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晓惠;高献书;刘惠明;周志国;张戈妹;贾喜堂;万钧
目的 观察腹部大分割照射后大鼠小肠的形态学变化,并检测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的表达情况.方法 将80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0 Gy);4 Gy组(连续照射5次,每天1次);6 Gy组(照射3次,隔天1次);8 Gy组(照射2次,一周2次);12 Gy组(照射1次);各组于照射后第1、3、5、7天分别断头处死4只,取空肠组织,进行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观察病理变化,并检测Bax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12 Gy、8 Gy照射组大鼠小肠黏膜损伤重,4 Gy照射组次之,6 Gy照射组损伤较轻;所有照射组小肠Bax和Bcl-2基因表达水平均下降,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01),而不同照射剂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101).结论 采用等效生物剂量为32 Gy的不同分割方式照射大鼠小肠后,小肠黏膜均出现不同程度损伤,而细胞凋亡基因Bax、Bcl-2表达水平均出现下降.
作者:崔玉忠;安永恒;张桂芝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p53、Bcl-2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120例手术切除的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表达,并对所有手术后病例进行随访,分析5年生存率与p53及Bcl-2阳性表达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53、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3.3%、46.7%.p53、Bcl-2蛋白阳性表达均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Dukes分期、生长部位、淋巴结是否转移无关(P>0.05),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在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p53和Bcl-2的表达呈负相关;患者术后的5年生存率与Bcl-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P<0.01);与p53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而Bcl-2蛋白低表达,且两者成负相关.p53和 Bcl-2与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均有关,提示检测p53和Bcl-2的表达,对临床判断术后患者的预后有指导意义.
作者:郑勇;高绪锋;张松涛;张守永;黄新明;陈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调强放疗联合化疗治疗直肠癌术后复发的价值.方法 2005年12月~2007年12月我院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后复发患者42例,均接受调强放射治疗(2 Gy/次,5次/周,总剂量66~68 Gy,6~7周完成),同时进行化疗(5-FU、CF 和奥铂).经随访观察,予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85.7% (36/42),症状缓解率为95.2% (40/42).中位生存期35.5个月.1、2、3年生存率分别为87.5%、85.8%、26.3%;1、2、3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83.8% 、83.8%、16.9%,急性放射反应主要是急性放射性肠炎和骨髓抑制,多为1~2级.结论 调强放射治疗结合化疗可提高术后局部复发直肠癌的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并能减少放射治疗反应.
作者:程文芳;张和平;吴君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意外胆囊癌的临床与病理学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原则和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7月~2010年9月诊断的9例意外胆囊癌临床与病理资料.结果 肿瘤表现为息肉状突起或胆囊壁增厚变硬,镜下表现为异型腺上皮呈腺样或巢团状浸润性生长.免疫组化CK7(+),CK20(-),CEA(+),EMA(+).中位随访期为26.7个月,有6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 意外胆囊癌由于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治疗应根据肿瘤的不同分期采取不同的手术方式.
作者:陈倩;向吉富;彭英霞;王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1 病例报告患者女性,22岁,主因胸闷2个月,加重10天入院.既往体健.患者于2个月前开始出现胸闷症状,无发热,无胸痛、咯血,无咳嗽、咳痰.入院前10天胸闷症状加重,活动受限.查体气管轻度右移,左侧胸廓饱满,左肺叩实音,左肺呼吸音低,未闻及罗音.胸片示左侧大量胸腔积液.肺功能示极度严重限制.初步考虑左侧结核性胸膜炎.
作者:魏伟;姜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肿瘤免疫是其重要因素,而肿瘤细胞中共同刺激分子B7-CD28家族分子的高表达可使肿瘤细胞免于机体的免疫监视.B7-H4是新近发现的B7-CD28家族新成员,现就B7-H4的发现、分子结构、功能及其与妇科肿瘤的关系作一综述.
