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向阳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累及多器官系统的血栓性微血管病(thrombotic microangiepathy,TMA),其临床典型表现为Moschcowitz's五联征,即血小板减少、MHA、神经受损征象、肾脏损害及发热.近年来恶性肿瘤继发TTP患者屡有报道,早期临床表现各异,因而容易漏诊误诊.现将我院临床1例胃癌术后转移继发TTP误诊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李海霞;向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强的松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淋巴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34例经病理及免疫组化诊断证实的Ⅲ~Ⅳ期老年复发难治NHL.GEM 800~1 000 mg /m2+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 60 min,第1,8天;L-OHP 75 mg /m2+5% 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 3~4 h,第1天;强的松20~40 mg/m2,口服,第1~5天.21~28天为1个周期,完成 2 个周期以上者做疗效评价.结果 34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9例,部分缓解(PR)16例,稳定(SD )4例,进展(PD )5例,总有效率73.5%.骨髓抑制Ⅲ~Ⅳ度10例,发生率29.4%,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强的松治疗老年复发难治性NHL效果肯定,属于高效低毒的挽救性方案.
作者:陈慧华;杨兰平;文玲波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难治性晚期肺外恶性肿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对24例Ⅲ~Ⅳ期肺外恶性肿瘤患者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的方法,按照RECIST标准每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和进行生活质量评分,按照NCI CTC 3.0每周期后评价毒性.结果 24例患者可以评价客观疗效及进行不良反应评价.PR 4例,SD 16例,PD 4例,RR 16.7%(4/24),DCR 83.3%(20/24);生活质量改善8例(33.3%,8/24),稳定11例(45.8%,11/24),5例下降(20.8%,5/24).3/4级不良反应包括白细胞下降5例(20.8%),血小板下降3例(12.5%),恶心、呕吐9例(37.5%).另外有3例(12.5%)心电图T 波、ST-T改变.结论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与化疗联合应用,能改善和稳定多种难治性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观察.
作者:陈建清;史涛;陈玉强;吴晓安;叶煌阳;许丽贞;陈剑波;邱钧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受体-1(IGF-1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及与胃癌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8例胃癌组织中IGF-1R、EGFR、VEGF、HER2的表达水平,并结合其临床特点对其预后进行多因素综合分析.结果 108例胃癌组织中IGF-1R阳性表达67例(62%),EGFR 阳性表达55例(51%),VEGF阳性表达46例(44%),HER2阳性表达22 例(20%).胃癌组织中IGF-1R与EGFR、VEGF、HER2表达两两呈正相关性,其中IGF-1R与HER2的相关性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多因素分析结果:IGF-1R、PTNM分期及Borrmann分型为胃癌预后独立因素,按其影响程度排序为:PTNM(HR 2.185,95% CI 1.623~2.941;P<0.001),IGF-1R (HR 1.755,95% CI 0.667~4.620;P=0.0255),Borrmann型胃癌(HR 1.174,95% CI 0.684~2.013;P= 0.0261).结论 胃癌组织中IGF-1R阳性表达率高;IGF-1R表达与EGFR、VEGF、HER2表达两两间呈正相关性,提示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协同作用;IGF-1R表达、PTNM分期及Borrmann分型对胃癌预后具有独立预测意义.
作者:王进;曾祥;胡伟民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比较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奈达铂同步放疗和顺铂同步放疗治疗食管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将92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组(A组)、奈达铂同步放疗组(B组)和顺铂同步放疗组(C组).均采用加速器 6MV的X线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70 Gy.A组放疗同时每3周应用紫杉醇135 mg/m2(d1) 和奈达铂25 mg/m2(d1~3 )化疗,至放疗结束;B组放疗同时每3周应用奈达铂30 mg/m2(d1~3 )化疗,至放疗结束;C组放疗同时每3周应用顺铂30 mg/m2(d1~3 )化疗,至放疗结束.结果 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但不良反应较重.奈达铂同步放疗方案与顺铂同步放疗方案比较,近期疗效和2年生存率有所提高,胃肠道反应也轻,但骨髓抑制反应较严重.结论奈达铂和紫杉醇同步放疗对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作者:周江云;尤圣勇;彭康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XRCC1基因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 52例Ⅲ期NSCLC患者,治疗前抽取静脉血,抽提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行连接酶检测反应扩增,应用测序仪电泳分析得出XRCC1 Codon399基因型,分析Ⅲ期NSCLC化疗联合放疗有效组及无效组XRCC1基因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的分布情况.结果 52例NSCLC患者NP方案化疗联合放疗,总有效率为50.00%;XRCC1基因Codon399等位基因频率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布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Codon399Arg/Arg、Arg/Gln+Gln/Gln基因型治疗有效率分别为54.16%、46.4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XRCC1基因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NP方案联合放疗治疗Ⅲ期NSCLC的近期疗效无相关性.
