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敏;范婵娟;王辉;蔡勇;张佳莹;白启轩;于久飞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8例,每3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评估毒性,对至少用过2个周期化疗的患者评估疗效.结果 CR 3例,PR 13例,SD 14例,PD 8例,有效率(CR+PR)为42.1%(16/38),临床获益率(CR+PR+SD)为78.9%(30/3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Ⅲ~Ⅳ度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手足综合征及消化道反应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叶金辉;蔡悦成;王向明;练英妮;邵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8例胃癌组织中IGF-1R、EGFR、VEGF、HER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其临床特点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 108例胃癌组织中IGF-1R阳性表达67例(62%),EGFR 阳性表达55例(51%),VEGF阳性表达46例(44%),HER2阳性表达22 例(20%).胃癌组织中IGF-1R与EGFR、VEGF、HER2表达两两呈正相关性,其中IGF-1R与HER2的相关性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IGF-1R、PTNM分期及Borrmann分型为胃癌预后独立因素,按其影响程度排序为:PTNM(HR 2.185,95% CI 1.623~2.941;P<0.001),IGF-1R (HR 1.755,95% CI 0.667~4.620;P=0.0255),Borrmann型胃癌(HR 1.174,95% CI 0.684~2.013;P= 0.0261).结论 胃癌组织中IGF-1R阳性表达率高;IGF-1R表达与EGFR、VEGF、HER2表达两两间呈正相关性,提示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IGF-1R表达、PTNM分期及Borrmann分型对胃癌预后具有独立预测意义.
作者:王进;曾祥;胡伟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epathy,TMA),其临床典型表现为Moschcowitz's五联征,即血小板减少、MHA、神经受损征象、肾脏损害及发热.近年来恶性肿瘤继发TTP患者屡有报道,早期临床表现各异,因而容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临床1例胃癌术后转移继发TTP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霞;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Pokemon和P14ARF蛋白在人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分析其与肝细胞癌转移复发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肝细胞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Pokemon和P14ARF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Pokemon及P14ARF在60例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okemon的表达与临床分期、肿瘤直径、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14ARF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密切相关(P<0.05).Pokemon的表达和P14ARF的表达呈显著负相关(γ=-0.268,P=0.038).结论 Pokemon和P14ARF蛋白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及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陈军;覃思繁;林思彤;韦常宏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首先作为INF-γ诱导因子,由于其在炎症和免疫应答中的重要作用而被发现[1].IL-18是1995年Okamura等在脂多糖诱导的小鼠中毒性休克的肝脏中提取出[1],结构及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类似于IL-1家族,而功能类似于IL-12家族的1种蛋白分子.但是与IL-12相比,IL-18有更强的诱导生成INF-γ的能力.
作者:张璇;张玉萍 刊期: 2012年第05期
食管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不仅发病率高,而且预后差,手术是其首选治疗方法[1] .现回顾分析我科2010年6月~2011年12月手术治疗食管鳞癌的病例资料,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孙宝林;余守强;全勇辉;魏春生;周志良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 RASSF1A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 用5-Aza-CdR处理CNE-2Z细胞后,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ASSF1A基因表达改变,细胞生长曲线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分别检测细胞生长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CNE-2Z细胞RASSF1A基因呈高甲基化和阴性表达.经5-Aza-CdR处理,第1~2天RASSF1A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不改变,第3天部分去甲基化,第4天后全去甲基化,5-Aza-CdR处理停止2天后仍保持全去甲基化.随着RASSF1A基因去甲基化,RASSF1A呈明显阳性表达、细胞生长和平板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RASSF1A基因在CNE-2Z细胞中因高甲基化而失表达.5-Aza-CdR可诱导CNE-2Z细胞RASSF1A基因完全去甲基化而增强其表达,明显抑制CNET-2Z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
作者:姚运红;邓岩;胡新荣;高洪彬;唐泽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肺癌肉瘤的临床表现及特点,探讨肺癌肉瘤的预后因素及治疗方式.方法 对13例肺癌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其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 rate,OS),并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 13例肺癌肉瘤中,癌成分为鳞癌7例、腺癌4例(其中1例合并小细胞癌)、腺鳞癌1例、未分化癌1例.淋巴结转移以癌成分为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肉瘤癌成分(P=0.047)及手术方式(P=0.019)是影响其预后的因素.结论 肺癌肉瘤是肺肉瘤样癌的1种亚型,包含癌成分及肉瘤成分,其中癌成分为鳞癌者预后好于非鳞癌者(P=0.047);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肺癌肉瘤的主要方法,肺癌肉瘤术后易发生远处转移,发生远处转移后采用综合治疗,有利于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
作者:杨文静;张百华;王永岗;张宏图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原发性肺癌的治疗及预后首先取决于肿瘤的组织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治疗前准确地估计原发肿瘤的大小、有无远处转移至关重要,对于手术不易涉及的锁骨上淋巴结更是影响其治疗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既往临床对原发性肺癌锁骨上淋巴结的检查主要是触诊,现在锁骨上淋巴结的辅助检查日渐增多,但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辅助检查的诊断标准却不统一.在此探讨超声在尽早尽可能准确诊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方面的价值,为原发性肺癌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作者:管湘霞;付志勇;万淑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DNA 甲基转移酶抑制剂5-aza-2dC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的影响.方法 应用10-7、10-6、10-5、10-4 mol/L浓度的5-aza-2dC,处理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 12、24、36、48、72 h后,应用MTT法测定CNE2细胞株的生存情况,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药物处理前后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 同一作用时间不同药物浓度组间,细胞存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作用72 h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生长抑制作用强.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10-4 mol/L 5-aza-2dC诱导细胞凋亡明显(P<0.01).甲基化特异性PCR显示鼻咽癌细胞株中,5-aza-2dC 可成功逆转DAPK基因启动子高甲基化状态.结论 5-aza-2dC对人低分化鼻咽鳞癌细胞株CNE2生长有抑制作用,且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
作者:莫正英;王凤琴;梁清乐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3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率分别为69.1%和77.9%,高于正常胃黏膜中uPA和Cath-D的表达率(分别为25.8%和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uPA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Cath-D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uPA表达与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uPA和Cath-D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uPA和CATH-D的表达具有协同性.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发展及预后.