作者:蒋庄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与滤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和15例甲状腺滤泡癌中COX-2的表达.结果 COX-2表达于癌细胞的胞质,其阳性表达率乳头状癌组(72.22%)高于滤泡癌组(40.00%),有淋巴结转移组(78.57%)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4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COX-2表达还与肿瘤TNM分期有关.结论 COX-2对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转移起重要作用,其具体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李晓玲;黄仲;黄健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STIR序列在低场磁共振中应用比较广泛,特别是在富含脂肪组织的部位和病灶的增强扫描中尤其明显.2000年至2011年我们对怀疑为颅脑肿瘤的38例患者加做STIR T1增强扫描,以评价STIR T1增强扫描对颅脑肿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华兰娇;罗小平;胡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卵巢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人体病理类型多复杂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死亡率高居生殖系统恶性肿瘤首位.卵巢癌因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症状和有效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手段,以致确诊时肿瘤常已为晚期,预后不良.欧洲一项包括23个国家在内的回顾性研究结果显示卵巢癌平均5年生存率为37%[1],而我国则仅徘徊于30%左右,是严重威胁女性生命的1种恶性肿瘤.现在对卵巢癌的治疗主要以在肿瘤细胞减灭手术的基础上使用以铂类为主的规范化联合化疗为原则,包括全身化疗及腹腔内灌注化疗,但其复发率依然较高,因此进一步探寻其预后相关因素,从而对卵巢癌患者进行更加积极有效地个体化治疗,以期提高治疗有效率及生存率,仍然很有必要.本文就卵巢癌预后评估相关因素及近年来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朱皓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XRCC1 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患者正常组织急性放射反应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的鼻咽低分化鳞癌患者60例,于放疗前抽取静脉血,抽取全血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再进行酶连接检测反应扩增,后应用测序仪电泳通过分析软件得出XRCC1 Codon399的基因型.比较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急性放射反应.结果 1、2、3级皮肤急性放射损伤,携带XRCC1 Codon399Gln/Gln基因型患者发生率均为33.3%,Arg/Gln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52.3%、42.9%、4.8%,Arg/Arg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57.6%、36.3%、6.1%;1、2、3级黏膜急性放射损伤,携带XRCC1 Codon399Gln/Gln基因型患者发生率分别为33.3%、50.0%、16.7%,Arg/ Gln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38.1%、52.4%、9.5%,Arg/Arg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48.5%、42.4%、9.1%;1、2级涎腺急性放射损伤,携带XRCC1 Codon399Gln/Gln基因型患者发生率分别为0、100.0%,Arg/Gln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33.3%、66.7%,Arg/Arg基因型者发生率分别为36.4%、63.6%.以上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XRCC1 Codon399单核苷酸多态性与鼻咽癌患者正常组织急性放射损伤无明显相关性.
作者:彭钦;张军宁;宋云风;南秀丽;彭小波;查燕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院2009年5月~2010年12月应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联合洛铂(lobaplatin)腔内灌注治疗合并顽固性恶性胸(腹)腔积液的晚期肿瘤患者取得较好效果,现将其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作者:翟立广;苗振静;马旭辉;李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扫描在诊断鼻咽癌复发中的意义.方法 43例经病理检查确诊的鼻咽癌复发患者,分别行磁共振常规及弥散扫描,对比常规磁共振扫描和弥散扫描肿瘤范围,并通过配对t检验比较肿瘤区与正常组织(一般取对侧正常组织或肿瘤组织旁正常组织,避开骨质和血管)弥散系数值(ADC值)差异.结果 常规磁共振扫描显示病灶的DWI像同样呈相对高信号,两者病灶范围基本吻合.鼻咽复发病灶ADC值高于正常鼻咽黏膜ADC值(P<0.0001).43例患者中31例肿瘤超腔(侵犯咽旁、副鼻窦及颅底等),鼻咽腔外复发病灶ADC值高于相应正常组织ADC值(P<0.0001).结论 磁共振弥散扫描有助于判断鼻咽癌是否复发,尤其对无法取得病理诊断的复发鼻咽癌具有重要的助诊意义.
作者:龚晓昌;李金高;敖帆;汤轶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对比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术后放疗对外阴鳞癌的疗效,寻找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980年1月~2005年12月在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经手术治疗并确诊的150例外阴鳞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生存率计算采用寿命表法,预后比较采用Kaplan-Meier法.多因素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结果 对淋巴结阳性的患者,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肿大淋巴结切除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术+放疗、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年生存率分别为29%、25%、17%、67%(P=0.031),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00%、50%、67%、83%(P=0.016),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放疗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余治疗方式患者.对术前检查未发现明显淋巴结肿大的患者,行外阴广泛切除+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和(或)盆腔淋巴结清扫术,5年生存率(84% vs.46%,P=0.010)和无进展生存率(97% vs.62%,P<0.001)均明显高于外阴广泛切除术+放疗患者.结论 对中晚期患者,应争取切除原发灶及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并术后辅以全量放疗,而对早期外阴癌患者,建议在切除外阴病灶的同时行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作者:孙学明;张彦娜;梁东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我科自2006年1月~2010年5月,应用生脉注射液辅助放化疗,治疗10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例中晚期肺癌患者,为不能手术、根治术后复发和姑息术后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0例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52岁.TNM分期:ⅡB期10例、Ⅲ期68例、Ⅳ期22例;鳞癌52例、腺癌35例、小细胞肺癌13例.