作者:査燕燕;张军宁;南秀丽;彭钦;王树超;刘凯丽;任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K8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5例正常宫颈组织、15例CINⅠ、17例CINⅡ、21例CINⅢ和36例宫颈癌组织中CK8的表达情况.结果 CK8在正常宫颈组织中无表达,在CIN和宫颈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47.2%和80.6%,三组组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8.503,P<0.05).CIN间,CINⅡ、CINⅢ组阳性率均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P=0.002).随着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CK8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其阳性表达率同宫颈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关系(γ=0.979,P<0.01).结论 CK8在宫颈组织恶性转化过程中,随着病变程度的加重,阳性表达率逐渐增高.CK8可作为高级别CIN和宫颈癌诊断及预测病变进展趋势的标志物.
作者:王为民;谢朋木;侯洪春 刊期: 2012年第05期
体位固定技术是保证放射治疗精确度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胸腹部肿瘤患者,其体位受多种因素影响,选择合适的固定技术显得尤为重要[1~3].我科对80例胸腹部肿瘤患者放疗采用不同固定技术,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忠琴;石太贵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锥形束CT(cone beam,CT)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对236例放疗患者,应用CBCT对摆位误差进行测量.对未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患者进行重新摆位,使其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将患者首次摆位误差记为Ⅰ组,重新摆位后的误差记为Ⅱ组,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对数据比较分析发现,首次测量中有180例(76.3%)在允许误差范围内;48例(20.3%)未在允许误差范围内,需要重新摆位;8例(3.4%)出现不同原因的摆位错误.通过对未在允许误差范围内的48例患者进行重新摆位后,均使其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且重新摆位后各部位的摆位误差Ⅱ组均小于Ⅰ组.结论 在肿瘤放疗中,应用CBCT对摆位误差进行测量,不仅能发现每位患者体位是否准确,且能及时发现治疗操作中的错误,而且为临床对PTV外放提供参考数据.
作者:李明;储开岳;邱云芳;吴建亭;金建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吉西他滨和卡培他滨联合化疗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应用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治疗转移性乳腺癌38例,每3周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均评估毒性,对至少用过2个周期化疗的患者评估疗效.结果 CR 3例,PR 13例,SD 14例,PD 8例,有效率(CR+PR)为42.1%(16/38),临床获益率(CR+PR+SD)为78.9%(30/38).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手足综合征、胃肠道反应.Ⅲ~Ⅳ度的骨髓抑制发生率低,手足综合征及消化道反应以Ⅰ~Ⅱ度为主.结论 吉西他滨联合卡培他滨对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作者:叶金辉;蔡悦成;王向明;练英妮;邵剑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胃癌是世界上癌症相关性死亡的第二大因素,极大地危害人类的健康,尽管手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手段,但因早期症状不明显缺乏特异性的初筛指标,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不可切除,术后胃癌复发转移发生率是60%[1].全身化疗是不可切除和复发转移胃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但目前对晚期胃癌尚无标准治疗方案.因此针对癌细胞生长、凋亡、转移等为靶点的靶向治疗成为当前研究热点.在Her2与乳腺癌靶向治疗研究取得可喜进展的同时,近些年HER2与胃癌的关系成为学者争相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mTOR 信号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并与肿瘤的血管生成、转移以及化疗耐药有关,mTOR 成为理想靶点[2].现就Her2、mTOR在胃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作者:胡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直肠癌是1种中度放疗敏感的肿瘤,因此放疗可以提高直肠癌的局部控制率[1].真空袋可减少直肠癌放疗的摆位误差[2],但固定哪个部位,采取何种更好的方法,从而进一步减少放疗摆位误差,这值得我们在临床中去探讨.
作者:曹舜翔;应惟良;金亮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DCF方案和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92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DCF组43例,OLF组49例.DCF方案:多烯紫杉醇35 mg/m2,静脉滴注,第1天及第8天;顺铂25 mg/m2,静脉滴注第2~4天;5-氟尿嘧啶500 mg/m2,持续静脉泵入,第1~5天,3周为1个周期.OLF方案:奥沙利铂130 mg/m2,静脉滴注3 h,第1天;亚叶酸钙200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5-氟尿嘧啶500 mg/m2在亚叶酸钙后静脉滴注3 h,第1~5天,3周为1个周期.2组均治疗2个周期以上,按WHO标准评价客观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 入组的92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DCF组有效率46.5%,中位进展时间为6.8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1.4个月;OLF组有效率32.7%,中位进展时间为5.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0.1个月.不良反应中外周神经炎的发生率以OLF组显著(P<0.05),其余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DCF方案与OL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疗效确切,其中以DCF方案疗效略高,不良反应均能耐受.