作者:肖春卫;何倩;陈望荣;丘锦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多原发性恶性肿瘤指患者同时或相继患2种或2种以上彼此独立存在的恶性肿瘤并且能排除相互转移者,临床上不多见,占国内报道的0.5%~2.45%[1].我科2007年6月收治1例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2011年6月并发膀胱癌,现报告如下.
作者:熊博文;钟小红;吴晓安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奈达铂同步放疗和顺铂同步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组(A组)、奈达铂同步放疗组(B组)和顺铂同步放疗组(C组).均采用加速器 6MV的X线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70 Gy.A组放疗同时每3周应用紫杉醇135 mg/m2(d1) 和奈达铂25 mg/m2(d1~3 )化疗,至放疗结束;B组放疗同时每3周应用奈达铂30 mg/m2(d1~3 )化疗,至放疗结束;C组放疗同时每3周应用顺铂30 mg/m2(d1~3 )化疗,至放疗结束.结果 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但不良反应较重.奈达铂同步放疗方案与顺铂同步放疗方案比较,近期疗效和2年生存率有所提高,胃肠道反应也轻,但骨髓抑制反应较严重.结论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周江云;尤圣勇;彭康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胃癌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性死亡的第二大因素,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尽管手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但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的初筛指标,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不可切除,术后胃癌复发转移发生率是60%[1].全身化疗是不可切除和复发转移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目前对晚期胃癌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因此针对癌细胞生长、凋亡、转移等为靶点的靶向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在Her2与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近些年HER2与胃癌的关系成为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mTOR 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转移以及化疗耐药有关,mTOR 成为理想靶点[2].现就Her2、mTOR在胃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胡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空肠间置代食管术在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空肠间置代食管术治疗38例食管癌贲门癌患者.结果 38例手术均成功,术后并发症少,无手术死亡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空肠间置代食管重建消化道术式,对食管癌贲门癌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好,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郭昌莹;李红兰;匡裕康;黄建;何枝生;朱建锋;江峰;王欢元 刊期: 2012年第05期
DNA-蛋白激酶 (catalytic sunbunit of the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cs)是DNA依赖蛋白酶 (DNA-dependent protein kinase,DNA-PK)的催化亚单位,属于PI3K家族,主要从事双链DNA断裂修复,在细胞的凋亡和防止肿瘤形成及肿瘤的耐药、耐辐射中起着作用.我们对DNA-PKcs的结构功能、作用机制及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探讨.现将其综述如下.
作者:蔡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CT)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36例放疗患者,应用CBCT对摆位误差进行测量.对未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患者进行重新摆位,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将患者首次摆位误差记为Ⅰ组,重新摆位后的误差记为Ⅱ组,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数据比较分析发现,首次测量中有180例(76.3%)在允许误差范围内;48例(20.3%)未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需要重新摆位;8例(3.4%)出现不同原因的摆位错误.通过对未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48例患者进行重新摆位后,均使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且重新摆位后各部位的摆位误差Ⅱ组均小于Ⅰ组.结论 在肿瘤放疗中,应用CBCT对摆位误差进行测量,不仅能发现每位患者体位是否准确,且能及时发现治疗操作中的错误,而且为临床对PTV外放提供参考数据.
作者:李明;储开岳;邱云芳;吴建亭;金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HTH]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GIST中DOG-1的表达,并与CD117标记进行比较观察,分析DOG-1与GIST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HTH]结果 CD117和DOG-1在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GIS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90.5%(19/21);在中度及高度危险性GIST中CD117和DO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40/40)和97.5%(39/40).CD117表达与DOG-1无关;DOG-1表达与GIST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分级和年龄无关;DOG-1阴性与GIST复发及转移显著相关(P<0.01).[HTH]结论 DOG-1可作为GIST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潜在参考指标.
作者:张秀梅;时磊;王海;王舒靖;朴正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月亮神伽马刀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伽马刀的治疗范围、剂量及治疗后病灶改变(MR表现)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体积未见增大、无再次出血者,无脑水肿出现.结论 应用月亮神伽玛刀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作者:张颖东;赵峥祯;王春强;王壮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钼靶X线对乳腺肿瘤诊断的符合率及其差异产生的原因,为临床医生选择佳的检查手段提供依据.方法 比较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24例(恶性31例、良性193例)乳腺肿瘤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诊断符合率,对两者的阳性率进行分析.结果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乳腺肿瘤符合率83.9%(26/31),良性乳腺肿瘤符合率94.3%(182/193);钼靶X线诊断恶性乳腺肿瘤符合率90.3%(28/31),良性乳腺肿瘤符合率67.9% (131/193).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钼靶X线(P<0.05),两者对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结合可提高乳腺肿瘤诊断的符合率.
作者:付志勇;孙智芳;管湘霞;方常练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