作者:鲁守彬;庄洪军;韩修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乳腺癌术后胸壁低分割放疗的长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 106例Ⅱ、Ⅲ期(UICC,1989)乳腺癌患者,均为首次治疗,手术方式为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术后胸壁放疗采用6 MeV电子线,3.6Gy/次,隔日照射,3次/周,总剂量为39.6 Gy,分11次,近4周完成.结果 随访时间为61~16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06.7个月.低分割放疗后5年胸壁复发7例(6.6%),5年无瘤生存率为67.9%(72/106),5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10年总生存率为74.5%(79/106).急性皮肤湿性反应发生率为4.7%(5/106),晚期中上肺部局部放射性纤维化发生率为5.1%(4/78).结论 低分割放疗与常规照射方案比较,疗效相当,早晚期不良反应无明显增加.
作者:王科;张弓;谢丛华;周云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放疗联合卡培他滨同期治疗术后直肠癌的疗效和毒性.方法 直肠癌术后患者67例,术后3~4周后先行改良的FOLFOX4方案化疗4次后行盆腔放疗,其中36例行单纯放疗,31例行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者从放疗的第1天开始给予卡培他滨825 mg/m2,2次/天,用至放疗结束.所有患者放疗结束后再用先前的化疗方案化疗4次.结果 67 例患者中有66例完成了放疗.中位随访时间为26个月,有 7例患者死亡,其中同期放化疗者中4例死亡,单纯放疗者中3例死亡.同期放化疗者中有1例盆腔复发,1例肝转移.单纯放疗者中有1例盆腔复发,2例肝转移和1例肺转移.结论 直肠癌术后同期放化疗较单纯放疗有降低远处转移的趋势.
作者:钟陆行;熊建萍;张凌;陈文艳;詹正宇;田秋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Ki67和PTEN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2例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和26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中Ki67和PTEN表达,并与10例卵巢浆液性囊腺瘤和11例正常卵巢组织进行比较.结果 Ki67和PTEN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6%和93.8%,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瘤组织(分别为60.0%和100.%)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卵巢浆液性囊腺癌组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期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PTEN阳性表达率,与Ⅲ期患者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3),而Ⅰ、Ⅱ期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患者Ki67阳性表达率,与Ⅲ期患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Ki67和PTEN可能在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卵巢交界性浆液性囊腺瘤预后评价的指标.
作者:邓秀娟;吴海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提高复发性大肠癌生存率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1999年以来复发性大肠癌再手术病例51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肝转移14例,单纯吻合口复发9例,腹腔广泛转移12例,单纯腹膜后淋巴结转移6例,盆腔转移10例;再次手术共切除25例,行肠造口术、肠吻合短路手术10例,单纯置化疗泵共7例,行单纯剖腹探查术9例.结果 术后42例获随访,5例已存活5年,6例已存活3年,4例手术距今不足3年仍存活,7例2年内死亡,20例1年内死亡.结论 大肠癌复发再次手术仍有较高切除率,再次手术治疗能提高生存率.
作者:易波;李其云;饶华民;黄凯;杨小文;吴亮高;孙杨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以前临床上鼻咽癌常用的分期是福州(1992)分期,近年来,随着MRI的广泛应用,2008年鼻咽癌分期中已将MRI检查作为分期的依据.现总结我院89例鼻咽癌患者CT、MRI的T分期,比较CT和MRI分期对92分期的影响.
作者:蒋春灵;付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 (cyclooxygenase-2,COX-2)和E-钙黏附素(E-cadherin,E-cad)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LSCC)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5例LSCC组织、12例喉不典型增生(AH)和10例正常喉黏膜(NLM)组织中COX-2和E-cad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SCC中COX-2表达阳性率高于喉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而E-cad表达阳性率低于喉不典型增生和正常喉黏膜组织(P<0.05).在LSCC组织中COX-2和E-cad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7.8%(35/45)和62.2%(28/45).COX-2高表达和E-cad低表达与LSCC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LSCC中COX-2表达与E-cad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X-2和E-cad表达水平可作为判断LSCC分级、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重要参考指标.
作者:谷化平;尚培中 刊期: 2011年第04期