腻;陈蕾;郑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卵巢畸胎瘤是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1-2],而发生于肠系膜的畸胎瘤临床上十分罕见.肠系膜畸胎瘤缺乏特征性的症状与体征,临床医师又对此类疾病认识不足,术前往往误诊为卵巢畸胎瘤,明确诊断需要依靠术中探查及术后的病理学检查.为进一步加强对该类疾病的认识,我们就肠系膜畸胎瘤的临床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临床治疗措施作一回顾性分析.
作者:陈继明;高红艳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后腹腔镜在肾盂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28例肾盂癌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输尿管口袖状钬激光切除联合后腹腔镜下行肾、输尿管全段切除,气管插管全麻下经尿道距输尿管口约1 cm处以钬激光环形切透膀胱.应用腹腔镜建立腹膜后腔隙,行根治性肾切除并完全游离输尿管.结果 28例患者手术均一次性成功,术后无并发症发生,手术总时间为200~320 min,平均252 min,经尿道输尿管口袖状切除时间30~60 min,平均38 min,出血量为100~800 ml,平均282 ml.术后常规行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随访3~60个月,平均28个月.3例术后出现原发部位以外的膀胱癌复发,余患者无穿刺点、切口及后腹膜腔种植、复发.结论 经尿道钬激光联合后腹腔镜治疗肾盂癌,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少、切除完整,不增加肿瘤种植的风险,疗效满意.
作者:姚俊波;夏涛;程汉波;钱海洋;贾波;高瑞辉;邓思文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生存情况及其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因素回归模型分析102例接受介入治疗的肝癌患者的预后与各项临床特征的相关性.结果 肝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20个月,平均生存(24.05±3.65)个月,1年生存率为63.73%,2年生存率为42.86%,3年生存率为25.49%,5年生存率为7.84%;Cox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Child分级、合并门脉癌栓(β=0.857,OR=2.356)、肿瘤病灶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高(β=0.672,OR=1.958)的患者预后较差,而治疗方式(β=0.525,OR=1.690)较为彻底的患者预后较好.结论 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的总体情况较好,高龄、Child分级低、合并门脉癌栓、肿瘤病灶病理分型的恶性程度高的患者预后较差,而治疗较为彻底的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黄忠光;吴荣兴;蒋绍香;李秋云;李永宝;杨晓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止血药对结肠癌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 选择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未使用止血药组)和对照组(止血药组),每组40例.检测比较2组D-D二聚体、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和血小板计数(PT)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术后D-D、t-PA、PAI-1的含量明显比术前增高,PT、APTT术后比术前延长,TT明显缩短,PLT含量减少;研究组D-D、t-PA、PAI-1、APTT低于对照组,TT、PLT高于对照组,组间效应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PLT外,其他指标组别和时间的交互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DVT发生率为25.0%(10/40),高于研究组12.5%(5/40),但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χ2=2.051,P=0.152).结论 结肠癌患者手术后体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易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止血药会加重血液的高凝状态,手术后应考虑减少止血药的使用.
作者:李卫;周铃;孙浩;魏珂;余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MRI及DCE-MRI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经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32例,按照随机样本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行MRI检查16例,行DCE-MRI检查16例,同时选择健康志愿者10名行常规盆腔DCE-MRI扫描作为对照.对比MRI及DCE-MRI T分期和N分期诊断差异,直肠癌病灶和直肠正常肠壁的TIC参数差异.结果 MRI评价T分期有3例过高分期,2例过低分期,DCE-MRI有3例过高分期,1例过低分期,DCE-MRI对于T1-2、T3分期准确率高于MRI;MRI评价N分期有1例过高分期,4例过低分期,DCE-MRI有2例过高分期,2例过低分期,DCE-MRI对于N0、N1、N2分期准确率高于MRI(P>0.05).直肠癌病灶的SImin、SImax、SIR均高于直肠正常肠壁,而Tpeak小于直肠正常肠壁(P<0.05).结论 MRI及DCE-MRI对直肠癌进行术前分期评价具有准确、系统、科学的特点,而DCE-MRI还能反映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情况.