作者:王炳平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去甲基化剂5-氮杂-2′-脱氧胞苷(5-Aza-CdR)对人低分化鼻咽癌细胞系CNE-2Z RASSF1A基因的去甲基化作用.方法 用5-Aza-CdR处理CNE-2Z细胞后,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ASSF1A基因的甲基化情况,免疫细胞化学检测RASSF1A基因表达改变,细胞生长曲线和平板克隆形成试验分别检测细胞生长能力和克隆形成能力.结果 CNE-2Z细胞RASSF1A基因呈高甲基化和阴性表达.经5-Aza-CdR处理,第1~2天RASSF1A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不改变,第3天部分去甲基化,第4天后全去甲基化,5-Aza-CdR处理停止2天后仍保持全去甲基化.随着RASSF1A基因去甲基化,RASSF1A呈明显阳性表达、细胞生长和平板克隆形成能力明显下降.结论 RASSF1A基因在CNE-2Z细胞中因高甲基化而失表达.5-Aza-CdR可诱导CNE-2Z细胞RASSF1A基因完全去甲基化而增强其表达,明显抑制CNET-2Z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能力.
作者:姚运红;邓岩;胡新荣;高洪彬;唐泽立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DOG-1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HTH]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1例GIST中DOG-1的表达,并与CD117标记进行比较观察,分析DOG-1与GIST各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HTH]结果 CD117和DOG-1在极低度及低度危险性GIST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95.2%(20/21)和90.5%(19/21);在中度及高度危险性GIST中CD117和DOG-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0.0%(40/40)和97.5%(39/40).CD117表达与DOG-1无关;DOG-1表达与GIST发生部位、肿瘤大小、分级和年龄无关;DOG-1阴性与GIST复发及转移显著相关(P<0.01).[HTH]结论 DOG-1可作为GIST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潜在参考指标.
作者:张秀梅;时磊;王海;王舒靖;朴正爱 刊期: 2012年第05期
胸腹腔积液是晚期或复发恶性肿瘤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也是临床处理上比较棘手的问题之一.50%左右晚期或复发恶性肿瘤,如胃、结肠、胰腺、子宫内膜和卵巢肿瘤等,在病程中可能出现恶性腹腔积液,肺癌和乳腺癌是导致胸腔积液常见的肿瘤类型.一旦出现恶性胸腹腔积液,多数患者的中位生存期仅为数周至数月.现阶段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治疗手段较多,包括腔内置管引流、腔内化疗、热疗、免疫疗法和静脉分流术等,但总体疗效尚不满意,因反复给药还可引起腹膜刺激肠黏连梗阻和液体分隔等,使治疗更为困难,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明显下降,故而寻找新的治疗手段则成为肿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
作者:严俊;江莺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检测鼻咽癌组织中上皮-间叶转换(EMT),探讨其与肿瘤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30例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23例鼻咽癌及其配对淋巴结转移癌中E-钙黏连蛋白(E-cd)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结果 鼻咽癌转移组与非转移组中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2.3%(33/53)、60.4%(32/53)和84.4%(65/77)、27.3%(21/77).转移组与非转移组E-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鼻咽癌原发灶与其配对淋巴结转移灶E-cadherin和Vimentin阳性表达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Vimentin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鼻咽未分化型非角化性癌具有上皮-间叶转换(EMT)样作用,同时其EMT与鼻咽癌的转移密切相关.
作者:罗爱华;高嵋;谢乐;黄卓雅;李飞虹;蔡琼珍;姜汉国 刊期: 2012年第05期
早期乳腺癌协作组报道肿瘤扩大切除联合放疗可降低乳腺癌相关死亡率0.8%~4.1%,但心脏病的相关死亡率却增高了0.8%~5.6%,降低了总生存率[1].随着放疗技术地进步,许多临床报道证实,保乳术后应用三维适型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能改善乳腺内的剂量均匀度,减少了乳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降低了正常组织晚期并发症概率[2~4]
作者:李胜业;戴安伟;费明来;冯炎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尿激酶型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激活剂(uPA)和组织蛋白酶D(Cath-D)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8例胃癌组织及31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uPA和Cath-D的表达率分别为69.1%和77.9%,高于正常胃黏膜中uPA和Cath-D的表达率(分别为25.8%和32.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 uPA阳性表达与胃癌的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Cath-D阳性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uPA表达与Cath-D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uPA和Cath-D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及转移密切相关,uPA和CATH-D的表达具有协同性.两者的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发展及预后.
作者:肖春卫;何倩;陈望荣;丘锦煌 刊期: 2012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应用月亮神伽马刀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脑干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伽马刀的治疗范围、剂量及治疗后病灶改变(MR表现)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体积未见增大、无再次出血者,无脑水肿出现.结论 应用月亮神伽玛刀治疗脑干海绵状血管瘤安全有效.
作者:张颖东;赵峥祯;王春强;王壮杰 刊期: 2012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