作者:桂冰;张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6例老年胃肠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5-氟尿嘧啶化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化疗.治疗后,分别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并统计2组患者治疗后的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1.6%,对照组为60.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恶心呕吐、肝功能异常、感觉神经异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及口腔黏膜炎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18.4%、21.0%、50.0%、21.0%、31.6%、18.4%,对照组依次为57.9%、60.5%、73.7%、44.7%、52.6%、39.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PFS和OS依次为(5.5±1.2)、(10.5±2.2)个月,对照组依次为(3.5±1.2)、(8.3±2.3)个月,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老年胃肠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能有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生存期,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卓恩挺;陈雪莲;王连臣;刘松平;符国宏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TLR4在人胰腺癌中的表达及与其病理特征的相关分析.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6例胰腺癌手术切除标本及36例癌旁组织中TLR4蛋白表达.结果 胰腺癌组织组TLR4蛋白表达阳性率为71.2%,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组(38.9%)和正常组织组(0),有统计学意义(P<0.05).TLR4表达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血管侵犯及TNM分期存在相关性(P<0.05).TLR4表达阳性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短于TLR4表达阴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在胰腺癌组织中存在高表达,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作者:黄喆;郭克建;何三光;刘放;林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硼替佐米节律性化疗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MM)的疗效研究.方法 对8例初治伴严重并发症老年MM患者均给予节律性化疗:硼替佐米1 mg/m2·qw +地塞米松10 mg/qw,4周为1个疗程(VD),休息1个月,重复上述方案,共化疗6个疗程.结果 8例患者中有效率为100%.1~2个疗程后完全缓解6例,完全缓解率为75%,另2例患者化疗1~2个疗程后获得部分缓解,但分别于化疗后6个月~1年死于感染和出血.结论 硼替佐米节律性化疗对伴有严重并发症的MM患者,疗效显著,且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少.节律性化疗在MM中的作用机制与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是否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王晓莉;邱元芝;王爱平;方静;付强;方小琳;喻杰;郭猷殚;邢卫平;吴雅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直肠癌低位保肛术后局部复发的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直肠癌低位保肛局部复发病例17例,以吻合口及周围组织复发为主,复发原因有未能保证全系膜切除、肠管切除不足、侧方淋巴结清扫不足等.复发病例中再行Miles术6例,术后1年生存率为75.0%(4例),3年生存率为33.3%(2例).结论 对低位保肛患者术前肿瘤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的判断,是减少局部复发的关键.
作者:孙宇;赵裕新;徐光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替吉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2组,各49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替吉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性的三维适形放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总有效率(87.6%)显著高于对照组(6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吉奥化疗联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胃结合部肿瘤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苏中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小切口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方法 将106例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4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接受VAMT术,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①2组患者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开胸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第1天引流量、术后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③随访18个月,2组患者复发率、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随访期内均无死亡病例.结论 VAMT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术后生活质量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江峰;彭晓;匡裕康;王东升;田卫群 刊期: 2013年第06期
本研究对我院923例患者门诊活检组织进行了快速冷冻切片诊断,现分析报告如下.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923例均为本院2006年3月至2008年10月的门诊患者,男性496 例,女性 427例;年龄21~78岁,平均55.8岁.其中鼻咽组织382例,胃黏膜组织275例,食管黏膜组织114例,肠黏膜组织112例,宫颈组织40例.仪器与设备:德国生产microfreeze 550型低温恒冷冷冻切片机.
作者:罗庆丰;高玟;詹名花;涂侃;蔡勇;黄传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灌注成像对肺部肿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肺内有肿瘤的患者38例,其中良性肿瘤14例,恶性肿瘤2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扫描,采用CTperfusion3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算患者肿瘤的表面通透性(PS),平均通过时间(MTT),血容量(BV)以及血流量(BF).结果 在MTT与BF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PS与BV方面恶性肿瘤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层螺旋CT灌注成像可以为良、恶性的肿瘤提供功能信息,有利于提高肺内肿瘤的临床诊断准确率.
作者:华余强;方心华;刘国保;黎蕾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不同放化疗时间窗及程度对高级别脑胶质瘤(HGG)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HGG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化疗+放化疗+化疗组(C+RC+C)和放化疗+化疗组(RC+C),每组3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和控制率、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 术后治疗6个月随访,C+RC+C组有效率为79.41%,RC+C组为52.94%;C+RC+C组控制率达88.24%,RC+C组为67.6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12=5.322,P=0.021;χ22= 4.191 P=0.041).经Kap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C+RC+C组中位OS为18.6月,RC+C组中位OS为16.5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145);C+RC+C组的中位PFS为9.5月,RC+C组中位PFS为8.2月,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HGG患者术后早期替莫唑胺(TMZ)化疗+同步放化+辅助化疗可提高治疗有效率,明显延长患者无发展生存期.
作者:王小文;阳波;谢金龙 刊期: 2013年第06期
1 定义宫颈癌合并妊娠(cervical cancer in pregnancy)是常见的妊娠合并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比较统一的观点为Sood等[1]提出的孕期、产时和产后6个月内发现的宫颈癌,并建议将其定义为妊娠相关性宫颈癌(cervical cancer associated with pregnancy).据国内报道宫颈癌合并妊娠占宫颈癌的0.92%~7.05%.宫颈癌合并妊娠中,国际妇产科协会(federation international of gynecology and obsterics,FIGO)提到:Ⅰ期占69%~83%,Ⅱ期占11%~23%,Ⅲ期占3%~8%,Ⅳ期占0%~3%,由此可见宫颈癌合并妊娠患者以Ⅰ~Ⅱ期为主,并以鳞癌为主 (>80%).
作者:龚小燕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接受肝癌切除术治疗的76例老年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与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术后早期接受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接受肠外营养治疗.结果 ①手术前,2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白蛋白(ALB)、拟胆碱酯酶(PCHE)、前白蛋白(PA)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观察组TBIL、ALT显著低于对照组,ALB、PCHE、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②手术前,两组患者CD4+ T细胞、CD8+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比值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7天,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观察组术后肺部感染、胆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以显著改善老年肝癌患者肝癌切除术后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力,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作者:徐国辉;吕赛平;解长佶;周铮;何均;徐宗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局部晚期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佳给药途径.方法 对124例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不同给药途径化疗(65例行静脉化疗,59例行动脉插管化疗),比较其近远期疗效.结果 静脉化疗和动脉插管化疗的总有效率、症状缓解率、骨髓抑制发生率、神经毒性发生率、手术切除率、出血量、1年无瘤生存率、5年存活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静脉化疗的胃肠道反应发生率、2年无瘤生存率高于动脉插管化疗;从开始化疗到手术历经时间静脉化疗长于动脉插管化疗,但住院总费用少于动脉插管化疗.结论 局部晚期宫颈癌静脉给药新辅助化疗的近远期疗效好,操作方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作者:刘道真;刘丝荪;朱元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双侧原发性乳腺癌(bilateral primary breast cancer,BP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治疗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67例双侧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第一侧为浸润性小叶癌为双侧乳腺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双侧原发性乳腺癌占同期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约4%,同时性双侧乳腺癌占18%,异时性双侧乳腺癌占82%.双侧原发性乳腺癌的治疗均应遵循普通乳腺癌的治疗原则.异时性双乳癌的总生存率(OS)高于同时性双乳癌.结论 单侧乳腺癌患者,对侧乳腺癌发生的危险度逐年增加,应建立完善的随访制度,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第二癌,提高双侧乳腺癌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率.
作者:董赟;吴毓东;熊萍;戈卓 刊期: 2013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全胸腔镜肺叶切除与开胸肺叶切除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将119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传统开胸组61例和VATS组58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 VATS组的淋巴结清扫组数和阳性数与传统开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淋巴结清扫数目[(12.3±2.3)个]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淋巴结清扫时间[(24.9±4.6) min]明显短于传统开胸组,VATS组术中出血量[(231.1±78.3) ml]、胸腔引流量[(1353.5±486.2) ml]和住院时间[(12.1±3.1) d]也明显少于传统开胸组,VATS组并发症也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效果佳、安全性好、术后恢复快,是未来胸外科微创手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查明元;赵奔英;王强;孟小勇 刊期: 2013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